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住的书评 (131)

烧饼夹菜 2009-03-17 19:47:09 中信出版社2007版

广告的六个模板

1.核心(简单) 宝洁家的洗发水:海飞丝是去头屑,飘柔突出柔顺,潘婷则强调营养泽,沙宣是专业,伊卡露是草本…… 常见的:立白是不伤手,沃尔玛是天天平价 《终结者》I will be back 007系列:I am Bond,James Bond 2.意外(出其不意) 宝马——麦当娜 安全带...  (展开)
虎山行 2019-04-09 15:04:13 中信出版社2014版

让创意更有黏性——怎么推

用户新增难做,维护老用户,增加复购现在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4中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复购率 ①搭建合理的会员体系:常见的做法如会员等级体系、会员尊享活动、积分换购、会员成长体系等等。 ②商品拥有权和消费权分离:最有效的用户忠诚就是质押,为用户有东西在你手里,又为了避...  (展开)
Moon 2010-05-13 16:36:27

引爆创意的六大法则

1990年,一位名叫伊丽莎白•牛顿(Elizabeth Newton)的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研究生曾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来说明“知识之祸”的问题。在游戏中她让参加者分别扮演两类角色:“打拍者(tapper)”和“收听者(listener)。每位打拍者必须挑选一首广为人知的歌曲,诸如《生日快乐》...  (展开)
Boy A in NY 2010-04-23 14:32:16

天哪,怪不得看起来这么累了~~~您是用Google翻译的么?

书是本好书,千万别误会,推荐阅读,但是请看英文版!!! 差点儿就要买实体书了(电子版的缺章节),但总觉得读起来有点儿累,好些句子要读个好几遍才明白啥意思,而且有的时候还因为缺乏逻辑关系,看得晕头转向的。 无奈,看了下英文版,没想到居然很好读!!!不知道那个...  (展开)
魏小河 2014-08-29 16:19:40 中信出版社2014版

笔记

所谓黏性,是指你的创意与观点能让人听懂,能被人记住,并形成持久的影响。当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创意和观点具有粘性,具体怎么破,请看黏性创意的六大原则。 ▎原则一:简单——核心+精炼 第一步,找到核心。你真正想要传达的是什么?只有找到核心,之后的所有努力才有价值...  (展开)
金宝 2009-12-30 12:56:42 中信出版社2007版

知识的诅咒&非理性行为

最近混cpa的小组,经常有人问“怎么报名,什么时候考试,报名费多少”,就会疑惑怎么问这么基础的东西,后来突然想起当时我也百度了好久。这就是“知识的诅咒”——一旦我们知道某样东西,就会很难想象不知道他时是什么样子。所以工程师无法跟顾客沟通;差劲的老师不知道怎么教...  (展开)
一水秋寒 2010-04-08 20:40:24

趁热乎,想把学到的东西写下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今天我在聊天群中收到了这样的一条信息: "四川有1个大学女生去参加星期六晚上的庆祝。她觉得很快乐,喝了很多酒,这时有个年轻帅哥坐在了她的前面。在男孩的百般调情挑逗下,该女生终于答应与这个帅哥去了家附近酒店,并开了个豪华包间。房间里,该女生喝了些酒,慢慢地她开...  (展开)
汤亚舟andy 2019-05-10 09:40:21 中信出版社2018版

一把打开创意之门的钥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为广告人或营销人,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创意能黏住消费者,成为广为传诵的经典案例。 那么具有黏性的创意,是否具有某些关键特征?美国的奇普·希思和丹·希思在《行为设计学——让创意更有黏性》一书里指出,有黏性的创意,具有六大共性原则。 原则一:简单(simplicity) 简单...  (展开)
qunyu 2010-07-17 09:40:25 Random House2007版

体会“知识的诅咒”——读《知识的诅咒》有感

阅读《让创意更有黏性》这本书时,有一个观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知识的诅咒”。 一旦我们知道某样东西,我们就会发现很难想象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对于我们来说同别人分享我们的知识变得很困难,因为我们不易重造我们听众的...  (展开)
伊卡洛斯 2011-03-29 22:01:37

notes

  创意的6个基本要素:简约(Simple)、意外(Unexperted)、具体(Concrete)、可信(Credible)、情感(Emotional)、故事(Stories)   如果你同时说三件事,就等于什么都没说   一个让你的创意变得更有粘性的好方法:   1)明确你要传达的主要信息——找到核心 ...  (展开)
柳二白 2015-04-15 06:31:13 中信出版社2014版

让人听得懂、记得住的六个关键词

那次听演讲比赛,同一个题目,有人讲得国色生香,让人听得津津有味,而有的却讲得生涩难懂,让人昏昏欲睡,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反差呢?当时只简单地归结为有的人表达好,有的人不会表达。 为什么有的人表达好,而有的人不好呢?这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统统归结为天赋,与...  (展开)
子珂 2014-04-27 12:17:01 Random House2007版

怎样把话说得有意思?

