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尾对《土星照命》的笔记(1)

山尾
山尾 (蛤?)

读过 土星照命

土星照命
  • 书名: 土星照命
  • 作者: [美] 苏珊·桑塔格
  • 页数: 256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年: 2020-6
  • 《走近阿尔托》

    “作者”的面具已经被揭下,做一个作家就是要担当起一种角色,不管是否尊崇习俗,他都不可逃避地要对一种特定的社会秩序负责。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前现代作家对他们生活其中的社会都表示赞许。事实上,作家最古老的一种角色就是吁请社会共同体对存在的虚伪和欺骗作出解释。 ⋯ 但是,前现代作家能有的异化范围仍然局限于——不管他们知道与否——抨击一个阶级或一种环境的价值观,以维护另一个阶级或另一种环境的价值观。而现代作家指的是这样一些作家,即为了努力克服这一局限,他们已经参与进来,以完成尼采一个世纪以前提出的一切价值的价值重估,二十世纪又被安托南·阿尔托(Antonin Artaud)重新定义为“全面取消价值的价值”的伟大任务。尽管这一任务是堂吉诃德式的,但它概括出一种强有力的策略,借此,现代作家宣称他们不再在以下的意义上需要负责:那些赞美他们时代的作家和批评他们时代的作家均是他们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社会里的合格公民。承认现代作家,可以依据他们对自我权威的否定的努力,依据他们在道德上不再对社会有用的意愿,以及依据他们不再使自己以社会评论家而是以先知、精神历险者和被社会遗弃者的形象出现的倾向。
    引自 走近阿尔托011
    早在一九二一年,才二十五岁的时候,他就声称,他的问题在于自己从来就无法拥有“整体的”思想。整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都深感悲痛,因为他的思想“抛弃”了他,他无法“发现”自己的思想,无法“获得”思想,他“失去了”对词语的理解力并“忘记了”思想的形式。 … 让阿尔托受罪的并非是怀疑他的“我”是否思考,而是他确信他不拥有自己的思想。他没有说自己不能思考;他说他不“拥有”思想——而这在他看来,要远胜于拥有正确的观点或判断。“拥有思想”指的那种思想借此支撑自身、将自身展示给自身看,并能应答“情感和生活的全部情境”的过程。阿尔托声称不“拥有”思想就是从思想的这一意义上讲,即认为思想既是其自身的主体,又是客体。
    引自 走近阿尔托011
    正是意识作为一个过程的特征——无法捉摸和流动——才让他感到有一种地狱般的体验。“真正的痛苦,”阿尔托说,“是你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在自身中变换。”“我思”,其存在明显得好像几乎不需要任何证明,在拼命地、伤心欲绝地寻找一种思考艺术。阿尔托惊恐地发现,智慧纯粹是一种可能性。笛卡儿和瓦莱里在他们伟大的乐观主义史诗中就追求清晰、明确的思想——思想的神圣喜剧作了陈述,阿尔托与他们的陈述恰恰相反,他报告了意识追寻自我的无尽的苦难和迷惘:“这种我在其中总是吃败仗的思想悲剧”,思想的神圣悲剧。他自称“在不断追求精神存在”。
    引自 走近阿尔托011
    阿尔托在不同时期,先后追随了所有三条游客最多的从西方高雅文化到“别样的文明”的想象之路。首先来的是一战刚结束体现在黑塞(21)、雷内·多马尔(22)和超现实主义作品中的所谓东方转向。其次是对西方过去被压抑住的部分——异教的精神或完全是神奇的传统——所产生的兴趣。第三是对所谓原始民族生活的发现。把东方以及西方古老的摒弃社会道德规范的、超自然的传统,还有异国情调的前文字部落的原始共产主义结合到一起的是,无论空间上还是时间上,它们均在别处。这三条路均代表了往昔的价值。尽管墨西哥的塔拉乌马拉印第安人今天依然存在,然而,一九三六年阿尔托前去访问的时候,他们的幸存便已经不合时宜了;他们所代表的种种价值属于过去,一如阿尔托一九三三年在创作历史小说《黑利阿加巴卢斯》(Heliogabalus)(23)时所研究的古代近东神秘宗教的价值一样。