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ncept of Law的书评 (32)

木头人爱看书 2013-08-24 17:38:58 法律出版社2006版

对哈特的法律的概念的简介

哈特《法律的概念》的框架和内容简介        哈特的《法律的概念》一书内容上十分丰富,他从反驳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着手,分别从内容、适用范围、起源模式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法律与以威胁为后盾的命令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哈特提出了他著名的“法律规则说”,即把法...  (展开)
大人 2011-01-25 00:17:2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版

关于分析法学的一些读书笔记(没办法不从哈特写起!)

分析法学是现代性的产物,它一面摆脱神学,一面攻城略地,建立起逻辑自洽的体系,拼命朝科学靠拢。它谢绝了一切超验的外在权威,把立足点放在了社会事实本身。现代世界诸神隐退,冲突在不同价值预设的群体中产生。当社会中的人们以自己的利益诉求为对象进入社会,排除分...  (展开)
喵喵达 2021-08-16 15:37:55 法律出版社2018版

《法律的概念》读书笔记(一至六章)

一、恼人不休的问题 第一章可以视为全书的纲领和导论。哈特指出,对于法律是什么这一问题。人们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议题之上:一,法律与由威胁所支持的命令有何区别?二,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有何区别?三、什么是规则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法律属于规则? 由于法律的上位概念...  (展开)
早睡小张 2022-01-12 18:02:11 法律出版社2018版

《法律的概念》第一章:恼人不休的问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法理论的困惑 在法学发展过程中,“什么是法律”这个问题被不断讨论,并且各种学者和法律人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回答。但在其他的一些自然科学或医学学科,如“什么是化学?什么是医学?”这些问题并不会成为讨论的焦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大部分人可以很容...  (展开)
子殷 2018-10-10 21:21:04 法律出版社2018版

第三版导言的翻译问题

中午拿到《法律的概念》第三版中译本,花了点时间校读了Leslie Green写的导言。译文总体上在准确性、流畅性和简洁性上做的都很棒,但美中不足,有一些瑕疵暂列如下。 1. 原文斜体的部分在中译本中并未被标示出来。斜体一般是作者想要特别强调以引起读者注意的一种写作方式,比...  (展开)
绘里。 2012-12-12 19:33:26 法律出版社2011版

对前四章的总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的前四章,简述之即是哈特首先提出了解答“法律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的路径,并对该路径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该路径即是通过对奥斯丁理论的批判分析出法概念的要素。随后,其对该理论的失败原因做了充分的说明和分析。 首先,对于法律本质的三个争论不能用简单的定...  (展开)
马拉桑 2010-08-28 00:32:05 法律出版社2006版

法律的概念(一)

法律是什么或者说法律的本质是什么,对每一个法律人或者有志成为法律人来说都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终极命题。刚入手哈特的《法律的概念》,无可辩驳的一本好书,轻翻几页,震撼良多。 给一个命题下定义无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扩散性解释,将该命题放入其种属,用宽泛性的词语描述其...  (展开)
新新民子 2022-03-05 11:21:24 法律出版社2018版

哈特法理论的三重变奏——以《法律的概念》为出发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赫伯特·哈特,被称为20世纪英美国家最伟大的法理学家,在哈特之前,英美国家的法理学界讨论的都是诸如“所有”、“占有”、“法人”等概念的酸腐学科,哈特以哲学的方法,以一般化的视角提出了一般化的、描述性的宏大叙述的法学理论,他的理论的诞生,对英美法系的意义相当重...  (展开)
2021-01-17 20:47:11 法律出版社2011版

許家馨:《法律的概念(第二版)》导读

H.L.A. Hart, The Concept of Law 主持人:顏厥安(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導讀人:許家馨(中研院法律所籌備處助研究員) 这本书的书名the concept of law,其实可以更生动地翻译为《”法律“这个概念》。换言之,哈特这本书讨论的正是:“法律”这个概念到底意味着什么...  (展开)
飞碟 2020-12-27 23:34:16 法律出版社2018版

