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中国叙事文学的研究里,晚清小说一向不受重视。但不论从历史、美学、意识形态及文化生产的角度来看,此一时期的小说所显现的尖力及复杂面向,都足以让人大开眼界。尤其对治现代文学者而言,晚清小说岂止仅代表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阶段;它的出现,还是它的被忽视,本身就已经见证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端。
本书将晚清小说视为一个新兴的文化场域,撷取晚清小说的四个文类:狎邪、侠义公案、丑怪谴责与科幻奇谈作为欲望、正义、价值、真理四种相互交错的话语,通过这四种话语的重新定与域辩难,呈现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及建构的主要关怀。本书通过对晚清文学历史与理论语境的建构,对被阻碍的晚清小说所包含的多重现代性的挖掘,追寻中国现代文学众生喧哗的起源,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被压抑的现代性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现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及文明系Edward C.Henderson讲座教授。著有《从刘鹗到王祯和:中国现代写实小说散论》、《众声喧哗:二O与八O年代的中国小说》、《阅读当代小说:台湾·大陆·香港·海外》、《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如何现代,怎样文学?:十九、二十世纪中文小说新论》、《众声喧哗以后:点评当代中文小说》、《跨世纪风华:当代小说20家》、《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历史与怪兽:历史·暴力·叙事》。
目录 · · · · · ·
中文版序
导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第一章 被压抑的现代性
一 启蒙与颓废
二 革命与回转
三 理性与滥情
四 模仿与谑仿
第二章 寓教于恶——狎邪小说
一 异性恋·同性恋·假凤虚凰
二 溢爱与溢欲
三 欲望之城
四 从神女到女神
第三章 虚张的正义——侠义公案小说
一 重写《水浒传》
二 虚张的正义
三 女侠的雌伏
第四章 荒凉的狂欢——丑怪谴责小说
一 魅幻的价值论
二 荒唐世界
三 翻译现代性
四 中国牌的荒诞现实主义
第五章 淆乱的视野——科幻奇谭
一 奔雷车·参仙·乾元镜
二 顽石补天
三 飞天遁地
四 回到未来
第六章 归去来——中国当代小说及其晚清先驱
一 新狎雅体小说
二 英雄主义的溃散
三 “大说谎家”的出现
四 “新中国”的遐想
索引
引用书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然而那些被压抑的现代性岂真无影无踪?在鸳鸯蝴派, 新感覺派,甚或武侠小说里,潜存的非主流创作力依稀可而即使是正统“五四”典律内的作品,作家又何尝不有意无意地泄漏了对欲望尺度以外的欲望,对正义实践的辩证,对价值流动的注目,对真理/知识的疑惑?这些时刻才是作家追求、发掘中国文学现代性的重要指标。在20世纪末,从典范边缘、经典缝隙间,重新认知中国文学现代之路的千头万绪,可谓此其时也。而这项傅柯式的探源、考掘的工作,将引领我们达至晚清的断层抚摸那几十年间突然涌起,却又忽被遗忘、埋藏的创新痕迹,我们要感叹以“五四”为主轴的现代性视野,是怎样错过了晚清代更为混沌喧的求新声音。即使前文对晚清小说的四个文类,仅做点到为止的回顾,我们应已了解那不只是一个“过渡”到现代的时期,而是一个被压抑了的现代时期。“五四”其实是晚清以来对中国现代性追求的收煞一一极仓促而窄化的收煞,而非开端。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
事实上,他们自己的理论根本与晚清看似创新、实则陈旧的理论相差无几现成的例子如陈独秀夸张的“普罗大众的文学、现实主义的文学、革命的文学”的宣言,胡适的文学“革命化”的主张,周作人对人的文学”的诉求以及鲁迅自称放弃医学是为「文学才能救中国人的灵魂等。4这些理论都暗示一种强烈的欲望,即把道德指令加诸文学之上。这些“五四”大师不但重复了传统批评论述的载道之说,而且在刻意夸大中重现而非汰除了晚清精神的颓废面。和晚清批评家一样,“五四”大师们毫不犹豫地既贬抑文学,又将之神圣化;既矮化启蒙前的旧势力,又自命为启蒙后的新权威。由是观之,难道他们自命的现代不已包含颓废的极致辩证么? 启蒙的晚清批评家奉崇高的目的来“运用”小说,但小说却是一个难以捉摸的文类,总不肯乖乖就范。就在梁启超及其同公开提個“小说”为其所用的同时,“身的情形已然发生当时的作家不只以教化大众为名,大写其奇情小说:他们还非常自觉地暴露种种新奇的社会怪现状,包括写作以“新”为名的小说在内。若非识者对“新小说”出现本身就冷嘲热讽,《文明小史》(1906)、《官场现形记》(1905)等谴责小说大概是写不出来的吧。启蒙之役开始,颓废的冲动却不止息。颓废在此不是现代性大计走歪了后的不幸结果,颓废其实就是在启蒙之内发生的,是化正常为异常的必要条件。 在叙事学层面,颓废之风还可见于晚清作家对传统小说形式匪夷所思的改换、演练与谐仿。看到晚清小说如此蓄意毁坏前此的叙事法则,很少有读者能不为之色变的。情节重复、角色肤浅、结构松散只是问题的初步。为了回应当时读者与出版商的要求,作家任意模仿、复制、再复制,因因相袭,不以为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 启蒙与颓废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被压抑的现代性"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被压抑的现代性"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想像中国的方法 8.6
