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全译本)
译者: 包志刚
页数: 362
定价: 36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全译本)
ISBN: 9787567600645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全译本)
译者: 包志刚
页数: 362
定价: 36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全译本)
ISBN: 9787567600645
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战争与和平的创作者 · · · · · ·
-
列夫·托尔斯泰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他的作品包括文学、宗教、哲学、美学、政论等著作,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一个时代,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等。
刘辽逸(1915—2001),原名刘长菘,安徽濉溪人,曾用名长松。1939年于西北联合大学俄文商业系毕业。1943年在桂林开始从事俄苏文学译介工作。译著有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杜布罗夫斯基》《哈吉穆拉特》、高尔基的《童年》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我们完全不了解一种行为(不论这是一种罪行还是一种善行,或是一种无所谓善恶的行为)的原因时,我们认为这种行为的自由成分最大。如果我们看到的是罪行,我们就急于想惩罚它。如果我们看到的是善行,我们就赞赏它。如果我们看到的是无所谓善恶的行为,我们就认为它最独特、最自由。但如果我们知道无数原因中的一个,我们就会看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我们就不会那么坚持惩罚罪行,不会那么赞赏善行,对貌似独特的行为也并不觉得那么自由。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28页 -
苹果熟了就落下来,但它为什么落下来?是因为地心吸力,是因为果柄于枯,还是因为苹果被太阳晒熟,果实变重了,因为风吹动它,还是因为站在树下的孩子想吃它? 这都不是原因。这一切只是由于发生重大的有机的自发事件所需条件的偶合。植物学家发现苹果落下是纤维质腐烂等原因造成的。站在树下的孩子说,苹果落下是因为他想吃并为此做了祷告。他们的说法同样都是又对又不对。有人说,拿破仓到莫斯科是因为他想去那里,他的灭亡是因为亚历山大要他灭亡;另外有人说,一座被挖空的大山塌陷是因为最后一个工人挖了最后一镐土。这两种说法同样都是又对又不对。历史事件中的所谓大人物,其实只是给事件命名的标签罢了。他们同事件本身的关系极小,就像标签样。 他们的每一行动,他们自以为是由他们的意志决定的,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而是同历史的全部进程相关联,由永恒的力量注定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部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全译本)(共66册),
这套丛书还有
《神秘岛》《德伯家的苔丝--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全译本)》《呼啸山庄/世界文学译丛》《茨威格作品选集》《克雷洛夫寓言》
等
。
战争与和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87 条 )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0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9.4分 26011人读过
-
Wordsworth Editions Ltd (2001)9.2分 144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9.4分 971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8.7分 925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谁读这本书? · · · · · ·
> 1人读过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