“别样的文明”的三个版本都见证了对一种建立在公开的宗教主题和对世俗社会的逃离之上的社会的同样寻求。 … 这种怀旧常常是兼收并蓄,以至于根本不可能找到其历史位置的,是现代主义感受力在最近数十年间似乎变得越来越可疑的一个层面。从根本上讲,这是殖民主义观念的一种美化;是对非白人文化在想象中的剥削,其道德生活被大大地简化,智慧则被掠夺并受到嘲讽。对这一批评,尚无令人信服的回应。但是,针对另一种批评倒可以回应,即“别样的文明”的追寻认为可以获得对历史的精确了解。这种追寻从来就不追求这样的了解。其他文明是被用作样板,它们能够作为想象的刺激物,完全是因为他们是不可接近的。
    引自 走近阿尔托011
    某些人是疯子这样的认识是思想史的一部分,对疯狂下定义离不开对历史的考察。疯狂意味着不合情理——意味着说些不必认真对待的话。但是,这完全得看一种特定的文化如何界定情理与认真;历史上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所谓疯狂,指的是不能从一个特定的社会判断中被思考的东西。疯狂是设定了界限的一个概念;疯狂的边界决定了所谓“他者”的定义。疯子是这样一个人,即他的声音社会不想倾听,他的行为社会无法容忍,他应当受到管制。不同的社会运用不同的定义来界定疯狂(即什么叫不合情理)。 … 人们认为有一种通用、正确和科学的标准来判断一个人疯狂与否(如同在美国、英国和瑞典而非在摩洛哥这样的国家执行的那种心理健康政策)。这根本不对。所有社会对神志清醒和疯狂所下的定义都是武断的;从最为宏观的意义上讲,是政治性的。 … 正如阿尔托一九二五年在《致疯人院医疗负责人的信》中所说的那样,“一切个人行为均是反社会的”。这是不受欢迎的真相,与资本主义民主或社会民主主义或自由社会主义的人文主义意识形态也许极不调和,但是,阿尔托是绝对正确的。行为无论何时变得足够个人化,客观上,它就变得反社会,而且,在他人眼里就是疯狂的。一切人类社会在这一点上具有共识,不同之处仅在于如何应用疯狂的标准,谁受到保护,或者,(出于经济的、社会的、性别的,或文化的特权等等原因)谁又部分地免于投入监狱的惩罚,这种惩罚对象基本的反社会行为表现在不合情理。
    引自 走近阿尔托011

    《迷人的法西斯主义》

    并非里芬斯塔尔与纳粹有关的过去突然之间变得可以接受了,而只是随着文化之轮的滚动,它变得无关宏旨了。开明社会解决这类问题靠的是等待趣味的循环来消除争议,而非从上面印发一份冷却的历史副本。 … 高贵的野蛮人这一旧观念的法西斯主义版本显著的特征在于它对所有思考性、批评性,以及多元的东西均表示蔑视。与列维-斯特劳斯不同,在里芬斯塔尔有关原始德行的专题资料汇编中,受到赞美的几乎不是原始神话、社会组织,或者思考的复杂和微妙。
    引自 迷人的法西斯主义071
    法西斯主义美学包括,但远远超越了《最后的努巴人》中可以发现的对原始人所作的相当特殊的赞赏。更笼统地说,法西斯主义美学产生于对控制、屈服的行为、非凡努力以及忍受痛苦的着迷(并为之辩护);它们赞同两种看似相反的状态,即自大狂和屈服。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以典型的盛大庆典的形式表现出来:群众的大量聚集;将人变成物;物的倍增或复制;人群/物群集中在一个具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具有无限个人魅力的领袖人物或力量周围。法西斯主义的戏剧表演集中在强权与其傀儡之间的狂欢交易,他们身穿统一的制服,人数呈现出不断膨胀的势头。其编舞术在不断的变幻与定格的、静止的、“雄性的”造型之间来回切换。法西斯主义艺术歌颂服从,赞扬盲目,美化死亡。
    引自 迷人的法西斯主义071
