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副标题: 事情因何出错,世间有无妙策
原作名: The Logic Of Failure: Recognizing And Avoiding Error In Complex Situations
译者: 王志刚
出版年: 1999-09
页数: 195
定价: 1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哲人石丛书
ISBN: 9787542820792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作者德尔纳用他自己编制的引人入胜的计算机模拟程序,揭示了我们思维中的这些缺陷。他的例子――有时是开心的,有时是吓人的――和他那“梳脑”思维实验,使我们认识到应该如何处理复杂问题。这些实例使本书成为一件矫正工具,一种明智的规划和决策指南,使商业经理、决策者以及面临由此及彼日常挑战的每一个人的思维技巧更加敏锐。本书将改变我们构思变化的方法本身,使我们对成功之路的判断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简介 · · · · · ·
迪特里希・德尔纳:
班贝格大学心理学教授,认知行为领域的一位权威,1986年度德国最高科学奖莱布尼兹奖获得者。他是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认知人类学项目主任,已出版《问题解决中的认知结构》、《作为信息再处理的问题解决》、《洛毫森:与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打交道》、《心理学》等专著,在思维、美学、人类情感、问题解决、规划、抉择、方法论等领域发表了160多篇论文。
目录 · · · · · ·
第一章 若干事例/第二章 要求
第三章 确定目标/第四章 信息和模型
第五章 时间序列/第六章 规划
第七章 那么现在我们怎么办?/注释
第一章 若干事例/第二章 要求
第三章 确定目标/第四章 信息和模型
第五章 时间序列/第六章 规划
第七章 那么现在我们怎么办?/注释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失败的逻辑"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失败的逻辑"的人也喜欢 · · · · · ·
失败的逻辑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失败的逻辑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2 条 )

收割庄稼v.s.砍伐大树——如何解决问题



复杂性导致认知困难,思维懒惰导致失败

「笔记」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都是难以估测的
> 更多书评 52篇
-
07.存在一种神秘的智力诀窍一举使人的大脑变聪明,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此种可能性实际上为零。我们的大脑隐含着大量的潜能一说同样也是不可能的。 07.思维是交织在感受和情绪的连带关系之中的;思维影响这种关系,而反过来又受到这种关系的影响。思想又总是处于价值和动机之中的。我们通常不是为思维而思维,而是根据我们的价值系统达到某些确定的目的。 39.人们宁愿偏爱自己错误的假定而不愿接受正确的东西,宁愿捷径全力斗争...
2012-02-14 22:12 5人喜欢
07.存在一种神秘的智力诀窍一举使人的大脑变聪明,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此种可能性实际上为零。我们的大脑隐含着大量的潜能一说同样也是不可能的。 07.思维是交织在感受和情绪的连带关系之中的;思维影响这种关系,而反过来又受到这种关系的影响。思想又总是处于价值和动机之中的。我们通常不是为思维而思维,而是根据我们的价值系统达到某些确定的目的。 39.人们宁愿偏爱自己错误的假定而不愿接受正确的东西,宁愿捷径全力斗争而不愿放弃确属错误的思想。能够承认无知或错误假定,的确是智慧的一种象征。 39.人们期望安全性。这是心理学的(一半)真理之一(因为人们有时也期望不安性)。 54.知之不多的错误没有不想知道的错误那么严重。 57.没有具体的目标,就没有可以用来判别事实上是否取得了进步的依据。 93.无论谁,当他获得丰富信息时,能看到的远比仅仅是大的多,因此会发现要作出明晰决策极端困难。 95.收集到的信息越少,行动的愿望就越高。反之亦然。 141.努力认识过程的内部动态。
回应 2012-02-14 22:12 -
铺上的女爵 (哈?)
用简单问题的逻辑思考复杂问题 《失败的逻辑》| 成甲解读 关于作者 迪特里希·德尔纳,德国班贝格大学心理学教授,认知行为领域的一位权威。他是1986年度德国高科学奖莱布尼兹奖获得者。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研究在复杂系统下我们为什么会失败的书。作者用计算机模拟游戏程序,借鉴了实验心理学了方式,揭示了我们失败的原因。 核心内容 一、为什么说大多数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二、为什么说有时候失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三...2017-07-25 22:44 3人喜欢
用简单问题的逻辑思考复杂问题
《失败的逻辑》| 成甲解读 关于作者
迪特里希·德尔纳,德国班贝格大学心理学教授,认知行为领域的一位权威。他是1986年度德国高科学奖莱布尼兹奖获得者。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研究在复杂系统下我们为什么会失败的书。作者用计算机模拟游戏程序,借鉴了实验心理学了方式,揭示了我们失败的原因。
核心内容
一、为什么说大多数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二、为什么说有时候失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三、为什么我们在预测未来时总是失败?
