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原作名: Die Zeit mit Antonioni: Chronik eines Films
译者: 李宏宇
出版年: 2004-09
页数: 221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63348602
内容简介 · · · · · ·
文德斯是“德国新电影四杰”之一,安东尼奥尼(1912-2007)是世界著名的意大利导演,20世纪电影的代表性人物。从40年代到80年代初安东尼奥尼拍摄了近30部影片,其中《奇遇》、《夜》、《蚀》、《红色沙漠》、《放大》等作品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1985年的一次中风使安东尼奥尼变得行动不便,并丧失了说话写字的能力,只能画草图,因此沉寂影坛 10年。1994年,他重燃创作欲望,在文德斯的协助下再执导筒拍摄《云上的日子》。本书是文德斯在这部电影拍摄期间所写的日记,字里行间饱含着他细致的洞察力和对安东尼奥尼的崇敬之情,真实而感人地记录了当代电影著名作品的完成过程。这是一本电影大师写电影大师的书,但不是单纯的人物和作品描述或评论,而是两位大师合作过程的思想、精神、技术交流与碰撞以至融合的特殊经验记录,在电影史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同时,文德斯详细地记述了一部电...
文德斯是“德国新电影四杰”之一,安东尼奥尼(1912-2007)是世界著名的意大利导演,20世纪电影的代表性人物。从40年代到80年代初安东尼奥尼拍摄了近30部影片,其中《奇遇》、《夜》、《蚀》、《红色沙漠》、《放大》等作品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1985年的一次中风使安东尼奥尼变得行动不便,并丧失了说话写字的能力,只能画草图,因此沉寂影坛 10年。1994年,他重燃创作欲望,在文德斯的协助下再执导筒拍摄《云上的日子》。本书是文德斯在这部电影拍摄期间所写的日记,字里行间饱含着他细致的洞察力和对安东尼奥尼的崇敬之情,真实而感人地记录了当代电影著名作品的完成过程。这是一本电影大师写电影大师的书,但不是单纯的人物和作品描述或评论,而是两位大师合作过程的思想、精神、技术交流与碰撞以至融合的特殊经验记录,在电影史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同时,文德斯详细地记述了一部电影如何付诸实现的许多细节--包括幕前幕后的每个环节,整个团队人员的相互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与沟通,一些拍摄技术的处理,突发情况的应对等。没有高深的理论、概念之类的东西,只要对电影术语稍有认识,谁都能够轻松愉快地读完,了解一部电影是如何诞生。
与安东尼奥尼一起的时光的创作者
· · · · · ·
-
维姆·文德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 著名电影导演,与法斯宾德、施隆多夫和赫尔措格并称为“德国新电影四杰”,是20世纪70年代“新德国电影运动”(New German Cinema)的代表人物之一。 文德斯1945年出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1963-1965年在慕尼黑大学学习医学及哲学专业,1966年投考巴黎高等电影学院失败,用一年时间在巴黎电影资料馆观摩大量影片自学成才。1970年代,受当时美国公路电影的启发,以及出于少年时对西部片的喜爱,文德斯开始拍摄属于自己的欧洲式的公路电影,并由此奠定了他日后的创作方向,开始了他在光影世界里的慢慢流浪。在他的著名电影作品《德州巴黎》、《美国朋友》、《柏林苍穹下》、《直到世界末日》……中,流浪与疏离成为永远的主角,文德斯也借由这两个元素在银幕上创造出一个个充满诗意与虚空感的世界,赢得了评论家和观众们的喜爱,并多次...