    对纪念碑式的东西和对群众服从英雄表示欣赏是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艺术共同的特征,反映了一切极权主义政权的理念,即艺术具有使其领袖和教义“变得不朽”的功能。使运动变得具有宏大、严格的形态则是又一共同点,因为这样的编舞术排练出政体的统一本身。群众只是去列队,去充当装饰品而已。因此,大规模的类似运动员般的游行,身体编排好的展示,是所有极权主义国家的一项颇有价值的活动;此外,东欧国家里现在极为流行的体操艺术,也令人联想起法西斯主义美学不断表现出的特征;力量的克制或限制;军事化般的一丝不苟。 … 在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政治中,意志公开地体现在领袖和合唱团的戏剧舞台上。国家社会主义(20)制度下政治与艺术的关系有趣之处不在于艺术从属于政治需要,因为无论是右翼独裁还是左翼独裁都是这种情况,而在于政治盗用了艺术——处于后期浪漫主义阶段的艺术——的辞令。
    引自 迷人的法西斯主义071
    人们一般认为,国家社会主义仅仅代表残忍和恐怖。但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国家社会主义——从更广泛的范围上讲,法西斯主义——也代表着今天在其他旗帜下坚持追求的一种,或者更确切地讲,多种理想:生活的理想作为艺术,对美的狂热,对勇气的盲目崇拜,异化在群众性狂喜中的消失;对知识界的拒斥,(领导人家长身份下的)男人的家庭,等等。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些理想是生动感人的,如果认为人们受到《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的影响仅仅是因为这两部片子是由天才电影人制作的,那么,这是不诚实的、也是多此一举的看法。 … 群众的异常兴奋并不能排除寻找绝对领导的可能,相反,它也许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一寻找。(并不让人感到惊讶的是,现在拜倒在领袖脚下、屈从于极为畸形的专横规定的年轻人当中,相当多的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是反独裁主义者和反杰出人物统治论者。)
    引自 迷人的法西斯主义071
    人们通常对制服怀有一种幻想。制服暗示着团体、秩序、身份(身份的表示依靠的是军衔、徽章、勋章,以及那些表明穿制服的人是谁,他又做了什么事的东西:其价值得到了承认)、能力、合法的权威以及合法的使用暴力。但是制服与制服照片不是一回事儿——制服照片是色情材料,党卫军制服的照片则是构成一种特别有力、传播颇广的性幻想的组成单位。为什么是党卫军?因为党卫军是一种理想的化身,代表着法西斯主义关于暴力的正义性,即有权征服他人,并将其完全视为绝对低人一等的人的这一公开主张。是在党卫军身上,这一主张似乎才显得最完整,因为党卫军以一种非同寻常的残暴且有效的方式将之付诸行动;因为他们将自己与某种美学标准联结起来从而使之戏剧化。党卫军是作为一种精锐军团而建立起来的,它不仅是最高的暴力,而且是最高的美。
    引自 迷人的法西斯主义071
    在全世界范围,尤其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荷兰和德国,所有色情文学、电影和精巧的小玩意儿中,党卫军都已成为性冒险的所指对象。离经叛道的性意象大都已经被置于纳粹主义的标志下。皮靴、皮件、铁链、胸前挂的闪亮的铁十字勋章,卐字符,还有肉钩(31)和重型摩托车,已经成为色情主义秘密的、最值钱的装备。在性商店,在浴室,在皮装酒吧,在妓院,人们正在掏出自己的家伙。但是,为什么?为什么纳粹德国这个性压抑的社会竟会变得色情?一个迫害同性恋的政权反倒成为激发起男同性恋欲望的地方? 法西斯主义头目本身对性隐喻非常偏爱,这是原因之一。希特勒像尼采和瓦格纳一样,认为领导就是对“阴性的”群众的性征服,就是强奸。(《意志的胜利》中群众脸上是一种极度欢愉的表情;领袖使人群达到性高潮。)左翼运动在意象上倾向于单性和无性。右翼运动不管它们造成的是多么清教徒式的、压抑的现实,它们都有一个色情的外表。当然,纳粹主义比共产主义来得“性感”(这不是纳粹的功劳,而是显示了性幻象的性质和局限)。 当然,大多数因党卫军制服而感到激动的人并非是在赞同纳粹的行径,如果说他们真的对纳粹的所作所为略知一二的话。