有时候,我们总需要向别人表达我们的观点、想法,可是,这些想法却常常无聊,没人在乎、没人想听 怎么办呢? 这本书就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我们怎么样表达得更好,更有趣。怎么创作出有效的戒烟广告?怎么向员工传达指令?怎么和不同部门的同事沟通?怎么把自己的点子向VC们...  (展开)
闲暄 2010-02-09 09:44:31 中信出版社2007版

笔记:6个原则

在本书中,你将会了解到黏性创意所遵循的6条原则:   原则一 简约 简约=核心+精练。   原则二 意外 吸引对方注意:用惊奇。维持对方注意力:用兴趣。   原则三 具体 让别人听得懂、记得住。   原则四 可信 让别人相信。   原则五 情感 让别人关心在...  (展开)
CiciDay 2009-08-26 16:27:46 Random House2007版

教你如何更容易有好创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文就叫《让创意更有粘性》("made to stick")。我个人认为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告诉我i们如何变得更creative,要知道,很少有人天生就是creative genius,但是,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使自己更容易有好的ideas。不说自己能成为一个创意界的Michael Jordan(毕竟那是...  (展开)
知识大融通 2008-11-28 15:22:30 中信出版社2007版

呵呵 你们的评论太空泛

只有看了这本书 然后实践之后 才有资格说他好不好 是否实用 在这本书后 我 一个完全没有广告常识的人 改变了我的淘宝店铺广告语 销售提高了至少30% 而这本书 不仅对于普通销售广告词有利 在我的写作中 也有很大帮助 试试 再来表扬或者批评  (展开)
百事可乐 2014-01-26 00:44:53 中信出版社2007版

如何让你的观点SUCCESs

创意的黏性是两位希思创造的概念,指的是一个创意被理解和记住,从而拥有持久的影响力的能力。两位希思给出了六条原则:简约(Simple)、意外(Unexpected)、具体(Concrete)、可信(Credential)、情感(Emotional)、故事(Stories)。这六条原则的首字母合在一起,正好就成了成功(S...  (展开)
cocoa 2012-10-28 20:46:17 Random House2007版

另一种心电感应

书评——Make to Stick by Chip Heath & Dan Heath 呃,刚刚发现这本书有可能是一对夫妻写的。可以有这样一种共同经历实在很有趣。 读这本书之前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怎么才能表达好自己?不单单指演讲,更多是广义的传播。我以为我缺乏表达欲,偶尔还会有人群恐惧症,嘴...  (展开)
一起旅行 2009-08-07 16:45:42 中信出版社2007版

男人为什么要吃伟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娱乐节目主持人问一位女嘉宾:“男人为什么要吃伟哥?”全场目瞪口呆。女嘉宾做害羞状,半分钟后才弱弱的回答:“想..不...出来。”主持人随之一愣,转而似恍然大悟:“哦........很对,你回答得很对。”全场哗然!! 只要你不是单纯得太可爱的话,成年的你能在1分钟之...  (展开)
逍遥读写思 2023-04-23 07:14:52 中信出版社2018版

一招击穿“知识的诅咒”!让你的内容讲得透、传得远、忘不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红书上有一个很火的话题:为什么学历越高越做不好自媒体? 很多高学历的博主表示,为了写好内容,自己查了很多资料,把自己的专业老底儿都拿出来了,为啥写的东西还没人看,反而那些内容有点水的流量更高! 其实啊,如果他们看过《行为设计学·让创意更有黏性》这本书,就会...  (展开)
兜兜转转 2015-12-25 15:43:50 中信出版社2014版

运用了粘性创意六大原则,却没有意识到

1 所谓粘性,是指你的创意与观点能让人听懂,能被人记住,并形成持久的影响(换言之,它们能够改变受众的思想或行为) 2 知识的诅咒:我们一旦知道某事,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是的情况发生的原因;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我们很难与他人分享这些知识,因为我们无法轻易摸透...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 (共131条)

订阅粘住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