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咖啡應該像地獄般黝黑
死亡般強烈
愛情般甜美。
──土耳其諺語
咖啡杯裡的文明史
翻轉世界八百年
為何到衣索匹亞人家裡作客要喝三杯咖啡?
為何維也納人不敢拿卡布奇諾咖啡開玩笑?
為何土耳其人不提供咖啡給妻子會被判離婚?
咖啡是垂手可得的日常飲料,但在人類文明發展史卻扮演重要角色。它啟蒙西方文明,也改變人類歷史走向。當阿拉伯人開始種植咖啡,他們的文明發展比其他民族更快:當鄂圖曼王國掌握咖啡豆大權,他們便成為世上最有勢力的國家;當咖啡在英國出現,便掀起國家爭霸與征服世界意志;而法國大革命,也是起於巴黎咖啡館興盛之時。
咖啡曾經是藥物、祭祀物品,被回教徒視為惡魔的飲料,但由威尼斯商人引入歐洲後成為十七世紀城市文化象徵,二十世紀初又因文人聚集咖啡館,成為知識傳播、辯論公共議題的時尚飲料。
作者為了揭開咖啡之謎,從咖啡發源地衣索匹亞出發,經阿拉伯、埃及、伊朗、...
咖啡應該像地獄般黝黑
死亡般強烈
愛情般甜美。
──土耳其諺語
咖啡杯裡的文明史
翻轉世界八百年
為何到衣索匹亞人家裡作客要喝三杯咖啡?
為何維也納人不敢拿卡布奇諾咖啡開玩笑?
為何土耳其人不提供咖啡給妻子會被判離婚?
咖啡是垂手可得的日常飲料,但在人類文明發展史卻扮演重要角色。它啟蒙西方文明,也改變人類歷史走向。當阿拉伯人開始種植咖啡,他們的文明發展比其他民族更快:當鄂圖曼王國掌握咖啡豆大權,他們便成為世上最有勢力的國家;當咖啡在英國出現,便掀起國家爭霸與征服世界意志;而法國大革命,也是起於巴黎咖啡館興盛之時。
咖啡曾經是藥物、祭祀物品,被回教徒視為惡魔的飲料,但由威尼斯商人引入歐洲後成為十七世紀城市文化象徵,二十世紀初又因文人聚集咖啡館,成為知識傳播、辯論公共議題的時尚飲料。
作者為了揭開咖啡之謎,從咖啡發源地衣索匹亞出發,經阿拉伯、埃及、伊朗、土耳其到歐洲,他走遍四分之三世界,喝了各式各樣咖啡2920公升,走訪1500年前咖啡豆被運往葉門的路線,穿越邊界禁地與危險區域,到衣索匹亞調查咖啡的祭祀儀式,再穿越印度尋找咖啡豆種子來源,還經過薩伊奴隸以前走過的咖啡樹路徑、巴西以前關奴隸的咖啡種植農場。在伊斯坦堡小巷,在維也納、倫敦與巴黎咖啡館,都有他的足跡。
本書結合旅行見聞與歷史爬梳,對咖啡文明史做了總整理。讀完此書,你將了解咖啡帶給我們的巨大影響!
