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lectuals的书评 (47)

老探戈 2007-01-28 11:36:09 究竟出版社2002版

剥下知识分子的外衣

终于读完了保罗·约翰逊(Paul Johnson)的《所谓的知识分子》(Intellectuals),这是一本“颠覆”之作,作者把笼罩在所谓的知识分子头上的光环抛开,把这些“人类的良心”放在聚光灯下,从个人生活的角度观察他们,从而揭露出他们华丽的外衣下藏着的“小”。 读这本书,首先...  (展开)
Lotus & Lennon 2021-12-12 15:37:17 新华出版社2021版

作者本人有段11年的婚外情

保罗·约翰逊,1928年生,今年已经93岁高龄。维基百科称他是记者、流行历史学家(popular historian)、演说家、作家。维基百科称他非常反共。 有意思的是,这个老哥批评他书里的人政治观点上墙头草,其实他早年是支持左翼的,然后到了80年代又转向右翼保守派。不少事情得看时...  (展开)
深山夜读 2007-01-21 17:30:15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版

最危险的知识分子

看完了保罗.约翰逊的《知识分子》。 这是一本专揭知识分子尤其是大知识分子短的书。作者详尽地展示和评说了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布莱希特、罗素、萨特、埃德蒙·威尔逊、维克多·高兰茨、莉莲·海尔曼等十多位人文知识分子不为常人所知的私生活。以往,这些...  (展开)
yiyi烦你 2010-03-05 07:31:49 究竟出版社2002版

蔡康永私讀推薦35

蔡:這個社會對於知識份子有很多的期望,他們認為知識份子因為知道較多的事情、道理,受過比較多的教育,所以應該要活得比較像一個有尊嚴、有原則的人,實際上,台灣自己發生的事情,已經一再地證明了知識份子未必會做正確的抉擇,在很關鍵的時刻,他們比很多沒有受過知識教育...  (展开)
mango 2010-10-11 23:47:46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版

不仅仅是八卦一勺烩~

约翰逊的这本书与我们当今的“潮流”——鄙视知识分子,嘲笑高学历,颇有契合之处。比如,眼下网上常有人将教授戏称为“叫兽”,而大众媒体也的确不是披露某些教授的无耻言行。一个浮躁拜金的社会出现招摇撞骗、德行有亏的知识分子是在不足为奇。然而我们也不能以“一颗老...  (展开)
Quasarrise 2015-01-23 17:59:35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版

《知识分子》摘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卢梭 少年时父母去世,早年无固定职业,做了十几年华伦夫人的小白脸,还称其为妈妈,是一个自负又自怜的人,后来也一直以此赢得贵妇的赞助。39岁因第戎科学院征文获奖一炮走红,从此得到富人的资助。 虽然写了儿童教育的作品,但卢梭自己对孩子不好。卢梭和女仆勒瓦塞生有五个...  (展开)
Bamboo Insight 2013-12-19 13:44:18 究竟出版社2002版

结论:提防知识分子

出自本书最后一段: 我们的探讨现在要结束了,从世俗的知识分子开始取代旧式的神职人员,成为人类的引路人和导师,至今正好是两百年左右。对于那些力图教导人类的知识分子,我们已经查看了他们当中的许多个案,考察了他们是否具有完成这一任务的道德和判断力的资格。我们特别...  (展开)
海风 2017-12-07 15:27:07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版

心理阴暗的作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主页的介绍这么说:“可能是惊世骇俗的,也可能是哗众取宠的,但它十分值得一读。。。约翰逊先生在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所干的一切坏事中洋洋得意,告之了许多我们所熟悉的大知识分子――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布莱希特、罗素、萨特、威尔逊、高兰茨……不为我...  (展开)
名字写在水上 2013-11-02 14:33:49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版

知识分子的另一面

保罗·约翰逊以近乎八卦的方式,更多的是通过对私生活的描写,对历史上的一些大师进行了褒贬(当然主要是贬斥和批判)。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大师的名单:卢梭、雪莱、列夫·托尔斯泰、萨特、威尔逊、高兰茨、海明威……每个人都有专门一章,捎带着被品评的,还有拜伦、狄德罗等。 ...  (展开)
候猗 2021-10-31 21:26:25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版

