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的书评 (110)

陈毓秀 2020-01-06 16:50:53

魏晋时期的家族政治网络

仇鹿鸣的《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其实并没有超出陈寅恪先生以阶级斗争与升降看魏晋史的框架,只不过在细节处有所修正。这本书的两大洞见是:一、司马氏继承了曹魏官僚的基本盘,并将之逐渐改造成晋臣,是以晋初并没有像许多王朝开国时那样气象一新,反倒是世官世宦垄...  (展开)
1N 2017-06-23 14:25:17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版

司马氏政治资源消长

嵇康、阮籍这些魏晋名士的诗中,常常使用“神鸟”与“罗网”的意象,流露出对于毁灭自由阴影的焦虑和恐惧。“焦鹏振六翮,罗者安所羁”(《述志》)、“云网塞四区,高罗正参差。奋迅势不便,六翮无所施”(《赠秀才》)、“坎凛趣世教、常恐婴网罗”(《答二郭》)……随处可...  (展开)
哲夫成城 2019-05-22 00:09:11

【转】大原信正: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评介

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6月,下称“本书”)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编《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专刊第一辑之一种。本书的主要部分包括绪论共有五章,还附有结语、附录、参考文献、索引、后记等,总共有337页,306,000字。此...  (展开)
Mravinsky 2020-04-04 17:52:22

我觉得稍有些欠缺(薄弱)的论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讲述了从司马懿到司马炎以来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从而来写明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可以看出作者受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影响很大,因此才有了“与家族网络”的书写,而且也有学习模仿田文的宏观叙事与细节考证的形式。但是从全文来看与政治权力的叙事相比,对于家族网络...  (展开)
鎮長 2015-08-25 09:29:43

分析的很到位,可讀性高!

這本書是最近再版後,發現一片好評才注意到並買下來閱讀,幸好沒錯過。 仇鹿鳴先生算是展現了一部論文也可以寫的精彩好讀的範例吧,他解開了筆者過去讀魏晉史的某些迷惑,也示範了怎麼研究歷史。 《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的撰寫主題是以陳寅恪先生對於曹氏與司馬氏的...  (展开)
Juvenalis 2019-06-07 19:04:48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版

浅评

历史学大概是抵御理论化最坚决的一门学问。在每一个领域的极端状况里,也更容易观察到支配该领域的对语,两个对立项之间的作用。把常规的学术史梳理升华为史学史与理论反思,仇鹿鸣在这方面做得叫人钦佩。他的研究实践也撑得住理论关怀,不流于空谈。因此,想从他这部“新经典...  (展开)
文若 2019-08-29 20:28:19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版

魏晋嬗代的“理所当然”

三国共读群讨论的时候嘟嘟姐说“司马篡位,有点理所当然的样子。”我不由想起之前读过的本书,所以又看了一次,作者抽丝剥茧分析司马氏在曹魏政权结构中通过乡里、姻亲等关系构建自己的家族网络,司马父子内外的数次举动铺平了取代曹魏的道路及后来的为政举措,完美回答了“理...  (展开)
铲屎大将军 2022-10-16 12:27:11

围绕乱世庸医司马氏的崛起,看战争动机、粉饰历史与个人盘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今年看的第3⃣️3⃣️本书,也是立志给每篇自己打四🌟以上书都写书评的第8⃣️篇 以前看历史,更多看的是大场面和确定性,感觉每个角色都不过是历史的提线木偶,走个过场,可发挥的空间并不大 这次看这本书,第一次强烈的意识到,历史进程中每个事件发生的不确定...  (展开)
绯村拔刀斋 2021-07-02 11:02:07

司马氏崛起之历程

本书主要运动政治史与家族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致力于讨论魏晋之际的政治变化以及家族网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即司马氏家族如何从一个地方豪族,进入到权力中央并成长为权倾一时的权臣,最后取代曹魏政权,以及在此期间政坛上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变化,司马氏对此采取的各种措施...  (展开)
兼忘之城 2016-09-23 15:54:11

博而能断,殊为不易

此书是可下接田余庆教授的《东晋门阀政治》的力作,作者年方而立,而有此造诣,颇可称赞,于前代学者相较,年青学者自有后发劣势,此书研究领域可谓熟地,作者视野开阔、立论大量参阅二手史料,尤其是借鉴了大量东瀛之研究成果,在拓展思路上确有他山之石之效,博而能断,殊为...  (展开)
Kiyoko🌲 2023-01-11 10:27:09