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 著名电影导演,与法斯宾德、施隆多夫和赫尔措格并称为“德国新电影四杰”,是20世纪70年代“新德国电影运动”(New German Cinema)的代表人物之一。 文德斯1945年出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1963-1965年在慕尼黑大学学习医学及哲学专业,1966年投考巴黎高等电影学院失败,用一年时间在巴黎电影资料馆观摩大量影片自学成才。1970年代,受当时美国公路电影的启发,以及出于少年时对西部片的喜爱,文德斯开始拍摄属于自己的欧洲式的公路电影,并由此奠定了他日后的创作方向,开始了他在光影世界里的慢慢流浪。在他的著名电影作品《德州巴黎》、《美国朋友》、《柏林苍穹下》、《直到世界末日》……中,流浪与疏离成为永远的主角,文德斯也借由这两个元素在银幕上创造出一个个充满诗意与虚空感的世界,赢得了评论家和观众们的喜爱,并多次荣获夏纳、柏林、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的大奖,在国际影坛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愿意开始这个非凡的冒险,除了我个人对米开朗基罗的同情和我对他作品的仰慕,还有一个特别有力的原因:我彻底深信像安东尼奥尼这样的导演,尽管年事已高身有残疾,应该得到机会拍摄一部在他心智之眼中清晰可见的电影。一个有着如此才华的人,仅仅因为不能说话就无法拍摄一部电影,在我看来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很明显他能明白自己经受的一切事情,在心智上他如以往一样敏捷。他也没有失去幽默感;他只是不能说话,除了十几个意大利语的基本词汇,比如“是”和“不”,“你好”,“再说”,“走开”,“再来一次”,“明天”,“喝一杯”,“葡萄酒”和“吃饭”。我记得最初那些会面中的一次,在罗马的一个饭馆。他的妻子,一直为他传译的恩里卡正好出去一会儿。安东尼奥尼和我无言对坐片刻,好像我用法语对他说了些什么,在拍片的时候,我惯于用法语和我那糟糕的意大利语跟他交流。他耸耸肩,苦笑着就用意大利语说了一个字:“说!”同时五个指尖捏在一起,在面前前后摇着一那独特的手势在我每每回忆起他时必定出现。 安东尼奥尼的中风破坏了他大脑的文字组织和拼写中枢,因此他不能写或说。由于中风影响了他的右半身,他只能用左手画。如果恩里卡寻找他想要词语的神奇诀窍一旦失灵,这便是他向我们解释他的意图时的最后手段。恩里卡或者米开朗基罗的私人助手安德利亚·波尼随手备有铅笔和拍纸簿,这样他便可以画草图来阐明他的意图。对一个右撇子而言,他这些左手草图令人惊讶地精确,并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沟通手段,尤其是在电影实拍开始之后。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7页 -
变焦这件技能实在是我所嫌恶的,因为它不符合人眼的视觉;它是种假视觉。人要细察物体得走近它,用摄影机的时候你就得推近。你不能用眼睛把一个东西“变焦”成特写。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与安东尼奥尼一起的时光"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与安东尼奥尼一起的时光"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一个导演的故事 8.5
-
- 文德斯的旅程 7.7
-
- 伯格曼论电影 8.1
-
-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8.9
-
- 魔灯 8.5
-
- 我生命中的电影 8.2
-
- 法国电影新浪潮 8.3
-
- 我的最后一口气 8.6
-
- 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 8.1
-
- 电影是什么? 8.9
与安东尼奥尼一起的时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与安东尼奥尼一起的时光

安东尼奥尼一起的时光经典作品
> 更多书评 18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Faber & Faber (2000)暂无评分 16人读过
-
大田 (2007年10月01日)8.5分 77人读过
-
Verlag der Autoren (1995)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陆智昌设计的几本书 (casawood)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盛夏的电影馆 (空手)
- 年度最佳商管书 (行者)
- 影事杂陈 (疯行)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与安东尼奥尼一起的时光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Irgendwann 2007-09-03 17:21:35
这本更好
1 有用 陶陶四 2011-11-02 12:20:06
打动我,衰老的大师身上总有一种悲剧的力量。他们既是巨人,又是被造物主局限的可怜的生物
0 有用 豆友1535585 2008-12-22 21:06:38
非常非常好
0 有用 逍遥兽 2007-07-16 09:09:49
某日
0 有用 。 2010-02-05 12:46:09
牢骚满腹的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