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的书评 (1063)

维舟 2011-03-04 21:12:27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如果说一两百年前中国在西方人眼里的典型形象是“停滞的帝国”,那么现在大概就趋于另一极端:一个不停快速变化的国度。悖论的是,可能由于生活在其中,或过于热爱速度,中国人自己对这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有时看得还不如外国人清楚。 和他的前两本著作《江城》、《甲骨文...  (展开)
蓝调共和 2011-04-02 01:33:35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柴静)

原帖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0d37b01017gcn.html 1 我刚做记者的时候,东方时空的制片人时间说过一句话,去现场采访的时候“要象外国人一样去看”。 他的意思是不要熟视无暏。 我以为自己听进去了,看一个美国人写的中国,才知道我对现实已经失去多少感觉。...  (展开)
灰土豆 2011-12-08 02:17:50

继续生活——《寻路中国》读后感

《寻路中国》的书名与副标题(“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十分迷惑人,我将之当作旅游散文买下来,沏好咖啡,将阳光迎进屋内,打算惬意地欣赏一番,然而只翻两页,看到作者何伟把机动车驾驶员理论考试题抄出来的时候,我兴奋而尴尬地笑了,我自己考驾照时也背过、考过。...  (展开)
大头绿豆 2011-05-04 23:48:55

《寻路中国》:希望接下来不要再错过

中国的一切都在快速地变化着。没有几个人敢自夸自己的知识够用。农民离家去城里找工作是怎么一回事?教人们怎么做生意的是谁?他们在哪儿学到汽车制造技术的?他们是如何琢磨出怎样开车的?谁教会小镇上那些精明的女人穿衣化妆的窍门?什么时候开始,推动这个时代的已经不是大...  (展开)
小陌陌 2011-11-24 15:29:17

关于何伟的“中国三部曲”

终于断续读完何伟的“中国三部曲”,这个外国人笔下的中国,许多时候像在唤醒某些细碎而真切的注视和记忆,但偶尔又会有一种针扎般的刺痛感。这种阅读的感觉很迷人,我似乎已久不曾体会。 何伟自己的成长脉络,在三本书里清晰可见。从志愿教师、到兼职记者、到几乎什么身份都不...  (展开)
当心马路骗子 2011-01-26 16:50:53

他的洞见 我们的反思

他的洞见 我们的反思 转自11.01.26东方早报 文:石剑峰 寻路中国 [美] 彼得·海斯勒 李雪顺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出版 33.00元   网络上最近流行这么一段话:“当美国的新兴城镇刚刚开始成型时,第一拨居民往往是商人和银行家,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律师。当人们还在住...  (展开)
akid 2010-12-22 12:24:24

纽约时报书评:中国公路惘然记

原文地址:http://dongxi.net/b00gl 上世纪的美国游记作家们尤喜描写一些错综复杂的异国驾驶习俗和令人啼笑皆非的驾驶轶事。要是有些别出心裁的出版社对这些游记精挑细选一番,然后结集出版,定是一本催吐佳作,书名就叫做《晕——环球旅行者的独白》,岂不妙哉! Peter Hessl...  (展开)
石头摇篮 2011-04-20 10:03:54

笔酣墨饱 情深意长

一 美国人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在中国呆了五年之后,申请了驾照,中国那么多公路,已经建好的,正在建着的,将要建的,空着也是空着。那是2001年夏,怀揣一本满是无名小路、没有比例尺的《中国汽车司机地图册》,开着一辆从“首都汽车”租来的切诺基,后备箱里赛满...  (展开)
Secretly 2012-12-10 00:56:14

冰冷的实验观察笔记

很遗憾这本书和许多外国人看待中国的方式一样,试图用自己固有的思维解释一切。 就像友邻在另一篇书评里所说的 “他不是在感受中国的美丽或者落后给他带来的中肯的见解,也不是为了旅行而在旅行,他是在寻找,寻找他早已就认定的世界观,并且用来解释他这样的优越感带...  (展开)
李雪顺 2013-03-22 15:03:50

一个美国青年的中国之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个美国青年的中国之旅 ———读《寻路中国》 冉勇(长江师范学院学生) 现在似乎还谈不上春暖花开、风和日丽,但那一天天向春天靠近的气温、那争着抢着打破隆冬寂寞的各种花草树木••••••分明在告诉我:春天已经不远了!此刻,我手捧着《寻路中国》跟随美国...  (展开)
realmask77 2011-01-04 13:23:05