哈特对于奥斯丁“以威胁为后盾的命令”法律模型的批判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英国人哈特所著的《法律的概念》,第三版最早于1961年以英文出版。该书是哈特在法理学绪论课程的基础上写成的,授课对象是牛津大学的法科学生,被当作法理学的入门著作。用哈特本人的话来说,“法律人会将此书视为分析法学的一篇论文,因为它所关心的是阐明法律思维的一般架构...  (展开)
概念爱人 2021-02-28 20:38:23 法律出版社2018版

《法律的概念》内容概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本书是哈特在法律学绪论课程的基础上写成的,自1961年出版后即变成了用英语写就的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法哲学著作,是一本法理学的入门之作。 ● 但是本书的目的不在提供一种作为规则的对于法律这个概念的定义,使人们可以把这个定义当做一项规则来检验“法律”这个语词是否正...  (展开)
大柴小象 2013-11-28 13:49:52 法律出版社2006版

读《法律的概念》第五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章的标题为“法即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的结合”。章内分为了三个小标题,分别是:一个新的开端,义务的观念,法律的要素。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将前三章概括为“一个关于失败的记录”,因此“需要一个新的开端”。这个失败的记录即是指在一些观念中法律等同...  (展开)
Marvin 2020-08-02 14:45:01 法律出版社2006版

一些琐碎

法律的疑问 何为法律?我想起高三,申请自招时我自己写的一段话: 身为一个理科生,当我决定选择法学的时候,是选择抛弃了自然科学里的确定性,相信盘根错节的社会表象之下,存在着某种规则指点江山,指向另一种迷人的确定性;当我想了解生活的原貌时,当我想探究这所谓的「某...  (展开)
田晨彤 2018-05-30 21:40:5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版

承认规则是法体系基础&承认规则的不确定性&道德理想与社会批评&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

【motive在哈特三步走里的地位】fear/morality/self-interest等各种动机→→determination to obey守法的内在面向→→behavior of obedience守法的外在面向。奥斯特OBBT模型错误地将动机限缩为仅fear一种。 承认规则是法体系基础 The case for calling the rule of recognition...  (展开)
哲夫成城 2023-08-03 19:41:59 法律出版社2018版

【转】黄涛:《法律的概念》与对道德的放逐

作者简介:黄涛,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先后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2—2014)和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2016—2020)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2017—2018)。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与法哲学、权利理论等。已出版专著 《...  (展开)
讲理 2022-06-18 21:47:54 法律出版社2018版

复数接受与法体系的无丝分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哈特说:“法体系中个别的法庭可能偶尔会违反这些规则,但是这些违反的行为必须被绝大多数其他的法庭批判,视为对共同、公共标准的背离。这种情况的存在不只是关乎法体系是否有效率或其是否健全的问题,这种情况的存在,乃是我们在逻辑上能够说一个法体系确实存在的必要条件。...  (展开)
竹樵 2022-06-09 00:24:41 法律出版社2018版

哈特论司法裁判的道德论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法律的描述性与规范性概念 在哈特看来,法律事实上是什么和法律应该是什么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按照他的法理论,可以直接从对社会事实的描述中得到结论;后者则属于对法律这一概念的反思,是一个规范性问题。因此,从法律应该是什么无法推导出法律事实上是什么,对法律...  (展开)
葵花依旧向阳 2018-03-02 22:55:03 法律出版社2006版

初读《法律的概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初入法律这个“坑”,是由于少年时代看追的香港律政剧。记得我在一项名为“你的法学入门”的调查上填了“TVB dramas about law”.电视剧给我的感观是:法律惩恶扬善。律师义正词严,在法庭上威风凛凛。法官作为中局裁量者伸张正义,明察秋毫。心底油然而生起对法律的崇拜和...  (展开)
瑠璃園 2017-08-13 22:54:47 法律出版社2011版

答森茉莉学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个法体系的基础建立在以下这个情境,社会群体的大多数成员习惯性地服从于由主权者所发布,以威胁为后盾的命令,而主权者本身并不习惯性地服从于任何人。” (第六章)对这一理论的批判,是哈特本书的出发点。 但同时,也尽可能对其加以解释并完善,得以更细致地区分以概念...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2条)

订阅The Concept of Law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