一、大多数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1.复杂系统
对于一个给定的问题,其实存在很多个变量影响着结果,而且这些变量之间它们彼此又有相互联系的,这样的一个系统就是复杂系统。比如,鱼缸发臭的问题就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问题。
(1)整个世界是个错综复杂的系统,我们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用系统思维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2)一个复杂系统的特征:不透明性和内部动态发展,系统内的变量相互影响,彼此构成各种复杂关系。
【案例】为什么所有操作人员都警觉地坚守着工作岗位,核反应堆依然会发生灾难性的熔化事故?
2. 解决复杂系统问题时组织复杂行动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你的目标是什么;
第二步,收集信息,研究系统的结构,也就是变量的相互关系是什么样的;
第三步,预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四步,据此做计划,采取行动;
第五步,根据行动结果,改进自己的策略。
二、失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1. 制定目标的误区一:目标含糊不清晰
(1)含糊的目标和清晰的目标是相对应的。清晰的目标意味着事情的结果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含糊的目标意味着无法明确地判断是否能实现目标,只是制定了一个模糊的方向,在这个大目标方向下其实涉及可能互相矛盾的子目标。
(2)要制定一个清晰的可明确判断的目标,不要用含糊的词来描述目标,要把目标清晰化,即把一个含糊目标所涉及的各种细节拆分出来。
2. 制定目标的误区二:忽略了隐式目标
(1)隐式目标,就是那些在追求目标A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目标B,但是很可能导致目标B在未来发生了你很不愿意面对的结果。
【案例】科学家发明了DDT来解决第三世界国家病虫害的问题,同时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2)隐式目标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当你在制定目标的时候问自己一个问题:当我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要保持的现状特点是什么?
三、为什么我们在预测未来时总是失败
1. 对时间结构不敏感
(1)时间结构指时间会沿一个方向运动,这个方向指向未来。只有在回顾的时候,才能考察到时间结构。
(2)大脑能想象出空间结构却不擅长发现和补全时间的结构。
2.用简单线性外推的方式做预测
这种对时间结构的不敏感,导致我们处理时间结构问题时只能根据当前时刻的情况,对未来进行简单的线性外推。也就是说,如果当前时刻的态势很明显,我们对未来的判断,基本就是觉得未来会沿着当前的情形继续发展。比如,这几个月股票涨得很高,我们就会觉得下个月股票也会涨得也很高。
3.其他我们不了解的时间结构
(1)指数增长,是一种非线性增长的时间结构,它的值在任何时候都是前一个值乘上特定的数。比如复利就是一种指数增长。指数增长也被称为增长率,研究证明我们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理解增长率意味着什么。因为大脑没办法对这种非线性的指数型的增长进行合理的预测。
(2)振荡模式,是指事物会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地做往复运动,比如股市一会儿上涨,一会儿下跌,经济一会儿繁荣,一会儿萧条。这个世界很多复杂系统因为内部动态有延迟效应,所以会表现出振荡模式。但我们习惯于用简单线性外推的方式去处理,比如在股市中大多数人都是追涨杀跌。而真正理解时间结构的投资大师却是反过来,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
4.如何摆脱简单线性外推的思维限制
关键就是不要根据事情现在的状态来预测未来。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去分析事情所在的系统是什么状态,研究决定事情发展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1)建立系统思维的能力。
(2)进行重大时间的模拟训练来提升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类似于飞行员运用飞行模拟器的方式来提升自己面对紧急的小概率事件的应对能力。
金句
1. 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复杂的系统里生活。
2. 只有把模糊的目标清晰化并且考虑了隐式目标,才能避免一开始就埋下失败的种子。
3. 复杂系统的问题需要用复杂的行动来应对。
4. 即使是一个专家,他如果没有真正地理解复杂系统下的时间结构,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5. 要摆脱简单线性外推的思维限制,关键在于你不要根据事情现在的状态来预测未来。
撰稿、讲述:成甲脑图:摩西
