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My Michael
译者: 钟志清
出版年: 1998-8
页数: 238
定价: 12.5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译林世界文学名著·现当代系列
ISBN: 9787805677132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阿摩司·奥兹的成名作,也是迄今为止奥兹全部创作中最负盛名、最受赞誉的一部作品。自1968年发表至今三十年来,已再版五十余次,翻译成三十种文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文学系女生汉娜与地质系学生米海尔邂逅相遇,不久便结成眷属。婚后,米海尔潜心学业,挣钱养家,却忽略了妻子的感情追求。往昔的一对恋人逐渐产生距离,漂亮而感伤的汉娜不禁失望、痛苦,进而歇斯底里……
作者简介 · · · · · ·
阿摩司·奥兹,当代以色列文坛上极具影响力的优秀作家。他自幼受家庭影响,阅读了大量以色列经典作家及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表现出出色的文学天赋。早在耶路撒冷小学接受启蒙教育期间,他所作的诗歌和小文章便经常见诸学校报刊。在基布兹时,他利用休息时间勤奋写作,后来每周得到一天特批的写作时间。自六十年代登上文坛后,奥兹先后发表了九部长篇小说《何去何从》(1966), 《我的米海尔》(1968),《触摸水,触摸风》(1973),《沙海无澜》(1982),《黑匣子》(1987),《了解女人》(1989),《费玛》(1991),《不要称之黑夜》(1994),《地下室中的黑豹》(1995);三个中短篇小说集《胡狼嗥叫的地方》(1965),《一直到死》(1971),《恶意之山》(1976);杂文、随笔集《在炽烈的阳光下》(1979),《在以色列国土上》(1983),《...
阿摩司·奥兹,当代以色列文坛上极具影响力的优秀作家。他自幼受家庭影响,阅读了大量以色列经典作家及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表现出出色的文学天赋。早在耶路撒冷小学接受启蒙教育期间,他所作的诗歌和小文章便经常见诸学校报刊。在基布兹时,他利用休息时间勤奋写作,后来每周得到一天特批的写作时间。自六十年代登上文坛后,奥兹先后发表了九部长篇小说《何去何从》(1966), 《我的米海尔》(1968),《触摸水,触摸风》(1973),《沙海无澜》(1982),《黑匣子》(1987),《了解女人》(1989),《费玛》(1991),《不要称之黑夜》(1994),《地下室中的黑豹》(1995);三个中短篇小说集《胡狼嗥叫的地方》(1965),《一直到死》(1971),《恶意之山》(1976);杂文、随笔集《在炽烈的阳光下》(1979),《在以色列国土上》(1983),《黎巴嫩斜坡》(1987),《天国的沉默》(1993),《以色列、巴勒斯坦与和平》(1976)等;儿童文学作品《索姆哈伊》(1978)。他的作品不仅在以色列十分流行,而且在世界上影响很大,曾获多种文学奖,并于一九九八年以色列建国五十周年之际获以色列国家文学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耶路撒冷没有尽头。南方被一片遗忘的陆地特勒皮特隐没在风箫声动的松林中。一股微蓝的蒸汽从与特勒皮特东部毗邻的朱迪亚沙滩上徐徐升腾。这股微蓝的蒸汽触摸着一座座小型别墅,触摸着掩映在苍松下的花园。贝特哈凯里姆是一个坐落在风声如诉的平原上的居住区,周围是一片石地。巴依特瓦岗山上孤堡终日紧闭的百叶窗内传出小提琴声。夜晚,胡狼冲着南方嗥叫。太阳落山后,热哈维亚、沙迪亚戈恩街一片死寂。明亮的窗几下,一位头发花白的学者在伏案工作。他的手指敲击着打字机键盘。在这条街的另一端,贫民窟似乎已不复存在。在那里,女人打着赤脚,夜晚在随风飘荡的花花绿绿的床单中徘徊。