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木星任务”失败之后,“发现号”太空船即将坠毁在木星上。弗洛伊德博士带队,美苏合作前往救援。等他们一行人好不容易与“发现号” 汇合,却发现船上惟一幸存的太空人鲍曼已经变成了“星童”,他还透过 “哈尔”的银幕,警告博士等人必须在15天之内离开木星……
在阿瑟·克拉克众多作品中,以“太空漫游”四部曲最为脍炙人口,他用丰富的第一手太空科学资料,创造出比现实太空科技更为创新的场景;而他扎实的科学背景,更使作品中提到的科技情节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本书是“太空漫游四部曲”之一的《2010太空漫游》。
作者简介 · · · · · ·
阿瑟·克拉克,英国国籍,现当代最出色的科普、科幻双栖作家,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二十世纪三大最伟大科幻小说家”。 克拉克的作品具有极强的预见性,联合国、NASA和互联网都从他的书中受益。他是撰文提出通信卫星概念并证实其技术可行性的第一人,被誉为“世界通信卫星之父”。 克拉克的代表作品有《童年的终结》、《城市与星》、“拉玛系列”、“奥德赛系列”等。这些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畅销不衰。
目录 · · · · · ·
序|预见2010首版序|现实与幻想互为印证首版致谢|第一手数据、维生系统与热吻1996年附记|这些人与这些事第一篇 里奥诺夫号第一章 天文望远镜下的会面第二章 海豚之屋第三章 SAL 9000第四章 任务侧写第五章 里奥诺夫号第二篇 钱学森号第六章 苏醒第七章 钱学森号第八章 掠过木星第九章 大渠之冰第十章 来自欧罗巴的呼救第十一章 冰与真空第三篇 发现号第十二章 下坡狂奔第十三章 伽利略的世界第十四章 双重接触第十五章 逃出巨大的魔掌第十六章 私人信笺第十七章 登舰二人组第十八章 救援第十九章 风车行动第二十章 哈儿克星第二十一章 哈儿复活第四篇 拉格朗日第二十二章 老大哥是谁第二十三章 第一次约会第二十四章 侦查行动第二十五章 天平动点第二十六章 缓刑第二十七章 插曲:真情告白第二十八章 无力感第二十九章 突然现身第五篇 众星之子第三十章 回家第三十一章 迪斯尼村第三十二章 水晶泉第三十三章 蓓蒂第三十四章 告别第三十五章 复职第三十六章 深海之火第三十七章 劳燕分飞第三十八章 泡泡世界第三十九章 在舱库里第四十章 黛西,黛西……第四十一章 值夜班第六篇 噬星怪物第四十二章 机器里的鬼魂第四十三章 思考实验第四十四章 消失的把戏第四十五章 落跑行动第四十六章 倒数计时第四十七章 最后的巡礼第四十八章 飞越背日面第四十九章 啃噬星球的怪物第七篇 太隗初升第五十章 挥别木星第五十一章 银河之主第五十二章 引爆第五十三章 临别的厚礼第五十四章 在两颗太阳之间第五十五章 消失的黑夜终曲:20001年译后记|创作不违背科学知识附录本书名词解释全书系主要人物介绍克拉克年表克拉克相关网站
序|预见2010首版序|现实与幻想互为印证首版致谢|第一手数据、维生系统与热吻1996年附记|这些人与这些事第一篇 里奥诺夫号第一章 天文望远镜下的会面第二章 海豚之屋第三章 SAL 9000第四章 任务侧写第五章 里奥诺夫号第二篇 钱学森号第六章 苏醒第七章 钱学森号第八章 掠过木星第九章 大渠之冰第十章 来自欧罗巴的呼救第十一章 冰与真空第三篇 发现号第十二章 下坡狂奔第十三章 伽利略的世界第十四章 双重接触第十五章 逃出巨大的魔掌第十六章 私人信笺第十七章 登舰二人组第十八章 救援第十九章 风车行动第二十章 哈儿克星第二十一章 哈儿复活第四篇 拉格朗日第二十二章 老大哥是谁第二十三章 第一次约会第二十四章 侦查行动第二十五章 天平动点第二十六章 缓刑第二十七章 插曲:真情告白第二十八章 无力感第二十九章 突然现身第五篇 众星之子第三十章 回家第三十一章 迪斯尼村第三十二章 水晶泉第三十三章 蓓蒂第三十四章 告别第三十五章 复职第三十六章 深海之火第三十七章 劳燕分飞第三十八章 泡泡世界第三十九章 在舱库里第四十章 黛西,黛西……第四十一章 值夜班第六篇 噬星怪物第四十二章 机器里的鬼魂第四十三章 思考实验第四十四章 消失的把戏第四十五章 落跑行动第四十六章 倒数计时第四十七章 最后的巡礼第四十八章 飞越背日面第四十九章 啃噬星球的怪物第七篇 太隗初升第五十章 挥别木星第五十一章 银河之主第五十二章 引爆第五十三章 临别的厚礼第五十四章 在两颗太阳之间第五十五章 消失的黑夜终曲:20001年译后记|创作不违背科学知识附录本书名词解释全书系主要人物介绍克拉克年表克拉克相关网站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太空漫游(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2001太空漫游》《3001太空漫游》《2061太空漫游》
。
喜欢读"2010太空漫游"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2010太空漫游"的人也喜欢 · · · · · ·
2010太空漫游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3 条 )

