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Thoughts on Machiavelli
译者: 申彤
出版年: 2016-2
页数: 510
定价: 78
装帧: 平装
丛书: 人文与社会译丛
ISBN: 9787544760799
内容简介 · · · · · ·
在本书中,利奥•施特劳斯通过对马基雅维里的两部著作《君主论》《李维史论》精细入微的考察,全面深刻地揭示了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的核心内涵。在赞同时下诸多学者关于马基雅维里在传授邪恶这一老派观点的基础上,作者认为马基雅维里并不是传授邪恶的第一人,其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背景。在拯救祖国与拯救自身灵魂之间的矛盾抉择,构成了有着明显价值判断的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的核心。作者指出:只有在复活自己的内心世界、复活西方世界前现代遗产和复活《圣经》基督教遗产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认清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的真实性质以及马基雅维里身上那种令人钦慕的品质:思想的勇敢无畏,目光的深邃广阔,语言的优美雅致。
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的创作者
· · · · · ·
-
列奥·施特劳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利奥•施特劳斯(1899—1973)
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1921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职于柏林犹太研究学院。1938年因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而移民美国,任职于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1949年起在芝加哥大学担任政治哲学教授,1954—1955年间任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政治学和哲学客座教授。作为一名见解深刻的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对经典文本的细致阅读与阐释构成了二十世纪解释学的重要发展,其全部研究致力于检讨西方文明的总体精神,强调重新开启“古今之争”,并进而对当代西方思想潮流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施特劳斯一生著述宏富,主要有:《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1930)、《霍布斯的政治哲学》(1936)、《论僭主》(1948)、《迫害与写作艺术》(1952)、《城邦与人》(1964)、《古今自由主义》(1968)、《色诡芬的苏格拉底》(1972)等。
目录 · · · · · ·
引 言
第一章 马基雅维里学说的双重性质
第二章 马基雅维里的意图:《君主论》
第三章 马基雅维里的意图:《李维史论》
第四章 马基雅维里的学说
译者后记
索 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所谓共同福祉,其实就是大多数人的福祉,甚至也许其实就是普通民众的福祉,而不是贵族或者伟人们的福祉。这并不意味着,为了照顾大多数人的福祉起见,就应该由大多数人来进行统治。大多数人是无法统治的。……这是因为多数大众,蒙昧无知,无判断力;没有领袖人物说服他们审慎明智,强迫他们审慎明智,他们就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多数人之所以是好人,或者说,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好人或应该是好人,是因为作为或多或少被蹂躏、被压制的一群,他们很容易感到满足,他们每个人都经常需要别人的帮助,一般来说,他们每个人所期盼的事物,都可以很容易地与每个他人所期盼的事务,协调相安,和谐一致。为了对民众进行统治,伟大人物必须以某种方式,去证实民众关于善的观念:他们必须使自己看起来似乎不怀有利己私欲。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15页 -
如果人们必须通过法律,来造就成为好人并且被维持在这种好的状态的话,如果这一点正是法律的功能作用所在的话,那么原始的立法者们或原始的奠基者们,都必定都是坏人,这群坏人,要迫使他们的同胞,迫使他们的子孙后代,成为好人并且维持在这种好的状态。世间只存在着一种利己私欲,能够诱使人们,竟然对于遥遥无期、千秋万代的福祉,如此忧心如焚,如此牵肠挂肚,这种利己私欲,就是对于永恒不朽的荣耀所怀有的激情欲望。渴求获得这种荣耀的欲望,构成了善恶之间的连接环节,这是因为,尽管这种欲望,就其自身而言是利己自私的,然而,除非通过在最大程度上造福于他人的途径,否则它就是无法得到满足的。 对于永恒荣耀的欲望,之所以是最高的欲望,是因为它是最高的自然德行的必然伴随物。它是具备最高自然德行的人们所怀有的惟一欲望。它将人们,从对于舒适、财富、荣誉等琐碎事物的欲望之中解脱出来,同时也将他们从死亡恐惧之中解脱出来。然而,鉴于荣耀的业绩,需要假以时日,需要长期准备,因此渴望最高荣耀的人,就必须在实行这种准备的同时,对于他自己的安全,他自己的生计,以及他自己的宁静,予以牵挂悬念。对于荣耀的欲望与对于现实功利的欲望之间,并非永远界限分明。所以,马基雅维利就可以将“武力”与“荣耀”,每每当做同义词来交替使用。在权势者作为权势者的案例那里,有用的事物与荣耀的事物,彼此吻合统一:所谓荣耀的事物,就是这样一种事物,它对于那些具备力量、具备审慎、具备勇气的人来说,构成善的事物。鉴于没有任何人能够做到绝对强大有力,因此在尊严荣耀与现实功利之间,就难免产生冲突。一俟这种冲突真的产生,康慨宽宏或者高傲自尊的品质,往往就会倾向于宁愿去选择前者,但那些并不享有自由但却自以为享有自由的人们,同样也会倾向于这样做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5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回归古典政治哲学 9.1
-
- 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 8.6
-
- 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 8.6
-
- 城邦与人 9.5
-
- 西塞罗的政治哲学 8.2
-
- 尼采如何克服历史主义 8.7
-
-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8.9
-
- 论僭政 9.6
-
- 阅读施特劳斯 8.2
-
- 什么是政治哲学 9.1
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政治斗争的艺术与人民的不幸。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
译林出版社 (2003)8.8分 362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9)9.4分 4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人文与社会译丛(完整版) (胡伍玄)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记下二单吧。。 (Orpheus)
- 图书收藏阅读计划 (shuliguo2008)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2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delphi 2024-08-25 16:16:52 湖北
没看懂
0 有用 莎菲 2021-06-20 17:11:27
好难
17 有用 风后 2018-03-11 15:41:13
施特劳斯的精湛与毒眼真是我毕生无法企及万一的
13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9-12-06 15:04:15
君主们的导师,马基雅维利只提到一位,就是抚育了阿喀琉斯和其他很多古代君主的那个半人半马的怪物开伦。他的楷模,一半是兽,一半是人。我们可以从马基雅维利联想到斯威夫特,他的最伟大的著作,是以人们应该效仿马国的贤马这个劝诫箴言作为终极高峰的;或者联想到卢梭,他要求返回到自然状态去,返回到一种低于人类的状态,也可以联想到尼采,他提出真理不是上帝,而是一个女人。至于马基雅维利,我们至少可以同样有根据地说,他... 君主们的导师,马基雅维利只提到一位,就是抚育了阿喀琉斯和其他很多古代君主的那个半人半马的怪物开伦。他的楷模,一半是兽,一半是人。我们可以从马基雅维利联想到斯威夫特,他的最伟大的著作,是以人们应该效仿马国的贤马这个劝诫箴言作为终极高峰的;或者联想到卢梭,他要求返回到自然状态去,返回到一种低于人类的状态,也可以联想到尼采,他提出真理不是上帝,而是一个女人。至于马基雅维利,我们至少可以同样有根据地说,他用对半兽半人的开伦的效仿,取代了对一半是上帝、一半是人的耶稣基督的效仿。西庇阿在效仿居鲁士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效仿色诺芬笔下的一个产物,同样地,如果贯彻某个学说,可以被正确地称为效仿那个学说的话,那么君主们在效仿开伦的时候,实际上也将不会是在效仿开伦,而是在效仿古代的作者们。马基雅维利是全新类型的开伦 (展开)
0 有用 我有一个小咪 2018-12-01 23:16:20
看了前几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