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的书评 (105)

谢飞导演 2022-12-22 16:21:26 新星出版社2016版

读小津导演传记《豆腐匠的哲学》

接着听完了这位日本电影大师的自传,比较平淡地讲述了自己的创作经历,所获不多。 对影史研究家们津津乐道地称赞的“榻榻米高度”的镜头低角度个人风格,小津自己的解释倒是很特别:“这种做法就已经在《肉体美》(小津1928年作品,底本已散佚)的布景中使用了。那是一个在酒吧...  (展开)
Skytaste 2013-07-02 09:22:20

怀念做豆腐的人 (毛尖)

小津安二郎的书《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在内地出版,像我这种,吃了他多年豆腐的影迷,拿到书的时候,因为有点激动,过了好一会才去打开。这是小津的方式。这就像,《东京物语》中,东山千荣子扮演的妈妈凌晨三点死了,早晨的时候,原节子扮演的二儿媳去找爸爸笠智...  (展开)
李小丢 2013-06-06 15:26:19

豆腐的筋骨

《新白娘子传奇》里,碧莲曾经跟天不怕地不怕的戚宝山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宝山偏不信邪,开了个豆腐店起早贪黑卖豆腐,才真正尝到了人间百味。所以,看到小津安二郎说自己是只会做豆腐,不会做咖喱饭和炸猪排的人的时候,我认为他并不是在自谦,相反的,他是...  (展开)
青豆小姐打酱油 2013-05-27 12:21:38

这里是楢山

 母亲生于明治八年,育有三男两女,我是次子。姊妹兄弟各自嫁娶,只剩下母亲和我同住,已经二十多年。  大概在单身的我这里住得舒服,也可能是还放不下我,母子俩就这么悠闲度日。  母亲早睡早起,我正好相反,即使在家里,我们也难得一起吃饭。  到去年为止,母亲还很...  (展开)
乌拉乌拉 2013-05-15 10:51:05

豆腐店番外——小津安二郎和他的女演员们

田中绢代 田中绢代从《我毕业了,但……》一片开始,一共出演了小津的十部作品,仅次于饭田蝶子,是非常了不起的数目。虽然小津说《风中的母鸡》不是一部“好的失败作品”,但还是让田中凭借此片在1947年、1948年连续获得每日电影奖的最佳女主角奖项。只是1950年,因出访...  (展开)
颖殊小妹 2013-07-01 22:16:55

未觉池塘春草梦

初见小津的作品,是四年前在电影鉴赏课上,放了他的名作《东京物语》。我还记得那个晚上,因为听说是最容易混学分的选修课,所以坐了满满当当的人,我提前去了,还在第三排抢了一个座位。不记得为什么没有认识的同学一起,只记得那天自己一个人看完了整场电影。边上不认识的情...  (展开)
湖蓝色 2013-08-13 22:54:40

为什么要看小津?

上影节的小津展映,很遗憾,只抢到了一张《麦秋》。意外的,和平那间不小的放映厅里,几乎满座,几乎都是,年轻人。 头一次在影院里看小津的影片,当导演和原节子等人的名字在荧幕上出现,当片头镰仓的景色一点点在宽幕上展开时,我的眼睛竟然湿润了。念书时候,曾遇一位疯疯癫...  (展开)
奕由 2016-11-01 22:02:19 新星出版社2016版

愿绘泥中之莲——小津安二郎的电影艺术笔记

《豆腐匠的哲学》,是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影事”系列书籍之一,作者是日本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翻开书页,颇为喜悦,书中偏后部分附有《东京物语》剧本。 这本书小开本,精装,在外观上给我一种很雅致的感觉。《豆腐匠的哲学》在官方上被称为是小津安二郎自传随笔集。看过书之...  (展开)
敲扁土豆 2013-05-15 15:59:44

我所遇到的小津安二郎

说来惭愧,到去年为止,我只看过小津的一部电影《东京物语》。那是高中时候买的,封面是一对很阴沉的老夫妻的照片,当时还以为是恐怖片,好长一段时间不敢看。也不知道为什么买了。后来看《看电影》时,才发现这部片子很有名,就翻箱倒柜的找出来看。当然,当时并不太了...  (展开)
Skytaste 2013-06-05 13:01:59

天才识天才 小津和黑泽明

黑泽明和小津安二郎都是日本电影史上的电影巨人。两人的电影风格截然不同,一个鲜明,一个清淡。 1943年,黑泽明的处女作《姿三四郎》完成,小津安二郎看了之后,评价说:“如果满分是一百分,我给一百二十分。” 还有一个故事,山田洋次导演有一天到黑泽明的书房...  (展开)
齐物秋水 2013-07-19 18:35:08

