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忘录的书评 (159)

张佳玮 2008-05-29 01:52:45

道德优越感,媚众和语言暴力的苛责

昆德拉老师的那个词好象是这么拼的:Kitsch。许多译本都呼之为“媚俗”。    但是,小说里,即《生命不可承受之轻》或《慢》里,托马斯们媚的不只是“俗”,许多时候是世界,许多时候是他们自己。    我们可以说这是“媚众”?       我不很喜欢昆德拉老师,因为他不宽...  (展开)
马路边边 2012-12-09 11:57:19

你以为你读懂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你以为你读懂了笑忘录,你看着标题你以为这是一本笑着笑着就忘了悲伤和哀痛的书,又或者你读完发现这是一本性与乱性,男女与大众的书,再或者你略微一思考觉得大概米兰·昆德拉提到布拉格和捷克是想讲点政治。毕竟他是个流亡者。 但其实这本书根本就不叫《笑忘录》。“笑忘”...  (展开)
蜜先生 2009-01-01 11:12:34

他把上帝给笑死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一直在看米兰昆德拉的[笑忘录]。 仍旧很不错,很有道理,很贴近我。 记下了一些贴近我心思的话,包括: 女人是这样的,一飞冲天,从物变成人,再一落千丈,从人变成物。这是爱和性对女人在不同阶段的塑造。 包括: 做爱的过程,是从没有快感的兴奋,到没有兴奋的快感。 ...  (展开)
🍎是最好的水果 2013-10-25 14:13:3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版

对苦难的媚俗——力脱思特和基督情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成功是个极具煽动性的词汇,但与之相比,苦难和失败在被赋予意义之后往往变得更加圣神和令人向往。在人类哲学还处于幼稚时期,悲剧就已经不自觉的被创造出来,有理由认为渴望失败(悲壮)是人的天性。热衷于倾诉自己的苦难,热衷于独自苦旅的人几乎和热衷于追求成功,诉说成功...  (展开)
玛格丽特*年 2013-10-12 22:32:10

重读一遍发现有意思的话题

我不得不承认三四年前第一次看这本书,基本上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于是我在印象中把这本书归为了没有看懂的一类。 多年之后重新翻开,不知道是自己看进去了,还是年岁逐增的一种潜移默化,慢慢的开始能理清些头绪。这的确是一本讲述笑和遗忘的书,整个主题以变奏的形式呈现,到最...  (展开)
等风声 2011-08-22 20:54:1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版

"力脱思特"

笑忘录里,米兰昆德拉有一章谈论"力脱思特(litost)",十分得到我的注意。他定义它:发现自身的可悲状况后产生的自我折磨状态。事实上是以自我毁灭作为报复的手段。例如:学琴儿童被钢琴教师认为没有天赋而突然大弹起了噪音,甚至快乐的想像以坠楼惩罚老师;...  (展开)
杰克 2008-05-19 22:11:52

笑着笑着就忘了

关于两种笑 1.魔鬼的笑 人们管我叫撒旦。我是邪恶的化身。千百年来,自公元纪年被弄错以来——我就知道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当真的,就连耶稣诞生的日子都弄错了,还有什么不能错呢?——我就被称作邪恶的化身。而耶稣才是真正的救世主,我从没有否认过,实际上,我也从...  (展开)
澈之 2014-09-26 08:40:43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版

诗、思与赋格

一 、诗与思 诗人们大多都生长在四季更替的国度,如果这四季更替带着历史迁移的伤痕累累的话,那些人写出的诗或许更为人动容,米兰•昆德拉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中东欧的作家或者艺术家(肖邦、斯美塔那、基耶斯洛夫斯基等等)总是带着一种相通的忧郁气质。通读全书,总...  (展开)
Tequila 2013-05-11 15:38:24

论变奏式小说-----昆德拉系列中最欣赏的一部

论变奏式小说: “笑”和“忘”是作品中的两个主题(即音乐原旋律),《笑忘录》用了七个不同的章节,以塔米娜故事为线索,串联并讨论这两个主题。 讨论“遗忘”主题的变奏章节有同名为《丢失的信件》的第一、四章和第二章《母亲》; 讨论“笑”主题的变奏章节有同名为《天使》...  (展开)
sebastien 2005-09-25 13:04:29

Le livrre du rire et de l'oubli

很遗憾上周才读完米兰·昆德拉的这本笑忘录,就像是这本书的法语题目,Le livre du rire et de l'oubli,直译成汉语大概是笑与忘的生活吧,的确,这本书更多地注重的就是生活。虽然读有些句子会显得生涩,也许你不必在意作者这种超现实主义的写法,但是你一定要体味作者对...  (展开)
为了让生活继续 2009-05-15 16:51:16

