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钱穆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3-8
页数: 1114
定价: 99.80
装帧: 平装
丛书: 钱穆作品系列(三联2012版)
ISBN: 9787108046987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3-8
页数: 1114
定价: 99.80
装帧: 平装
丛书: 钱穆作品系列(三联2012版)
ISBN: 9787108046987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作者在八十六岁时患眼疾以致“目盲不能视人、罔论读写”的情况下,自己口述,夫人笔记,然后口诵耳听一字一句修改订定。终迄时已九十二岁高龄,故题曰“晚学盲言”。
全书共三部分,分别为“宇宙天地自然之部”、“政治社会人文之部”、“德性行为修养之部”。九十篇专题虽篇各一义,却相贯相承。每篇都是两个命题的对举,如整体与部分、抽象与具体、常与变、道与器、权与能、礼与法、雅与俗等等,均博而返约,致广大而尽精微,可谓是作者晚年对中国文化核心要义与中西文化异同的一次总结性的盖棺论定。
晚学盲言的创作者
· · · · · ·
-
钱穆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目录 · · · · · ·
序
上篇 宇宙天地自然之部
一 整体与部分
二 抽象与具体
三 时间与空间
四 常与变
五 自然与人文
六 变与化
七 道与器
八 物世界与心世界
九 道与理
一〇 中庸与易简
一一 质世界与能世界
一二 人生之阴阳面
一三 灵魂与德性
一四 大生命与小生命
一五 天地与万物人生
中篇 政治社会人文之部
一六 国家与政府
一七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
一八 政与学
一九 政党与选举
二〇 权与能
二一 国与天下
二二 政治与社会
二三 群居与独立
二四 群与孤
二五 中国家庭与民族文化
二六 中国文化中之五伦
二七 五伦之道
二八 中国五伦中之朋友一伦
二九 中国文化传统与人权
三〇 简与繁
三一 尊与亲
三二 色彩与线条
三三 礼与法
三四 教育与教化
三五 操作与休闲
三六 生命与机械
三七 共产主义与现代潮流
三八 道德与权力
三九 道义与功利
四〇 创业与垂统
四一 帝王与士人
四二 风气与潮流
四三 自然与人为
四四 组织与生发
四五 雅与俗
下篇 德性行为修养之部
四六 生与死
四七 乐生与哀死
四八 性与命
四九 平常与特出
五〇 公私与通专
五一 公私与厚薄
五二 情与欲
五三 天地与心胸
五四 己与道
五五 心之信与修
五六 为己与为人
五七 性情与自然
五八 手段与目的
五九 传统与现代化
六〇 历史上之新与旧
六一 辨新旧与变化
六二 内与外
六三 安定与刺激
六四 器与识
六五 孟子论三圣人
六六 中与和
六七 人物与事业
六八 知识与德性
六九 学问与知识
七〇 知识与生命
七一 知与情
七二 修养与表现
七三 为政与修己
七四 进与退
七五 积极与消极
七六 存藏与表现
七七 人世与出世
七八 宗教与道德
七九 平等与自由
八〇 文与物
八一 静与减
八二 广与深
八三 多数与少数
八四 福与寿
八五 同异得失
八六 德与性
八七 尊与敬
八八 德行
八九 客观与主观
九〇 理想与存养
· · · · · · (收起)
上篇 宇宙天地自然之部
一 整体与部分
二 抽象与具体
三 时间与空间
四 常与变
五 自然与人文
六 变与化
七 道与器
八 物世界与心世界
九 道与理
一〇 中庸与易简
一一 质世界与能世界
一二 人生之阴阳面
一三 灵魂与德性
一四 大生命与小生命
一五 天地与万物人生
中篇 政治社会人文之部
一六 国家与政府
一七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
一八 政与学
一九 政党与选举
二〇 权与能
二一 国与天下
二二 政治与社会
二三 群居与独立
二四 群与孤
二五 中国家庭与民族文化
二六 中国文化中之五伦
二七 五伦之道
二八 中国五伦中之朋友一伦
二九 中国文化传统与人权
三〇 简与繁
三一 尊与亲
三二 色彩与线条
三三 礼与法
三四 教育与教化
三五 操作与休闲
三六 生命与机械
三七 共产主义与现代潮流
三八 道德与权力
三九 道义与功利
四〇 创业与垂统
四一 帝王与士人
四二 风气与潮流
四三 自然与人为
四四 组织与生发
四五 雅与俗
下篇 德性行为修养之部
四六 生与死
四七 乐生与哀死
四八 性与命
四九 平常与特出
五〇 公私与通专
五一 公私与厚薄
五二 情与欲
五三 天地与心胸
五四 己与道
五五 心之信与修
五六 为己与为人
五七 性情与自然
五八 手段与目的
五九 传统与现代化
六〇 历史上之新与旧
六一 辨新旧与变化
六二 内与外
六三 安定与刺激
六四 器与识
六五 孟子论三圣人
六六 中与和
六七 人物与事业
