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如果要巴黎人選一本代表法國文學的書,毫無疑問會是《追憶逝水年華》。這部作品法文原版於二十世紀初分批出版,中文版雖有南京譯林譯本,不過該譯本由 14 人分譯。現時報出版邀請大陸法文知名譯者周克希全心投入重譯鉅著,令人期待。《追憶逝水年華》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1913年在法國出版。經過時間粹煉,它已經是二十世紀世界小說的極品,影響至為深遠。不過這部小說,並非一般人以為的回憶錄。敘事者的一生並不傳奇,小說重點也不在起伏的情節,即使全書瀰漫著二十世紀初巴黎沙龍的氣息、貴族的風華、少年情感初萌的青澀,這些精采的題材也只是《追憶逝水年華》的外殼,全書的核心實為「過去如何可能重現」的問題,這不僅是人生問題,亦是文學問題、哲學問題。透過閱讀,我們參與了敘事者成為一位作家及這部作品誕生的過程。(這部小說正是法國史上第一部以小說的醞釀和寫作過程為主題的小說。)文學創作...
如果要巴黎人選一本代表法國文學的書,毫無疑問會是《追憶逝水年華》。這部作品法文原版於二十世紀初分批出版,中文版雖有南京譯林譯本,不過該譯本由 14 人分譯。現時報出版邀請大陸法文知名譯者周克希全心投入重譯鉅著,令人期待。《追憶逝水年華》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1913年在法國出版。經過時間粹煉,它已經是二十世紀世界小說的極品,影響至為深遠。不過這部小說,並非一般人以為的回憶錄。敘事者的一生並不傳奇,小說重點也不在起伏的情節,即使全書瀰漫著二十世紀初巴黎沙龍的氣息、貴族的風華、少年情感初萌的青澀,這些精采的題材也只是《追憶逝水年華》的外殼,全書的核心實為「過去如何可能重現」的問題,這不僅是人生問題,亦是文學問題、哲學問題。透過閱讀,我們參與了敘事者成為一位作家及這部作品誕生的過程。(這部小說正是法國史上第一部以小說的醞釀和寫作過程為主題的小說。)文學創作在這裡是重尋逝去時間的重要途徑,而這正是普魯斯特耗時十多年為現代文學所邁出的重要一步。
程抱一:「由於自己也作過一點翻譯,乃常想到,作為好翻譯家,掌握、諳曉他國語言和文化固屬必要,對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修養深刻亦不可缺。此外尚應間具的品質該是:對文學的謙遜服務態度,對作品的敏銳理解,對作者風格能夠領會到親蜜如己的地步。
我和周克希先生僅只會見一次,然而是一次酣暢的長談,當午后清光逐步浸入夜色時,我確切感到,以上所述諸條件似乎在他身上均可覓到,更有甚者:我得知周先生曾是數學研究中之高材,他在工作過程中會保持謹嚴、慎重、細緻入微的苛求,自不待言了。
分手之際,他留給我他所譯《追憶逝水年華》曾經發表過的一些片斷。當晚入睡以前細讀了一遍。除了在字面上有少數切磋外,我享受了一番妥貼達意,甚或巧遇故知的情趣。慶幸中國讀者從此得以進入普魯斯特天地,盡情徜徉其間矣。」──法蘭西學院院士、著名法籍華裔作家
紀德:「我在普魯斯特的風格中尋找不到缺點。我尋找在風格中占主導地位的優點,也沒有找到。他有的不是這樣那樣的優點,而是無所不備的一切優點......他的風格靈動活潑,令人驚歎。任何另一種風格和他的風格相比,都顯得黯然失色、矯揉造作、缺乏生氣。」──著名作家
周克希〈譯序〉:「普魯斯特的風格並非單一的一種風格,無論敘事狀物還是人物的對話,他都有著不同的處理。曾經被人詬病為「臃腫冗長」的長句,在他的筆下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異常精彩的,因?他確實有那麼些紛至遝來、極豐贍的思想要表達,確實有那麼些錯綜複雜、相當微妙的關係和因由要交代,而這一切,也只有他的筆才能寫得如此從容,如此美妙。
普魯斯特自小患有哮喘病,隨著年歲的增長,病情愈來愈嚴重。從三十五歲起,他幾乎足不出戶地過著自我幽禁的生活。《追憶逝水年華》正是普魯斯特在生命的最後十五年,在這種常人幾乎無法想像的境況中寫成的。『幸福的歲月是失去的歲月,人們期待著痛苦以便工作。』普魯斯特的這句話,有一種悲壯的美。」
追憶逝水年華(第一卷)的创作者
· · · · · ·
-
马塞尔·普鲁斯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馬塞爾•普魯斯特(1871.7-1922.11)