米兰・昆德拉的史诗

《泰晤士报文学评论副刊》近5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百本书,这一百本书里属于小说体裁的并不多,有加谬的《局外人》,有卡夫卡的《城堡》,有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还有米兰昆德拉的《笑忘录》.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能够入选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哪一本入选? 不是我们最为熟悉的...  (展开)
徵音 2010-01-11 14:23:57

毁灭之笑-----《笑忘录》

毁灭之笑 ------《笑忘录》 【一】历史与记忆的辨证 如果宇宙中存在一双永恒之眸,它拥有一个可以俯瞰全世界的完美视角、并且同时具有洞悉人类心灵的精微分辨率。那么,它一定诚实地记录了一段关于人类的漫长历史。这段确凿的历史包含了民族或者个人的所有-----辉煌与溃败...  (展开)
烂东东 2006-09-03 16:51:13

小说与哲学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的小说关注的是哲学(所以他的《小说的艺术》里面哀叹古典小说已经死亡)。 《笑忘录》讲述的也是哲学,我觉得其中的核心就是它对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上。他说人(或者国家)死去(灭亡)丢失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人(国家)活着只...  (展开)
ginny 2013-02-26 23:38:4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版

遗忘不可避免

一直很喜欢米兰昆德拉的书,虽然他的书我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他的书就像是新年的烟火给我不一样的星空,也像是在夏天的泳池里,它们总是能给我惊喜。 最近刚看了《笑忘录》,一如既往,我没有完全看懂,或许唯一的理解也是错的。记得在审美阅读的理论中,接受美学...  (展开)
水底火焰 2008-07-12 13:54:13

在身体中确证自我的存在

在身体中确证自我的存在 ——《笑忘录》读书札记 关于这本书,昆德拉在书中自己就这样说道:“整个这本书就是变奏形式的一部小说。相互接续的各个部分就像是一次旅行的各个阶段,这旅行贯穿着一个内在主题,一个内在思想,一种独一无二的内在情景,其中的真义已迷失在广...  (展开)
日边孤帆 2006-04-01 22:16:03

深邃的呼喊

也许对于中国人,读起这本书来更是心有灵犀,如同在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 生长在80年代的我们,一直在隐隐地感受那段历史。那段历史,总会穿过时空地隧道,到达我们灵魂的深处,似乎在告诫我们什么,似乎在预示我们什么。 《笑忘录》,昆德拉的独白,刺穿了那个年代,...  (展开)
佳骅 2012-04-02 13:31:55

别一番亲切,别一番生活

随便扯扯吧。 读昆德拉的文字,总有一种特别亲切味道。 那种,那种,何其类似的革命氛围,让我茅塞顿开。原来那一切,都不是原创。 那些讨厌而又熟悉的口号和理论啊,那些如出一辙的革命措施啊。。。 他的作品里有很多流亡者。异见者。 那种压抑得让人疯狂的气候。 那和《窃听...  (展开)
moscowman 2006-06-24 10:46:22

马上读书

 在青岛和泰山之间的火车上读完了〈笑忘录〉,这是泰山之行的另一大收获,每次在火车上的心情都很沉静非常适合读书,这也正是我喜欢在路上这个过程的原因之一,其实不光我喜欢,古代一资产阶级当权派也喜欢,欧阳修欧老讲过,读书有三上——厕上、枕上和马上,这里边的“马上...  (展开)
🌕🌖🌗✨ 2022-12-28 10:18:3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版

什么是力脱思特?

Litost,力脱思特,是个捷克词,意为突然发现我们自身的可悲境况后产生的自我折磨的状态。 “为了医治我们自身的可悲,比较常见的药方是爱。因为绝对被爱的人是不可悲的。所有那些缺陷都被爱的神奇目光补救了,在爱的目光下,脑袋挺立在水面上的笨拙的泳姿,可以变得迷人可爱。...  (展开)
埃文 2009-07-30 21:39:17

《笑忘录》

整个这本书就是变奏形式的一部小说。相互连续的各个部分就像是一次旅行的各个阶段,这旅行贯穿着一个内在主题,一个内在思想,一种独一无二的内在情境,其中的真义已迷失在广袤无际之中,不复为我所辨。 这是关于塔米娜的一部小说,而当塔米娜不在幕前的时候,这就是为塔米娜...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后页> (共159条)

订阅笑忘录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