六八 知识与德性
六九 学问与知识
七〇 知识与生命
七一 知与情
七二 修养与表现
七三 为政与修己
七四 进与退
七五 积极与消极
七六 存藏与表现
七七 人世与出世
七八 宗教与道德
七九 平等与自由
八〇 文与物
八一 静与减
八二 广与深
八三 多数与少数
八四 福与寿
八五 同异得失
八六 德与性
八七 尊与敬
八八 德行
八九 客观与主观
九〇 理想与存养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钱穆作品系列(三联2012版)(共20册),
这套丛书还有
《朱子学提纲》《论语新解》《古史地理论丛》《秦汉史》《黄帝》
等
。
喜欢读"晚学盲言"的人也喜欢 · · · · · ·
-
- 道德哲学十一讲 7.6
-
- 新编中国哲学史(增订本) 9.4
-
- 西方伦理学史 8.3
-
- 雅克·德里达研讨班论生死 7.8
-
-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9.0
-
- 现代中国思想研究 7.8
-
- 乔姆斯基 8.6
-
- 辩护的政治 9.2
-
- 思想 8.7
晚学盲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读钱穆先生《晚学盲言》简记
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精读宾四先生的巨著,内心颇为震撼,收获良多,读罢之后想概括其思想及本书要义,实难下笔,但为整理分享,不自量力试言一二,谬误之处,望学友多加指正。 《晚学盲言》为钱先生晚年大成之作,若把此书按现代方法进行归类,其实并不是很恰当,本书囊括历史...
(展开)

既不懂中西也不懂科学与艺术
矮大紧推荐的,读到一半已经读不下去了,满篇都是偏见与盲目的自大,就从中西之别就能看出,钱先生既不懂西方更不懂东方,他认识的东方只是故纸堆里的中国,我严重怀疑矮大紧没有完整读过此书。对比同时代的房龙先生,我深感自惭。真正的偏见就是强迫把人按照种族、颜色、地理...
(展开)


钱穆:《晚学盲言》(中篇)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钱穆首段言:[《中庸》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国人重人之德性,故重公更过于更私,重大更过于重小。国家民族之大生命更重于家室个别之小生命。人类之德性,亦于此表达。而为政为教之大公至正之大本大源,亦胥在是矣。]【343】以国家与政府一题而论。西... (展开)> 更多书评 31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8.1分 261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8.4分 338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8.3分 67人读过
-
九州出版社 (2011)8.6分 6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三联学术 2011—2018】 (三联学术)
- 37°暖书单(二) (37°暖)
- 2014年图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 晓说”和 “晓松奇谈”提到的书籍+电影+音乐 (IVA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晚学盲言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信我 2018-07-28 16:43:46
看完之后印象最深的两句话“执两用中”以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面试的过程中正好也用到了 这应该也是读书的乐趣之一 奈何所受国学教育太少 乃为一大憾事
1 有用 半个君子 2024-05-12 15:01:52 四川
用四书五经作为论据,实难信服。敬仰老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爱慕。破旧易,开新难。
0 有用 lu 2023-04-06 18:57:56 浙江
“中国人生彻头彻尾乃人本位,亦即人情本位之一种艺术与道德。儒家居正面,道家转居反面,乃为儒家补偏而救弊。然皆不主张欲,故亦绝不采个人主义之功利观与权力观,此则其大较也。”中国为中心立场偏好居多。
0 有用 桃童默默呛 2020-12-30 07:48:33
很多观点是目前不明白有所保留的, 但是字里行间都还是钱穆先生那种到生命最后都对中华文化深沉的感情…
0 有用 朱元璋大可爱 2019-08-28 14:24:30
忘的比读的快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