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Cour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 (5th ed., 1949)
译者: 高名凯
出版年: 1980-11
页数: 333
定价: 2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语言学文学艺术
ISBN: 9787100020862
内容简介 · · · · · ·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1857—1913),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本书就近一百年间各国语言学界提出的语言学原理和方法表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本书首次把语言和言语区别开来,指出语言学的唯一的研究对象就是语言,而不是各人不同的言语,还区分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影响很广。
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创作者
· · · · · ·
-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作者
-
高名凯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本書著者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是本世紀最著名、影響最深遠的語言學家之一。他在1857年出生於瑞士日內瓦的一個法國人家裡。中學畢業後,於1875至1876年在日內瓦大學讀了一年,其後轉學到德國,在來比錫大學學習語言學。那時正是新語法學派諸語言學家和他們的老師古爾替烏斯(Gurtius)對語言學問題辯論得最激烈的時候。他起初完全站在新語法學派一邊,在奧斯脫霍夫(H.Osthoff)和雷斯琴(A.Leskien)的指導下從事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工作,於1878年寫出他那篇傑出的《論印歐系語言元音的原始系統》,使老一輩的語言學家大為驚奇。接著轉學柏林大學,1880年回來比錫大學考博士學位,1881年到法國巴黎,在高等研究學院教授梵語,同時兼任巴黎語言學學會秘書,在整整十年間培養了梅耶(A.Meillet),格拉蒙(M.Grammont)等語言學家,建成法蘭西學派...
本書著者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是本世紀最著名、影響最深遠的語言學家之一。他在1857年出生於瑞士日內瓦的一個法國人家裡。中學畢業後,於1875至1876年在日內瓦大學讀了一年,其後轉學到德國,在來比錫大學學習語言學。那時正是新語法學派諸語言學家和他們的老師古爾替烏斯(Gurtius)對語言學問題辯論得最激烈的時候。他起初完全站在新語法學派一邊,在奧斯脫霍夫(H.Osthoff)和雷斯琴(A.Leskien)的指導下從事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工作,於1878年寫出他那篇傑出的《論印歐系語言元音的原始系統》,使老一輩的語言學家大為驚奇。接著轉學柏林大學,1880年回來比錫大學考博士學位,1881年到法國巴黎,在高等研究學院教授梵語,同時兼任巴黎語言學學會秘書,在整整十年間培養了梅耶(A.Meillet),格拉蒙(M.Grammont)等語言學家,建成法蘭西學派。1891年離法回國,在日內瓦大學講授梵語和印歐系語言歷史比較研究。1906—1907年開始講授普通語言學, 1908—1909和1910—1911年繼續講授,但是並沒有把它編寫成書。1913年德·索緒爾去世後,他的學生巴利和薛施藹等根據同學們的筆記和德·索緒爾的一些手稿及其它材料編輯整理成《普通語言學教程》一書,於1916年在法國巴黎出第一版,1922年出第二版,1949再出第三版,各國語言學家先後把它譯成德、西、俄、英、日等國文字,使它的影響遍及全世界。
目录 · · · · · ·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緒論
第一章 語言黨史一瞥
第二章 語言學的材料和任務;它和毗鄰科學的關係
第三章 語言學的對象
第四章 語言的語言學和言語的語言學
第五章 語言的內部要素和外部要素
第六章 文字表現語言第七章 音位學
附錄: 音位學原理
第一章 音位學的種類
第二章 語鏈中的音位
編者附註
第一編 一般原則
第一章 語言符號的性質
第二章 符號的不變性和可變性
第三章 靜態語言學和演化語言學
第二編 共時語言學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語言的具體實體
第三章 同一性、現實性、價值
第四章 語言的價值
第五章 句段關係和聯想關係
第六章 語言的機構
第七章 語法及其區分
第八章 抽象實體在語法中的作用
第三編 歷時語言學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語言變化
第三章 語言演化在語法上的後果
第四章 類化
第五章 類比和演化
第六章 流俗詞源
第七章 粘合
第八章 歷時的單位,同一性和現實性
第三篇和第四篇附錄
第四編 地理語言學
第一章 關於語言的差異
第二章 地理差異的複雜性
第三章 地理差異的原因
第四章 語言波浪的傳播
第五編 回顧語言學的問題 結論
第一章 歷時語言學的兩種展望
第二章 最古的語言和原始型
第三章 重建
第四章 人類學和史前史中的語言證據
第五章 語系和語言的類型
索引
