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之道的书评 (71)

绿珀 2006-04-17 10:25:09

读《观看之道》

三周以前,去人艺看话剧。演出结束后,到大厅旁边的戏剧书店闲逛,无意中发现了这本小册子一样的书,翻了几页,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这本书英文名称为《Ways of Seeing》,作者John Berger是英国的艺术史家、小说家和画家。书的封底这样介绍:“这本谈论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小册子...  (展开)
穸苑花深无地 2013-02-16 22:14:30

《观看之道》

第一部分 伯格主要探讨的是艺术与政治,并且在书的一开始就以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的画为例,说明言语和观看之间所构成的鸿沟。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认为作画不过是一种“思考”的艺术。在《马格利特.图像的哲学》一书中,刘云卿在文章的一开始便引用了路德维希.维特根...  (展开)
不断康复的病人 2015-05-20 12:44:08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中译本指谬

2012年3月曾经短评过本书(http://book.douban.com/review/5354918/),当时说“原书5星,译本至多3星”。后来因为对安迪·沃霍尔的兴趣,翻译了他的《波普主义》,在为《波普主义》找出版商时,接触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周先生(此事我记在这里了:http://www.douban.com/no...  (展开)
灰土豆 2009-06-30 22:15:55

不看之道——《观看之道》读后感

不看之道 ——《观看之道》读后感 约翰·伯格有关“看”的观点,陈丹青的书中读过一些,怎样说法,记性差,忘掉了。只是有模糊映像,晓得我每日的看,透过近视镜片,透过相机取景器,透过电视屏幕,原来各有玄机。上回在南京先锋书店看见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便...  (展开)
明天小镇 2007-08-20 16:30:59

怎么欣赏艺术?——《观看之道》读书随笔

读这样一本关于艺术的书,更多的不是对书本身的评价了,而是转向了对艺术的看法,怎样读艺术,怎样看待艺术,以及我们怎么样欣赏艺术。所以,写下的这些东西已经不是书评了,而是应该叫做艺术随笔,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 应该有两种看画的方式,一种是在客观的了解作品的创作背...  (展开)
sophie 2010-01-29 13:11:14

读《观看之道》,含部分摘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所有影像其实都与权力或某种欲望有关“,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节目中介绍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一书时最后作出了这样的“总结”。 “权力与欲望”? 这不免让对影像着迷的我有点难以认同,何出此言? 但读完了《观看之道》后我不得不承认,梁文道对此书中作者观点的这一概...  (展开)
魏小河 2015-04-09 12:57:57

为什么油画中有那么多的裸女?

最近重看了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这是一本关于影像与文化的书,书不厚,却能让你颠覆三观。 约翰·伯格1926年生于伦敦,是艺术批评家,同时也是画家和小说家,上世纪50年代曾经举办过个人画展,小说《G》还获得过英国布克奖。自1952年尾伦敦的左派杂志《New Statesman》...  (展开)
huloo.art 2008-03-13 01:13:38

我也长眼睛了,怎么还要别人教怎么看?

写感想之前,突然想起郭德纲,有一次看见他对台下的观众说:"你们也都长嘴了,也会说话,为什么还要花钱听我说话呢?"有点挤兑人的意思,不过鼓掌的声音还更大了. 看着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自己也老有同样的疑问,"我也长眼睛了,怎么感觉自己却原来和一个瞎子无异?". 1.观看先于言语 我...  (展开)
思考的猫 2006-08-05 23:28:42

精辟的观看门道小引

这本《观看之道》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只有一百七十来页,里面又插入大量的图片,所以文字并不多,但是这本书看后却让我很有回味,很受启发,或许,这就是对“精辟”二字的最精辟例证,就如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心中经常跳出的两个字――“精辟”。 本书的作者约翰.伯格...  (展开)
rivert 2014-12-22 10:10:35

诗意的观看

观看先于言语。似乎是常识,却常常为人所忽视。事实上,新千年以来的迅猛变化,人们被越来越多的影像包围,早已对此毫不陌生习以为常,犹如平静的水面。偶尔,这水面会被投入一颗石子,才泛起一两丝涟漪。 最新的石子是一副画。11月,美国艺术家Robert Ryman的绘画作品《无题...  (展开)
渔夫和鱼 2007-10-18 15:19:31