出生在巴黎一個藝術氣氛濃郁的家庭,但從小就因哮喘病而被「逐出了童年時代的伊甸園」。他的氣質內向而敏感,對母親的依戀,對文學的傾心,?以後的創作埋下了種子。他青年時代經常出入上流社會沙龍,在熟悉日後作品中人物的同時,看穿了這個社會的虛幻。父母相繼去世後,他痛感「幸福的歲月是逝去的歲月」,開始寫作《追憶逝水年華》。在生命的最後十四年中寫成的這部巨著,猶如枝葉常青的參天大樹,屹立於文學之林的最高處。他借助於不由自主的回憶(無意識聯想),將逝去歲月的點點滴滴重現在讀者眼前,使時間在藝術中得以永存。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其实这个世界是不真实的,至少是不可认识的,因为我们看到的世界永远受到我们自身的情欲的歪曲。世界不是一个,而是成千上万;“每天清晨有多少双眼睛睁开,有多少人的意识苏醒过来”,便有多少个世界。因此,要紧的不是生活在这些幻觉之中并且为这些幻觉而生活,而是在我们的记忆中寻找失去的乐园,那唯一真实的乐园。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页 -
我们以一种探索的、焦虑的、苛求的态度去看我们所爱的人,我们等待那句使我们对第二天的约会抱有希望或不再抱希望的话语,而在这句话来到以前,我们或同时或轮流地想象欢乐和失望,正因为如此,当我们面对所爱的人时,我们的注意力战战兢兢,无法对她(他)获得一个清晰的形象。这是一种由各种感官同时进行的、但又仅仅是试图通过视力来认识视力以外的东西的活动,它对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千种形式、味道和运动也许过于宽容。的确,当我们不爱某人时,我们往往使她(他)静止。我们所珍爱的模特儿时时在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只有拍坏了的照片。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桂裕芳,袁树仁译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追憶逝水年華(第一卷)"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追憶逝水年華(第一卷)"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 9.1
-
-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9.0
-
- 追忆逝水年华 8.8
-
- 在少女花影下 9.4
-
- 赫尔曼·黑塞小说散文选 9.2
-
- 巴黎,19世纪的首都 8.8
-
- 我们的祖先 9.4
-
- 博尔赫斯文集 9.4
-
- 庸见词典 7.9
-
- 挪威的森林 8.5
追憶逝水年華(第一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24 条 )




和周克希译本的简单对比(贡布雷 第一部分)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4 )
-
译林出版社 (2012)9.2分 24136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04)9.4分 82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1989)8.7分 15333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1)9.1分 333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书面你为何如此美丽以至于都为你开了第4个豆列了 (心之旋影)
- 高于9的好书 (Jerry)
- 。 (mibo lost)
- [时报文化]大师名作坊 (双面夜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追憶逝水年華(第一卷)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慢姑娘 2012-10-10 22:51:45
虽然读着读着会走神,但还是五星。第一部和第二部写的最好,第一部最好的地方是对母亲的爱恋和对“我”的姑妈、仆人以及与父亲交往的人性格的刻画,第二部写斯万的爱情,让人想起毛姆的《人生的枷锁》,同样是对一个女人痴迷到难以自拔的地步,同样是最后醒悟过来。景色描写一直很好。
1 有用 南北不通 2009-07-11 11:58:24
我读的是译林版的《追忆逝水年华》,很厚的七本,很自豪的说还是读过那么几遍,真希望自己懂法语,翻译的书总不敢怎么用功,怕浪费时间。
0 有用 Totoroooo~ 2014-10-16 18:11:45
浸会第一弹,令人不适回忆的开端
0 有用 巴啦啦小恶兔🌟 2016-12-09 10:56:30
看的不是这个版本,简直要吐……无法评价。但我觉得不能说他写得不好,只是真的是神节奏……
0 有用 虚度日常 2021-03-29 08:03:19
看的是译林版的,三大本只看了第一本的一部分,以后再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