回应 2017-07-25 22:44 -
不确定性和信息收集之间的正反馈,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有时故意拒绝接受信息。 新的信息常会搅乱局势。一旦最终做出一项决策,我们便解除了自己背后做决策的不确定性。而现在某人出来告诉我们一些事情,对已作出的明智决策又提出了疑问,所以我们宁可置之不理。 回想早前一个月选笔记本电脑的经历,为了选到一台性价比最高的笔记本电脑,在各个网站之间比来比去,浪费了许多时间。其实只需要确定好自己需要的配置,选定心理承受... (10回应)
2011-01-26 16:43 2人喜欢
-
月下晚樱 (世界因笑点不同而精彩)
1. 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复杂的系统里生活。 2. 只有把模糊的目标清晰化并且考虑了隐式目标,才能避免一开始就埋下失败的种子。 3. 复杂系统的问题需要用复杂的行动来应对。 4. 即使是一个专家,他如果没有真正地理解复杂系统下的时间结构,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5. 要摆脱简单线性外推的思维限制,关键在于你不要根据事情现在的状态来预测未来。2017-10-14 10:32 1人喜欢
-
07.存在一种神秘的智力诀窍一举使人的大脑变聪明,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此种可能性实际上为零。我们的大脑隐含着大量的潜能一说同样也是不可能的。 07.思维是交织在感受和情绪的连带关系之中的;思维影响这种关系,而反过来又受到这种关系的影响。思想又总是处于价值和动机之中的。我们通常不是为思维而思维,而是根据我们的价值系统达到某些确定的目的。 39.人们宁愿偏爱自己错误的假定而不愿接受正确的东西,宁愿捷径全力斗争...
2012-02-14 22:12 5人喜欢
07.存在一种神秘的智力诀窍一举使人的大脑变聪明,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此种可能性实际上为零。我们的大脑隐含着大量的潜能一说同样也是不可能的。 07.思维是交织在感受和情绪的连带关系之中的;思维影响这种关系,而反过来又受到这种关系的影响。思想又总是处于价值和动机之中的。我们通常不是为思维而思维,而是根据我们的价值系统达到某些确定的目的。 39.人们宁愿偏爱自己错误的假定而不愿接受正确的东西,宁愿捷径全力斗争而不愿放弃确属错误的思想。能够承认无知或错误假定,的确是智慧的一种象征。 39.人们期望安全性。这是心理学的(一半)真理之一(因为人们有时也期望不安性)。 54.知之不多的错误没有不想知道的错误那么严重。 57.没有具体的目标,就没有可以用来判别事实上是否取得了进步的依据。 93.无论谁,当他获得丰富信息时,能看到的远比仅仅是大的多,因此会发现要作出明晰决策极端困难。 95.收集到的信息越少,行动的愿望就越高。反之亦然。 141.努力认识过程的内部动态。
回应 2012-02-14 22:12 -
铺上的女爵 (哈?)
用简单问题的逻辑思考复杂问题 《失败的逻辑》| 成甲解读 关于作者 迪特里希·德尔纳,德国班贝格大学心理学教授,认知行为领域的一位权威。他是1986年度德国高科学奖莱布尼兹奖获得者。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研究在复杂系统下我们为什么会失败的书。作者用计算机模拟游戏程序,借鉴了实验心理学了方式,揭示了我们失败的原因。 核心内容 一、为什么说大多数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二、为什么说有时候失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三...2017-07-25 22:44 3人喜欢
用简单问题的逻辑思考复杂问题
《失败的逻辑》| 成甲解读 关于作者
迪特里希·德尔纳,德国班贝格大学心理学教授,认知行为领域的一位权威。他是1986年度德国高科学奖莱布尼兹奖获得者。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研究在复杂系统下我们为什么会失败的书。作者用计算机模拟游戏程序,借鉴了实验心理学了方式,揭示了我们失败的原因。
核心内容
一、为什么说大多数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二、为什么说有时候失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三、为什么我们在预测未来时总是失败?
一、大多数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1.复杂系统
对于一个给定的问题,其实存在很多个变量影响着结果,而且这些变量之间它们彼此又有相互联系的,这样的一个系统就是复杂系统。比如,鱼缸发臭的问题就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问题。
(1)整个世界是个错综复杂的系统,我们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用系统思维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2)一个复杂系统的特征:不透明性和内部动态发展,系统内的变量相互影响,彼此构成各种复杂关系。
【案例】为什么所有操作人员都警觉地坚守着工作岗位,核反应堆依然会发生灾难性的熔化事故?
