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希腊艺术历来引起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尼采之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文克尔曼均以人与自然、感情与理性的和谐来说明希腊艺术繁荣的原因。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一反传统,认为希腊艺术的繁荣不是源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而是源于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因为希腊人过于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所以产生日神和酒神两种艺术冲动,要用艺术来拯救人生。
作者简介 · · · · · ·
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直觉主义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他曾经在波恩大学主修神学与古典文献学,后又转入莱比锡大学,在这里,一度沉迷于神学的尼采转变为一个反基督教反理性的激进者。他宣称“上帝已经死了”,提出“对一切价值重新评估”的主张。他行为奇特,身为德国人却强烈地反对德国,以至加入瑞士国籍;身为一个文人却激烈地推崇战争;他与歌剧作家瓦格纳交厚又不遗余力地反对他。尼采最终在精神分裂和中风的折磨中死去。他的代表作有《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和《作为艺术的强力意志》等。
目录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雅典娜思想译丛(共45册),
这套丛书还有
《法国现代批评大师》《我们的迷惘》《希腊人的艺术》《自我认识》《女人的声音》
等
。
喜欢读"悲剧的诞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悲剧的诞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悲剧的诞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4 条 )




汹涌澎湃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力量——对比尼采《悲剧的诞生》两种译本
读书时我就疯狂着迷尼采的思想和作品,老师只是在课上无意推荐过一次,让我们阅读不同译本,对比不同的思想背景和翻译风格,领悟译者所传导的不同思想和意境。那时候,我经常泡在图书馆里,一整天不出来,图书馆能找到的和尼采相关的书籍,一本都不放过,那时的满足和兴...
(展开)


生命意志对理性的鞭笞—重读《悲剧的诞生》
时隔半年重读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不同于当初刚接触哲学时的一片茫然,在对尼采有着一定的阅读后再读尼采的处女作,感受到的与之前相比多了许多。虽然尼采在后期将《悲剧的诞生》视为极不成熟之作,但其讨论终生的母题已在此出现—克服虚无。 在西方,自现代性出现伊始,人本...
(展开)

阿波罗的大厦:《悲剧的诞生》(一)
最近带着学生读《悲剧的诞生》,才发现做学生时说得极其顺嘴,其实根本未解其意的那些名词真正到了自己讲的时候,要讲得朴素清晰并不那么容易。在《悲剧的诞生》里,尼采将艺术,也是自然的两种冲动归纳为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冲动,前者代表着梦,后者代表着醉。而古希腊的悲剧...
(展开)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2 )
-
商务印书馆 (2012)9.3分 3727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1994)9.0分 119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6)8.9分 9131人读过
-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4)8.7分 144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雅典娜思想译丛 (RMR)
- 西方文化史参考书目选辑 (hesai)
- 豆瓣读书100人以上评9分以上书籍不分类 (夕月)
- 尼采(原、译著) (即梵)
- 小童看天下提及的书单 (吉吉范特西)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悲剧的诞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Herr.Nos 2007-01-20 06:41:11
我的悲剧与尼采无关
0 有用 河布 2006-09-08 12:37:29
人生态度,待重读
1 有用 零度倾斜 2008-10-28 18:13:13
值得反复读 对美学鉴赏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0 有用 浊克斯 2008-07-17 11:33:12
简简单单,热热闹闹
0 有用 東柏林地下黨 2008-06-22 12:30:27
我算是个悲剧吧
0 有用 水云小鸽 2023-02-14 00:04:10 北京
日神-梦-外观-造型艺术-艺术家;酒神-醉-惊骇-音乐-艺术品 两种力量在希腊艺术中交相辉映,直观和迷狂带着原初的审美力量,在这个框架之下,再加入道德的出现(及其对审美和艺术的破坏),尼采梳理了希腊艺术的变化,尤其是神话、戏剧、音乐方面的变化,叹息蜕化成思想和情感的衰退,并着重提出酒神的再生,最后一路导向德国神话的再生,鼓舞当时的德国民族精神。 相当精彩,相当流畅,结构简单但有一种深刻的力量,插图... 日神-梦-外观-造型艺术-艺术家;酒神-醉-惊骇-音乐-艺术品 两种力量在希腊艺术中交相辉映,直观和迷狂带着原初的审美力量,在这个框架之下,再加入道德的出现(及其对审美和艺术的破坏),尼采梳理了希腊艺术的变化,尤其是神话、戏剧、音乐方面的变化,叹息蜕化成思想和情感的衰退,并着重提出酒神的再生,最后一路导向德国神话的再生,鼓舞当时的德国民族精神。 相当精彩,相当流畅,结构简单但有一种深刻的力量,插图和译文也很好。 格外引起我注意的不是那个被反复讨论的酒神精神,反而是那个直观的日神幻景的面纱作用,但还需要再思考。 有一个小点是一般译为“机械降神”的戏剧手法此处译作“神机妙算”,初读时有些迷惑。 (展开)
0 有用 巴拉巴叭粑 2022-12-28 15:06:47 内蒙古
周国平的翻译尚可 @2010-04-18 22:47:13
0 有用 鹿糸 2022-12-04 14:59:28 浙江
多年以前读过当时云里雾里,现在看来所谓酒神是尼采超越人的有限性的一种方式
0 有用 废虫 2022-03-21 20:39:40
二刷,这本的尼采可可爱爱 @2020-07-16 16:32:02 @2021-07-02 07:31:19
0 有用 迟小船 2022-02-21 13:51:07
太差了,一个注都没有,全是图,换商务的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