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
“我”是一名作家,认识了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一家。这个家庭看上去美满幸福,但是思特里克兰德先生总是显得缺乏活力。不久之后思特里克兰德离开了家庭,去了巴黎,决心寻找自己的“艺术”。
“我”找到思特里克兰德,他决心挣扎出这种生活。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后来找到了谋生的技能,过得很好。五年之后“我”在巴黎见到了思特里克兰德,他过得穷困潦倒,但是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中,从未觉得后悔。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他的才能也渐渐得到认可。
后来思特里克兰德决定抛弃文明生活,来到了接近原始的南太平洋群岛的塔希提岛,与“我”偶然相逢。思特里克兰德娶了一名土著姑娘,并且生了三个孩子,度过了三年短暂的幸福时光。
后来孩子们死了,他也得了麻风病。最后在失明的时候在墙上完成了一幅力作。土著妻子埋葬了他,并且遵照他的遗愿,把他的遗作予以销毁。尽管“我”惋惜不已...
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
“我”是一名作家,认识了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一家。这个家庭看上去美满幸福,但是思特里克兰德先生总是显得缺乏活力。不久之后思特里克兰德离开了家庭,去了巴黎,决心寻找自己的“艺术”。
“我”找到思特里克兰德,他决心挣扎出这种生活。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后来找到了谋生的技能,过得很好。五年之后“我”在巴黎见到了思特里克兰德,他过得穷困潦倒,但是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中,从未觉得后悔。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他的才能也渐渐得到认可。
后来思特里克兰德决定抛弃文明生活,来到了接近原始的南太平洋群岛的塔希提岛,与“我”偶然相逢。思特里克兰德娶了一名土著姑娘,并且生了三个孩子,度过了三年短暂的幸福时光。
后来孩子们死了,他也得了麻风病。最后在失明的时候在墙上完成了一幅力作。土著妻子埋葬了他,并且遵照他的遗愿,把他的遗作予以销毁。尽管“我”惋惜不已,但也在他的绘画中理解了他的追求。
月亮与六便士的创作者
· · · · · ·
-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
(1874.1.25-1965.12.15)
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十岁之前都住在法国巴黎,因父母先后去世,他被送回英国由叔叔抚养。
毛姆先后就读于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和因身材矮小、严重口吃遭受歧视的学生时代,在毛姆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也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92年进入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学医使他学会用解剖刀一样冷峻、犀利的目光来剖视人生和社会。他的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莉莎》(1897),正是根据他从医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写成的,从此弃医从文。
接下来的几年,毛姆写了若干部小说,但是没有一部能够“使泰晤士河起火”,遂转向戏剧创作,获得成功,成了红极一时的剧作家。代表剧作《弗雷德里克夫人》(1907),连续上演达一年之久。
在事业如日中天时...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
(1874.1.25-1965.12.15)
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十岁之前都住在法国巴黎,因父母先后去世,他被送回英国由叔叔抚养。
毛姆先后就读于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和因身材矮小、严重口吃遭受歧视的学生时代,在毛姆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也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92年进入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学医使他学会用解剖刀一样冷峻、犀利的目光来剖视人生和社会。他的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莉莎》(1897),正是根据他从医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写成的,从此弃医从文。
接下来的几年,毛姆写了若干部小说,但是没有一部能够“使泰晤士河起火”,遂转向戏剧创作,获得成功,成了红极一时的剧作家。代表剧作《弗雷德里克夫人》(1907),连续上演达一年之久。
在事业如日中天时他决定暂时中断戏剧创作,用两年时间潜心写作酝酿已久的小说《人性的枷锁》(1915)。1919年发表的《月亮与六便士》更加巩固了他作为小说家的地位。
为了收集素材,毛姆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因此不少作品有浓郁的异国情调。1920年毛姆到了中国,写了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并以中国为背景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面纱》(1925)。
