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玻璃球游戏》是黑塞最重要的长篇小说。
一个未来的世界里,玻璃球游戏是音乐和数学演变而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有的知识和精神财富。纷繁的政治和战争,人类文明正面l临毁灭的威胁。为拯救和宣扬人类这一精神文化,某宗教团体在做不懈的努力。克乃西特是个孤儿,由该宗教团体抚养成人,他天资聪颖,凭借出众的才华和优越的组织才能,在这个精英群体里不断升华,直至团体的最高顶端,成为玻璃球游戏大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再满足这个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觉得在这种象牙塔里对民众是不可能有所贡献的。他来到现实世界,试图用教育来改善整个世界,然而事业未竟,却在一次游泳中不幸溺水身亡。
《玻璃球游戏》是老年黑塞回溯其一生的精神体验的结晶。十二载的苦心创作,作者几乎动用了一切文学手段:诗歌、小说...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玻璃球游戏》是黑塞最重要的长篇小说。
一个未来的世界里,玻璃球游戏是音乐和数学演变而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有的知识和精神财富。纷繁的政治和战争,人类文明正面l临毁灭的威胁。为拯救和宣扬人类这一精神文化,某宗教团体在做不懈的努力。克乃西特是个孤儿,由该宗教团体抚养成人,他天资聪颖,凭借出众的才华和优越的组织才能,在这个精英群体里不断升华,直至团体的最高顶端,成为玻璃球游戏大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再满足这个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觉得在这种象牙塔里对民众是不可能有所贡献的。他来到现实世界,试图用教育来改善整个世界,然而事业未竟,却在一次游泳中不幸溺水身亡。
《玻璃球游戏》是老年黑塞回溯其一生的精神体验的结晶。十二载的苦心创作,作者几乎动用了一切文学手段:诗歌、小说、格言、书信、传记、文学理论等,应有尽有,各种题材在书中既打成一片又相对独立,附录中三篇记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信仰者的传记尤为精粹,它们貌似互不相干,本质上却与整部作品浑然一体,密切呼应,令人叫绝。
《玻璃球游戏》由张佩芬翻译。
玻璃球游戏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赫尔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他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其代表作《荒原狼》(1927)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获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玻璃球游戏"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玻璃球游戏"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9.2
-
- 悉达多 9.0
-
- 东方之旅 8.1
-
- 树上的男爵 9.1
-
-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 9.0
-
- 赫尔曼·黑塞与托马斯·曼书信集 8.3
-
- 人都是要死的 8.8
-
- 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 8.2
-
- 维特根斯坦传 9.1
-
- 德米安 8.9
玻璃球游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0 条 )


你不知道黑塞想说什么

灵魂之旅:关于传记三篇中的一篇《忏悔长老》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2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9.0分 6551人读过
-
Picador (2002)8.8分 6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9.1分 1045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13)9.0分 66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外国文学-现代部】 (爱玛·包法利)
- 赫尔曼·黑塞 年表顺序作品大全 (王多功)
- 国内德语文学与哲学译介(2011 - 2013) (Rottwitz)
- 37°暖书单(二) (37°暖)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玻璃球游戏的评论:
feed: rss 2.0
75 有用 小闹钟 2018-06-30 14:25:15
黑塞时代总结篇。一个幸运的人可以一直从由世俗世界的供养而来的负熵维持自己干净美好的自在的精神状态。然而在如今熔炼一切的世界里,这种耗散结构难以持续,出现危机只是时间问题。这种危机便是:被自己存在源泉所反噬。
3 有用 B.C.C.Lattice 2015-12-27 14:42:34
冗长空洞 尤其是作为核心概念的“玻璃球游戏” 无法自圆其说 成为一个故弄玄虚的字眼 而卡斯塔里的种种描述想象也显得天真幼稚 无论放在乌托邦还是反乌托邦文学中 卡斯塔里都是一个失败的例子 一个想象中的社会形态或异世界 如果没有真正的思想性价值注入其中 只能显得既无义又无趣
1 有用 匈奴女子 2013-04-26 18:42:10
最好的书之一
11 有用 xxreed 2016-02-29 16:26:30
前面几十万字的格言警句,最后一页突然游泳淹死了……游泳…淹死了……你逗我呢!!我还期待着看看怎么教育孩子呢,你就这样虎头蛇尾!另,黑塞的啰嗦无人能及。黑塞作为我男神的阶段过去了,突然有些伤感。。。
52 有用 托马斯杨 2014-01-11 00:59:26
《玻璃球游戏》作为黑塞的晚年作品,更像是一部集大成论著,更富哲学味,不像是普通意义上的“小说”。黑塞构建了一个虚拟世界,卡斯塔里在此世界汇集了精神方面的精华:音乐、科学、艺术与哲学,这里的“居民”不需要考虑任何与生计相关的东西,一切依靠政府给养,精英们把思想精华汇集成一种叫做“玻璃球游戏”的事物,听上去这像是一个综合体,综合了最纯粹最高级的精神层面。克乃西特作为这个世界的宠儿,得天独厚与自身修行,... 《玻璃球游戏》作为黑塞的晚年作品,更像是一部集大成论著,更富哲学味,不像是普通意义上的“小说”。黑塞构建了一个虚拟世界,卡斯塔里在此世界汇集了精神方面的精华:音乐、科学、艺术与哲学,这里的“居民”不需要考虑任何与生计相关的东西,一切依靠政府给养,精英们把思想精华汇集成一种叫做“玻璃球游戏”的事物,听上去这像是一个综合体,综合了最纯粹最高级的精神层面。克乃西特作为这个世界的宠儿,得天独厚与自身修行,最后成了游戏大师,但是剧情急转,他抛弃了尊位,甘愿投身最初级的小学教师。这本书成于西方文明大巨变的战争时期,神性世界到理性世界的最后转身,当战争造成毁灭,人们开始思考世俗与精神的矛盾,信仰崩溃与世事爆发,对“执念”之类造成的最后冲击,在书中多有映射:尤其对“历史”的观点论述、克与同学的长篇对话等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