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副标题: 日本人的柔美与暴力
译者: 廖源
出版年: 2005-2
页数: 307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无盘)
ISBN: 9787508702605
内容简介 · · · · · ·
千百年来,和我们中国比邻而居、时而友好可爱、时而凶恶可憎的是这样一群性情的奇特的人。
本书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日本、矛盾的日本、美丑善恶并存的日本、一言难尽的日本……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负已定,美军逼近日本本土。美国政府向人类学家征询对策:如何对待这个危险的敌人……
本书由此诞生。
本书为你拔开历史疑雾
揭开二战军事成败背后真实的较量
为什么日本要侵略中国?
为什么美国投下了原子弹?
为什么美国又要帮助日本复兴
日本会不会向亚洲再举屠刀?
这是一本讲述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最著名的代表作。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美国对是否进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弹和占领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无法做出决断。因此委托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的研究提供对日本政策的依据。由于承载着这样一个可能改变一个国家上亿人命运和整个世界格局的重大历史使命,此书的诞...
千百年来,和我们中国比邻而居、时而友好可爱、时而凶恶可憎的是这样一群性情的奇特的人。
本书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日本、矛盾的日本、美丑善恶并存的日本、一言难尽的日本……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负已定,美军逼近日本本土。美国政府向人类学家征询对策:如何对待这个危险的敌人……
本书由此诞生。
本书为你拔开历史疑雾
揭开二战军事成败背后真实的较量
为什么日本要侵略中国?
为什么美国投下了原子弹?
为什么美国又要帮助日本复兴
日本会不会向亚洲再举屠刀?
这是一本讲述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最著名的代表作。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美国对是否进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弹和占领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无法做出决断。因此委托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的研究提供对日本政策的依据。由于承载着这样一个可能改变一个国家上亿人命运和整个世界格局的重大历史使命,此书的诞生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价值。
“菊”是日本皇室族徵“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征,该书被命名为“菊与刀”,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不二而又心存叛逆;勇敢而又怯懦。虽然日本在历史上曾多层次“克隆”中国文化,但实际却贬抑中国人道德价值观的核心;虽然大量引直西方观念,骨子里却是与西方的“罪感文化”完全不同的“耻感文化”。虽然日本学者不同意书中的观点,但1951年此书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至1963年重印36次。
菊与刀的创作者
· · · · · ·
-
鲁思·本尼迪克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年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其祖先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她本人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类学,是Franz Boas的学生,1923年获博士学位。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出版)一书。1940年著《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目录 · · · · · ·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 各安其分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历史和世界的负恩者
第六章 回报万分之一的恩情
第七章 “情义最难接受”
第八章 洗刷罪名
第九章 人情世故
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对我来说,了解文化相似性之所以有价值,……在于能够凭借这些类似或差异,获得理解日本生活方式的启示,因为,我懂得这些风俗习惯在简单的文化中是如何起作用的。……人类学家在有关原始民族的研究中,已反复地证明,这种文化比较是何等有价值。一个部落的正式习俗也许百分之九十与邻近部落相同,却可以作些修改以适应与周围任何民族都不相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这一过程中会排斥某些基本习俗,不论其对整体的比率是多么小,都可能使该民族的未来向独特的方向发展。对于一个人类学家来说,研究这种在整体上具有许多共性的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是最有益的。 人类学家必须发展研究日常琐事的技术,因为,他所研究的部落中的这些日常琐事,与他本国相应的事物相比截然不同。当他想理解某一部落中被视为最恶毒的或另一部落中被视为最胆怯的行为时,当他试图了解在特定情况下,他们将如何行动、如何感受时,他就会发现,必须大力进行观察并注意细节,这些,在对文明民族进行研究时常常是不大注意的。人类学家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些乃是最关键的,并且也知道如何进行挖掘。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摘记(不包括第六章) -
在一个民族基于其整个经验和价值体系,在思想上已形成一套与我们的设想异常不同的行动方针时,我们却侈谈共同的目标。我们根本不找机会去了解什么是他们的习惯和价值。如果去了解,我们也许会发现,某一行动方针并非必然是坏的,因为它并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一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摘记(不包括第六章)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菊与刀"的人也喜欢 · · · · · ·
菊与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45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7 )
-
商务印书馆 (1990)8.2分 108473人读过
-
Mariner Books (1989)8.2分 219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8.0分 8488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2)8.3分 634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封面之“花”样年华1 (四教234)
- 表紙 の 花物語 (秋豆麻袋)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那些足以改变你生活轨迹的好书 (木木)
- 放眼睛去流浪 (我有一把小左轮)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菊与刀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鲸鱼在海上 2011-12-17 14:23:34
我觉得现在距离作者写这本书的年代已经太久远了,并且局势也完全不同当时,很多东西如果按照书上说的来,并信以为真会闹很多笑话,但是其中一些本质的信仰问题在当下来看,还是很有价值的。
0 有用 谋杀游戏机 2011-10-22 08:30:08
一个美国人剖析全日本民族,这事本身就很有意思。诞生于重大历史事件背景之下,行文通俗易懂,观点较为恳切
0 有用 自娱者小五 2007-07-23 10:07:26
这曾经是我最喜欢的书。比起仅仅剖析过去形态的马后炮,提出预见性的建议并且对未来的事情做出精准的推测简直是超能力,更何况这是跨越文化体系的解读。和新渡户稻造《武士道》常常被放在一起讨论,私以为真是太委屈了。
0 有用 couch 2009-05-09 00:00:06
如果我究其一生能写出这样一本书,那我去念东亚研究也就无憾了
0 有用 M.差 2009-08-24 21:25:29
了解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