作者还是偏心亲儿子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发现最近看书的速度提高了,好事,孰能生巧。 一本书还是集中读完比较好,中间如果相隔,时间也不要太长,否则会失掉一些乐趣。 Floyd博士,前政府高层,德高望重的科学家,HAL的以研究Jupiter为最优先任务的命令就是他写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都很强,当然也压力山大,既要和俄罗... (展开)
太隗初生,照耀欧罗巴!
相比于《太空漫游:2001》,2010显然叙事更加恢弘,情节更加丰富,出场人物也更多元,甚至引入了爱情和婚姻的讨论。但缺点也很明显,前面五分之四的剧情过于拖沓了,值得注意的只有钱学森号一个小高潮,直到最后的点燃木星才迎来真正的也是唯一的高潮。木星被引爆,化身路西法...
(展开)

木卫二的生命原来是三体人的原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国人的宇宙飞船钱学森号到木卫二取水。 重力发生器。 相敬如冰。 爱因斯坦说得很对,仁慈的上帝虽然令人费解,但他绝无恶意。 变成纯能量体的鲍曼回地球,进入电路,解决了一场核弹危机。 我刚刚骗了一个鬼。 人欲横流的比佛利山庄。 计算机系统的精神病。老子就是不爽。 鲍... (展开)

个人阅读2010太空漫游的感受
1.第二章里提到的《索拉里斯》是由苏联导演安德列·塔科夫斯基执导的科幻电影,与《2001:太空漫游》齐名。 2.作者是真的很欣赏钱学森,查了一下,钱学森的著作启发作者一些脑洞,或者帮助作者对星际航行进行了设定。 3.第二部中将中国视为美俄航天领域的竞争对手,里边很多调...
(展开)
> 更多书评 43篇
论坛 · · · · · ·
所以哈尔死了吗? | 来自蛙蛙 | 1 回应 | 2021-08-08 14:46:15 |
TMA2不是在土星吗,怎么跑月球上去了? | 来自雍正四爷 | 2019-08-02 10:41:28 | |
木星变成太隗之后的问题 | 来自Fight💪 | 2019-07-23 21:13:25 | |
2001和2010是不是有情节对不上啊? | 来自abao | 2 回应 | 2019-02-24 23:28:27 |
谭允基:对《2010 太空漫游》中译本的一些意见 | 来自祥瑞御兔 | 5 回应 | 2018-11-06 14:44:42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9.1分 4154人读过
-
Del Rey (1984)9.0分 51人读过
-
远方出版社 (1998)7.9分 67人读过
-
遠流 (出版日期:2006 年 10 月 20 日)8.4分 3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周刊》的书架(2007年~2009年)(2010.08.28) (絮佩维埃尔)
- 豆瓣五星图书【科幻】 (爱玛·包法利)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叠书记I (小欢欢)
- 打造私人图书馆搜主意 (自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2010太空漫游的评论:
feed: rss 2.0
17 有用 Kreuzberg 2013-06-06 14:32:10
令人发指的翻译啊……
1 有用 N 2012-07-29 18:51:09
赶脚没有2001好看。赶脚翻译也不如之前好,有的地方有点拗口。
4 有用 江流 2016-07-07 20:55:30
在JUNO开始探索木星的时候,看一部82年完成的描述木星及其卫星的小说,瞬间感觉时空穿越了般(ง •̀_•́)ง期待JUNO的成果,木星有钻石核心吗~
0 有用 挑灯看剑 2018-06-18 20:17:07
节奏有点慢,但是现在越来越喜欢这种沉稳细腻举重若轻的慢节奏了
2 有用 [已注销] 2011-11-04 11:12:19
木星果然没了!
0 有用 斜杠青年\\\ 2022-07-23 14:51:41
承上启下的一本,这本书里对中国人的描写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挺到位的~ @2014-09-04 10:55:31
0 有用 伪文青の谎言 2022-07-08 17:36:38
跟2001一样,到了中后部分才好看起来
0 有用 豆瓣用户 2022-05-19 21:28:19
比喻不仅具有文学修辞的审美作用,还具有认识作用,比喻试图用已知的事物征服未知的对象,征服后的未知会变成新的已知。当太阳作为一个遥远崇高的神灵时,人类用篝火去比喻它;而千万年后当电流燃烧钨丝发出光亮时,又用太阳去比喻灯光。异国他乡、冥界天堂、太空宇宙都是幻想中的遥远目的地,所以穆天子传、奥德赛、神曲与科幻都是不同时代的游记,是人们在已知的悬崖向未知云海的眺望。 克拉克笔下的外星文明是人类无法理解的崇... 比喻不仅具有文学修辞的审美作用,还具有认识作用,比喻试图用已知的事物征服未知的对象,征服后的未知会变成新的已知。当太阳作为一个遥远崇高的神灵时,人类用篝火去比喻它;而千万年后当电流燃烧钨丝发出光亮时,又用太阳去比喻灯光。异国他乡、冥界天堂、太空宇宙都是幻想中的遥远目的地,所以穆天子传、奥德赛、神曲与科幻都是不同时代的游记,是人们在已知的悬崖向未知云海的眺望。 克拉克笔下的外星文明是人类无法理解的崇高神秘的所在,人类好像是它们圈养的蚂蚁宠物,是它们的实验对象或过家家玩具,好像在玩孢子或者模拟人生。叙事结构上,基本是前面多半本在写段子、塑造人物、前情提要,最后结尾才开始挖坑写主线,节奏有点失调,不过依然幽默可爱宏大深远 (展开)
0 有用 雪花银 2022-05-16 21:02:21
如果说2001是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的科幻史诗,2010只是一部上乘的科幻故事,视野集中于太空探险的人类,连脱离物质的鲍曼也还是围绕着人类刷存在感。作者修改2001里的个别情节和设定,可能是为了更方便电影续集的改编吧,实际上改编的电影还不错。
0 有用 Seeyou~ 2022-05-16 13:07:52
想象力很丰富,但是内容深度感觉不如前作《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