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书评 (69)

哲夫成城 2020-08-15 22:04:59

【转】陆扬:唐史学家陈寅恪

现代史家中,陈寅恪是具有高度原创性的一位,这早已是国际学界的共识。他在唐史方面的工作更是他史学成就的核心,也是真正奠定他作为20世纪伟大史家声誉的基础。 本文试图对陈寅恪的史学遗产作出一些新的评估,由此促动新的讨论。 第一,陈寅恪为何选择唐史作为他史学工作的核...  (展开)
理一分殊 2019-12-04 15:17:09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版

陈苏镇 | 怎样读《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是已故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一部名著,是学习和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的必读书,也是初学读史者的入门书。 陈先生在《叙论》中说:“此书本为供初学读史者参考而作。”但该书写成于1939年,采用浅近的文言,文章体裁更与现今常见的史学著作不同,对今...  (展开)
2333 2021-01-24 12:20:20 译林出版社2020版

谈简体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整理质量

按:陈先生著作简繁之争早已告一段落,现在或许可以平心静气地谈论此事。超脱立场层面、情感层面的争论,简体横排的技术问题本身就比较复杂,具体操作需要格外谨慎。本文所谈即就此而发,其中或许还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但大致表达了对陈先生著作整理的思考。唯望能对陈先生著作...  (展开)
小迷糊豆 2018-10-15 16:04:29

关陇集团与隋唐政治史的演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此书是陈寅恪先生的传世之作,阅读难度不小,建议先读《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了解关陇集团的界定与描述,以及先生治学的关注点,再读此书,则事半功倍。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在讲隋唐制度“近因齐隋,远祖汉魏”,宇文泰所鸠合的关陇集团在精神上很快抛弃了阳缚周礼的关中...  (展开)
ギリシアの幸子 2019-05-25 21:29:36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及诸论文、著作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大二的头一篇严肃的读书报告,写得很啰嗦。) 何以安史之乱之前地方政治革命均不能成功?陈寅恪先生认为因为隋唐继承了宇文泰的关中本位政策,在安史之乱之前、“关中本位政策”还未崩溃的时候,“举天下不敌关中”故可以“居重驭轻” [1] 。因此地方政治革命向来只有被中央...  (展开)
小宝 2009-09-14 23:55:21

最好的纪念就是好好读书

今年是陈寅恪先生逝世四十周年,对他最好的纪念就是好好读书,特别是细读陈先生的著作。 十三岁开始到日本留学,一生留学二十几载,精通语言二十几种,手中却仅握复旦公学的文凭,当初梁启超推荐其为清华国学院导师时,梁任公对校长说,我可以说著作等身,当却比不过...  (展开)
枫雅阁阁主 2022-07-23 14:08:13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版

隋唐史经典之作,陈寅恪先生追本溯源,讲述唐朝政治及其演变过程

一个人很难跳出时代的局限,去辩证看待过去或者当下发生的事情。然而,被誉为“近三百年来第一人”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却是一个例外。 陈寅恪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对史料考证更是信手拈来。阅读他的著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无疑能够窥见其深厚的...  (展开)
書山幽帘夢 2019-08-31 13:11:05 商务印书馆2011版

是书之脉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此书开宗明义,认为隋唐制度有三个来源:第一,北魏、北齐,其主要继承的是南朝前半期的文物制度,此时期还有河西一隅保存的文化提供养分;第二,梁、陈,这一时期与前一时期的节点可划在王肃北奔之时,陈寅恪认为,王肃北奔以后,南朝后半期的典章制度...  (展开)
文若 2019-12-24 20:36:02 商务印书馆2011版

只读了政治稿

隋唐二稿,制度稿因所知浅薄无法读进去,政治稿还可以一试。说是一试,习惯了陈氏引论的风格后,这本书越看越精彩。自北朝末乃迄晚唐,三百年之史事,陈氏论之,事事有考,句句有证。北宋司马光之后千年来治史第一人,并非谬赞。 隋唐二代王朝三百年之基业,出于武川一镇。武川...  (展开)
理一分殊 2020-12-21 22:26:2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版

陆扬 | 视域之融合:陈寅恪唐史研究特点与贡献的再考察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内容提要:自20世纪40年代初陈寅恪发表了他在唐史方面最为重要的两部著作以来,具体探讨和评估他在唐史方面的论断的研究从未间断过。然而对于他的贡献在现代史学方法上居于何种位置,学界却仍然缺乏理论层面的讨论,尤其是...  (展开)
逸轩博雅 2020-04-30 15:53:54 译林出版社2020版

译林版辩误

第四次读先生二稿。 译林此版,争议不断,阅读一遍,书中尚未见繁简字转化导致的误读(可能不细心未发现)。 但发现标点断句错误若干,尤其某些低级错误。 1,页32,最后一段第一行,“此节为《史记》苏绰之所遇合宇文泰之一段因缘”,按,此处“史记”二字为“历史记载”之意...  (展开)
一八 2017-01-09 09:54:4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版

基本史料的梳理和利用很强大、然而论证无法完全说服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文记录我在阅读本书过程中产生、并且读完全书也无法释怀的一些疑问。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部分。 第二篇礼仪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论证过程。从礼仪之为治国之本到成为空名(发展变化的表象),作者认为即使到了后世礼仪确为空名,而在唐及以前却极重要,故讨论中古制度不应回...  (展开)
嘉禾 2015-09-29 15:29:48 商务印书馆2011版

文化种族、胡化汉化论政治

所读版本为商务印书馆出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2011年12月第一版。 匆匆读了其中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部分。 全书分为三编,第一编论《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第二编论《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第三编论《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三...  (展开)
哲夫成城 2021-05-01 23:07:10 商务印书馆2011版

【转】罗志田丨有教无类:中古文化与政治的互动——读陈寅恪隋唐两论札记

【作者简介】罗志田,1952年出生,1977年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1981年毕业后曾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过一年。1987年留学美国。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其硕士学位论文获历史系研究生最佳论文奖。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史学大师余英时先生。199...  (展开)
且看且思且珍惜 2018-12-16 14:28:23 商务印书馆2011版

浅谈陈寅恪治中古史之特点

近年来,学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陈寅恪热”,纷纷扬扬间或存在一些有所目的的论述,但这并不能掩盖陈寅恪的学术成就及其影响力。本文旨在回归对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研究,以其代表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为根据,探讨陈寅恪治“不古不今之学” ——中古...  (展开)
理一分殊 2023-03-08 18:42:34

王晴佳:陈寅恪的“体、用”观与其魏晋隋唐史研究

本文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 1期,引用 / 转发等请据原文并注明出处。 摘要:陈寅恪“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曾湘乡张南皮之间”之言,为学人熟知,理解各有不同,但其实反映了他对中外文化交流,抱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此处“西学”亦指...  (展开)
哲夫成城 2023-03-03 21:21:46

【转】王晴佳|陈寅恪的“体、用”观与其魏晋隋唐史研究

编者按:本文以陈寅恪的“体、用”观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进行陈寅恪史学理想与实践研究,作者从陈寅恪“不古不今之学”的研究历程、研究成果开始,循序渐进地展现陈寅恪的学术道路,展现他的学术思想,并进而延展至陈寅恪的“体、用”观与其魏晋隋唐史研究,讨论其学术创新...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69条)

订阅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