然而,他们内心却涌动着有力的、不断高涨的性的感觉,即通常所谓的施虐-受虐狂心理,这种心理使得扮演纳粹主义者的角色看上去是色情的。在同性恋和异性恋中能够找到这种受虐-施虐幻想和实践,尽管是在男同性恋当中,纳粹的色情化最为明显。施虐-受虐而非乱交群交是过去几年里的一大性秘密。 施虐-受虐狂与法西斯主义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正如热内(32)所说,“法西斯主义是一出戏。”施虐-受虐狂的性也是:参与施虐-受虐即意味着参加一出性戏演出,也即性的舞台演出。施虐-受虐性欲狂老手是演员,也是服装和编舞行家,他们演这出戏,因为普通人是禁止的,所以,戏便显得格外叫人兴奋。施虐-受虐狂对于性来讲就如战争对于平民生活一样:都是一种壮观的体验。(里芬斯塔尔曾经有言:“对纯粹现实主义的、生活的片断,平常、日常的东西我不感兴趣。”)正如社会契约与战争相比显得驯良一样,性交与口交变得只是不坏而已,因此不能令人兴奋,一切性事,正如巴塔耶在一辈子的著述中坚持认为的那样,终归于玷污、亵渎。要“不坏”就如要文明一样,意味着脱离这种野蛮的体验——完全上演的野蛮体验。 … 越来越频繁地举行征服与奴役的仪式,越来越多地致力于表达仪式的主题的艺术,也许是富裕社会一种倾向的惟一合乎逻辑的延伸,这一倾向是将人们生活中的每个部分都变成一种趣味,一种选择;怂恿人们将生活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迄今为止的所有社会里,性事向来多为一种活动(去做却不去想的事)。可一旦性成为一种趣味,它也许已经开始成为一种自觉的戏剧形式,这正是施虐-受虐狂的内容:这是一种既粗暴又间接的、非常精神的满足。 施虐-受虐狂一直是极端的性体验:当性成为非常纯粹的性,即与人格、关系和爱相互分离的时候,就走向了极端。近年来,它与纳粹象征主义联系在一起,也就不足为奇了。主仆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有意识地美学化。萨德恐怕要从头起家,来打造其惩罚与快乐的戏剧,即兴想好装饰、服装和亵渎的仪式。现在,人人都能看到一份总的剧本提纲。颜色是黑色,材料是皮革,诱惑是美,正当性是真诚,目标是高潮,幻想是死亡。
    引自 迷人的法西斯主义071

    《土星照命》

    “孤独对我来说是人惟一合适的状态”。本雅明不是指独居一室时所感到的孤独——他童年时代经常生病,而是指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孤独,街头游手好闲者的忙碌——自由地去做白日梦、观望、思考、漫游。本雅明日后要将十九世纪的许多情感与游手好闲者(6)的形象联系起来(该形象的代表人物就是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忧郁的波德莱尔),他从与城市之间的变化无常的、敏锐的、微妙的关系中构成他自己大量的情感。街道、过道、拱廊、迷宫是其文学论著中不断讨论的主题,这样的主题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他计划中的关于十九世纪巴黎的论著及其游记和回忆录之中。
    引自 土星照命105
    对自我的回忆即是对一个地方的回忆,这样的回忆涉及他自己在该地是如何为自己找到位置,又是如何在它周围找到方向感的。 在城市里没有方向感,这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他那本尚无译本的《世纪之交的柏林童年》(A Berlin Childhood Around the Turn of the Century)这样开头,“但在一座城市里迷路,正如人在森林里迷路一样,是需要实践的。……生活中,我很晚才学会这门艺术:它实现了我的梦想,这些梦想最初的痕迹就是我在练习本上乱涂乱画的迷宫。”这段话也出现在《柏林纪事》(A Berlin Chronicle)中,那是在本雅明指出假如一开始“在城市面前就有一种无力感”,那么,要经过多少实践,人才会迷路这一观点之后。