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之道的书评 (71)

读《观看之道》,含部分摘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所有影像其实都与权力或某种欲望有关“,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节目中介绍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一书时最后作出了这样的“总结”。 “权力与欲望”? 这不免让对影像着迷的我有点难以认同,何出此言? 但读完了《观看之道》后我不得不承认,梁文道对此书中作者观点的这一概... (展开)
为什么油画中有那么多的裸女?
最近重看了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这是一本关于影像与文化的书,书不厚,却能让你颠覆三观。 约翰·伯格1926年生于伦敦,是艺术批评家,同时也是画家和小说家,上世纪50年代曾经举办过个人画展,小说《G》还获得过英国布克奖。自1952年尾伦敦的左派杂志《New Statesman》...
(展开)

《观看之道》与闭眼求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约翰·伯格的书一向难以定义,《观看之道》也不例外。伯格在这本书中以画入文,思考自己观看绘画以及其他视觉艺术的经验,并试图一边以语言捕捉这种私人性的经验,一边展开探讨这种经验的普遍性。他的探索令很多人沉迷,然而“经验”本身是高度私密的、难于捕捉与沟通的。对经... (展开)
对于艺术,你如何观看?
这本约翰·伯格(John Berger)的《观看之道》字数不多,区区的一百七十多页,却夹杂着大量用以解释说明的图片。可想而知,既然讲述的是欣赏艺术之道,旁边如果不附以范图作为参考与佐证,也说不过去。这本书我是与《抵抗的群体》差不多同步看完的。后者更主要从艺术家背景...
(展开)

他改变了无数人看艺术的方式
约翰·伯格(John Peter Berger)过世已有一年多,很多人了解他是因为BBC的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以及同名书籍,这部用两种介质传播的作品已经诞生了46年,至今仍是艺术批评的经典之作。 当然,更多人并不清楚其人其书。这也很好理解,艺术和艺术批评历来与大众通俗文化有一定...
(展开)

大学时候的视觉艺术启蒙书
这是大学时候的视觉艺术启蒙书之一,当时装逼的顾大师给大家介绍的还是《视觉艺术鉴赏》的书名,一样是戴行钺的翻译。初读这本书的时候,多图像,少文字,甚至没文字的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现在各种各样的图文形式都很多了。而当年让人大开眼界的书中诸种观点,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