灵光消逝时代的观看

观看为何? 对于进入机械复制时代之后的人类,这成为一个难以直面的问题。     工业革命带来的摄影技术进步,使得旧时代影像的绝对性与唯一性被彻底颠覆,艺术作品亦远离贵族垄断,走下神坛,逐渐被普罗大众频繁地通俗使用。早在19世纪,被称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  (展开)
Lichtung 2022-05-17 23:10:40

《观看之道》与闭眼求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约翰·伯格的书一向难以定义,《观看之道》也不例外。伯格在这本书中以画入文,思考自己观看绘画以及其他视觉艺术的经验,并试图一边以语言捕捉这种私人性的经验,一边展开探讨这种经验的普遍性。他的探索令很多人沉迷,然而“经验”本身是高度私密的、难于捕捉与沟通的。对经...  (展开)
布列松的雪松 2020-05-18 19:44:32

《观看之道》

记录记录,方便以后回顾。还挺喜欢这本小书的,写得挺精简,看图蛮有意思,说的很多观点我也很赞同。就是感觉多多少少有些熟悉,又说不上来源自于哪里,我真的该好好补补本雅明等人了。 一、艺术 艺术是神秘化的结果,是粉饰和彰显不平等的手段。照相机的发明不仅打破了传统以...  (展开)
不断康复的病人 2012-03-21 16:25:05

只说译本

本来就写在短评里,结果发现好像豆瓣图书的短评无法像电影短评那样直接浏览,所以转在这里再发一下。 原书5星,译本至多3星。这不仅因为原书行文的简洁有力没有在译作中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原书所构建的新的看待艺术的眼光译本没有能清楚明白的传递出来,也就是说这本书最重...  (展开)
江仔 2010-07-31 16:09:57

the way of seeing

很多观点在读书的时候已经通过各种讲座和文章看得到过,这次算是自己完整的看了整本书,希望能够阅读到英文版的。  (展开)
乱看 2007-11-20 18:51:14

帮助我理解

其实文章很短,一会儿就可以看完。象workshop的讲稿,用来引发思考。 很好。 回答了我一直以来的疑惑:为什么那些画是名作?看起来其实没啥意思,当然技巧是完善的,但,多么无聊的画啊! 这下放心了,正如作者所言,观看名画已经变成了因为有名而去看,并努力找出理由来说明它...  (展开)
瞌睡虫 2009-11-24 20:26:00

去除影像的泡沫

这几天在读John Berger的《观看之道》(Ways of Seeing)。 这是一部介绍如何阅读平面影像的书,体例为文字和图片的结合,一章图片,一章文字,交错进行。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感觉聱牙诘屈,并不甚长的一本书抠了好多天还是没有完结。虽如此,一些具体的说法已足以改变我本来便...  (展开)
鵬鵬 James 2009-01-08 00:24:04

对于艺术,你如何观看?

这本约翰·伯格(John Berger)的《观看之道》字数不多,区区的一百七十多页,却夹杂着大量用以解释说明的图片。可想而知,既然讲述的是欣赏艺术之道,旁边如果不附以范图作为参考与佐证,也说不过去。这本书我是与《抵抗的群体》差不多同步看完的。后者更主要从艺术家背景...  (展开)
优画网 2018-10-16 17:57:52

他改变了无数人看艺术的方式

约翰·伯格(John Peter Berger)过世已有一年多,很多人了解他是因为BBC的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以及同名书籍,这部用两种介质传播的作品已经诞生了46年,至今仍是艺术批评的经典之作。 当然,更多人并不清楚其人其书。这也很好理解,艺术和艺术批评历来与大众通俗文化有一定...  (展开)
apocheese 2016-03-30 12:33:04

大学时候的视觉艺术启蒙书

这是大学时候的视觉艺术启蒙书之一,当时装逼的顾大师给大家介绍的还是《视觉艺术鉴赏》的书名,一样是戴行钺的翻译。初读这本书的时候,多图像,少文字,甚至没文字的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现在各种各样的图文形式都很多了。而当年让人大开眼界的书中诸种观点,现...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71条)

订阅观看之道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