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全十二册)的书评 (90)

陈毓秀 2019-10-22 23:19:30 中华书局2007版

儒家的颜色革命

班固《汉书》首开断代史体例,不过华夏历史周期并不能简单以王朝兴替作为断代标准,有时候王朝虽已覆灭,但社会并没有变革,有时候则反之,王朝或未更迭,但社会基础与之前早已大不相同。前者最经典的莫过于西魏北周隋唐关陇集团出将入相前后承接,后者则是以武周科举革命与玄...  (展开)
旭川@YAKO 2008-06-18 14:05:23 中华书局2007版

霍光,忠臣还是野心家?

旭川/文 说霍光之前,首先要说说河东郡平阳县。汉代平阳县的具体位置,大致在现在的山西临汾的西南边。当时,平阳有个平阳侯,叫曹时。曹时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就是那位“萧规曹随”的惠帝丞相)的曾孙,曹时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属于众多大汉开国功臣后裔中的一位,嗣...  (展开)
Irreversing 2010-01-27 09:54:09

贴两段材料吧

《新唐书·李密传》:密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  (展开)
扫墓狗叮当龟 2009-11-09 08:53:25

贴旧文1:慧眼识才和任人唯亲

满屏的长辫刚刚偃旗,《汉武大帝》又被炒了起来。年初才观看了一场“盛世大联欢”的国人,抚今思古,自是对于那个标记了我们民族的朝代有着更高的热情,一时街谈巷议,蔚成时髦。笔者脱离电视久矣,未得躬逢其盛,然而近日翻看《汉书》,竟也有了几分感想在此。 汉武其人,向称...  (展开)
哲夫成城 2022-03-29 08:03:09

【转】陈君:政治文化视野中《汉书》文本的形成

内容提要:如果从西汉成帝时冯商续《太史公书》算起,到东汉和帝时班昭等完成整部《汉书》的编撰,整个《汉书》的编撰史绵延一百多年。《汉书》文本逐步形成的西汉后期到东汉前期,正处于汉帝国从政权崩溃到重建秩序的历史阶段,《汉书》本质上是东汉明、章之世帝国精英参与创...  (展开)
武术 2009-06-20 12:02:42 中华书局2007版

Good

印刷、排版都不错,只是八篇表只有序没有表。 读着汉书,不由感慨这些治史的人太强了,律、历、乐、法、地理、天文、五行、还有几百年的陈芝麻烂事都能精通,放到现代,放到软件行业,那就是从CPU微码,到操作系统,到编译器,到图形图像……所有都精通的超级无敌牛人。哎,看...  (展开)
明明是天使🌈 2022-06-02 17:32:49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汉哀帝和董贤的“断袖”之情。

关于断袖这个典故,我早已熟知。但最近细察时发现这个故事有着更多的动人之处。 故事的两位主人公——汉哀帝和董贤,他们的一生,分别载于《汉书》的《哀帝纪》和《佞幸传》。 哀帝刘欣,只活到二十五岁就病逝,谥号“哀”,是惋惜其英年早逝之义,并无贬义。观班固给他的赞词...  (展开)
哲夫成城 2022-03-29 00:00:34

【轉】汪春泓:關於《漢書•蘇武傳》成篇問題之研究

作者:汪春泓,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史汉研究] 讀史懷古,遙想古人之傳與不傳,確實由許多複雜的因素所決定,而今人讀其書,卻已不知其所以然了,此至為令人困惑者也。近讀《漢書》,其中《蘇武傳》寫得殊為可觀,它置於《李廣蘇建傳》中,李陵作為名將李廣之子...  (展开)
墳的前面 2018-10-06 10:56:44 中华书局2007版

读《史记》和《汉书》中二三处不同

前天写了一篇日志《诛诸吕,立文帝》,缘起是我一朋友要我帮着写一篇有关历史背景简介的文章,啥朝代都行。近期我正在看《汉书》,于是就选择了吕后死后、文帝初立的那一段矛盾较为集中的段子。虽然之前我这些段子也看了不少遍了,不过记住的也不是很多,所以写这段时,就还要...  (展开)
扫墓狗叮当龟 2009-11-09 08:54:40

贴旧文2:亲贤臣,远佞人——关于任人唯亲问题的补议

有朋友跟我说觉得西汉的皇帝似乎都有点双性恋倾向,因为《史记》这段就公然写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汉书•佞幸列传》上更有详细统计:西汉凡十一帝(除开吕后和王莽手里的傀儡和只做了27天龙庭的昌邑王),只有景、昭、宣三代无佞幸宠臣,其他皇帝多少都有些...  (展开)
哲夫成城 2022-03-29 00:03:37

