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urice Blanchot
出版社: Gallimard
出版年: 1977-11-25
页数: 127 pages
定价: EUR 7.0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2070296996
出版社: Gallimard
出版年: 1977-11-25
页数: 127 pages
定价: EUR 7.0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2070296996
豆瓣评分
L'arrêt de mort的创作者
· · · · · ·
-
莫里斯·布朗肖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法国著名作家、思想家,1907年生于索恩-卢瓦尔,2003年逝世于巴黎。布朗肖一生行事低调,中年后不接受采访与摄影,但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整个法国当代思想界,对法国许多大知识分子和大作家如乔治‧巴塔耶、列维纳 斯、萨特、福柯、罗兰‧巴特、德里达等都影响深远。
关于译者
汪海,1977年生,安徽芜湖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曾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文学、神学与艺术研究中心留学并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20世纪法国文学理论、比较文学,以及道家哲学的现代阐释等。代表著作:《行动:从身体的行动到文学的无为》。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所谓爱情的不可能性,不是愤愤地说爱情不存在,也不是在说主体有没有条件、有没有能力爱另一个人,而是说本真的爱是完全无条件的,而且它恰恰在主体的能力之外、语言之外——一个主体所不能的领域。我们都知道纯粹无条件的爱是不可能的,然而正是对这一不可能之爱的信仰一直维系着、引导着爱的可能性现实中的爱。如果用数学语言来说,爱的可能性是一条曲线,它力图无限接近但永远不会相交的那条渐近线就是爱的不可能性爱指向另一个人,指向他者,主体很容易将他者置于客体的位置,以爱的名义将他者降低为满足主体爱欲的物,即使主体退一步说,咱们都做主体,建立平等的、互为主体的关系吧,爱又会变质为对称的交换关系。“坠入爱河”是有道理的,真正的爱开始于一种失控,一种无法抑制的坠落,开始于主体放弃主体地位的那一刻。我们不是靠意志和决定而爱上一个人的。“我决定爱上她,我会努力爱上她,我能够爱上她”,实际只会使我们离爱越来越远。不是我能爱,而是我不能不爱。爱情的激情( passion)对主体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体验,主体“我思故我在”的自持和自足假象被摧毁,存在者真切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不完整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页 -
孤独本身开始张口说话,我则不得不反过来言说这一说话的孤独。不是想要嘲弄它,而是因为有一个更大的孤独盘旋于它之上,而在这更大的孤独之上,还有更大的孤独。每个孤独都相继接话,想要压制那话语,让它沉默,结果反而都在无限重复它,并使无限变成它的回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L'arrêt de mort"的人也喜欢 · · · · · ·
L'arrêt de mort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我会永无休止地对那个念头说——来
【14年初读笔记,多谬伪,已改入18年布朗肖论: https://www.douban.com/note/693107332/ 】 《死刑判决》是布朗肖最“通俗易懂”的作品,文本的前半部分尤其如是,但是后半部分我们还是看到了后来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布朗肖。 布朗肖是“作者隐退”的先导,并已几乎将自我的消隐...
(展开)

隐秘之爱的不幸与消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暗夜包围的隐秘之中,J的死亡是我内心的隐秘。因目睹J与死亡对抗到最终请求以爱人之手亲自让死亡覆盖自身的过程,我的爱与J的死混同成一个整体。这个事件成了我往后生命中(尽管也不算太长了)无处不在的巨大暗影,巨大到不得不将它封闭上锁,关在某个房间无人可触碰之处。那... (展开)

死刑判决还是死亡中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死于人类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接近死亡,从最初的认为死亡很遥远的无所忌惮,到最终死亡日益并且必然降临时的恐惧。但是我们真正能够感受到死亡不是自己的死亡,而是身边人的死亡。这让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死亡给我们带来的悲伤,恐惧。 死刑判决这本书中... (展开)> 更多书评 2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8.9分 3542人读过
-
南京大学出版社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Station Hill Press @ Barrytown (1998)9.1分 5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Maurice Blanchot (Bovinokov)
- 我生活中明亮的光晕
- 我最爱的图书
- 布朗肖著作年表 (独自退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L'arrêt de mort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Porc au Prince 2019-09-26 08:09:20
比起之后的récit,有更浓重的卡夫卡味道。生即濒死,即被困于孤独的、主体性不断消融的苦痛体验
1 有用 金草乙IV 2022-12-08 20:32:20 北京
Tu fais partie de ma vie, mais je ai encore peur de votre départ. La distance entre vous et moi, c'est le monde.
0 有用 晃豆豆 2013-04-09 17:16:08
「安潔麗卡奇事」
0 有用 独自退场 2023-02-18 18:48:00 中国香港
"来。"——我所有的思考都是无主的情书,我渴望借鉴有你(你在)的形式,我将我一劈为二,而不是自我整全。我梦见了一个动词,梦见了那个声音,我一直寻找的声音:脚步声。踩在冥界的脚步声,也许是俄耳甫斯的脚步声,也也许不是。醒来后忘记了,而只记得它是如此贴切。反思:1.从梦到现实的跨越,能也不必拿到现实中(已粗略提及,待详细展开)(或许可以参照黑格尔接触现实的坍塌,一种独异于现实的完美机制);2.梦的运行... "来。"——我所有的思考都是无主的情书,我渴望借鉴有你(你在)的形式,我将我一劈为二,而不是自我整全。我梦见了一个动词,梦见了那个声音,我一直寻找的声音:脚步声。踩在冥界的脚步声,也许是俄耳甫斯的脚步声,也也许不是。醒来后忘记了,而只记得它是如此贴切。反思:1.从梦到现实的跨越,能也不必拿到现实中(已粗略提及,待详细展开)(或许可以参照黑格尔接触现实的坍塌,一种独异于现实的完美机制);2.梦的运行机制。不只是首先有情感,内容是胡乱填充的。而是梦还有一套自洽的说服机制,它让你相信梦中所见是如此真实如此贴切。那么现实中的说服机制是什么?又是谁给出的?我为什么会如此深信这个现实?还因为我无法越过现实来观照现实?因为连续性?也可以参考语言学习:我得到一个法语词汇,它是如此模糊,它是一片片夜晚,直到我 (展开)
1 有用 Sv y mbh 2020-04-09 18:30:30
‘pas de récit, plus jama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