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个知道如何迷路的合格的街道路牌读者,而且能借助想象的地图,确定自己的方位。 … 地图与草图、记忆与梦境、迷宫与拱廊、远景与全景的隐喻不断出现,引发了对某种生活,同样对城市的某种想象。本雅明写道:巴黎“教会了我迷路的艺术”。城市的真实本质的展示不是在柏林,而是在巴黎,这是他在整个魏玛时期常呆的地方,从一九三三年起,他就是一个生活在巴黎的难民,一直呆到一九四〇年企图逃离巴黎时的自杀为止——更确切地说,这是超现实主义叙述作品(布勒东的《娜佳》,阿拉贡(8)的《巴黎的乡巴佬》)重构的巴黎。用这些隐喻,他是在提出一个总的关于方位的问题,并且在建立关于困难和复杂性的一种标准。
    引自 土星照命105
    《柏林童年》和《柏林纪事》所记录的痛苦情感之所以能够表达得如此坦率,如此淋漓尽致,原因就在于本雅明采用了一种完全理解了的、联系往昔分析的方法。它提及事件,是为了谈对这些事件的反应;提及地点,为的是身处其中的人所沉淀的情感;提及他人,目的在于面对自己;提到情感和行为,考虑的是其中所包含的未来的激情以及失败的先兆。
    引自 土星照命105
    本雅明一再讨论并因此成为其风格特征的主题是将世界空间化的途径:比如,他视思想和经历为废墟的观念。了解一样东西,就是要了解它的地形特征,知道如何将它画出来。还有就是知道如何迷失于其间。 对于在土星照临下出生的人来说,时间是约束、不足、重复、结束等等的媒介。在时间里,一个人不过是他本人:是他一直以来的自己;在空间里,人可以变成另一个人。 … 时间并不给人以多少周转余地:它在后面推着我们,把我们赶进现在通往未来的狭窄的隧道。但是,空间是宽广的,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不同的位置、十字路口、通道、弯道、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死胡同和单行道。真的,有太多的可能性了。由于土星气质的特征是迟缓,有犹豫不决的倾向,因此,具有这一气质的人有时不得不举刀砍出一条道来。有时,他也会以举刀砍向自己而告终。
    引自 土星照命105
    本雅明在《德国悲剧的起源》中借助于忧郁理论,对两种角色作了分析。土星气质的一个特征是慢:“暴君因其情感之拖沓而轰然倒台。”“土星另一个显著特点,”本雅明说,“是不忠实。”巴洛克戏剧中弄臣的性格就是代表,其心态就是“本身动摇不定”。弄臣的压倒性特征在于“缺乏性格”;它也部分地“反映出向无法穿越的、悲愁的、相合的星座所作出的极度沮丧、泄气的投降,这一星座群仿佛表现出一种巨大的、几乎是物样的风貌”。只有认同这样的历史灾难感、认同这样程度的沮丧的人才会解释弄臣为何不应当受到嘲笑。本雅明说,他对同伴不能忠实如一,与他对物质性的具有的精神所保持的“更深层次的、更具思考特征的忠实如一”是相对应的。
    引自 土星照命105
    获得书籍的最值得推崇的途径就是撰写这些书籍,本雅明在一篇题为《开箱整理我的藏书》(“Unpacking My Library”)的文章中说过。弄懂书籍的最佳途径也即进入其空间:他在《单行道》中说,除非把一本书抄上一遍,否则,我们便永远无法明白书里的意思,这就好比乘飞机是欣赏不了陆地景色的,只有脚踏实地亲历一番才成。 … 本雅明在《德国悲剧的起源》中写道:“意义的量与死亡的出现和腐烂的力量是完全成比例的。”正是这一点使我们能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意义,在“被委婉地说成是经历的逝去的往事中找到意义”。完全是因为过去已经逝去我们才能阅读过去。完全是因为历史当作实体来崇拜,我们才能懂得历史。完全是因为书是一个世界,我们才能进入。对于人来讲,书是他能在其中漫步的另一个空间。对于在土星照临下出生的人来讲,在被人凝视的时候真正立即想做的事情便是垂下目光,朝一个角落看。更好的做法是,他可以低下头来,看着笔记本。要不然就把头藏在书墙后面。
    引自 土星照命105