2. 解决复杂系统问题时组织复杂行动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你的目标是什么;
第二步,收集信息,研究系统的结构,也就是变量的相互关系是什么样的;
第三步,预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四步,据此做计划,采取行动;
第五步,根据行动结果,改进自己的策略。
二、失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1. 制定目标的误区一:目标含糊不清晰
(1)含糊的目标和清晰的目标是相对应的。清晰的目标意味着事情的结果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含糊的目标意味着无法明确地判断是否能实现目标,只是制定了一个模糊的方向,在这个大目标方向下其实涉及可能互相矛盾的子目标。
(2)要制定一个清晰的可明确判断的目标,不要用含糊的词来描述目标,要把目标清晰化,即把一个含糊目标所涉及的各种细节拆分出来。
2. 制定目标的误区二:忽略了隐式目标
(1)隐式目标,就是那些在追求目标A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目标B,但是很可能导致目标B在未来发生了你很不愿意面对的结果。
【案例】科学家发明了DDT来解决第三世界国家病虫害的问题,同时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2)隐式目标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当你在制定目标的时候问自己一个问题:当我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要保持的现状特点是什么?
三、为什么我们在预测未来时总是失败
1. 对时间结构不敏感
(1)时间结构指时间会沿一个方向运动,这个方向指向未来。只有在回顾的时候,才能考察到时间结构。
(2)大脑能想象出空间结构却不擅长发现和补全时间的结构。
2.用简单线性外推的方式做预测
这种对时间结构的不敏感,导致我们处理时间结构问题时只能根据当前时刻的情况,对未来进行简单的线性外推。也就是说,如果当前时刻的态势很明显,我们对未来的判断,基本就是觉得未来会沿着当前的情形继续发展。比如,这几个月股票涨得很高,我们就会觉得下个月股票也会涨得也很高。
3.其他我们不了解的时间结构
(1)指数增长,是一种非线性增长的时间结构,它的值在任何时候都是前一个值乘上特定的数。比如复利就是一种指数增长。指数增长也被称为增长率,研究证明我们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理解增长率意味着什么。因为大脑没办法对这种非线性的指数型的增长进行合理的预测。
(2)振荡模式,是指事物会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地做往复运动,比如股市一会儿上涨,一会儿下跌,经济一会儿繁荣,一会儿萧条。这个世界很多复杂系统因为内部动态有延迟效应,所以会表现出振荡模式。但我们习惯于用简单线性外推的方式去处理,比如在股市中大多数人都是追涨杀跌。而真正理解时间结构的投资大师却是反过来,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
4.如何摆脱简单线性外推的思维限制
关键就是不要根据事情现在的状态来预测未来。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去分析事情所在的系统是什么状态,研究决定事情发展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1)建立系统思维的能力。
(2)进行重大时间的模拟训练来提升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类似于飞行员运用飞行模拟器的方式来提升自己面对紧急的小概率事件的应对能力。
金句
1. 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复杂的系统里生活。
2. 只有把模糊的目标清晰化并且考虑了隐式目标,才能避免一开始就埋下失败的种子。
3. 复杂系统的问题需要用复杂的行动来应对。
4. 即使是一个专家,他如果没有真正地理解复杂系统下的时间结构,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5. 要摆脱简单线性外推的思维限制,关键在于你不要根据事情现在的状态来预测未来。
撰稿、讲述:成甲脑图:摩西
回应 2017-07-25 22:44 -
月下晚樱 (世界因笑点不同而精彩)
1. 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复杂的系统里生活。 2. 只有把模糊的目标清晰化并且考虑了隐式目标,才能避免一开始就埋下失败的种子。 3. 复杂系统的问题需要用复杂的行动来应对。 4. 即使是一个专家,他如果没有真正地理解复杂系统下的时间结构,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5. 要摆脱简单线性外推的思维限制,关键在于你不要根据事情现在的状态来预测未来。2017-10-14 10:32 1人喜欢
-
1、确定目标;建模、收集信息;预测、外推;行动规划、决策和行动的执行;审查行动效果和修订策略。 2、好VS坏:组织能力、重点突出;及时检验成果;看问题深入、全面。 3、问题的: 复杂性,相关性,动态特征,不透明性。 4、中心问题和外围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委托。 5、我们思维模式中的某些倾向——诸如一次只做一件事,因果关系,还有线性思维,——它们适合于过去的简单世界,对于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复杂世界却有着灾难性...