一次失败的凝视

提示:因为短评字数不够用才发到这里来,框架很乱,好长句乱用,恐有碍阅读。 只读了第三章,也就是涉关马克思的那一章。作者似乎很想通过另辟蹊径地刻画人物的阴暗面来显扬出一种微妙的权威,一种智识上、对秘闻的了解上相对于大众的优越。但一个悖论是,作者越以这样的目的出...  (展开)
UlquiorraCifer 2014-08-20 12:26:42 究竟出版社2002版

伪善是公知之恶

这本书其实就是历史学家写的八卦野史,但其震撼人心之处在于主角都是我们常以为“伟光正”的著名知识分子。保罗约翰逊为我们揭示了这些整日高喊“正义”,“道德”,“博爱”的知识名流,其实个人品质并不高尚:卢梭忘恩负义,雪莱不守信用,托尔斯泰专断残暴,罗素喜欢胡说八...  (展开)
风雪 2009-06-14 23:07:40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版

恰恰相反

之前看了两章,今晚继续,保罗·约翰逊的【知识分子】,眼中一片悲凉。作为文字的生产者,他们都热爱抽象的人,但大多并不能延伸到任何一个具体的人,当然,除了自己。他们热衷与观察这个社会和之间的人,包括自己,带着浓厚的主观色彩,不可否认,正是这些主观的东西让他们的...  (展开)
Yurii 2007-01-11 16:15:42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版

这个世界是复杂的

“你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其他人?”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义正辞严而又雄辩有里的句子,在网络上与人舌战,这是常用的伎俩。 其实,细细想来,这样的逻辑,经不起推敲。 这是一本颠覆性质的书,说好听一点是“解构”,说不好听就是“扒粪”。 我当然相信书中关于那些...  (展开)
闲人无稽 2019-07-25 15:55:02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版

平凡的知识分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本颠覆一般人观念的书,用一句话来总结全书的主旨就是: 知识分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尚,那么无私,那么伟大,他们也是凡人。 全书一共主要考察了11位近代知识分子的情况,从他们的思想出发,结合他们的家庭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对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颠覆性“审...  (展开)
山顶洞人 2013-12-31 19:24:27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版

哗众取宠还真实

刚读毕《知识分子》(保罗·约翰逊著),国内发行本缺关于马克思的那一章,网上有译文。 作者认为知识分子应为本世纪那些造成巨大社会灾难的计划负责,作者对一些著名知识分子追名逐利、言行不一进行了揭露(从学术看很难进行事实反驳),这是本书的价值之一。但是作者选取的十...  (展开)
aphrodite 2011-08-23 23:48:28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版

尾音

但我还要再进一步说,在我们这个悲剧的世纪,千百万无辜的生命牺牲于改善全部人性的那些计划——最主要的教训之一是:提防知识份子。 不但要把他们同权利杠杆隔离开来,而且当他们试图集体提供劝告时,他们应当成为特别怀疑的对象。提放知识分子的委员会、讨论会和联盟,不要...  (展开)
子哉 2010-04-19 01:05:59 究竟出版社2002版

道德与知识

很多所谓大哲,其个人为人或许是卑劣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其为人而贬低他的著作。当然,凡事都有底线,像纳粹那种科学家是不应该算及在内的。在欧洲在美洲,人们习惯中世纪的宗教观,凡事用道德去衡量一个人,一个人再成功,只要道德有缺点,在他们看来这个人就是不可...  (展开)
豆友2j89PNHnPI 2024-04-30 16:38:05 新华出版社2021版

对于普通人是挑优点,而对于那些异于常人的天才则是找缺点。 那是因为在普通人一大堆的缺点里面,只能挑优点。 而天才总是缺点无数,但那几乎太阳似的时代真理,远远的超乎缺点的影响。 反而因为这些缺点,才显得天才是个人。而不是所谓高高在上,将真理带到人家的神灵。 就如...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47条)

订阅Intellectuals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