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岁月的书评 (67)

彼岸 2007-11-21 13:38:57

一个人的乌托邦——评《缅甸岁月》

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英帝国殖民统治下的缅甸。主人公弗洛里,一个驻缅英国木材商,卷入双重漩涡:一重是当地土著治安官吴波金和印度医生维拉斯瓦米的争权夺利;另一重则是他对白人女孩伊丽莎白的苦苦追求。就在费尽周折、弗洛里即将赢得美人归,而他的土著朋友...  (展开)
阿梦 2011-01-12 11:21:52

孤独的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奥威尔素以《1984》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三书。 在他小说里,主角无不有股与世格格不入的先行者的孤独。他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不合理的一面,无法苟同,无法视若罔闻。或寄希望于人,或身怀希望而不自知。 常言道,谣言止于智者。那...  (展开)
Yurii 2008-05-25 21:22:55

我的人生究竟何去何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http://www.luanxiang.org/blog/archives/518.html 我的人生究竟何去何从?这是弗洛里思考良久的问题。 弗洛里,英国人,三十五岁上下,一直在缅甸做木材生意。不列颠帝国已到暮年,缅甸的白人无不感叹帝国堕落,前途无望,却保留着昔日的地位和优越感 ——他们有专属于自己...  (展开)
Di端人士Ω 2015-12-03 00:39:41

奥威尔的缅甸岁月

关于缅甸这个邻国,我知道得并不多。电影方面只看过吕克贝松那部讲述昂山素季,在豆瓣上永远也找不到的《the lady》。还有一本加拿大漫画家的书《Chroniques birmanes》(也可以翻成缅甸岁月,哈)。看过那篇讲述 Myanmar和 Burma区别文章的朋友,一定看出来,那位加拿大画家选...  (展开)
悟空 2013-02-26 11:08:52

强烈建议在去缅甸旅行途中阅读

《缅甸岁月》这本书强烈建议在去缅甸旅行途中阅读,书中那些故事所发生的殖民时期的背景、奥威尔对缅甸当时的人物、环境的刻画,都让人有种无比错乱恍惚的穿越感,尤其是当你读完一段后,抬头望望窗外的丛林村落或车水马龙的大街时... 时光就在那瞬间停滞了... 另外,在缅甸有...  (展开)
豆苗 2008-10-27 00:35:49

以读史、读人性的观点来看这本书

无论什么种族的人都一样难逃庸俗,无论什么地方的殖民地都是一样的悲苦。 George描述的东南亚殖民地生活和东南亚人、华人描述的东南亚殖民地生活没什么两样,但出发的立场不一样,味道自然也不一样。我还清楚的记得《异乡奇遇》里面也有同样的描写,白人统治者绝对不允许他们...  (展开)
拧巴小姐 2015-11-18 11:48:18

我们终究摆脱不了意识形态对命运的束缚——读《缅甸岁月》

一部《缅甸岁月》,把我的思维和目光聚焦到了一百年多前的缅甸——上上世纪末和上世纪初,英属殖民地时期的缅甸。那时候,除了日本,亚洲的绝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愚昧、落后、贫困的年代,也是中国正积贫积弱,船不坚炮不利,除了白银和茶叶外什么也输不出的年代,相比于文...  (展开)
左叔 2019-01-17 12:31:3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版

阴谋、爱恋以及远去的背影

文图 / 左叔 于我而言,《 缅甸岁月 》有一个非常艰涩的开场,好在我最后坚持了下来,慢慢地进了小说的情境,能够抓住我的作者对于是人的 孤独 感描写和把握,就是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 孤独 感。当然,英国作家 乔治·奥威尔 的这一本《 缅甸岁月 》主题并不只有这些,隔...  (展开)
Chloe 2016-05-20 21:22:54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版

你终究难以去到那个地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首先,看的版本是新译版,译言古登堡计划下郝爽女士和张旸先生的合译作。没有看过李峰的译版,但个人感觉,这个译版的翻译质量还是不错的。 对于George Orwell,开始知晓他,不是《动物农场》,也不是《1984》,而是大学高级英语书上的一篇Marrakech,也就是从那...  (展开)
King 2013-09-09 09:06:01

缅甸岁月

殖民统治是好是坏呢?其实各有各有看法,就算是被殖民者也未必有统一看法。对于殖民统治的代表印度帝国来说,吉卜林显然认为是伟大的崇高的光荣的。可是奥威尔正好相反。 此书算是奥威尔的早期文学。书中基本没有一个“正面”形象,其实最具典型性的倒是那个缅甸人吴金波,他用...  (展开)
feifeiRun 2012-07-07 21:44:31

