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理查德・罗蒂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译者: 李幼蒸
出版年: 2003-12
页数: 482
定价: 27.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
ISBN: 9787100040525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译者: 李幼蒸
出版年: 2003-12
页数: 482
定价: 27.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
ISBN: 9787100040525
内容简介 · · · · · ·
理查德·罗蒂(1931—2007),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思想家,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作者在本书中集中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和批判性的哲学立场,以丰富的材料评述了欧美许多大哲学家的思想观点,尖锐地批判了传统的唯理主义,唯科学主义和唯哲学主义,并展望一种无主导性哲学的“后哲学文化”。这本书不仅从哲学和文化的若干方面对分析哲学思潮及其后果进行全面检讨,也对西方两千年来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系统反思。
哲学和自然之镜的创作者
· · · · · ·
-
理查德·罗蒂 作者
目录 · · · · · ·
中文本作者再版序
中译本作者序
原 序
导 论
第一编 我们的镜式本质
第一章 心的发明
1.心理现象的标准
2.功能性、现象性和非物质性
3.各种各样的心身问题
4.作为普遍项把握者的心
5.独立于身体去存在的能力
6.二元论和“心素”
第二章 无心的人
1.对跖人(The Antipodeans)
2.现象性质
3.不可改变性与纯感觉
4.行为主义
5.关于对其它心的怀疑论
6.不含心身同一性的唯物主义
7.认识论和“心的哲学”
第二编 映现
第三章 “知识论”的观念
1.认识论和哲学的自我形象
2.洛克在说明与证明之间的混淆
3.康德在述谓和综合之间的混淆
4.作为需要“基础”的知识
第四章 特殊表象
1.必然真理,特殊表象和分析哲学
2.认识论的行为主义
3.前语言的认识
4.“‘观念’的观念”
5.认识论的行为主义、心理行为主义和语言
第五章 认识论和经验心理学
1.对心理学的怀疑
2.认识论的非自然性
3.作为真正说明的心理学状态
4.作为表象的心理状态
第六章 认识论和语言哲学
1.纯的和不纯的语言哲学
2.我们的祖辈在谈论什么
3.唯心主义
4.指称
5.无镜子的真理
6.真理、善和相对主义
第三编 哲学
第七章 从认识论到解释学
1.公度性和谈话
2.库恩和不可公度性
3.作为符合和一致的客观性
4.精神和自然
第八章 无镜的哲学
1.解释学和教化
2.系统哲学和教化哲学
3.教化、相对主义和客观真理
4.教化和自然主义
5.在人类谈话中的哲学
中译本附录
答六位批评者
解构和回避――论德里达
协同性还是客观性?
非还原的物理主义
索 引
· · · · · · (收起)
中译本作者序
原 序
导 论
第一编 我们的镜式本质
第一章 心的发明
1.心理现象的标准
2.功能性、现象性和非物质性
3.各种各样的心身问题
4.作为普遍项把握者的心
5.独立于身体去存在的能力
6.二元论和“心素”
第二章 无心的人
1.对跖人(The Antipodeans)
2.现象性质
3.不可改变性与纯感觉
4.行为主义
5.关于对其它心的怀疑论
6.不含心身同一性的唯物主义
7.认识论和“心的哲学”
第二编 映现
第三章 “知识论”的观念
1.认识论和哲学的自我形象
2.洛克在说明与证明之间的混淆
3.康德在述谓和综合之间的混淆
4.作为需要“基础”的知识
第四章 特殊表象
1.必然真理,特殊表象和分析哲学
2.认识论的行为主义
3.前语言的认识
4.“‘观念’的观念”
5.认识论的行为主义、心理行为主义和语言
第五章 认识论和经验心理学
1.对心理学的怀疑
2.认识论的非自然性
3.作为真正说明的心理学状态
4.作为表象的心理状态
第六章 认识论和语言哲学
1.纯的和不纯的语言哲学
2.我们的祖辈在谈论什么
3.唯心主义
4.指称
5.无镜子的真理
6.真理、善和相对主义
第三编 哲学
第七章 从认识论到解释学
1.公度性和谈话
2.库恩和不可公度性
3.作为符合和一致的客观性
4.精神和自然
第八章 无镜的哲学
1.解释学和教化
2.系统哲学和教化哲学
3.教化、相对主义和客观真理
4.教化和自然主义
5.在人类谈话中的哲学
中译本附录
答六位批评者
解构和回避――论德里达
协同性还是客观性?
