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原來,人與黑猩猩最大的不同,
在於人類擁有想像的力量--
即使當下感到絕望,但是對未來懷抱著希望,
也因此,世界可以持續進步與發展。
人,何以為人?
人類的心智是怎麼演化而來的?
如同人類的身體是演化的產物,人類的心智,一樣也是演化的產物。
本書作者松澤哲郎是靈長學權威,他發現,世界上並沒有所謂「心智的化石」,可以提供我們研究人類認知演化的起源。然而,藉由瞭解人類演化的近親--黑猩猩,可以帶領我們一窺人類認知演化的奧祕。
人類與黑猩猩的DNA排列方式僅有1.2%的不同,但兩者之間究竟有何差異?本書透過研究人類演化的近親--黑猩猩的心智、語言、情感,藉由比較兩者相異之處,可以知道人類心智的哪個部分最為獨特,也得以窺見教育方式、親子關係或社會演化的起源。
作者發現,黑猩猩雖然沒有類似人類的語言,但是,從某種角度而言,黑猩猩之間情感牽絆的深厚程度,甚至遠超...
原來,人與黑猩猩最大的不同,
在於人類擁有想像的力量--
即使當下感到絕望,但是對未來懷抱著希望,
也因此,世界可以持續進步與發展。
人,何以為人?
人類的心智是怎麼演化而來的?
如同人類的身體是演化的產物,人類的心智,一樣也是演化的產物。
本書作者松澤哲郎是靈長學權威,他發現,世界上並沒有所謂「心智的化石」,可以提供我們研究人類認知演化的起源。然而,藉由瞭解人類演化的近親--黑猩猩,可以帶領我們一窺人類認知演化的奧祕。
人類與黑猩猩的DNA排列方式僅有1.2%的不同,但兩者之間究竟有何差異?本書透過研究人類演化的近親--黑猩猩的心智、語言、情感,藉由比較兩者相異之處,可以知道人類心智的哪個部分最為獨特,也得以窺見教育方式、親子關係或社會演化的起源。
作者發現,黑猩猩雖然沒有類似人類的語言,但是,從某種角度而言,黑猩猩之間情感牽絆的深厚程度,甚至遠超過人類。
本書從心智的歷史學開始,探討人類會共同養育後代、用微笑凝視培養親子關係、懂得分工合作、善用各種工具,以及會教導和學習、有語言也有記憶,導出人類成長與演化的動能,在於想像的力量--即使我們很容易感到絕望,然而,在絕望之餘,我們擁有想像的力量,能夠寄望於未來。也因此,這個世界能夠繼續進步與發展。
想像的力量的创作者
· · · · · ·
-
松澤哲郎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思考語言課程教授。1950年出生,1974年畢業於京都大學文學部哲學系,理學博士。1978年起,他開始進行名為「小愛計畫」的黑猩猩心智研究。從1986年開始,每年都前往非洲對野生黑猩猩進行野地生態調查。2000年,以包括小愛和小步在內的三對黑猩猩母子為對象,開始進行黑猩猩的知識和技術如何傳承給下一代的研究,探索人類心智與行為演化的起源,開啟「比較認知科學」的研究領域。他也是日本學術會議會員,曾獲頒日本紫帶勳章(對學術、藝術、運動領域有卓越貢獻者)。
著有《演化的近親--人類與黑猩猩》《黑猩猩的心智》《黑猩猩是猩猩人--小愛與非洲的夥伴們》(以上由岩波書店出版);《黑猩猩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東京大學出版會出版);《森林傳奇.黑猩猩》(繁體中文版由知識風出版);《小愛與小步》(講談社出版)。
編有《人,何以為人?》《心智的進化》(以上...