一些想法

本书主要通过司马氏家族的政治权力变迁,以小见大折射魏晋之际的权力结构和官僚体系。作者精深的文献考据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自是不必多说,凭借有限的史料在复杂的政治人事关系中循着蛛丝马迹勾勒出历史真相,考据细密,抽丝剥茧的功力令人叹服,并且敢于质疑陈大师等前人观点,...  (展开)
方闻 2014-01-31 21:36:25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版

政治史就应该做成这样

这本书是这几年不多见的很显示作者功力的政治史的研究著作,作者首先揭示了司马氏在河内的家族网络以及上升至首都的过程,接下来关于高平陵之变中曹魏元老政治态度的诠释,以及司马氏集团中两种势力之间的裂缝,并以此贯穿之后一章的研究,最后关于武帝的政治转变分析也...  (展开)
小墨 2021-09-09 20:36:50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版

以魏晋见历史兴亡

提起魏晋,人们的第一反应不免是混乱、战争频发的一个年代。西晋的短促而亡,尽管与秦、隋相类似。但是继秦、隋之后的汉、唐乃是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最稳定昌盛的朝代。可公元316年西晋灭亡永嘉南渡之后,五胡乱华,政权更迭导致中国始终处于战争的阴霾之中。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  (展开)
2021-07-29 07:24:02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版

极好的政治史,但还是嫌它软绵绵的

实在是太精彩了,以至于我强忍着打3星的冲动多给了1星。本书试图突破刚性的政治集团(党争)的分析框架,代之以纵深和交叉的人际网络分析,从而能够透视政治斗争的“精微之处”,读来不时让人拍案叫绝。书中处处可见陈寅恪和田余庆的影子,作者也确实将这个题目做到了极致。但...  (展开)
李北源 2017-08-22 22:24:20

佳作难得——评《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一个良好的历史学家必然是一个推理学者。在信息充分发达,史料俯首即是的网络时代,考验的不是新材料的获取,而是如何从千头万绪,千丝万缕的历史记载中,辨伪存真,理清脉络,探寻历史的真相,得出信服的结论。其中,严谨的学术训练是前提,而串联线索,打破迷局的能力得很大...  (展开)
幽燕卡夫卡 2021-05-03 13:07:20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版

分析司马家族,得知晋为何短命、弱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在陈寅恪、田余庆等前辈大家研究基础上做细致分析,前人是宏观的画下历史研究的大架构,而仇鹿鸣作为80后的新生代学者,是在前人的大架构之下做细化补充、修正一些说法。虽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魏晋,但囿于史料线索有限,即使是细化补充也绝非易事。 全书分析西晋代...  (展开)
花想蓉 2021-03-24 18:04:41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版

司马懿“不欲屈节曹氏”的可能性分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晋书·宣帝纪》载: 汉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魏武帝为司空,闻而辟之。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帝惧而就职。 则司马懿先以不能起居之由推辞曹操之...  (展开)
song2li 2020-08-27 13:38:12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版

三代之野望-魏晋嬗代之际司马家族夺权之路

开头注:这篇文章写得有点长,将近一万字,我分了两次才写完,如果您全文读下来,绝对会对魏晋那段熟悉而又陌生的历史有全新颠覆性认识。 ------------------- 公元249年2月5日-公元266年2月4日,短短17年时间,由曹家所建立实力雄厚的曹魏帝国就被司马家所建立的晋朝所取代。 ...  (展开)
非法相 2019-04-06 11:29:21

接班人问题与政治平衡

政治就是平衡术。 这大概就是我读完本书后最大的感想。 作者通过分析晋武帝晚年的一系列政治安排,指出其原意本是为加强本族皇权从而引入外戚势力,却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原先宗室与功臣相平衡的政治格局,而愚痴的惠帝没有可能掌握平衡术,完全不足以应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于是,...  (展开)
四为轩 2019-02-15 17:29:03

读后感—《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本书标题很长,做为一篇博士研究论文,是可以理解的,作者仇鹿鸣先生,年轻的史学者。 本书标题就可以看出是说魏晋之际的历史的。魏晋南北朝,是我感兴趣而感觉特别乱的时代,除了史料不足,著作不多以外,在那个时代纷繁的人际关系里,想理出来明确的线索,确实很难,如果没有...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共110条)

订阅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