我的人生将何去何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奥威尔的这本《缅甸岁月》竟是扎扎实实的现实主义小说。而且情节写得跌宕起伏,结构交织严密,南亚闷热却鲜花怒马的光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敌对而共存的复杂关系,主角弗洛里的孤寂,都写得如此动人如在眼前。 弗洛里的身上你很容易看到《1984》中温斯顿的影子,同样的在...  (展开)
Linus van Pelt 2009-06-24 15:23:25

吐点槽吧,瑕不掩瑜

就小说而言,部分章节稍显拖沓,快到结尾的高潮部分,节奏也没有把握好。真正结尾时,反倒没有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不过,这是人家第一篇小说,何必吹毛求疵。 我已经能够在小说的字句之间,再度回味奥威尔在缅甸的经历,我也能体会和同情主人公那种孤独又挣扎...  (展开)
oysterkaki 2019-01-14 21:10:56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版

異鄉人主題的又一傑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經同事推薦,用一周的時間讀完了《緬甸歲月》。 說來也是慚愧,視奧威爾大大為偶像的我,此前也只讀過那最出名的那兩本而已。 在港的第五年了,一些當初來時的單純和孤勇也應當加以反思。而奧威爾的《緬甸歲月》帶來了這樣的價值。殖民到底留下了什麼呢?奧威爾說,「圓禮帽和...  (展开)
低端XC亲自 2017-08-19 15:11:50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版

个体向群体的倒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奥威尔笔下的主人公往往是浑身缺点而又正巧善于质疑的小角色。他们的质疑不仅针对这个荒谬世界中傀儡般生活着的同类,而更是对自己随波逐流的群居本能的绝望反抗。但个体怎么能抗衡群体呢?他们甚至无法耐受孤独。故事开始的时候弗洛里就知道,很多事情都不大对头。土著居民不...  (展开)
青子 2017-01-11 19:31:39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版

闷热,潮湿,百无聊赖

从读了《情人》后,对一些描写殖民时期社会风貌的作品就比较感兴趣。喜欢《缅甸岁月》这个书名,并早早计划要看。以为是本杂记文集,拿到书才知道是小说。不过,也不失望,比起杂文来,它也毫不逊色的呈现了缅甸那个时期的炎热,潮湿,沉闷,混乱落后,和百无聊赖。在这闷热里...  (展开)
Anbf 2022-09-21 09:52:30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版

《缅甸岁月》——讽刺性的结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阅读时长:四个半小时 之前阅读了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一则讽刺性动物政治寓言,而《缅甸岁月》则是以现实的人为主角的小说。主线主要有两条:弗洛里和伊丽莎白的爱情线以及吴金波和维拉斯瓦米医生加入欧洲俱乐部的“斗争”线。 不同于叙事性小说,这本小说还包含了很...  (展开)
夕月人 2021-09-28 09:36:59 辽宁人民出版社2017版

如果有一天去缅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直觉得东南亚有一种致命的魅力。阳光总是灿烂,长长的海岸线,充满异域风情又带点宗教神秘色彩。人们有着深色的皮肤和唇色,深邃的眼眶,睁大眼睛直直地盯着你。当一本《季风吹拂的土地——现代东南亚的碎裂与重生》上市时,就迫不及待看完了。但这是精英写给精英的书,高高...  (展开)
半夏 2021-01-12 22:20:24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版

理解奥威尔,也了解缅甸

奥威尔和缅甸,应当如何走近,然后理解。是先了解奥威尔书写的缅甸,还是先去了解缅甸岁月塑造的奥威尔。这可能也是个类似于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问题。 日不落帝国挺近东方,占领了富饶肥沃的大片热土,远离英伦阴雨的绅士们在上头尽情掠夺剥削的同时,也给落后的东...  (展开)
特困生 2020-10-31 14:53:00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版

奥威尔的《缅甸岁月》与奥威尔的缅甸岁月 ——兼论奥威尔的思想历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奥威尔的《缅甸岁月》与奥威尔的缅甸岁月 ——兼论奥威尔的思想历程 《缅甸岁月》发表于1934年,是奥威尔的首部长篇小说,取材于作者在缅甸的真实经历,反映了他思想上的蜕变。 一、《缅甸岁月》的故事 1.1 背景 1886年1月1日,经过三次英缅战争的打击,缅甸沦为英印殖民政府的...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67条)

订阅缅甸岁月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