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drick Z对《單子論》的笔记(4)

單子論
  • 书名: 單子論
  • 作者: 萊布尼玆 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 页数: 128
  •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 2009-07
  • 第43-46节
    43、同样真实的是,上帝不仅是存在的源泉,也是本质的源泉,就本质是真实的而言,也就是说,是可能性中真实的东西的源泉。因为上帝的理智是永恒的真理或观念的依附之处,没有上帝就没有任何在可能性中真实之物,不仅没有任何东西存在,甚至没有任何东西是可能的。(参见《神正论》第20节) 44、如果在本质或可能性中,或者在必然真理中存在着某种实在,那么这一实在就必须奠基于某种存在和现实之物,也就是必然实体的存在上,这种必然实体的本质包含了存在,或者在其中可能的都是现实的。(参见《神正论》第184-189节,第335节) 45、因而只有上帝(或必然存在)才具有这一特权,即只要他是可能的就必然存在。既然什么都不可能妨碍那不包含限制、否定,从而不包含矛盾的东西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自身就足以先天地证明上帝的存在。我们曾通过永恒真理的实在性来证明上帝的存在(第43节)。而不久前我们也后天地对此进行了证明(第38节),因为存在着偶然的事物,它们的最后的或充足的理由只能在必然存在之中,而必然存在则在自身中有其存在的理由。 46、我们不能像有些人,如笛卡尔和后来的波瓦雷 那样,认为永恒的真理既然依赖于上帝,就是偶然的,依赖于上帝的意志。这一观点只是对于偶然真理而言是真实的,偶然真理的原则是合适性或对最佳者的选择,而必然真理则仅仅依赖于上帝的理智,是上帝理智的内在目标。(参见《神正论》第180-184节,第185节,第335节,第351节,第380节)
    引自 第43-46节

    看了这段我开始忍不住想象一个“不可能的世界”……如果莱布尼茨的上帝只是以其理智“发现”而不能“创造”永恒真理,我总觉得这也是一种局限性啊。但若是像笛卡尔声称的一样存在可以使2+2=5的上帝,也确实是令人恐慌的。

    2012-07-10 19:06:19 回应
  • 第56、58节
    56、这种所有创造物与每一创造物的联系或适应,以及每一创造物对所有创造物的联系和适应,意味着每一单纯实体都具有表现所有其他单子的关系,因而,它是宇宙的一面永恒的活的镜子。(参见《神正论》第130节, 第360节) 58、这就是获得最大可能的多样性同时又具有最大可能的秩序的方法;也就是说,它是获得最大可能的完满性的方法。(参见《神正论》第120节, 第124节,第241节, 第241-243节, 第275节)
    引自 第56、58节

    连我这个数学白痴也觉得这很伟大……

    2012-07-10 19:09:32 回应
  • 第62、68节
    62、形体附属于单子,而单子是其隐得来希或灵魂,形体和隐得来希一起构成了生物,和灵魂一起构成了动物。生物或动物的形体总是有机的,因为每一单子以自身的方式是宇宙的一面活的镜子,而宇宙又为完美的秩序所统御,那么在表象它的东西中,也就是灵魂的知觉中,必定也存在着秩序,从而在形体中,通过它宇宙被表象于灵魂,也存在着秩序。(参见《神正论》第403节)
    引自 第62、68节

    我最不明白的来了——形体和隐得来希一起构成了生物,和灵魂一起构成了动物,那么无机物呢?

    68、尽管花园中的植物之间的土壤和空气,或者池塘里的鱼之间的水,不是植物或鱼,但它们也包含了植物和鱼,只是通常极为细微而不为我们所觉察。
    引自 第62、68节

    这个解释我还是不明白……土壤、空气、水里混杂着生命体,可它们本身毕竟并不是生命体啊?生物的形体附属于单子,但莱布尼茨并没有提到无机物也“附属于”单子,也就是说我在他的理论中看不出无机物与单子的对应关系。上帝决定了单子之间的秩序,有机的形体因为附属和对应于单子因而其秩序也与单子之间达成了和谐,那么无机物的秩序又是因何而决定的呢……

    2012-07-10 19:19:37 回应
  • 第4-6节
    4、不必担心这些元素会消亡,因为不可想象单纯实体会以自然的方式而被毁灭。(参见《神正论》第89节) 5、同理,不可想象单纯实体会以自然的方式而被产生,因为它不是由部分的组合而构成的。 6、因而可以说,单子只能突然地产生或消亡;也就是说,它只能通过创造而产生,通过毁灭而消亡,而复合物则部分地产生或消亡。
    引自 第4-6节

    那么……上帝为什么创造单子?如果上帝力量足以通过毁灭而使单子消亡(按照莱布尼茨的理论,形体的腐坏并不能使单子消亡,仅仅是使其进入了一种低知觉的状态),上帝会在何种情况下决定行使这一力量呢?

    2012-07-10 19:42:13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