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二年的书评 (25)

北溟客 2015-05-28 01:46:05

又一本谣言大集合

晚上心烦睡不着觉,在微博上手贱搜关键字搜出来了,看了看写岳飞之死的那一章,又是从头到尾都在胡说八道的一篇老谣大集合:立储、淮西兵变、不会做人、过分廉洁、收兵权、北伐没钱没意义。。。大概也就迎还二圣和援淮西不力没收进去了。而所谓的“历史散文”,就是在这些陈年...  (展开)
药有所思 2016-02-20 20:03:53

写史浮躁下的失败之作

如果从散文角度来评价,不是一本好集子,文字有失雅致,有些用语之粗鄙甚至令读者反感。作者的历史情怀远不及当年明月,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及启思。如果从历史通俗写作的角度来说,更是不足。史料的组织是大杂烩式,缺乏史学家的洞识,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探析流于表面,缺乏思...  (展开)
江海一蓑翁 2015-06-18 08:59:16

《绍兴十二年》与《万历十五年》

本月月初,收到了江苏文艺出版社的新书《绍兴十二年》的样书,第一时间阅读后,觉得写得着实不错。这本书从南宋由战转和的关键一年切入,通过描写这一年发生在这个国度的大小事宜,剖析南宋的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既有宏大叙事,也有细致入微的民俗生活描写,兼及对帝制社会运作...  (展开)
attilan 2016-08-07 11:40:39

绍兴十二年的那场雪停了吗?

我曾经批评过陶短房的《1856》一书,认为那写得太过平淡,平铺直叙,只不过堆集了一些史料而已。而且,我虽不会拿此书与《万历十五年》作比较,但评论界还是做了这类无聊的攀比,这体现在别人为该书作的序文里。其实,货比货总是一目了然质量以及价格的优劣的,《万历十五年》...  (展开)
freeze 2015-11-06 11:36:29

奔着这个自述 我想看看

夏坚勇:手艺活儿 2011年夏天,我在准备写《绍兴十二年》之前,在笔记本的封面上写了这么一句话:“好东西是聪明人下笨功夫做出来的。”当时仅仅是提醒自己不要浮躁,不要左顾右盼急功近利,自己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前面也没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自己去做了,应该静下心来把...  (展开)
阿卜拉克萨斯 2023-11-14 21:10:33 译林出版社2023版

岳首落,宋始末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宋史三部曲》之三《绍兴十二年》 作者围绕“绍兴十二年”叙事,按正月至腊月的流逝踪迹介绍了宋高宗政事上的“用力”。这年高宗母后回銮,梓宫归葬,宋金和议,经济回暖,国库充盈,皇权稳固,着实可喜可贺,只是这一切的伊始是:高宗决杀岳飞。 书中虽集中绍兴十二年,但对...  (展开)
至深的蓝 2022-08-13 22:54:30

以今观之……

确实是散文,所以提什么历史的真实、严谨、辩证,那就是吹毛求疵了,作者以绍兴十二年这南宋的一年时间为线索,写出了一卷散文编年史,一时兴衰,其中错综复杂之内外政事,君臣各自微妙心境做了一番描摹,掩卷令人扼腕感慨,确实是巧妙。作者虽逢事笔笔皆写“封建王朝”,而在...  (展开)
竹直梅孤 2021-03-18 23:32:45

近年来难得的差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因为某个大v推荐买的书,很久后偶然打开读了,却读的很烦躁,抱着不浪费的心态才勉强读完。 作者是文学奖得主,书也号称是文学散文,隐约感觉对有的人来说或许还不错。 不满之一是太多文字游戏,隐约借古讽今,又夹杂了点似是而非的黄段子,例如啥老婆小姨子小舅子的谜语,谜底...  (展开)
龙辰 2017-01-19 20:30:01

绍兴十二年

绍兴十二年,夏坚勇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3月第一版。可称以报告文学的笔法写史。以一年为横断面切进去写,是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写法。初开卷觉得议论与描写过多,颇有文学作品之感,读到三分之一处开始流畅起来,主要是颇读出作者的春秋笔法。虽无甚高论,但可算...  (展开)
吓得我吃奥利给 2022-03-31 16:40:09

绍兴十二年的那些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几年前,在我参观杭州的岳飞庙并了解了岳飞是如何被奸臣和皇上陷害时,我一心就想为岳飞打抱不平。同时,我也产生了对南宋历史浓厚的兴趣,并开始搜寻关于这个朝代的信息。去年,我读了《万历十五年》这部大作。虽说这本书讲的不是南宋,但我却读得津津有味。在我正想找一本类...  (展开)
影子 2020-04-25 14:51:54