导读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的是我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 2001年夏,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围绕着汽车展开了对这个国家的研究考察。这七年也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时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有好几...  (展开)
芝麻开门 2011-04-07 08:06:09

何伟:“好奇感不能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按:采访录音word for word整理出12000多字,修剪后一半不到。《周末画报》版面有限,只能刊出部分。修剪后的QA就都贴这儿吧。谢谢豆瓣~ 何伟:“好奇感不能丢” 采访、撰文:钟 蓓 摄影师拍了若干照片,有一张何伟(Peter Hessler)站在一排金属扶手后。他撇了撇嘴说:“像...  (展开)
阿啃1919 2011-09-08 08:46:44

看不见的国度——彼得•海勒斯《寻路中国》

在这本《寻路中国》里,海勒斯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看似熟知而其实可能从不曾仔细观察过的中国。如果中国是一个宽阔的多面的立体的存在,那么,这次,我们得以从一个全然不同的视角,随海勒斯切入这个变动中的古老国度。海勒斯的有意思在于,这个我们熟悉的中国,在他笔下,渐渐的...  (展开)
芝麻 2023-02-05 22:47:15

寻路中国,十年变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人 拍完《小山回家》后,总有人问我,为什么要用7分钟的长度,全片十分之一的时间,而仅仅两个镜头去表现民工王小山的行走呢?我知道,对他们来说,这7分钟足足等于28条广告,两首MTV……我不想再往下计算,这是这个行业的计量方法,是他们的方法。对我来说,如果有一个机会...  (展开)
李雪顺 2012-10-24 13:13:30

心灵的一次感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黄红(长江师范学院学生) 利用十一长假终于很享受地读完了《寻路中国》这本书。我感触很深,无论精神还是心灵,都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旅程。 带着期待读完这本书,收获的是震惊。我读的是译本,感觉书中词语翻译的很贴切,把中国的一些特别语言表达的很清晰,所以读起来...  (展开)
realmask77 2011-01-14 13:45:26

驾车行中国 《卫报》

试想这样一个地方,这儿几乎所有的司机都是新手。不仅如此,所有的路都是新的,通常都修处于未完工状态,而且在地图上找不到它们,此外,公路上的交通规则并未统一,杂乱无章,且常为人忽略。在一些小镇中,马路边立着的交警只是玻璃纤维制作的仿真模型,而驾校的教练们自己也...  (展开)
武五陵 2011-06-16 11:28:16

从《寻路中国》说说纪实写作

我用视觉和嗅觉来读这本书。翻开第一页,嘿,我立即愉快地猜到作者何伟以往准给《美国国家地理》写过稿子,后来发现果然如此。这种文体对我再亲切不过了,我马上嗅到了特有的NG味儿,同时幻觉着翻开了那本明黄色框子的16页对开杂志。那些稿子带着露珠、烟尘,或者铺展着道路,...  (展开)
小凿子 2011-06-01 19:23:16

手之择优,心入澄明。

这本由纽约客驻京记者描述当代中国的非虚构文学作品,总共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城墙、村庄,还有工厂。 我个人比较中意的是书的第二部分——村庄,因为比起城墙与工厂走马观花式的旅行笔记,村庄这部分更多的是在讲述与人的相处,而非仅仅透过建筑设施的更迭、环境的变迁,与沿...  (展开)
小诃德 2011-07-12 17:16:54

guess we can

尚未看完这本书,我不禁想写点什么了,第一部分写的是作者沿着长城城墙旅行的所见,以长城为线索描述了中国社会乡村的困境。中规中矩,外国人和“中国人”兼备的角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我们不敢承认却现实存在的中国。 第二部分则更为突出,魏子淇一家更是中国乡村农民的写照。...  (展开)
夕西然 2012-01-29 23:02:53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如果说有本书能用白描般细致流畅的笔触、用纪录片般冷静而温情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中国近十年来转型期间日复一日的变化,这便是《寻路中国》了。“何伟”一个外国记者,用这么一个朴实无华的中文名字,带上了他的两样工具,租来的车与手中的笔,记录了这飞速发展背后的真实种种。...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53 54 后页> (共1063条)

订阅寻路中国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