非还原的物理主义
索 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德里达对海德格尔的论述提出了下面这样一幅图景:早期的海徳格尔发现出柏拉图和黑格尔之间的注定的类似性(尽管有黑格尔的历史主义):后期的海德格尔发现了在他们两人、尼采和早期自己之间的注定的类似性。德里达看到了他们四人和后期海德格尔之间注定的类似性。于是我们看到了,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德里达和对德里达的实用主义评论者如我本人,都在竞争历史第一个真正彻底的反柏拉图主义者的地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解构和回避――论德里达 -
康德时代以来——即过去两百年以来——哲学在欧美思想生活中起着一种暧昧不明的作用。一方面,康德的如下思想继续存在,即存在有(或应当有)一门学科,它将给予我们希腊智者希望获得而未能获得的东西——不只是意见的总和,而且是知识,关于具有根本重要性的东西的知识。人们仍然空谈【我很想把“空”字去掉】这样的理想,即我们需要哲学作为一门基本学科,这门学科为证明或批评生活方式和社会改造纲领提供基础;那些把自然科学当做合理性典范的知识分子,则偏爱一种为科学知识大厦加冕的“科学哲学”。然而,另一方面,很多知识分子使哲学与政治、艺术或二者令人可厌地对立起来。这些知识分子们把文化和社会看做是历史地发展着的,看成是不断产生心的道德思考和政治思考的词汇的,他们把希腊人和康德的观念——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永恒的秩序,一种长存的人类思想中性框架——看作一种妄想。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共317册),
这套丛书还有
《自然与希腊人 科学与人文主义》《知性改进论》《善恶的彼岸》《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灵魂论及其他》
等
。
喜欢读"哲学和自然之镜"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偶然、反讽与团结 9.2
-
- 后形而上学希望 8.7
-
- 后哲学文化 8.8
-
- 实用主义哲学 8.4
-
- 分析哲学的起源 8.3
-
- 心灵与世界(新译本) 8.4
-
- 新实在论 8.7
-
- 真理、意义与方法 9.1
-
-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 9.0
-
- 诠释学Ⅰ、Ⅱ 9.4
哲学和自然之镜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哲学和自然之境》第四章4、5节阅读笔记
引言: 理查德·罗蒂认为,认识论是关于知识的特殊的哲学理论,目的是探究科学的基础。这一探究活动自笛卡尔转向内心世界开始,哲学的工作是通过研究人的心智活动来“了解我们知道什么以及如果更好地知道它”;在视觉隐喻的影响下,洛克混淆了知识的因果解释与对知识主张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李幼蒸:我代贺麟为罗蒂书写序 ——忆往叙实:记80... | 来自丁丁 | 8 回应 | 2013-08-06 03:30:00 |
翻得神马玩意啊 | 来自武曲贪狼 | 2012-06-21 05:15:27 | |
扯淡的翻译 | 来自greatwind | 2010-08-13 22:29:09 | |
分析哲学还真够反叛的 | 来自毁桥 | 2008-12-14 11:24:2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8.8分 24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03)8.5分 57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12)8.3分 42人读过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暂无评分 1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哲学专业本科基本阅读书目 (大理寺卿)