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思考語言課程教授。1950年出生,1974年畢業於京都大學文學部哲學系,理學博士。1978年起,他開始進行名為「小愛計畫」的黑猩猩心智研究。從1986年開始,每年都前往非洲對野生黑猩猩進行野地生態調查。2000年,以包括小愛和小步在內的三對黑猩猩母子為對象,開始進行黑猩猩的知識和技術如何傳承給下一代的研究,探索人類心智與行為演化的起源,開啟「比較認知科學」的研究領域。他也是日本學術會議會員,曾獲頒日本紫帶勳章(對學術、藝術、運動領域有卓越貢獻者)。
著有《演化的近親--人類與黑猩猩》《黑猩猩的心智》《黑猩猩是猩猩人--小愛與非洲的夥伴們》(以上由岩波書店出版);《黑猩猩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東京大學出版會出版);《森林傳奇.黑猩猩》(繁體中文版由知識風出版);《小愛與小步》(講談社出版)。
編有《人,何以為人?》《心智的進化》(以上由岩波書店出版);《黑猩猩的認知與行為之發展》(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出版)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心智的歷史學
世上並沒有「心智的化石」可供人研究
每個時代總是有數種不同人類同時存在
與近親比較,與相似者比較
黑猩猩在分類上屬於人科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心智的歷史學
世上並沒有「心智的化石」可供人研究
每個時代總是有數種不同人類同時存在
與近親比較,與相似者比較
黑猩猩在分類上屬於人科
人類與黑猩猩究竟有什麼差異?--DNA排列方式1.2%的不同
◎第二章 生活史--人類會共同養育
那些關於野生黑猩猩的二三事
黑猩猩的生活
文化上的差異
社會
生活史
「祖母」這個角色
養育子女
黑猩猩的父親是「心靈支柱」
共育--人類會共同養育
◎第三章 親子關係--人類會微笑,會相互凝視
親子關係的演化
緊抓父母的子女,懷抱子女的父母
相互凝視
仰躺時,會不斷地伸手伸腳的黑猩猩寶寶
為什麼人類的小嬰兒總是胖嘟嘟的?
仰躺的姿勢讓人類得以進化
◎第四章 社會性--人類會分工合作
相互凝視、新生兒微笑、新生兒模仿
採取相同行動
模仿和家家酒遊戲
傳染開來的打哈欠
自我認知
從模仿到理解他人的感受
伸手助人
拐騙
社會智能的四個發展階段
◎第五章 工具--認知的深淺
各式各樣的工具
用野外實驗方式研究黑猩猩的工具使用
摜用手
工具使用的發展
行為文法
使用工具與使用記號的同形性
循環認知結構
理解他人之心的心理
一例反證式的科學研究
靈長類考古學
◎第六章 教育與學習--人類會教導與認可
類人猿的語言學習研究
以科學手法面對哲學問題
白老鼠的左右腦分工研究
以和人類同樣的方法,研究黑猩猩眼中所見的世界
什麼是「相同的環境」?
以參與觀察的方式研究認知發展
靈長類研究所裡的黑猩猩們
堆積木的發展
不教導的教育、從仿效中學習
教導與認可的教育
黑猩猩與自閉症
腦部發展
學習的臨界期
文化的傳播
◎第七章 語言與記憶--取捨之間
顏色的範疇
色彩名稱的學習與範疇區分
基本色彩詞彙
圖形文字
圖形文字的拼寫
等值性不成立
以史楚普效應確認等值性
記憶能力
取捨的假說
◎第八章 想像的力量--有絕望,也有希望,這就是人類與黑猩猩的不同
黑猩猩畫出來的畫vs.人類畫出來的畫
黑猩猩不會感到絕望
想像的時間與空間,多麼廣闊
◎篇幅略長的終章--貼近演化上的近親
在飼育環境下
在野生環境中
綠色走廊計畫
◎結語
◎參考資料
· · · · · · (收起)
想像的力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何以为人?或许是因为会想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黑猩猩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类?》这本书中,日本灵长类动物心理学家松泽哲郎通过自己长期对黑猩猩的观察和研究,将其与人类相比较,来探究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才是人类?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人类在生物的世界中所处的位置。我们在中学已经学过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这... (展开)
《想象的力量》笔记:想象力使人类超越了其他动物

凝聚了几十年心血的一本书。

500万年的深情回眸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13)7.8分 31人读过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8.6分 27人读过
-
岩波書店 (2011)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动物庄园 (ZOOKEEPE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想像的力量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Я 2015-11-14 01:35:11
2013-7-17开的书,终于读完了。作者的观点很有道理,阐释了很多人何以为人的观点。而且湾湾的翻译很顺畅很舒服。竖着读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等有空了一定要好好的再读一遍
0 有用 ZOOKEEPER 2013-04-10 11:06:09
500万年的深情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