    现代作家的道德任务不是成为一个创造者,而是成为一个破坏者——破坏浅薄的内在性,破坏普遍人性、半瓶子醋的创造性以及空洞的言词所具有的安慰人的意图。
    引自 土星照命105
    本雅明认为,不管怎么说,自由知识分子都是一个正在灭绝的物种,淘汰这一物种的既是革命的共产主义,又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确,他觉得自己生活的时代里,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是其所属种类仅存的硕果了。他认为,超现实主义是欧洲知识界最后一个智性阶段,这是一种合理破坏的、虚无主义的知识运动。在讨论克劳斯的文章中,本雅明反问道:克劳斯站在新时代的前沿吗?“我的天哪,根本不是。因为他站在末日审判的门槛上。”本雅明心里在想的是他本人。在末日审判时,这位最后的知识分子——现代文化的具有土星气质的英雄,带着他的残篇断简、他的睥睨一切的神色、他的沉思,还有他那无法克服的忧郁和他俯视的目光——会解释说,他占据了许多“立场”,并会以他所能拥有的正义的、超人的方式捍卫精神生活,直到永远。
    引自 土星照命105

    《西贝尔贝格的希特勒》

    浪漫主义艺术家认为,伟大的艺术是一种英雄主义,一种突破,一种超越。在他们之后,现代主义杰出作家对杰作提出的要求是,每一部杰作都必须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极限的,预言式的,或两者兼而有之。瓦尔特·本雅明(论述普鲁斯特时)说:“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均确立一种文类,要不就是终止一种文类。”这是典型的现代主义判断。不管它们前面有多少好的先例,真正伟大的作品似乎均须与一种旧秩序决裂,它们都是真正意义上破坏性极大的(如果也是有益的)举动。这样的作品拓宽了艺术的疆界,但与此同时,也以崭新的、自觉的标准使得艺术行当变得复杂化并加重了它的负担。它们既激发想象,又使想象陷于瘫痪。
    引自 西贝尔贝格的希特勒131
    以浪漫主义者树立起的艺术的宏伟目标(作为智慧/作为拯救/作为文化颠覆或者文化革命)作为衡量其成就标准的现代主义已经被其自身的一个大胆的版本所代替;这一版本使现代主义趣味得以以一种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规模传播出去。撇开其英雄形象,撇开其自称为一种敌对的感受力,现代主义已被证明与高级消费社会的精粹极其和谐。现在,艺术是名目繁多的满足的别名,代表着无限制的剧增和贬值,代表着满足本身。在一个充斥着阿谀奉承的地方,做成一部杰作似乎是一种倒退的举动,一种天真的成功。杰作总是难以令人置信(就和有人为之辩护的妄自尊大一样),现在,杰作真是凤毛麟角了。杰作倡导巨大的、严肃的、具有约束性的种种满足。它坚持认为,艺术必须是真实的,而非仅仅有趣;艺术是一种必需,而非仅仅是一种实验。杰作使别的作品相形见绌,它向当代趣味那种轻率的折中主义提出挑战,它将赞赏者抛入一种危机状态之中。
    引自 西贝尔贝格的希特勒131
    这部在主人公死后拍摄的影片,出现在电影艺术史无前例的平庸时代——充满了影迷的神话,认为电影是理想的想象空间,电影史是二十世纪的典范历史(斯大林对爱森斯坦的迫害,好莱坞将冯·施特罗海姆的逐出);这一时代也充斥着影迷的夸张之辞:他将里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称作希特勒“惟一永恒的纪念碑,除开他发动的战争的新闻片”。这部片子别出心裁之处,在于从未视察过前线、靠每夜看新闻片来考察战争的希特勒却是某种电影制作人。纳粹德国:希特勒拍的一部片子。
    引自 西贝尔贝格的希特勒131
    西贝尔贝格的电影完全是折中主义形态下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超现实主义是浪漫主义趣味的一个后期变体,是假定了一个破碎的、人死后的世界的浪漫主义。它是一种带着倾向于混成作品的浪漫主义趣味。超现实主义作品的推进有赖于分割和重新聚集的传统,体现出怜悯和反讽的精神;这些传统包括概述(或可以不断添加内容的单子);通过缩微化来复制的技巧;引文艺术的高度发达。通过这些传统,尤其是视觉引文和听觉引文的循环往复,西贝尔贝格的片子同时容纳了许许多多的时空——这也就是其戏剧反讽和视觉反讽的主要手法。
