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般来说,中国艺术固然不同于西方那种细致模拟有限现实场景、故事的“再现”性的古典作品,也同样少有西方近代那种以强烈个性情感抒发为特征的“表现”性的作品。相对来说,中国作品中个性情感一般很不突出,大都是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它的情感表现中有比较具体和具象的自然的社会的再现内容,而它的这种再现具体现实又不离开情感的表达,这两者经常混同交融,合为一体。所以,华夏文艺及美学既不是“再现”,也不是“表现”,而是“陶冶性情”,即塑造情感,其根源则仍在这以“乐从和”为准则的远古传统。
李泽厚理论的入门读物,以及《美的历程》,都是为后期著作理论深化提供最初的概念注解。尤喜《美在深情》和《形上追求》
当代学者中李氏堪称乔楚,时辟新见、自成体系。我国中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全加一起不如李氏之贡献。几年前亦读过美学三书其余二本,不如此作圆整。
怎么能用哲思的语言描述如此抽象的东西。唉,过几年再拜读吧。
今天认识到自己的本末倒置了,还是拿起文学原著,慢慢走,欣赏啊!
读起来些许枯燥,需要静下心读
不像西哲的书那般有逻辑体系,需要自己归纳总结,李泽厚先生这般博古通今的人,真的一去不再了
“作为人不只是呼吸而已,而是要以一定技术来控制自己的呼吸,以便在呼吸中听到神的名字……”
一本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
> 更多短评 23 条
> 更多书评 2篇
陈小憨˙Ꙫ˙ (平和有光)
2014-09-15 18:02:05
乐”如何能使人际和天人相和谐一致 其关键就在:要把音乐(以及舞蹈、诗歌)的节律与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和人的身心的情感和节奏韵律相对照呼应,以组织、构造一个相互感应的同构系统。
> 11人在读
> 105人读过
> 154人想读
订阅关于华夏美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地下丝绒east 2014-11-09 10:52:36
李泽厚理论的入门读物,以及《美的历程》,都是为后期著作理论深化提供最初的概念注解。尤喜《美在深情》和《形上追求》
1 有用 shalee 2012-07-14 07:39:09
当代学者中李氏堪称乔楚,时辟新见、自成体系。我国中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全加一起不如李氏之贡献。几年前亦读过美学三书其余二本,不如此作圆整。
0 有用 红蓝的CC 2019-12-07 10:44:51
怎么能用哲思的语言描述如此抽象的东西。唉,过几年再拜读吧。
1 有用 🍊 2018-05-22 23:37:38
今天认识到自己的本末倒置了,还是拿起文学原著,慢慢走,欣赏啊!
0 有用 天吾 2020-02-13 11:06:40
读起来些许枯燥,需要静下心读
0 有用 男孩愛開拖拉機 2021-12-02 00:08:07
不像西哲的书那般有逻辑体系,需要自己归纳总结,李泽厚先生这般博古通今的人,真的一去不再了
0 有用 沧佽° 2021-02-02 17:00:29
“作为人不只是呼吸而已,而是要以一定技术来控制自己的呼吸,以便在呼吸中听到神的名字……”
0 有用 🙎🏻 2020-11-13 21:53:18
一本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
0 有用 天吾 2020-02-13 11:06:40
读起来些许枯燥,需要静下心读
0 有用 红蓝的CC 2019-12-07 10:44:51
怎么能用哲思的语言描述如此抽象的东西。唉,过几年再拜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