讚譽推薦
咖啡學系列作者 韓懷宗 導讀
生態綠董事長 余宛如
國寶級白目作家 馮光遠
廣播人,文字工作者 馬世芳──推薦
◆ 「剛左派飲食文學的代表。這部作品巧妙融合咖啡狂熱者的歌誦,與真正的行家觀察。」──《出版人週刊》
◆ 「本書非常的有趣、迷人與豐富……作者一手『釀造』的『濃醇』內容,絕對會讓你上癮!」──《柯克斯書評》
◆ 「這是一本完美有趣的作品,作者精采編織咖啡的傳播史,耙梳西方文明的重要歷程。」──《華盛頓郵報》書評
◆ 「一段有趣的探險,成就這本書的重要地位。」──《獨立報》書評
◆ 「非常有趣……我再也不會以同樣的態度看待早餐的咖啡了。」──傑夫.格林瓦德(著名旅遊作家)
◆ 「非常好玩的一本書。作者為了追求完美咖啡,帶領讀者走過衣索匹亞、巴黎,再從土耳其的芳香小屋直到巴西。這杯香濃的咖啡讓你品嚐到最後一滴,都會覺得很棒!」──馬克.羅森布倫(歷史學教授)
作者简介 · · · · · ·
史都華‧李‧艾倫(Stewart Lee Allen)
美國紐約人,自封社會人類學者,專門研究咖啡。
他的經歷多采多姿,曾擔任葡萄園工人、劇場導演、湯屋服務員、掘墓人、龐克作曲人、走私者,當然也是一名作家。為了寫作《咖啡癮史》,他走遍四分之三世界、啜飲2920公升咖啡,從衣索匹亞出發,橫跨亞、歐、美三大洲,目的就是要探究咖啡誕生源頭,以及咖啡如何改變人類文明與歷史。
他的作品刊登在《瓊斯夫人》(Mother Jones)雜誌、《洛杉磯週報》(LA Weekly)、《灣區衛報》(Bay Guardian),另有著作《惡魔花園》(In the Devil's Garden)(時報出版)。
譯者簡介
簡瑞宏
文化大學英文系畢業、東京都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曾擔任大學講師,於《民族誌》(Ethnos)雜誌發表多篇論文。專職翻譯飲食文化與民俗藝術書籍,其小品文...
史都華‧李‧艾倫(Stewart Lee Allen)
美國紐約人,自封社會人類學者,專門研究咖啡。
他的經歷多采多姿,曾擔任葡萄園工人、劇場導演、湯屋服務員、掘墓人、龐克作曲人、走私者,當然也是一名作家。為了寫作《咖啡癮史》,他走遍四分之三世界、啜飲2920公升咖啡,從衣索匹亞出發,橫跨亞、歐、美三大洲,目的就是要探究咖啡誕生源頭,以及咖啡如何改變人類文明與歷史。
他的作品刊登在《瓊斯夫人》(Mother Jones)雜誌、《洛杉磯週報》(LA Weekly)、《灣區衛報》(Bay Guardian),另有著作《惡魔花園》(In the Devil's Garden)(時報出版)。
譯者簡介
簡瑞宏
文化大學英文系畢業、東京都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曾擔任大學講師,於《民族誌》(Ethnos)雜誌發表多篇論文。專職翻譯飲食文化與民俗藝術書籍,其小品文散見國內報章雜誌。
目录 · · · · · ·
01 第一杯咖啡
1988,從肯亞出發
02 衣索匹亞的咖啡源頭
地獄的季節
我的第二杯咖啡
03 咖啡的祈禱
奧羅墨族的咖啡儀式
撒爾儀式中的咖啡
前往阿瑪卡
04 葉門的古老咖啡港
航向摩卡港
第一個用咖啡豆煮咖啡的人
05 咖啡與卡特葉
咖啡的邪惡姊妹
惡魔的飲料
06 葉門咖啡
現代咖啡的前身
07 咖啡在印度
加爾各答的咖啡館
極品:猴子與貓的糞便?
08 守信用的騙子
咖啡杯外的故事
09 土耳其咖啡帝國
旋轉舞與咖啡
香料市集中的催情咖啡
10 戰爭與咖啡的傳播
嚴禁咖啡的蘇丹王
卡布奇諾源自維也納?
11 歐洲革命運動的推手
取代啤酒的「黑色吟釀」
催生民主與人文的場所
咖啡擴張主義
12 巴黎咖啡館
助消化的聖品
咖啡館裡的革命
13 咖啡與新世界的相遇
誰將咖啡帶到新世界?
追尋咖啡路徑
14 航向巴西聖多斯
在海上
狄克魯與咖啡樹苗
15 巴西奴隸王國
咖啡與奴隸
巴西咖啡王
聖靈、異教徒與外星人
16 非洲老奴隸的幽靈
普雷托.威赫的故事
17 咖啡上癮之國:美國
最難喝的咖啡在何處?