2018-07-14 23:06
1、确定目标;建模、收集信息;预测、外推;行动规划、决策和行动的执行;审查行动效果和修订策略。
2、好VS坏:组织能力、重点突出;及时检验成果;看问题深入、全面。
3、问题的: 复杂性,相关性,动态特征,不透明性。
4、中心问题和外围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委托。
5、我们思维模式中的某些倾向——诸如一次只做一件事,因果关系,还有线性思维,——它们适合于过去的简单世界,对于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复杂世界却有着灾难性的影响。
6、把含糊目标转化为清楚目标,我们常常发现一个多侧面问题,它由许多局部问题组成。
7、通过大量地介入,一个人证明他的能力,证明他能够把握形势——他至少给自己证明。
8、如果我们从来不注意行为的后果, 便可以永远对我们的能力保持幻想。
9、寻找正确的规划尺度的困难,说明了许多失败的原因。
10、正向规划,反向规划。
11、一个基本错误可以解释所有的大灾难,参加者中无人认识到他们是在和一个系统打交道,许多元素是相互作用的。游戏参加者们认为他们的任务是对付一系列问题,必须一次解决一个问题。他们不考虑特定措施的副作用和影响。而用这种办法对待系统就会产生麻烦,如果我们不关心现在尚不存在的问题,那么不久它们将会出现。
12、简而言之,坏参加者,至少在实验较早的各阶段,表现出不愿意收集信息而热衷于行动。与之相反,好参加者最初行动很谨慎,并尽量获得一个坚实的信息基础。收集到的信息越少,行动的愿望就越高,反之亦然。
13、我们已经熟悉了在对待复杂系统时,人类思维的诸多不足。我们看到人们不能具体表明他们的目标, 不能确认何时他们的目标会彼此矛盾,不能够设置清晰的优先顺序。我们还看到他们在处理时间发展过程时严重失当。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人们无法改正他们的错误。
回应 2018-07-14 23:06
-
1、确定目标;建模、收集信息;预测、外推;行动规划、决策和行动的执行;审查行动效果和修订策略。 2、好VS坏:组织能力、重点突出;及时检验成果;看问题深入、全面。 3、问题的: 复杂性,相关性,动态特征,不透明性。 4、中心问题和外围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委托。 5、我们思维模式中的某些倾向——诸如一次只做一件事,因果关系,还有线性思维,——它们适合于过去的简单世界,对于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复杂世界却有着灾难性...
2018-07-14 23:06
1、确定目标;建模、收集信息;预测、外推;行动规划、决策和行动的执行;审查行动效果和修订策略。
2、好VS坏:组织能力、重点突出;及时检验成果;看问题深入、全面。
3、问题的: 复杂性,相关性,动态特征,不透明性。
4、中心问题和外围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委托。
5、我们思维模式中的某些倾向——诸如一次只做一件事,因果关系,还有线性思维,——它们适合于过去的简单世界,对于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复杂世界却有着灾难性的影响。
6、把含糊目标转化为清楚目标,我们常常发现一个多侧面问题,它由许多局部问题组成。
7、通过大量地介入,一个人证明他的能力,证明他能够把握形势——他至少给自己证明。
8、如果我们从来不注意行为的后果, 便可以永远对我们的能力保持幻想。
9、寻找正确的规划尺度的困难,说明了许多失败的原因。
10、正向规划,反向规划。
11、一个基本错误可以解释所有的大灾难,参加者中无人认识到他们是在和一个系统打交道,许多元素是相互作用的。游戏参加者们认为他们的任务是对付一系列问题,必须一次解决一个问题。他们不考虑特定措施的副作用和影响。而用这种办法对待系统就会产生麻烦,如果我们不关心现在尚不存在的问题,那么不久它们将会出现。
12、简而言之,坏参加者,至少在实验较早的各阶段,表现出不愿意收集信息而热衷于行动。与之相反,好参加者最初行动很谨慎,并尽量获得一个坚实的信息基础。收集到的信息越少,行动的愿望就越高,反之亦然。
13、我们已经熟悉了在对待复杂系统时,人类思维的诸多不足。我们看到人们不能具体表明他们的目标, 不能确认何时他们的目标会彼此矛盾,不能够设置清晰的优先顺序。我们还看到他们在处理时间发展过程时严重失当。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人们无法改正他们的错误。
回应 2018-07-14 23:06 -
月下晚樱 (世界因笑点不同而精彩)
1. 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复杂的系统里生活。 2. 只有把模糊的目标清晰化并且考虑了隐式目标,才能避免一开始就埋下失败的种子。 3. 复杂系统的问题需要用复杂的行动来应对。 4. 即使是一个专家,他如果没有真正地理解复杂系统下的时间结构,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5. 要摆脱简单线性外推的思维限制,关键在于你不要根据事情现在的状态来预测未来。2017-10-14 10:32 1人喜欢
-
铺上的女爵 (哈?)
