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译者: 王克迪
出版年: 2001-1
页数: 619
定价: 28.00元
装帧: 简裝本
丛书: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
ISBN: 9787224054484
内容简介 · · · · · ·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共选择十处,其时间跨度近400年,内容涉及天文、物理、生物、心理、政治、经济、法律与军事等领域。这些领域是过运河、现在和将来人类认识世界与发行世界必然从事的、关系人类命运与前途的事业。
内容涉及天文、物理、生物、心理、政治、经济、法律与军事等领域。这些领域是过运河、现在和将来人类认识世界与发行世界必然从事的、关系人类命运与前途的事业。
作者简介 · · · · · ·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1] 。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1] 。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在经济学上,牛顿提出金本位制度。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学界的风气是一事当前必先追问终极原因,这种思维方式至今仍在许多人的头脑中存在,但它在大多数场合并不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知识。···伽利略对人们说,要先搞清楚事物是怎么样,然后才能回答为什么。在思辨风气甚嚣尘上的时代,伽利略得不到广泛的认同感,而自牛顿始,这种先描述后解释的思维才成为自然科学的标准思维,正因为如此,牛顿以后的科学才步入正轨,日益昌明。(牛顿,导读p17) (查看原文) -
哲学中的推理规则 规则I 寻求自然事物的原因,不得超出真实和足以解释其现象者 为达此目的,哲学家们说,自然不做徒劳的事,解释多了白费口舌,言简意赅才见真谛;因为自然喜欢简单性,不会响应于多余原因的侈谈。 规则II 因此对于相同的自然现象,必须尽可能地寻求相同的原因。 例如人与野兽的呼吸;欧洲与美洲的石头下落;炊事用火的光亮与阳光;地球反光与行星反光。 规则III 物体的特性,若其程度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且在实验所及范围内为所有物体所共有:则应视为一切物体的普遍属性。 因为,物体的特性只能通过实验为们所了解,我们认为是普适的属性只能是实验上普适的:只能是既不会减少又绝不会消失的。我们当然不会因为梦幻和凭空臆想面放弃实验证据;也不会背弃自然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应是简单的,首尾一致的。我们无法逾越感官而了解物体的广延,也无无法由此而深入物体内内部:但是,因为我们假设所有物体的广延是可感知的,所以也把这一属性普遍地赋予所有物体。我们由经验知道许多物体是硬的:面全体的硬度是由部分的硬度所产生的,所以我们恰当地推断,不仅我们感知的物体的粒子是硬的,而且所有其他粒子都是硬的。说所有物体都是不可穿透的,这不是推理而来的结论,而是感知的。我们发现拿着的物体是不可穿透的,由此推断出不可穿透性是一切物体的普遍性质。说所有物体邡能运动,并赋予它们在运动时或静止时具有某种保持其状态的能力(我们称之为惯性),只不过是由我们曾见到过的物体中所发现的类似特性而推断出来的。全体的广延、硬度、不可穿透性、可运动性和惯性,都是由部分的广延、硬度,不可穿透性、可运动性和惯性所造成的:因而我们推断所有物体的最小例子也都具有广延、硬度、不可穿透性、可运动性,并赋予它们以惯性性质。这是一切哲学的基础。此外,物体分离的但又相邻接的粒子可以相互分开,这是观测事实,在未被分开的粒子内,我们的思维能区分出更小的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人也喜欢 · · · · · ·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 条 )




我其实是对人类杰出的才智感兴趣!

“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伊萨克·牛顿(1643—1727):“如哲学家所言,自然之功不多不少,过多是徒劳。简洁明了才是万物真理,大自然无需用华丽复杂的辞藻来解释。” 17世纪的笛卡尔认为经验和演绎是帮助我们探寻事物真理的两种途径,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遵循的亦是标准的演绎逻辑推... (展开)

这是一本牛顿写的书 读《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 更多书评 30篇
论坛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8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9.1分 940人读过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暂无评分 17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06)8.7分 429人读过
-
重庆出版社 (2015)7.9分 15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Kogorou推荐的基础数学名著 (Kogorou)
-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 (ssett)
- 常备书 (网络与书)
- 2013读书记录 (劈头士》睁木)
- 來 我們假設——數學 (to_cognac)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生命之树 2016-12-08 17:13:00
大概翻了遍,结构挺不错的
1 有用 劈头士》睁木 2013-04-16 22:08:44
浮光掠影地读了,让我体会到啥叫不明觉厉,因为很对数学推论读不懂,故而纯粹因个人原因减掉一颗星。以后我一定要让孩子学理科,然后跟着孩子再好好从头学习!文科生真是搓无底线。。。第三编讨论月球潮汐、彗星的格外有意思~~第二编中还有流体静力学,可查~~牛顿让高中教科书变得伟大,而相应的,教科书却高级黑了牛顿。。。同样被黑的还有亚里士多德。。。
0 有用 皱月名 2013-04-18 12:37:04
几乎看不到数学方程。并且不是规范的数学语言
1 有用 仰望星空 2014-11-28 13:28:20
翻过,尚未细读。
0 有用 民国八十年 2014-06-25 13:40:25
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