狡猾的猫从一个院落溜到另一个院落。用德式打字机的学者能没有意识到这一切的存在吗?似乎在他的西阳台下没有十字架的幽谷,古老的园林蔓延到斜坡上,紧紧衔住热哈维亚尽头的房舍,仿佛要用茂盛的植被将它们覆盖并包容。一堆堆篝火在山谷中摇曳,低沉悠扬的歌声在森林上空飘扬,飞向窗棂。暮色中,一群牙齿洁白的顽童从城边来到热哈维亚居住区,用尖利的石块打碎庄严的街灯。吉姆奇、迈蒙尼德、纳赫曼尼德斯、阿哈里兹、阿夫拉瓦内尔、伊本埃兹拉、伊本加比罗尔、萨阿迪亚加翁等街道上依然万籁俱寂。但那时,英国驱逐舰“龙”号的船员在下面悄然哗变之后,甲板上依然安静。夜幕降临时,你从耶路撒冷的街道尽头可以看到,苍茫的山丘在翘首企盼黑暗降临这座封闭了的城市。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8页 -
他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使用希伯来词语时就像人们对待易碎的名贵瓷器那样小心翼翼。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我的米海尔"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我的米海尔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6 条 )
> 更多书评 46篇
-
耶路撒冷没有尽头。南方被一片遗忘的陆地特勒皮特隐没在风箫声动的松林中。一股微蓝的蒸汽从与特勒皮特东部毗邻的朱迪亚沙滩上徐徐升腾。这股微蓝的蒸汽触摸着一座座小型别墅,触摸着掩映在苍松下的花园。贝特哈凯里姆是一个坐落在风声如诉的平原上的居住区,周围是一片石地。巴依特瓦岗山上孤堡终日紧闭的百叶窗内传出小提琴声。夜晚,胡狼冲着南方嗥叫。太阳落山后,热哈维亚、沙迪亚戈恩街一片死寂。明亮的窗几下,一位头发... (1回应)
2012-02-26 17:44:31 4人喜欢
耶路撒冷没有尽头。南方被一片遗忘的陆地特勒皮特隐没在风箫声动的松林中。一股微蓝的蒸汽从与特勒皮特东部毗邻的朱迪亚沙滩上徐徐升腾。这股微蓝的蒸汽触摸着一座座小型别墅,触摸着掩映在苍松下的花园。贝特哈凯里姆是一个坐落在风声如诉的平原上的居住区,周围是一片石地。巴依特瓦岗山上孤堡终日紧闭的百叶窗内传出小提琴声。夜晚,胡狼冲着南方嗥叫。太阳落山后,热哈维亚、沙迪亚戈恩街一片死寂。明亮的窗几下,一位头发花白的学者在伏案工作。他的手指敲击着打字机键盘。在这条街的另一端,贫民窟似乎已不复存在。在那里,女人打着赤脚,夜晚在随风飘荡的花花绿绿的床单中徘徊。狡猾的猫从一个院落溜到另一个院落。用德式打字机的学者能没有意识到这一切的存在吗?似乎在他的西阳台下没有十字架的幽谷,古老的园林蔓延到斜坡上,紧紧衔住热哈维亚尽头的房舍,仿佛要用茂盛的植被将它们覆盖并包容。一堆堆篝火在山谷中摇曳,低沉悠扬的歌声在森林上空飘扬,飞向窗棂。暮色中,一群牙齿洁白的顽童从城边来到热哈维亚居住区,用尖利的石块打碎庄严的街灯。吉姆奇、迈蒙尼德、纳赫曼尼德斯、阿哈里兹、阿夫拉瓦内尔、伊本埃兹拉、伊本加比罗尔、萨阿迪亚加翁等街道上依然万籁俱寂。但那时,英国驱逐舰“龙”号的船员在下面悄然哗变之后,甲板上依然安静。夜幕降临时,你从耶路撒冷的街道尽头可以看到,苍茫的山丘在翘首企盼黑暗降临这座封闭了的城市。 引自第88页 1回应 2012-02-26 17:44:31
-
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爱的人已经死了。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在年轻时浑身充满着爱的力量,而今那爱的力量正在死去。我不想死。p1 心电同学兴冲冲地拿来这本书说,开头第一段,真好。我读了,果然不错,于是继续。继续的是一个温暖的爱情故事,蓝色毛衣裙、楼梯拐角处的邂逅、诗意的女子和憨憨的男子、耶路撒冷夜游、街上的猫、棕色灯芯裤加红色毛衣的故意地随意、咖啡馆、结婚。像所有的浪漫故事一样,这是一个温暖的开...
