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藤原新也自1969年起,以亞洲國家為主,遍遊歐亞13年。回國之初,日本發生一連串的冷血逆倫刑案與無差別殺人事件,使作者驚然發現日本社會已有巨大改變,和他記憶中的故鄉大不相同。
日本家庭的中心從「神壇」轉變化「電視機」,「人對土地故鄉的執著」也轉變為「個人對個人的執著 」;社會普遍的物質需求心態,從「對欲望的克制」,演變為「鼓勵消費」。
他比較了自己出國前所認識的「60~70年代的日本」,和回國後所見的「70~80年代」的日本,以旁觀者的警醒眼光,針對當下的社會問題提出批判,對當局者迷的日本國民做出提醒。
最後兩章收錄了作者在雜誌《FOCUS》連載的爭議文章,以及後續引發的風波。
東京漂流的创作者
· · · · · ·
-
藤原新也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藤原新也 SHINYA FUJIWARA,1944年出生於福岡縣門司港。 在東京藝術大學就讀時,決定離開大學校門,度過了十幾年的流浪各國的生活。 80年代所著《東京漂流》,作為優秀的批判文明類書籍成為了最暢銷書。 著作中有《印度放浪》《全東洋街道》《美國》《巴 黎的水滴》《合起沒有任何願望的手》等。獲 得過木村伊兵衛獎,每日藝術獎等。
譯者 黃大旺,高雄路竹人,1975年生於台北市。上進補習班、建如補習班、國家補習班、淡江大學動漫與電影社結業。日文系在學期間開始從事日中翻譯工作,曾旅居日本進修及工作五年餘。2010年返台後開始從事日中同步口譯及地陪工作。同時也以「先天性表演者」的身分,於獨立音樂、當代藝術、劇場、電影等各種領域間疾走。譯著包括《商務英語不NG-關鍵單字這樣用就對了》、《商務英語不NG-70+關鍵單字這樣用就對了》及漫畫版《鬼水怪談》等...
藤原新也 SHINYA FUJIWARA,1944年出生於福岡縣門司港。 在東京藝術大學就讀時,決定離開大學校門,度過了十幾年的流浪各國的生活。 80年代所著《東京漂流》,作為優秀的批判文明類書籍成為了最暢銷書。 著作中有《印度放浪》《全東洋街道》《美國》《巴 黎的水滴》《合起沒有任何願望的手》等。獲 得過木村伊兵衛獎,每日藝術獎等。
譯者 黃大旺,高雄路竹人,1975年生於台北市。上進補習班、建如補習班、國家補習班、淡江大學動漫與電影社結業。日文系在學期間開始從事日中翻譯工作,曾旅居日本進修及工作五年餘。2010年返台後開始從事日中同步口譯及地陪工作。同時也以「先天性表演者」的身分,於獨立音樂、當代藝術、劇場、電影等各種領域間疾走。譯著包括《商務英語不NG-關鍵單字這樣用就對了》、《商務英語不NG-70+關鍵單字這樣用就對了》及漫畫版《鬼水怪談》等。
目录 · · · · · ·
莉卡娃娃奉經
豬要在晚上載走 魚影 車輪 狐狸般的火 海市蜃樓 小女孩
兩個十誡 老象 力保美達 轉位
旅程的冰點 家貓 逆旅
小小的黑魔術 旅途上帶回的草 密室 拼圖 加州 「後記」
· · · · · · (更多)
莉卡娃娃奉經
豬要在晚上載走 魚影 車輪 狐狸般的火 海市蜃樓 小女孩
兩個十誡 老象 力保美達 轉位
旅程的冰點 家貓 逆旅
小小的黑魔術 旅途上帶回的草 密室 拼圖 加州 「後記」
行善風潮 基因 巫女 八二年五月革命
青天白日 日本國憲法 核武 家庭
飢渴前線 晴天幻想 誘餌 牛奶
狂熱 霍亂 枕經
漫長的喜劇 劇本 BUY AND HAPPY 田園調布 八○年十一月
蘋果派家庭的家規 法國麵包 女巫
東京漂流 熱界雷 生蠔 碼頭 斷罪 陽具 惡靈
FOCUS 連作 攝影 不動產照片 方舟
人就像被狗吃掉一樣自由 地獄極樂 嬰靈 十字架
«東京漂流»THE DAY AFTER(專訪)
後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市政府强硬的行政措施下,我的父母什么也不清楚就把我们逐渐老朽倒塌的子宫送进历史,拿着市政府的一点补偿金,又去借了一些钱,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另开了一家旅馆。新旅馆只开了一年,就拖着无法付清的贷款倒闭了。 我们一家人带着只够支付旅费的现金与几块坐,从此离开了门司港,在九州岛四处流浪。离开那块土地的时候,我只保住了一条不应该陪葬在子宫中的小生命。 一只猫。 猫不认人,认房子。我当时硬生生地把它塞进一只有盖的菜篮里,准备通过门司港车站的验票口,结果被票务员看到了。那个中年票务员神经质地把手上的剪票夹扣得咔咔作响,威吓我们:“动物怎么能上车?”而我仗着自己年轻力壮,硬是要闯过去,就这样推操起来。