学术性与文学性的“度”——读《绍兴十二年》有感

不常写读书笔记了,因为自从写了《宋代政府购买制度研究》、《治史三书》以及《叫魂》这三本本书的读后感,就觉得写读书笔记好像是再重新写一本书一样,需要有一系列附加工作量,所以有点得不偿失。后来,在看其他书的时候,我做的更多是摘录,即把一些有用的东西摘出来,看之...  (展开)
墨香 2019-12-30 14:35:51

家国情怀 士人风骨赵士㒟

一个假期只读一本书确实有些过分,哪怕是两遍速度也太慢了。 感谢同事的推荐,《绍兴十二年》在众多的推荐中脱颖而出,一是因为它不像其他史书那样读起来枯燥乏味;二是因为它描写的时间跨度不大,事件不多,写人物也更细致,且史料多来自于史书,并无演义的成分,而且作者的观...  (展开)
showpin 2019-12-24 16:49:42

登台开讲,你穿西装还是戏装?——读夏坚勇《绍兴十二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howpin,交流读书心得】 (一) 这年头大师多,老师更多。这些“师”一多,自然要向他人传播思想或者传道授业解惑。不管是一对一的交流、七尺讲台的小范围授课还是通过电子媒体的大范围散播,总会有登台开讲时穿什么服装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选择穿什...  (展开)
新闻可乐 2016-09-04 23:05:37

大家都不容易

书中“官家九哥”也是不容易,爹妈、哥哥、两个老婆、五个女儿都被掳走了,换回的老爹棺材里放着朽木,老妈在金国生了两个“弟弟”。当南宋绍兴之帝,着实不是件易事。再此情形下,武将岳飞笼罩在赵宋对武将根深蒂固的猜忌之中,自己又上书立储之事,捅了九哥不能再生子嗣的马...  (展开)
变形守望者 2015-12-02 12:49:11

细说往事向钱塘

夏坚勇《绍兴十二年》:细说往事向钱塘 晓 华  摘要 《绍兴十二年》与一般历史著作的区别是它向细部的铺陈描绘。夏坚勇笔下的绍兴十二年就是日常生活的一年,是绍兴十二年临安的春夏秋冬。它是那一年的百科全书,其中隐含了这样的伦理,即“道在日常”。     夏坚勇的...  (展开)
变形守望者 2015-09-09 10:58:17

历史的喧哗与私语

历史的喧哗与私语 郑 慧 稍纵即逝的个体生命和浩瀚的历史之间,可以存在怎样的交互界面?假设历史是一堵有门的围墙,我们许多人沿着围墙走了十几年,却连门的影子也没找到。而学术的门槛又似乎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个时候,才会懂得夏坚勇们之于我们的意义:他们是我们和历史之...  (展开)
哦麦北鼻 2015-07-10 16:23:32

一个对历史感兴趣的小白的读后感

夏坚勇的文笔很尖锐,也如评分一星的几位读者说的一样,夏坚勇标签贴的很明显,抛开史实,很多论述真的很绝对,某些语言会看着不舒服,比如他重复提到“妓女”“贞操”什么的。 个人看法是,可读性趣味性,有;但作为一个非史学相关专业的门外汉,考证什么我没有资本去评价,只...  (展开)
七面体 2015-05-28 09:12:19

绍兴十二年:打开的杭州与历史

历史本身不会说话,说话的是历史学家的思想 历史写作或雅或俗,凸显一个时代的多元与想象 本报记者 孙雯         公元1131年,逃亡中的宋高宗在慌忙不迭中拉来“绍兴”的年号,虽他怀抱“绍祚中兴”之意,但在今天的人看来,其中多少有一丝战战兢兢的味道。   到绍兴...  (展开)
变形守望者 2015-07-02 15:00:01

专家热议《绍兴十二年》余秋雨“躺枪”

专家热议《绍兴十二年》余秋雨“躺枪” 2015年07月01日16:13 新浪读书   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是南宋历史上具有分水岭和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其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对于观照整个南宋以至中国封建社会都具有典型的标本意义。夏坚勇新作《绍兴十二年》正聚焦于此。近日...  (展开)
ly的读享生活 2015-06-29 10:06:20

绍兴十二年,无大事可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临安”一词,取“临时安顿”之意,读之不免凄惶,以“临安”为一个王朝都城,更可见其局促与困顿。南宋一朝,避强虏铁骑,唯偏安一隅,望尽中原路,南渡不得归。翻读南宋历史,那一页页写满希冀与失落、崇高与卑鄙、抗争疾呼与懦怯苟且的历史,好像芳草萋萋、夕阳残照,注定...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5条)

订阅绍兴十二年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