    引自 西贝尔贝格的希特勒131
    “成为欧洲各种对抗的精神战场——这就是做德国人的意味所在,”曼在他写于一战期间的《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的思考》中说,他的这些情感直到他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叶年迈时在流放中写作《浮士德博士》的时候都未改变。西贝尔贝格认为纳粹主义是德国恶魔的爆发,这一观点正如其过时地坚持认为德国集体犯罪(“我们身上的希特勒”的主题)一样,令人联想起曼。叙述者不断发难,“没有我们,希特勒会是谁?”这也与曼相呼应,后者一九三九年撰写了一篇题为《希特勒兄弟》的文章,认为“整个事情就是瓦格纳主义的一个扭曲的阶段”。和曼一样,西贝尔贝格也认为纳粹主义是德国浪漫主义的畸形结果——以及背叛。西贝尔贝格在纳粹时代长大成人,却与这么一个旧制度下的作家在如此多的主题上有共识。这似乎有点儿奇怪,但是,西贝尔贝格在感受力方面有许多老式的东西(或许,这是在共产主义国家接受教育的一个后果)——包括他那么鲜明地认同德国,而其最伟大的公民却生活在流放中。
    引自 西贝尔贝格的希特勒131
    西贝尔贝格提出倡议,希望我们真正去听一下希特勒所说的话——了解一下纳粹主义是或声称是的那种文化革命;了解一下纳粹主义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的那种精神灾难。西贝尔贝格所说的希特勒并非仅仅指真实历史上的那个恶魔,那个造成上千万死难者的恶魔。他要我们关注的是希特勒死后不灭的希特勒-物质,一种现代文化中出现的幽灵,弥漫于现在并重构过去的一种变化多端的恶之原则。西贝尔贝格的片子提及了人们熟悉的系谱,真实的和象征的都有,从浪漫主义到希特勒、从瓦格纳到希特勒、从卡利加里到希特勒、从庸俗作品到希特勒。在夸大的悲痛中,他坚持一些新关系的确定:从希特勒到色情、从希特勒到联邦共和国的没有灵魂的消费社会、从希特勒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无礼的强制性高压统治。在如此处理希特勒的过程中,有某种道理,同时也有些令人感到牵强的地方。不错,希特勒是玷污了浪漫主义和瓦格纳,希特勒的幽灵回过头去在十九世纪德国文化的许多地方徘徊。(顺便一提,斯大林的幽灵倒没有跑到十九世纪俄国文化中徘徊。)但是,说希特勒促成了现代的、后希特勒易变的消费社会,这就不符合实情了。纳粹上台的时候,这样的消费社会早已出现。确实,与西贝尔贝格做法不同,希特勒从长远的角度看是一个不相干的因素,他企图阻止历史的进程;是共产主义,而非法西斯主义最终在欧洲至关重要,这些都可以提出来讨论。西贝尔贝格断言,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就像一个纳粹国家。这倒更有道理,尽管他因此受到西德左翼势力的抨击;如同大多数在共产主义政权国家长大成人然后移居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国家的知识分子一样,他对左翼显然不抱虔诚的态度。同样可以讨论的是,西贝尔贝格过分地简化了其作为道德家的使命,以至于像曼一样,将德国精神的历史等同于浪漫主义历史。
    引自 西贝尔贝格的希特勒131
    西贝尔贝格的片子是电影所具有的象征主义潜力的权威艺术表达,也很可能是本世纪最为雄心勃勃的象征主义作品。他认为电影是一种理想的精神活动,既是感官的,又是思考的,它从现实停步之处起步:电影不是作为现实的创造,而是作为“通过其他途径来完成的现实的继续”。西贝尔贝格在录音棚里对历史的沉思中,事件(依靠超现实主义艺术手法的帮助)被视觉化了,同时,又在更深刻的意义上看不见(此为象征主义理想)。但是,由于《希特勒:一部德国电影》缺乏象征主义作品典型的文体同一性,因此,该片具有一种象征主义者认为的粗俗并因之舍弃的活力。其种种杂质也使这部影片在确保其表现范围的模糊性和广泛性未有丝毫减弱的情况下,避免成为稀薄、排外的象征主义作品。