站务人员一拥而上,母亲开口求大家不要冲动。当年七十一岁的父亲和赶来了解状况的站长交头接耳,不知说了什么。 父亲过去在地方上很有声望,认识这里的站长;仅从当地乱麻般的帮派关系来看,父亲的地位远在站长之上。但这一次我终于看清那所谓的人际关系与地位,也不过是地方钱权结构中的一个假象。 脸色红润但一脸赘肉的站长把头整个扭了过去,父亲不发一语地看着我与篮子里的猫。他已经明白,自己不再是这片土地上不可一世的大人物,而是一个被放逐的多余的人。 火车就快发车了,我们不得不做出决定。 父亲看看我,那眼神像是在下令“干脆一点,放它走吧!” 父亲看着我的眼睛,慢慢从我手中拿过菜篮,打开盖子。 一道白色踪影,像风一样蹿出去。 我在这里啊! 我心中默默地喊着。 但猫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发了狂似的逃走。 一只老猫,在盛夏阳光照耀的车站广场上,像飞鸟般消逝无踪。老猫离去后的广场不同于我的落寞,呈现出一派寻常小镇街道的悠闲。 站在背后的母亲,用一种空虚的轻快语气叫我:“快走吧!” 我与子间的最后一条脐带,终于也应声而断。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3.两个十诫 -
看著廢墟,就像看到焦屍或燒毀的物品一樣,讓我感到舒坦。在廢墟中,人再怎麼展現出對慾望的倔強,還是透過祈禱努力展現出自己的虔誠信仰,在日照風吹與塵土的掩埋下,都顯得微不足道。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東京漂流"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 8.8
-
- 所信即所見 8.4
-
- 印度放浪 7.8
-
- 為何是植物圖鑑 9.2
-
- 1972青春軍艦島 8.0
-
- 攝影的異義 7.8
-
- 性掠食者與牠們的帝國 9.1
-
- 都市 風景 図鑑 9.0
-
- The Photobook 9.7
-
- 讀.攝影 8.3
東京漂流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如果可以停留,谁愿意选择漂流


东京漂流——用光影撕开日本现实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东京漂流》是一本每多读一章,震摄感便抹深一层的书。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摄影家随笔,和廉价的“美学”理念、孤芳自赏的创作谈毫无关系,超越于影像之上,这是以一双苍凉老眼看遍亚洲各国和日本半世纪之久后,对社会病灶所作的深度剖解。 历经了在外长达十几年的流浪,重回日... (展开)
这就是我一直想读到的书

藤原新野的东京,里面是我们所在土地的影子。
> 更多书评 15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新星出版社 (2017)7.7分 349人读过
-
朝日新聞出版 (2008)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DESIGN BY 王志弘 (the Wor(l)d)
- wangzhihong王志弘設計手冊 (差梨)
- photography books (Nova)
- 港台外(十一续) (湮没人群)
- 王志弘的设计单 (第六天大魔王)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東京漂流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阅后即焚 2016-06-07 13:50:20
预言之作
0 有用 烨伊 2017-01-14 15:55:19
我也学作者来一句:我这个“不打评分”,是打给这个译文文本的。
0 有用 马戏团🎪 2017-06-23 13:49:18
出于意料,也是很久没看到这种批判意味的文章了。
0 有用 新宿森林 2018-12-15 02:32:46
一半理性,一半疯狂
2 有用 恶鸟 2018-07-25 08:00:00
个人感觉没有《印度放浪》好,风格大于形式,形式又大于内容,标语会写上“一个人就像被狗吃掉一样自由”。也明白那个旅行道理:第一次眼睛看到印度是记录,第二次以后踏上的土地比如东京,眼睛就只会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