咖啡因萬歲
18 尾聲
謝辭
圖片出處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15世纪,当土耳其人征服也门时,摩卡(阿玛卡)咖啡已经成为伊斯兰国家人民普遍饮用的饮料。到了1606年,大约欧洲开设第一家咖啡馆的半世纪前,第一位来到摩卡港的英国商人曾经描述:港口里有超过35艘商船,全都在等着领取码头上堆积如山的咖啡货品。和现在的货币交易相反,一位英国商人形容摩卡港充满“各式各样的货物买卖,可是他们卖给开罗商人的天价,几乎超出我们的能力……”沿岸是一座又一座咖啡城堡,)王子坐在金丝绸缎制作而成的垫子上,身边有许多奴隶拿着扇子伺候,还有私人军队保护珍贵的咖啡,以免被无宗教信仰的扰乱分子窃取。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个用咖啡豆煮咖啡的人 -
我们都会感谢一大早起来喝的第一杯咖啡。这是一种默许的祈祷,一种当你精神还处于恍惚不清状态下而作的祷告。或许也可以这样念:“噢!神奇的咖啡,请让我熬过长途塞车之苦,让我在拥挤地下铁能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情,也请你原谅我的上司,就如同你原谅我一样。阿门!”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奧羅墨族的咖啡儀式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咖啡癮史(全新改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咖啡癮史(全新改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 条 )

枯燥的文字&有趣的故事

the devil’s cup——魔鬼之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咖啡瘾史 我平日是并不大喝咖啡的,但却甚爱咖啡的香味。恰巧办公室里有几位美女同事对咖啡情有独钟,但因性格各异,或者对咖啡的追求不同,饮用咖啡的习惯却也有些不同。有的简单一点即可的,时常会买来各种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水冲咖啡,以开水冲泡,立刻香飘四溢;也有的对... (展开)
喝万杯咖啡行万里路写就的书

咖啡瘾史却不让人过瘾
> 更多书评 2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8)6.7分 1124人读过
-
Canongate Books (2011)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時報出版 (2007)7.9分 51人读过
-
時報文化 (2021)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食物世界史 (王小麦)
- 港台| 2015, part 1 (the Wor(l)d)
- 2019书单 - 食味之道 (char)
- 饮食书籍 (食探阿肠)
- 吃货 (银网子)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6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咖啡癮史(全新改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瓷蓝 2015-09-22 10:27:42
感谢作者的一手资讯,很丰富的内容
1 有用 紫铜大火锅儿 2018-02-06 08:48:07
20180202-0206
0 有用 哈涅 2015-08-16 16:45:43
首先要感谢成都方所优秀的摆书让我能轻易地找到这本书,样书在方所被摆在咖啡杯盘区,我可不爱逛饮食书籍区,如果没有如此诗意的摆书手法,我可能永远无法与此书邂逅。 其次,不得不承认作者的文笔实在拙劣,承载不起本书波澜壮阔的咖啡文化史,幸好内容有趣新奇,有无数历史趣谈可挖,不然早就丢开好多次,也许都不能看完。 最后,咖啡瘾者必读,看完以后终于能引经据典就咖啡侃侃而谈,应该有个拜咖啡教,教义为“罗巴斯塔启迪... 首先要感谢成都方所优秀的摆书让我能轻易地找到这本书,样书在方所被摆在咖啡杯盘区,我可不爱逛饮食书籍区,如果没有如此诗意的摆书手法,我可能永远无法与此书邂逅。 其次,不得不承认作者的文笔实在拙劣,承载不起本书波澜壮阔的咖啡文化史,幸好内容有趣新奇,有无数历史趣谈可挖,不然早就丢开好多次,也许都不能看完。 最后,咖啡瘾者必读,看完以后终于能引经据典就咖啡侃侃而谈,应该有个拜咖啡教,教义为“罗巴斯塔启迪民智,阿拉比卡净化心灵”,语录里一定有“凡啜饮咖啡者,圣阿夏地利必不让其上火,巴鲁丹努斯佑其畅通。”圣物是青色的咖啡豆,连驱魔和祭祀仪式都有现成的。《The Devil's Cup》这名只有咖啡瘾大祭司才取得出来——咖啡应该像地狱般黝黑,死亡般强烈,爱情般甜美。Kefa! (展开)
0 有用 Kui 2016-08-02 11:00:50
一个外国人,根据一大堆咖啡的传说,然后跑到衣索比亚进入原始部落还有一些小镇,冒着生命的危险,为了喝原住民的咖啡,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
0 有用 IRUKA 2017-03-22 21:24:07
神奇的黑色小豆子 看完也变半个咖啡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