    引自 西贝尔贝格的希特勒131
    当然,在西贝尔贝格的片子里,人们能看到种种常见的矛盾之处——乌托邦诗,乌托邦的无用;理性主义与魔幻神奇。这只能进一步说明《希特勒:一部德国电影》究竟是一部怎样的影片。要将乌托邦的怀旧与反乌托邦幻想和梦想的混合戏剧化,以及表现世界在终结同时又重新起始这样的信念,科幻小说是最合适的文类。西贝尔贝格关于历史的片子同时也是道德科幻小说、文化科幻小说。是“歌德-汉斯号”星际飞船。 西贝尔贝格以一种忧郁的、稀释了的形式,成功地表现了瓦格纳关于艺术是治疗、赎罪和净化等观念的某种东西,并使之永恒。他将电影称为对现代历史所造成的毁灭的“最美的补偿”,对“我们被进步所压制的感觉”的一种“赎罪”。此艺术确实能够通过好于现实来弥补现实的不足——这是超现实主义的根本信念。在西贝尔贝格那里,电影成为最终的、最具有容纳性和精神性的天堂。
    引自 西贝尔贝格的希特勒131

    《作为激情的思想》

    他拒绝如黑格尔所表明的那样将死亡理解为生命以内的东西——理解为对死亡、有限、必死性的一种意识。在死亡这件事情上,卡内蒂是个顽固的人,是受惊的唯物主义者,是不屈不挠的堂吉诃德式人物。“我迄今为止尚未做成什么事情来对付死亡,”他在一九六〇年写道。
    引自 作为激情的思想171
    作为关于权威的心理学与结构的一种描述,《群众与权力》回到了十九世纪关于人群和群众的话题上,以便阐明其政治噩梦的诗学。对法国大革命,而后又对巴黎公社的谴责,这是十九世纪讨论群众的书籍(它们当时平常得很,亦如它们今天不时髦一样)的要旨;这些书籍从查尔斯·麦凯的《异乎寻常的民众妄想与群众的疯狂》(一八四一)到勒庞的《乌合之众》(一八九五)这本弗洛伊德推崇的书,再到《革命心理学》(一九一二)。但是,早先的作家满足于陈述人群的病理学并就此进行训诫,而卡内蒂则希冀以其生物形态范例来解释——详尽地解释——比如人群的破坏性(他说:“破坏性常常是作为其最明显的特征而被提及的。”)。勒庞是提出理由来反对革命、维护现状(他视现状为不太压迫的专政);与勒庞不同,卡内蒂提供了诉讼要点,来反对权力本身。
    引自 作为激情的思想171
    通过考虑群众来理解权势(这不利于像“阶级”或“国家”这样的观念),便完全是要坚持一种非历史理解。黑格尔和马克思未被提及,不是因为卡内蒂自信到不屑提及通常会提及的名字,而是因为卡内蒂的论点明显是反黑格尔、反马克思主义的。卡内蒂的非历史的方法和保守的政治脾性使他与弗洛伊德非常相似——尽管他根本不是什么弗洛伊德主义者。卡内蒂是弗洛伊德如果不是心理学家的话可能成为的人:运用许多对于弗洛伊德来讲是重要的来源——精神病患者施雷贝尔法官的自传、人类学材料和古代宗教史、勒庞的群众理论,他得出关于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形成的迥然不同的结论。像弗洛伊德一样,卡内蒂倾向于在宗教里找到群众(即非理性)行为的原型,《群众与权力》许多章节不啻是一个非理性主义者的宗教话语。
    引自 作为激情的思想171
    对于黑格尔及其后继者来讲,历史的(反讽之家)与自然的是两大根本不同的过程。在《群众与权力》中,历史是“自然的”。卡内蒂争辩着走向历史,而非从历史的立场上争辩。首先做的是对群众的描述,接下来是作为说明的部分——所谓“群众在历史中”部分。历史只是用来提供例证——这是一种快速运用。卡内蒂对于(黑格尔式意义上的)没有历史的民族的证据是有偏向的,他认为人类学轶事与发生在一个发达的历史社会里的某个事件有着同样的说明价值。
    引自 作为激情的思想171
    他反对历史地看问题,目标不仅是反对最貌似可信的简化,而且是对死亡的抗议。思考历史即意味着思考死者,并不断得到提醒:人总是要死的。卡内蒂的思想是不折不扣的保守主义思想。它——也是他——不想死。
    引自 作为激情的思想171
    2022-02-26 17:33:13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