2011-03-30 23:32:59 1人喜欢
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爱的人已经死了。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在年轻时浑身充满着爱的力量,而今那爱的力量正在死去。我不想死。p1 引自第1页 心电同学兴冲冲地拿来这本书说,开头第一段,真好。我读了,果然不错,于是继续。继续的是一个温暖的爱情故事,蓝色毛衣裙、楼梯拐角处的邂逅、诗意的女子和憨憨的男子、耶路撒冷夜游、街上的猫、棕色灯芯裤加红色毛衣的故意地随意、咖啡馆、结婚。像所有的浪漫故事一样,这是一个温暖的开始,有着女人们的想入非非,而奥兹的文字,如水般温润流过,轻触心底里那些失落的温暖和梦。 如果故事就这么结束,它是童话,但是奥兹往前推了一步,就成了寓言。往后的故事,愈平淡愈琐碎,愈见作者的功力。挑点什么说好呢?打碎浪漫,裸露残酷,这绝非奥兹的用意,更不是他的恶作剧。生活的平庸,不需要另一个平庸的人撕破给我们看,大家都懂,而一个称得上大师的人物,必将带着我们超越平庸,向本质的真和美走去。震撼的地方很多,比如耶路撒冷的爱与恨,比如并不理解却隐隐同情的疯狂,而我想记录的则是奥兹的“梦”和“时间”。 未完待续。今天想早点休息。
回应 2011-03-30 23:32:5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Vintage (1992)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2)8.1分 720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8)8.1分 575人读过
-
限时抢
-
译林出版社 (2021)7.9分 2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私人记事本 (麦子)
- 景行外国文学豆列Ⅰ (mcpanther)
- 外国五十年经典长篇小说书单 张永义 (大力麦)
- 我的书目-文学部分(译著) (忆未名)
- 中国读者心目中的二十世纪文学经典 (东方快车)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我的米海尔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mado1983 2012-02-23 10:33:58
没人觉得汉娜大部分是因为自身的问题才走到最后的境地么?
0 有用 Touma 2010-11-01 00:01:23
恩又完成一个任务,又少带一本书哈哈哈哈。
0 有用 左胸上的吸盘 2009-09-26 04:44:47
读了两页,已卖给同学
3 有用 江汀 2012-10-26 19:12:11
“而今那爱的力量正在死去。”
7 有用 paradiso 2014-10-09 09:59:23
汉娜心中住着一个狂暴的女王。甜的时候像蜜糖。语句节奏如音乐。想想50年代以色列建国初期,有公社,有跟阿拉伯人混居的,百姓之间俄语德语波兰语意地绪语横飞迁居来的人还得学希伯来语,果然读小说才会对一个国家有实感
0 有用 wasteland 2022-05-20 11:00:08
第一句话就推荐(大概读完....他到底在写啥..?她到底想要啥??这个男人挺好的呀……???没懂🤷♀️)———————————————————好吧 以为是本悼念自己所爱人之书,原来结果是“抱怨之书”.....🤣🤣😂(关键抱怨半天真没发现人男的哪里出问题了。只能说俩人不合适。)而且这女性视角居然还是☝️男人写的.....难怪。但文字诗意。有一段不错。3.8吧。
0 有用 嘿;-) 2022-03-27 13:29:29
婚姻是乏味的。女主压抑了另一个自己。
0 有用 晒太阳 2022-01-16 23:30:02
2022 No.2 没有获得强大的阅读喜悦和通灵,只是与他的爱与黑暗的故事对照,知道了其中各个人物的原型,只有深爱着母亲的他才会让自己变成了书中母亲的角色,用第一人称述说心灵轨迹,不露痕迹不显笨拙。是爱与黑暗的果实。
0 有用 Sommer 2021-11-23 10:53:54
OZ的书我好像不来电。
0 有用 鲨疯辣! 2021-08-12 09:36:46
还是不喜欢女主的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