校後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一切明显的结果是:文字遮掩住了语言的面貌,文字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种假装。我们从法语oiseau“鸟”这个词的正字法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在这里,口说的词waso中没有一个音是以它固定的符号表示的,这可连那语言的一点影子都没有了。 另一个结果是:文字越是不表示它所应该表现的语言,人们把它当做基础的倾向就越是增强⋯⋯要使oi能念成wa,它本身必须独立存在。那实际上是wa写成了oi。为了解释这种怪现象,人们还说,那是o和i的一种例外发音。这又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因为它意味着语言依附于书写的形式。这无异是说,人们可以容许有某种违反文字的东西,好像书写的符号就是规范。 ⋯⋯这种虚构甚至可以表现在语法规则方面,例如法语的h。法语有些词的开头原因不带送气,但是为了纪念它们的拉丁语形式,却添上了一个h:例如homme(从前是ome),因为拉丁语的形式是homo。但是另外有些来自日耳曼语的词,其中h确实是发音的,如hache,hareng,honte等等⋯⋯在那时期,“送气的h之前不能有连读和省音”这条规则是正确的。但是到现在,这个公式已经失去了意义;送气的h已不再存在,这个名称不再指音,只不过表示在它的面前不能有连读或省音而已。于是这就成了一种循环论,h只不过是一种来自文字的虚构的东西。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6页 -
对汉人来说,表意字和口说的词都是观念的符号;在他们看来,文字就是第二语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 文字表現語言第七章 音位學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人也喜欢 · · · · · ·
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7 条 )
> 更多书评 47篇
论坛 · · · · · ·
请问大家有没有觉得书中的语言风格过于晦涩难懂? | 来自Ann | 2 回应 | 2023-08-28 20:38:44 |
请问读这本书之前需要具备哪些知识? | 来自奋斗党 | 4 回应 | 2022-11-08 14:21:40 |
这门书适合零基础的人学习语言学么 | 来自X翼翼 | 3 回应 | 2022-08-31 00:41:55 |
为什么在讨论符号历史继承的时候否定语言起源研究... | 来自克拉拉Clara | 1 回应 | 2022-08-30 20:01:37 |
无题 | 来自家乐比海盗 | 1 回应 | 2022-08-30 20:00:10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8.0分 154人读过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9.1分 151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8.1分 12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哲学专业本科基本阅读书目 (大理寺卿)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自我通识教育 (锟斤拷)
- 推荐给妹妹的书 (船山顶上草)
- 豆瓣五星图书【哲学】 (爱玛·包法利)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momo 2007-12-09 15:27:03
断断续续读了四五年了。。。。。
74 有用 南池子 2012-04-12 22:46:01
影响太深远啊!历时性和共时性、语言和言语,简直就是整个后现代人文学科探讨思维的精髓。
88 有用 叁人 2014-02-08 00:32:15
一本不认为已经读过的书
22 有用 Kazia 2017-04-24 16:03:56
为啥别人的脑子这么好用
6 有用 曳尾.avi 2015-10-01 00:57:40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似乎索绪尔有一点“下绝对准确定义”和“精确分节”的强迫症,语言可能更加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然而有的时候分析做到太洁癖,就像解剖到了细胞一样,可能有些结论很难说还是不是一个有机体的特性了。
0 有用 青丝成雪 2023-11-25 10:28:17 海南
可谓是语言学的圣经、开天辟地之作。
0 有用 Petrarca 2023-11-24 17:59:00 福建
不仅如此,自然语言受到文学语言的影响也可能破坏语言的统一。一个民族达到一定文明程度必然会产生这种情况。我们所说的“文学语言”不仅指文学作品的语言,而且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指各种为整个共同体服务的、经过培植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语言。任由它自由发展,语言只会成为一些互不侵犯的方言,结果导致无限的分裂。但是随着文化的发展,人们的交际日益频繁,他们会通过某种默契选出一种现存的方言使成为与整个民族有关的一切事务的... 不仅如此,自然语言受到文学语言的影响也可能破坏语言的统一。一个民族达到一定文明程度必然会产生这种情况。我们所说的“文学语言”不仅指文学作品的语言,而且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指各种为整个共同体服务的、经过培植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语言。任由它自由发展,语言只会成为一些互不侵犯的方言,结果导致无限的分裂。但是随着文化的发展,人们的交际日益频繁,他们会通过某种默契选出一种现存的方言使成为与整个民族有关的一切事务的传达工具。选择的动机是各种各样的:有时选中文化最先进的地区的方言,有时选中政治领导权和中央政权所在地的方言,有时是一个宫廷把它的语言强加于整个民族。一旦被提升为正式的和共同的语言,那享有特权的方言就很少保持原来的面貌。 语言学的唯一的、真正的对象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 (展开)
0 有用 風山島的秋栗 2023-11-22 19:52:13 湖北
看不懂…
0 有用 有灵词客 2023-11-22 17:13:49 江苏
太考验智商和耐心了好吧……对不起,我没有耐心……
0 有用 薇薇🍞 2023-11-14 14:50:31 吉林
厉害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