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期,是毛姆创作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代表作有刻画当时文坛上可笑可鄙的现象的《寻欢作乐》(1930)和充满异国情调的短篇集《叶之震颤》(1921)等。
第二次大战期间,毛姆到了美国。1944年发表长篇小说《刀锋》。此后,他回到早年定居的法国里维埃拉,直至1965年溘然长逝。
译者介绍:
陈逸轩,台湾高雄人,资深外国文学译者,接生过很多流离失所的文字,专长是成为陌生人。其代表译作包括《变色龙》《月亮与六便士》《青年狄更斯:伟大小说家的诞生》《二次性的建筑》《菲洛梅娜》等。
目录 · · · · · ·
正文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即不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0页 -
她对自己的丈夫从来就没有什么感情,过去我认为她爱施特略夫,实际上只是男人的爱抚和生活的安适在女人身上引起的自然反应。大多数女人都把这种反应当做爱情了。这是一种对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产生的被动的感情,正像藤蔓可以攀附在随便哪株树上一样。因为这种感情可以叫一个女孩子嫁给任何一个需要她的男人,相信日久天长便会对这个人产生爱情,所以世俗的见解便断定了它的力量。但是说到底,这种感情是什么呢?它只不过是对有保障的生活的满足,对拥有家资的骄傲,对有人需要自己沾沾自喜,和对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洋洋得意而已;女人们秉性善良、喜爱虚荣,因此便认为这种感情极富于精神价值。但是在冲动的热情前面,这种感情是毫无防卫能力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月亮与六便士"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月亮与六便士"的人也喜欢 · · · · · ·
月亮与六便士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484 条 )






论坛 · · · · · ·
彪悍的人生,理想的追求 | 来自老男孩 | 2016-06-16 01:08:3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5 )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8.7分 456689人读过
-
Vintage Classics (2008)8.9分 1727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9.0分 321442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9.1分 14119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年表顺序作品大全 (王多功)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16年1~2月出版的外国文学 (鲸岛)
- 高谈文学馆 (熙者梓嘉)
- 毛姆长篇经典三部曲 (熙者梓嘉)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月亮与六便士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菠螺酱 2017-04-30 23:32:18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有每个人的追求,美与悲总是相伴相生,那些偏执纯粹的人,最让我钦佩。但可能读得太顺畅了,总觉得内容显得单薄了一点。不明白为什么封底要引用范冰冰的话,出版社的动机好掉价.....
3 有用 浓糖少女 2016-11-22 21:37:45
从大三准备司考开始,我就没办法好好读一本闲书了。除了教材就是真题,上了研究生更是天天读论文和判决。我一度以为我失去了读书的兴趣和能力。这其中好几次读卡夫卡都觉得过于生涩,每次只能坚持几页。所以我只能靠买书来告诫自己,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我有个毛病,不太愿意跟风,热门的东西我都不喜欢,所以直到现在才读毛姆。然后我找回了过去读书的热情和能力,我室友被我看书的速度吓懵了。毛姆真的是,人性的大师,我感觉我... 从大三准备司考开始,我就没办法好好读一本闲书了。除了教材就是真题,上了研究生更是天天读论文和判决。我一度以为我失去了读书的兴趣和能力。这其中好几次读卡夫卡都觉得过于生涩,每次只能坚持几页。所以我只能靠买书来告诫自己,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我有个毛病,不太愿意跟风,热门的东西我都不喜欢,所以直到现在才读毛姆。然后我找回了过去读书的热情和能力,我室友被我看书的速度吓懵了。毛姆真的是,人性的大师,我感觉我心里那点龌龊的阴暗的东西就被他那样放在广场上曝晒批斗。这版的翻译让我觉得特别流畅,大概也有赖毛姆文字功底的基础,流畅的阅读感对我来说真的是久旱甘霖。对了,光这本书大概就能养活最近二十年的青春鸡汤畅销书排行榜上的那些文字的搬运者了吧。 (展开)
0 有用 Elsa 2023-07-04 09:32:39 北京
台湾陈逸轩译本,确实好!
15 有用 时光里,光年外 2016-07-05 19:51:36
看到一半之前越看越觉得荒唐滑稽无聊甚至愤慨,之后便是叹服赞赏钦佩甚至敬畏。 美好绝代的诗与远方的代价,是数不尽而又难以忍受的眼前的苟且。今天我们能看到的任何一件伟大的作品,不知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承受了多少孤独。
0 有用 MK™ 2016-05-18 09:28:09
最好的月亮与六便士的译本。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