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收录了芮沃寿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芝加哥大学的六篇讲演稿。作者试图展示从佛教进入中国至6世纪,佛教如何适应中国文化,减少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摩擦与碰撞,为儒释道三教合和打下统一的思想基础,作者还将研究视野进一步延伸至近代中国社会,检讨佛教如何在近代社会继续发挥其影响和作用,兼顾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思想、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的创作者
· · · · · ·
-
芮沃寿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芮沃寿(ArthurF.Wright,1913-1976),20世纪中叶美国汉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与费正清同为美国汉学研究的奠基人。1947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专攻佛教及隋唐史,曾任斯坦福大学及耶鲁大学教授。1951年与费正清等成立中国思想研究会,担任主席。他还是美国历史协会、美国亚洲研究协会会员,并长期担任中华文明研究委员会会长。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翻译的过程中,一些视为冒犯了儒家道德的段落和措辞被删改或省略了。 故而一些词如“亲吻”和“拥抱”——印度对菩萨表示爱与尊敬的姿态,被完全清除了。这些早期的翻译改变了佛教给予女性和母亲们相对较高地位的做法。比如“丈夫赡养妻子”变成了“丈夫控制妻子”,“妻子安慰丈夫”变成了“妻子畏敬丈夫”。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6页 -
汉代的儒家学说从许多学派的教导中丰富了自身。它吸收道家的思想,合理化了自然中的人;结合了荀子关于人性本恶的观点,据此至少认可了最低限度的法律约束,没有这种约束,中国的皇帝休想进行任何统治;它已经从多种来源中创造出一个新的帝国权利的基本原则。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海外中国哲学丛书(共18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功效:在中国与西方思维之间》《和而不同》《早期中国“人”的观念》《论普世》
等
。
喜欢读"中国历史中的佛教"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中国历史中的佛教"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佛教征服中国 8.2
-
- 神圣空间 8.1
-
- 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 8.3
-
- 景风梵声 7.1
-
- 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 8.3
-
- 佛教物质文化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 9.0
-
- 中国佛教的复兴 7.8
-
- 道教史 8.0
-
-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9.1
-
- 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 7.5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社会情境中的中国佛教
一、作者及成书背景 芮沃涛(Arthur F. Wright)的这本书初版于1959年,几乎同时许里和的《佛教征服中国》也即将出版。所以,许里和在《佛教征服中国》的序言中写到“戴密微(P.Demieville)教授(巴黎)在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时日里,也曾潜心校读我这份研究的中...
(展开)

宗教外衣下的政治学著作
首先得表示一下对芮沃寿教授的赞赏,将他家需要几册书梳理下来的中国佛教史浓缩在百来页的小册中,实属大家。 本书至始至终都在传递政治决定宗教论。佛教的传入是因为儒家和新道家在统治阶级的失利;佛教的式微源于新儒家的改组及其在统治手腕上的先天优势。 芮沃寿教授不引入...
(展开)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转贴]维舟:佛祖西来 | 来自祥瑞御兔 | 3 回应 | 2024-11-26 20:18:32 |
附录提到的中文著作? | 来自智慧之光 | 2024-11-17 15:50:1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8.2分 177人读过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8.3分 39人读过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ACLS History E-Book Project (2001)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开卷八分钟(2010年) (bigboybt)
- 海外中國研究Ⅱ (東寫西讀)
- 开卷有益——开卷八分钟@2010 (苏杉)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六朝佛教史入门+研读 (酒药女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历史中的佛教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首席备胎 2010-12-23 10:49:03
Arthur F. Wright原来是芮玛丽的老公
1 有用 上林苑 2009-11-26 16:19:50
反对“挪用”,支持“吸收”
1 有用 俯仰千年 2018-10-26 12:45:59
时代比较早,有一些启发,疏漏也比较多,就是字数不多,容易读~
3 有用 YING 2011-09-13 09:34:30
提及共產政府的語句皆被刪,最末一章尤其明顯。另,叢書總序之自大與盲目,不堪一閱。
1 有用 维法钵扎店 2018-05-28 11:52:16
每逢战乱,社会剧变,我们就倾向去寻求外来思想的庇护,例如南北朝,清末。若是外来文化输入停滞,便拾取古时的思想以重新解释,例如宋。总之对「传统」的反思往往来源于挫败。一个有趣的观点是,中国的「理」本是一个纯粹的自然主义概念(秩序),在佛教翻译的过程中,被赋予了形而上的含义,即与后天经验相对的先验的绝对原则,最后成为了新儒家的核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