去魅始得真小津

鲁迅曾说,许多人认为陶渊明是“浑身静穆”的,但他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诗句,说明陶渊明也有着“金刚怒目”的一面。其实,大家未尝不知人与人性的多元与微妙,只是由于无意或有意的被遮蔽及自我遮蔽,单线条、囿于一尊成为很多艺术家的外在形象。如导演小津...  (展开)
苏莫 2013-06-06 11:34:17

小津安二郎:活在对电影的爱中

小津安二郎在谈到黑泽明的时候曾说:“我一直注意黑泽明,喜欢他的《野狗》,但是有点担心他最近似乎在重蹈内田吐梦的覆辙。”这个所谓“内田吐梦的覆辙”,说的是黑泽明电影里花样翻新的实验性。同样作为享誉世界的日本电影导演,与黑泽明充满实验性的风格不同,小津安二郎的...  (展开)
当归莳子 2013-05-22 08:50:59

我只做豆腐:余味与留白

如果想更多知道一个伟大导演的内心与余味,这本书是小津最 好的选择。 说来惭愧,到现在只看过小津5部电影。 每次看小津的电影,都无法抬头,是哪种有非常强非常强的磁性,将你钉在那里。 不是悬念和故事(这似乎是作家的事情),而是在画面之外、声音之外、银幕之外,给你留了...  (展开)
连城in花城 2014-05-21 10:22:50

柏拉图之恋:小津和原节子

在小津的粉丝之间流传着一个传说:小津过世后,每年的12月12日,也就是小津的生日和死日这一天,他的墓碑上都会放着一束红蔷薇。红蔷薇是小津最喜爱的花,这大家都知道。这送花的人会是谁呢?人们都在猜测,据说有人看到在这一日的大清早,有位女人怀抱着花束,在手电筒的照引...  (展开)
连城in花城 2014-05-21 10:22:09

.天下何人不识君:小津的电影票房

小津的电影卖座吗?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据说,当年在新浪潮导演崛起拍片的时候,小津曾对这些叛逆的电影人满腹牢骚,抱怨他自己“不得不拍摄高票房的电影,来收拾年代一代电影人不负责任的娱乐带来的烂摊子”(这种说法来自奥蒂•波克的《日本电影导演》中的《小津安二郎》一...  (展开)
张敞 2013-06-07 16:41:37

小津安二郎的富士山之美

最新出的《我是开豆腐店的,所以我只做豆腐》里面一篇文章的题目是《电影以余味定输赢》。小津的电影最富余味,是吃白菜豆腐,回头嘴边有菜根香。如今看了这本书,发现小津的文字也是宁静淡远,颇富生机。 这本书的出版页上写着出版于2013年6月,我却是在5月中旬就拿到了。国内...  (展开)
浮生 2014-01-06 15:48:30

生活的本质与人性的温暖。

小津的电影是平淡甚至是乏味的,咋一看甚至没有剧情,只是截取一段日常生活而已,但若细看,其中一饮一食、一朝一夕乃至衣着摆设等等就全是内容,甚至缺一不可。用他的话来说,电影真正能感动人的并非跌宕起伏的“意外”,而是剧终之后的余味,是生活的本质与人性的温暖。  (展开)
飛渡先生 2013-09-16 16:47:53

另一个小津

作为一名“非常日本”的电影导演,小津安二郎为后世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丰富的话题。于是,在《小津》(唐纳德•里奇著)、《导演小津安二郎》(莲实重彦著)等著作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站在光环下的大师:他对电影事业一腔热情,始终怀揣对艺术的谦卑之心,不断用电影语...  (展开)
铅笔后面有橡皮 2017-08-10 12:42:08 新星出版社2016版

追攀更觉相逢晚,谈笑难忘欲别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比如有人做纳豆,有人做油煎豆腐,也有人做豆腐,我想,我只做纳豆就好,即便同样是纳豆,我想继续做更加不同的纳豆,我觉得,要做我必须做的纳豆就已经够忙的了。” 作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小津安二郎的迷妹,这本书里值得我拿小本本抄下来的东西简直是太多了,所以只从目录里截...  (展开)
北京若耶 2013-12-18 12:09:36

最难得的,是晓得自己是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早上看到好多美好的句子,小津安二郎《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 其中有他的战争笔记,在写给友人的信中,他写道:“避过鲜红的彼岸花,拉野屎……” 当时他在南京。 还有一篇叫《怀念跳骚》,写得好有感觉。 在咬紧牙关忍受困苦和匮乏的行军中,他的目光里依然有大片的...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共105条)

订阅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