【转】陈嘉礼:《汉书·古今人表》考论

【作者简介】陈嘉礼,男,1988年生于香港,并于香港接受教育。先后获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文硕士及香港浸会大学历史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系访问学人、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讲师、香港恒生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研究兴趣包括中国上古史、甲骨文及中国史学史。 《汉...  (展开)
杨保保 2021-01-18 16:45:20 中华书局2007版

汉景帝的帝王心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他的儿子刘启即位,是为景帝。刘启的母亲是窦太后,刘启有一个同母兄弟就是梁王刘武。 汉景帝的“君臣情” 刘启即位时,所处的政治环境相当不妙,关东的诸侯蠢蠢欲动,早在他老爹汉文帝活着的时候就发生了两次诸侯王的叛乱,才子贾谊就给汉文帝上的《...  (展开)
何盛华 2016-04-24 12:33:54 中华书局2007版

汉书确立了正史的标准

大概从2010年左右开始读正史,买了中华书局那本简体横排绿皮版《史记》,不带注释,人名和地名用横线划出,书名用波浪线划出,饶有兴趣又苦哈哈开始啃起来,碰到有些艰深的地方就一知半解地阅览过,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读完,《史记》小说式的风格和包罗万象的特点,基本可以当...  (展开)
北窓 2015-07-03 23:35:40

女同性戀一則

《漢書》載楚服穢亂後宮事,人所共知,不待再議。今細讀本書《外戚傳》載成帝與趙氏姊弟殺宮人所產子之事,發現了類似的記載,故稍作辨析,抄錄於此。 《傳》載“哀帝既立,司隸解光言”: 臣聞許美人及故中宮史曹宮皆御幸孝成皇帝,產子,子隱不見。臣……驗問知狀者……官婢...  (展开)
蒋山佣 2014-05-11 22:56:50 凤凰出版社2013版

多此一举

翻了一点,标点错误很多,注释不得力。 应该是根据中华书局点校本,有很多订正其标点的文章,这本书根本没参考。 注释中有荒谬绝伦者,如不知道五鹿充宗是人名。 总之,没看出有什么发明。 不知道这样的“今注”到底有什么意义,徒然灾梨祸枣而已!  (展开)
汪杨 2010-06-02 07:15:29

读班固《汉书》

萧何为主吏,言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而后高祖萧何为君相,是君子豹变也。 汉书就其文学而言,去史记甚远。然而就记录史实制度之价值,则又胜之。史记书人,汉书记史。 卫青将四将军出定襄,将军去病出代,各将五万骑,配合的步兵有数十万人,可见汉军之胜出在于军种的配合...  (展开)
哲夫成城 2023-03-05 20:47:38

【转】陈君:知识与权力——关于《汉书》文本形成的几个问题

来源丨《文学评论》(京)2018年第3期 作者简介:陈君,字温其,又字彬之,河南鹿邑人。北京大学文学学士(1999)、文学博士(2006),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硕士(200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和史学研究,出版专著《东汉社会变迁与文学演进》...  (展开)
丹溪先生 2014-11-08 21:50:15

汉书确实比史记难读

汉书和史记比较起来 还是汉书难读,史记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行文也比较口语化。虽然文字某些时候不太规范,但是总能吸引读者。能带动读者的兴趣。 而汉书相比之下则严谨规范的多,我把全书除了书,表外,仔细读了几遍之后,发现基本上找不到啰嗦重复的字词,可见班固写这部史...  (展开)
哲夫成城 2023-03-03 21:15:33

【转】杨永康丨《汉书》并非断代史——以“光武受命中兴”天命历史观为视角

摘要:东汉官方“光武受命中兴”天命历史观明确表明,东汉政权是西汉政权的延续,汉朝只有一个,它经历了中衰阶段,重新由光武帝刘秀复兴,班固《汉书》严格贯彻了这一立场。班固没有把“西汉”视作一个已经终结的“朝代”,恰恰相反他否定“新莽”政权,歌颂刘秀复兴汉朝,在...  (展开)
哲夫成城 2022-02-11 19:53:16

【转】万献初:颜师古《汉书注》音义研究综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长春)2010年第6期 作者简介:万献初(1956-),湖北咸宁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音韵学、音义学和古文献学。 内容提要:本文全面检索、分析前人对颜师古《汉书注》的众多研究...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后页> (共90条)

订阅汉书(全十二册)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