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柴火灶的书评 (6)

子夜的昙 2013-10-15 13:06:54

美味基因--书评《妈妈的柴火灶》

文/子夜的昙 我一直对现代中国的商品房设计很是不满,完全不考虑对传统生活的容纳,比如绝对不会设计放泡菜坛的地方,很多本身对生活有着十分热爱的家庭,在搬进了新房子以后,不得不抛弃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生活,把泡菜坛给咔嚓掉了。当然也有顽固到坚决不扔掉传统生活的,比...  (展开)
iJoy 2017-11-21 21:34:20

妈妈的柴火灶,充满温情与智慧的所在

前凤凰卫视执行台长、搜狐网总编辑刘春为《妈妈的柴火灶》著了推荐序《馋死我了》,写得真好。他先调侃陈晓卿、沈宏非之流是只会动嘴的美食家,再隆重地抬出二毛是既上得了厅堂又下得了厨房的诗人,惹得我好想拜读二毛的书,围观一下诗人的手艺。 “有柴火灶的年代,才有袅袅升...  (展开)
屠夫 2020-08-07 20:14:34

痛快吃吧,畅快喝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痛快吃吧,畅快喝吧…… 三高警告,胆固醇警告,尿酸警告,心血管警告,现在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束手束脚…… 曾几何时,天天居无定所,吃着路边摊,喝着街边汤,一句,好吃,何等快活…… 现在,不能了,但是,不能吃了,不能放肆地吃喝了,但是可以看啊,可以看别人做的,可以听...  (展开)
weiweiqing99 2017-06-23 05:42:14

妈妈的爱与智慧是无穷的

这是一本读着香喷喷的书。作者主要怀念记忆中母亲所做的美食,每篇的布局结构类似,开头先详细描写母亲在缺肉少盐的日子里如何创造出一道道美食(这是我的最爱),然后回忆下与这道美食有关的友情或当下自己的尝试和改造,然后再摘抄下古人与这道菜有关的描述(出现频率最高的...  (展开)
很大的菠萝 2017-03-10 09:49:06

图文结合好

多看于2015.01.10日赠送的,一直没看下去,现在又翻了出来,吃饭之前看看,增加食欲,也给自己做菜找点灵感。 这是二毛的专栏结集,文章结构一般是这样:科普一下这道菜的起源,回忆一下往事(主要是老妈做的菜),陈述菜的做法,再引用些古籍(主要是袁枚《随园食单》)佐证,...  (展开)
夜间飞行 2019-09-05 09:51:18

606.19.40《妈妈的柴火灶》-二毛。

我最近在减肥,可想而知整个阅读过程的难熬。这也恰恰说明,本书很“入味”。 家常菜是中国第一大“菜系”,其口味之复杂千家万户各自精彩,其范围之广泛遍布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甚至漂洋过海植根异国他乡,其影响之深是每一个人终生不忘的记忆。 家常菜是各大菜系的根基,从贫...  (展开)

订阅妈妈的柴火灶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