用简单问题的逻辑思考复杂问题 《失败的逻辑》| 成甲解读 关于作者 迪特里希·德尔纳,德国班贝格大学心理学教授,认知行为领域的一位权威。他是1986年度德国高科学奖莱布尼兹奖获得者。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研究在复杂系统下我们为什么会失败的书。作者用计算机模拟游戏程序,借鉴了实验心理学了方式,揭示了我们失败的原因。 核心内容 一、为什么说大多数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二、为什么说有时候失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三...2017-07-25 22:44 3人喜欢
用简单问题的逻辑思考复杂问题
《失败的逻辑》| 成甲解读 关于作者
迪特里希·德尔纳,德国班贝格大学心理学教授,认知行为领域的一位权威。他是1986年度德国高科学奖莱布尼兹奖获得者。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研究在复杂系统下我们为什么会失败的书。作者用计算机模拟游戏程序,借鉴了实验心理学了方式,揭示了我们失败的原因。
核心内容
一、为什么说大多数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二、为什么说有时候失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三、为什么我们在预测未来时总是失败?
一、大多数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1.复杂系统
对于一个给定的问题,其实存在很多个变量影响着结果,而且这些变量之间它们彼此又有相互联系的,这样的一个系统就是复杂系统。比如,鱼缸发臭的问题就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问题。
(1)整个世界是个错综复杂的系统,我们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用系统思维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2)一个复杂系统的特征:不透明性和内部动态发展,系统内的变量相互影响,彼此构成各种复杂关系。
【案例】为什么所有操作人员都警觉地坚守着工作岗位,核反应堆依然会发生灾难性的熔化事故?
2. 解决复杂系统问题时组织复杂行动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你的目标是什么;
第二步,收集信息,研究系统的结构,也就是变量的相互关系是什么样的;
第三步,预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四步,据此做计划,采取行动;
第五步,根据行动结果,改进自己的策略。
二、失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1. 制定目标的误区一:目标含糊不清晰
(1)含糊的目标和清晰的目标是相对应的。清晰的目标意味着事情的结果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含糊的目标意味着无法明确地判断是否能实现目标,只是制定了一个模糊的方向,在这个大目标方向下其实涉及可能互相矛盾的子目标。
(2)要制定一个清晰的可明确判断的目标,不要用含糊的词来描述目标,要把目标清晰化,即把一个含糊目标所涉及的各种细节拆分出来。
2. 制定目标的误区二:忽略了隐式目标
(1)隐式目标,就是那些在追求目标A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目标B,但是很可能导致目标B在未来发生了你很不愿意面对的结果。
【案例】科学家发明了DDT来解决第三世界国家病虫害的问题,同时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2)隐式目标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当你在制定目标的时候问自己一个问题:当我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要保持的现状特点是什么?
