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成为著名电影导演之前,他曾有过怎样的人生?陈凯歌亲自执笔,直面他的少年时代。他敢于面对,勇于审视自己,并承认曾经犯过的错误。他的回忆与思考,既富于自省和批判精神,又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历史的鲜活性。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文笔、个人的视角,对成名之前生活、思想、艺术积累的小结,能够启迪我们许许多多的人。
少年凯歌的创作者
· · · · · ·
-
陈凯歌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凯歌,1952年生于北京,祖籍福建。1965年考入北京四中,1969年春到云南插队,1971年参军;1976年回北京;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2年毕业后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
1984年执导处女作《黄上地》,1985年以此片享誉国际,并连带使大陆第五代导演在国际上名声鹊起。
主要作品有《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等,先后在国际上多次获大奖。
曾分别于1989年、1993年、1998年做过柏林、威尼斯和夏纳世界三大电影书的评委,并做过日本神户、葡萄牙里斯本、以色列耶路撒冷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
目录 · · · · · ·
喜欢读"少年凯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少年凯歌"的人也喜欢 · · · · · ·
少年凯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1 条 )
论坛 · · · · · ·
有没有类似少年凯歌的书推荐 | 来自青春未退役之前 | 14 回应 | 2024-10-18 15:21:57 |
收藏句子 | 来自燃烧 | 2024-09-28 15:45:48 | |
总觉得陈用外语写来又翻过汉语的。相当精炼且相当... | 来自豆友LTSTNAkTuQ | 2024-08-30 18:00:57 | |
此条无关风月 | 来自𝓜𝓪𝓷𝓰𝓵𝓲𝓪 | 9 回应 | 2024-06-17 12:34:20 |
不知道在哪能买到呀 | 来自smallbutton | 7 回应 | 2024-06-17 12:33:11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8.8分 927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1994)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遠流 (1991)9.1分 417人读过
-
講談社 (1990)暂无评分 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香港中文大学推荐大学期间读的86本书 (莫奈)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电子书 (Wennie)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少年凯歌的评论:
feed: rss 2.0
69 有用 bird 2015-07-14 19:21:07
和他的电影无关,只是少年的无知,在文革的游历,所以相当好看!凯歌不当小说家现在困死泥潭真是可惜了,“天才之前须有天才的土壤”,大概是他始终信奉的自负教条,勇略丧尽,昏悃不知,安记少年郎?
776 有用 欢乐分裂 2019-02-25 16:35:51
绝对是文笔最好的华语导演了,力压科长无误,碾压一众所谓散文家也不在话下,用典引文考究而自然,文辞丰沛,且颇有古韵(所以他怎么可能审美差),追忆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既有抚今忆昔的怅然,更兼具对历史史实和国人特性的深刻洞察,很具思辨性,沉痛之情溢于言表。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那代人——“毛泽东是我们生活中天然的一部分。我们对他的爱,与其说是一种感情,毋宁说是一种习惯。”所以亦不必讶异于他以及“第五代”日后如... 绝对是文笔最好的华语导演了,力压科长无误,碾压一众所谓散文家也不在话下,用典引文考究而自然,文辞丰沛,且颇有古韵(所以他怎么可能审美差),追忆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既有抚今忆昔的怅然,更兼具对历史史实和国人特性的深刻洞察,很具思辨性,沉痛之情溢于言表。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那代人——“毛泽东是我们生活中天然的一部分。我们对他的爱,与其说是一种感情,毋宁说是一种习惯。”所以亦不必讶异于他以及“第五代”日后如此执著于家国主题,这种几乎侵入到骨髓的教化与熏陶,在思想和行为上改变了千千万万的人们。深深震惊于其如此会写,如此敢写,群众的盲从与领导者的方针引领,人为的灾难与信仰的缺失,人性的沉沦与自然的神力,写得极其动容动情。提到《孩子王》,真是一部被低估的佳作啊。 (展开)
189 有用 流沙陷 2015-10-31 02:27:57
陈凯歌经历及旁观的文革,老舍太平湖投湖自杀那晚的中午,陈凯歌在那里看见了他,经此启发,后又有数十人在此自杀。陈凯歌说文革,当所有的人都是无辜者,真正无辜者就永远沉沦了
141 有用 AutoMan 2012-02-13 23:49:13
大学时看过这本书,记住了书中那句名言:“当你自以为对这个世界很重要的时候,这个世界才刚刚准备原谅你的幼稚。”。。现在读来更加明白了。
246 有用 范德一彪 2⊕37 2018-06-21 11:13:57
陈凯歌的才华一直被低估了,这本书回忆的都是他灵魂深处的疤痕,关于文革中批斗自己的父亲,以及身边同学朋友们的文革众生相。所以,他坚决把自己儿子都送出国,骨子里对这早就看透。
0 有用 盐的蘑菇 2024-12-03 01:25:47 中国香港
不敢相信人竟会在几十年里有这么大的变化
0 有用 lostu 2024-12-02 19:52:34 福建
挺好的
0 有用 别回头呀 2024-12-02 19:36:56 上海
写的真好 总散发着淡淡的忧伤 可能是透着那个时代的背景看 总带有一些历史的破碎感 出乎意料的好
0 有用 诺兰月亮 2024-12-02 15:31:12 四川
很短的小书,清新和反思充斥字里行间。很难想象这是陈凯歌的文笔,清新、凝练、丝丝忧愁,大量的诗意般的描写,似乎和电影风格也能对上号,永恒的爱、生、死,宏大的场面。他电影呈现出的风格和特色都可以从这本书找到答案,诗意与感性的传统文人。书里对于文革的反思与忏悔颇有一种举重若轻,轻装前行的豁然感。为何后期电影里如此爹味和苦大仇深。个人拙见,凯子哥或许选错了路,选错了表达自我的方式,作家比导演或许更适合他。... 很短的小书,清新和反思充斥字里行间。很难想象这是陈凯歌的文笔,清新、凝练、丝丝忧愁,大量的诗意般的描写,似乎和电影风格也能对上号,永恒的爱、生、死,宏大的场面。他电影呈现出的风格和特色都可以从这本书找到答案,诗意与感性的传统文人。书里对于文革的反思与忏悔颇有一种举重若轻,轻装前行的豁然感。为何后期电影里如此爹味和苦大仇深。个人拙见,凯子哥或许选错了路,选错了表达自我的方式,作家比导演或许更适合他。 我从来谈不上是自省的人,或许是人生阅历尚且浅薄,或许是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平庸,也或许是“我们这一代”在媒介的充盈下离世界太近,离自己太远。这些对于生命宏大的题的反思已经失去了普遍性,大家的想法、大脑和观点被各种媒介充斥和细化,挤压到毫无生存空间,共识成为了越来越难到达的彼岸。 (展开)
0 有用 qq糖 2024-12-02 14:12:39 浙江
写了作者本人的成长经历,也提到了文革、知识青年下乡等事情,非常详实。语句也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