- 《泰晤士报文学评论副刊》近5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百本书 (tjliu)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商务印书馆 (彼岸)
- 商务汉译 (张遂州)
- 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类(桔黄色) (无线火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08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哲学和自然之镜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吃糖的亚伯神父 2021-10-21 15:34:40
不觉得对
1 有用 切 2011-08-04 18:44:53
搞得这么激烈,可以看出罗蒂是有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情结的......在真理问题上,俺坚决地支持罗蒂(与杜威一样):对真理,没什么好说的,truth is boring
21 有用 有必要 2019-10-15 13:03:32
有论无证,但是论得实在是天花乱坠。罗蒂其实并没有真正切入真理指称理论的破与立,而是在塞拉斯、戴维森和奎因的基础上阐发“大义”。其实关于指称理论更好更精细的讨论都在别处,但罗蒂很厉害的一点是,他认为知识的基础和再现理论其实是哲学史问题而非哲学问题,因为十七世纪的哲学遗产产生的某种混淆,哲学家们被迫关注这些实际上不可能回答的问题,实际上,放弃这种心灵的“镜”式图像对我们不会有任何影响。他因此赞同库恩的... 有论无证,但是论得实在是天花乱坠。罗蒂其实并没有真正切入真理指称理论的破与立,而是在塞拉斯、戴维森和奎因的基础上阐发“大义”。其实关于指称理论更好更精细的讨论都在别处,但罗蒂很厉害的一点是,他认为知识的基础和再现理论其实是哲学史问题而非哲学问题,因为十七世纪的哲学遗产产生的某种混淆,哲学家们被迫关注这些实际上不可能回答的问题,实际上,放弃这种心灵的“镜”式图像对我们不会有任何影响。他因此赞同库恩的尝试,即模糊科学和非科学间的区别。他的历史主义的一面让我有些惊讶,笛卡尔们是“进行着战斗以使思想世界对于哥白尼和伽利略来说更安全”,而我们都是严格区分科学与宗教、艺术、政治和哲学的历时三百年的修辞学的子孙。真的很有意思,当我们说“科学”的时候,我们到底肯认的是怎样的一份历时传承物呢? (展开)
1 有用 RiverC 2007-05-18 02:52:48
罗蒂先生于2007年6月8日逝世!
0 有用 十四卷 2015-05-28 17:39:07
票选近50年最有影响力的哲学著作,居然没有罗蒂上榜 倒是值得深思
0 有用 。 2023-08-18 21:40:45 上海
大哲学家的视野。
0 有用 半拉文化人 2023-07-21 21:46:46 云南
脑瓜子嗡嗡的 多年来看西方哲学形成的一些传统而固定的思考模式受到了冲击 罗蒂指出了整个西方哲学认识论传统中贯穿的一种基础主义和准确再现的根本内核,并将其形容为“镜式本质”,这种“镜式本质”不过是对心灵内部的一种视觉隐喻性的幻觉,却妄想通过其所谓的自明所与性来为所有知识奠基和进行构造,从而成为评判一切价值的标准。(部分分析哲学由于试图追求一种无可置疑的真理意义结构也难逃起咎),在揭穿了这种镜式本质... 脑瓜子嗡嗡的 多年来看西方哲学形成的一些传统而固定的思考模式受到了冲击 罗蒂指出了整个西方哲学认识论传统中贯穿的一种基础主义和准确再现的根本内核,并将其形容为“镜式本质”,这种“镜式本质”不过是对心灵内部的一种视觉隐喻性的幻觉,却妄想通过其所谓的自明所与性来为所有知识奠基和进行构造,从而成为评判一切价值的标准。(部分分析哲学由于试图追求一种无可置疑的真理意义结构也难逃起咎),在揭穿了这种镜式本质的准确再现观后,罗蒂强调了知识证明本身的社会整体性视角以及不同话语之间的不可还原性,主张一种教化的而非系统式的哲学。 (不少地方个人理论基础支撑不起理解,只能勉强跟上作者节奏 这半年已经在努力学分析哲学了qwq) (展开)
0 有用 一条狗的研究 2023-06-10 20:08:23 天津
好喜欢。
0 有用 沧浪之江 2023-04-03 00:18:44 广东
试图通过虚构“对跖”的概念以自鉴而进行自我判断,符合标题中“镜”的概念,这种手法其实可以用得更广泛,但其他部分作者又回到了常规的杂论中。
0 有用 细小的小蚂蚁 2022-02-06 10:26:19
读不下去,感觉罗蒂自己在认识论上没有什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