-
- 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 8.5
-
- 写实主义小说的虚构 8.3
-
- 当代小说二十家 8.4
-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一卷) 9.1
-
- 如何現代,怎樣文學? 8.8
-
- “灰阑”中的叙述 9.0
-
-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8.4
-
- 现当代文学新论 8.5
-
- 论小说十家 8.7
被压抑的现代性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 条 )
> 更多书评 2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城邦(麥田) (2003)9.2分 80人读过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8.9分 47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5)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東方書店 (2017)暂无评分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学术】北大中文系教材及参考书目1 (茶茶)
- 【王德威著作】 (易恒)
- 纸上推荐(社科) (Dr. En)
- 王德威作品 (小米=qdmimi)
- 北大出版社文学书 (石头开花)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被压抑的现代性的评论:
feed: rss 2.0
110 有用 彼得潘耶夫斯基 2015-08-25 17:35:55
有被高估之嫌。我总是从这类作家不够简洁的语法中推断出他们的观点其实高明不到哪儿去
62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4-06-19 23:02:01
王德威老师的“野心”在这本论著里体现无遗。全书一开头,他便抛出一个标志性的反问:“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他的论述思路非常清晰,从狎邪、侠义公案、丑怪谴责、科幻奇谭等四个方面分别探讨了欲望、正义、价值、真理维度上“被压抑的现代性”问题。在王德威的叙述中,他致力于反思长期以来占据话语垄断地位的“启蒙主义”文学观对晚清时期呈现出“众声喧哗”样貌的小说作品中所隐含的现代性成分居高临下的“压抑”,试图重新... 王德威老师的“野心”在这本论著里体现无遗。全书一开头,他便抛出一个标志性的反问:“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他的论述思路非常清晰,从狎邪、侠义公案、丑怪谴责、科幻奇谭等四个方面分别探讨了欲望、正义、价值、真理维度上“被压抑的现代性”问题。在王德威的叙述中,他致力于反思长期以来占据话语垄断地位的“启蒙主义”文学观对晚清时期呈现出“众声喧哗”样貌的小说作品中所隐含的现代性成分居高临下的“压抑”,试图重新挖掘出这些看似质量乏善可陈的虚构文学作品的内在品格,并且将这种传统同大陆与港台的部分当代文学作品对接从而形成接续关系,最终进一步确认他对中国现代文学主导话语的质疑。 (展开)
4 有用 席缪 2019-07-27 09:30:26
关于现代性的新论,还是要回归到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这一颠扑不破的废话中来。戏剧模式革新所呈现出来的情感变化,由色情转为血腥,这较之文人小说而言,更为真实,这也该是小说发展的一条重要隐线。现代性是一个被刻画的过程而非真实。
2 有用 叙拉古的脑子 2024-10-06 19:01:01 河北
王德威认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肇始不在五四而在晚清,他分别从狭邪小说、侠义公案、丑怪谴责、科幻奇谭四个晚清小说门类入手,逐一举例论述各类作品的现代特质。比起内容,这本书的语言更让我惊艳,阅读过程中也种草了一些小说。最后一章勾连晚清小说与当代小说的现代特质,潦草牵强了一些,不过也无伤大雅。
5 有用 盘瑟俚 2008-05-11 18:32:43
浮光掠影的翻了,,这封皮让人很暴躁,比亚兹莱搭晚清小说,好比泰森搭琼瑶。。人比亚兹莱现在不收版权费了也不能这么往马里亚纳海沟里糟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