三、为什么我们在预测未来时总是失败
1. 对时间结构不敏感
(1)时间结构指时间会沿一个方向运动,这个方向指向未来。只有在回顾的时候,才能考察到时间结构。
(2)大脑能想象出空间结构却不擅长发现和补全时间的结构。
2.用简单线性外推的方式做预测
这种对时间结构的不敏感,导致我们处理时间结构问题时只能根据当前时刻的情况,对未来进行简单的线性外推。也就是说,如果当前时刻的态势很明显,我们对未来的判断,基本就是觉得未来会沿着当前的情形继续发展。比如,这几个月股票涨得很高,我们就会觉得下个月股票也会涨得也很高。
3.其他我们不了解的时间结构
(1)指数增长,是一种非线性增长的时间结构,它的值在任何时候都是前一个值乘上特定的数。比如复利就是一种指数增长。指数增长也被称为增长率,研究证明我们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理解增长率意味着什么。因为大脑没办法对这种非线性的指数型的增长进行合理的预测。
(2)振荡模式,是指事物会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地做往复运动,比如股市一会儿上涨,一会儿下跌,经济一会儿繁荣,一会儿萧条。这个世界很多复杂系统因为内部动态有延迟效应,所以会表现出振荡模式。但我们习惯于用简单线性外推的方式去处理,比如在股市中大多数人都是追涨杀跌。而真正理解时间结构的投资大师却是反过来,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
4.如何摆脱简单线性外推的思维限制
关键就是不要根据事情现在的状态来预测未来。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去分析事情所在的系统是什么状态,研究决定事情发展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1)建立系统思维的能力。
(2)进行重大时间的模拟训练来提升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类似于飞行员运用飞行模拟器的方式来提升自己面对紧急的小概率事件的应对能力。
金句
1. 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复杂的系统里生活。
2. 只有把模糊的目标清晰化并且考虑了隐式目标,才能避免一开始就埋下失败的种子。
3. 复杂系统的问题需要用复杂的行动来应对。
4. 即使是一个专家,他如果没有真正地理解复杂系统下的时间结构,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5. 要摆脱简单线性外推的思维限制,关键在于你不要根据事情现在的状态来预测未来。
撰稿、讲述:成甲脑图:摩西
回应 2017-07-25 22:44 -
试图逃避复杂情况的不确定性,可以采取逃向细微而详尽规划高地的形式,最好用数学公式进行强化,因为由计算得到的东西必然是正确的。或许这能解释为什么在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不精确”学科中广泛流行形式方法和“数学化过程”?显然数学对它的误用没有责任,用数学语言清楚地表述思想比用普通术语不清楚地表述思想更可取。但是我们确实要避免的是简化的单一化的现实,直到能够使它符合一个预定的形式模式;这样修改了的...
2015-02-24 00:02
试图逃避复杂情况的不确定性,可以采取逃向细微而详尽规划高地的形式,最好用数学公式进行强化,因为由计算得到的东西必然是正确的。或许这能解释为什么在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不精确”学科中广泛流行形式方法和“数学化过程”?显然数学对它的误用没有责任,用数学语言清楚地表述思想比用普通术语不清楚地表述思想更可取。但是我们确实要避免的是简化的单一化的现实,直到能够使它符合一个预定的形式模式;这样修改了的思想不再反映得到这些思想的原始实际。 引自 规划 的确,很多时候人们为了回避复杂性就随便抓住几个自以为本质的元素胡乱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在以绝对正确的方式求解一个牛头不对马嘴的模型的过程中聊以自慰。
回应 2015-02-24 00:02
论坛 · · · · · ·
谁有电子版,分享一下吧 | 来自道曼曼 | 7 回应 | 2017-09-23 |
理性的思考 | 来自大白鲸 | 2010-08-1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0)7.9分 850人读过
-
暂时无货, 5天前曾上架
-
Basic Books (1997)9.3分 20人读过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8)6.3分 25人读过
-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99)暂无评分 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失败的逻辑的评论:
feed: rss 2.0
11 有用 伊卡洛斯 2011-06-11
认知缓慢、追求可控、信息屏蔽和不考虑未知是我们失败的四大原因。方法很多,但是核心只有一个:通过实践来完善我们的系统思维。
1 有用 贾里 2011-01-27
对我们决策思维的各个方面进行剖析,实验细节丰富。唉,这样的书光读是没用的,读一百本也没用。关键是如何进行实践。
0 有用 Demeter 2012-09-20
tonyyet的推荐
0 有用 蝉 2013-11-21
: N020/2222
0 有用 安提戈涅 2010-12-10
有时我质疑这种电脑模拟系统本身的缺陷。
0 有用 狮子 2020-06-09
只有个别地方出彩。全文以自编程序为基础,这个基础是极其不牢固的。讲到后来,已经是不是自说自话,而是自我验证了。翻译也很差~
0 有用 Carol 2020-04-11
不好玩。
0 有用 单击 2020-04-04
防止“好心办坏事”指南!怎么办?多玩游戏!!!
0 有用 X 2020-01-30
在“如何将一页能讲清楚的东西扩写成200页”方面给了我很大帮助
0 有用 描绘 2019-12-30
翻译确实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