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原作名: Nineteen Eighty-Four
译者: 廖广莲
出版年: 2016-5
页数: 352
定价: 39.8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9300197
内容简介 · · · · · ·
《1984》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是世界文坛中著名的反乌托邦和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小说创作于1948年,作者将48倒置过来为84作为书名。本书讲述一个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监视与监听功能的“电幕”控制人们的 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来维持社会运转假想的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温斯顿·史密斯的生活,投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每个经历或熟知这类历史事件的人,在看过《1984》后都会产生某种触目惊心的契合感。它犹如如一个鲜明的标签,它警醒着世人,莫让这种预言中的黑暗成为现实。
作者简介 · · · · · ·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
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社会评论家和新闻记者。
1903年出生于印度,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后因经济原因无力深造,被迫远走缅甸,参加帝国警察部队。终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去公职,辗转回到欧洲,流亡伦敦、巴黎等地,他一边深刻体验下层民众生活,一边从事文学创作,有多部作品出版。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积极参加左翼组织,后因重伤返回英国,并最终树立社会主义信念。1939年,二战爆发后投身于反纳粹的活动。由于西班牙内战与二战的苦痛经历,乔治·奥威尔深刻反思战争与和平、极权与民主、社会关怀与人类理想等概念。他在《1984》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现代英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Orwellian)”。1950年1月,奥威尔死于...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
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社会评论家和新闻记者。
1903年出生于印度,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后因经济原因无力深造,被迫远走缅甸,参加帝国警察部队。终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去公职,辗转回到欧洲,流亡伦敦、巴黎等地,他一边深刻体验下层民众生活,一边从事文学创作,有多部作品出版。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积极参加左翼组织,后因重伤返回英国,并最终树立社会主义信念。1939年,二战爆发后投身于反纳粹的活动。由于西班牙内战与二战的苦痛经历,乔治·奥威尔深刻反思战争与和平、极权与民主、社会关怀与人类理想等概念。他在《1984》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现代英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Orwellian)”。1950年1月,奥威尔死于困扰多年的肺病,享年47岁。
目录 · · · · · ·
115/第二部
245/第三部
327/附录:新话的原则
喜欢读"1984"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1984"的人也喜欢 · · · · · ·
1984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1984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40 条 )







-
-
「当你做爱的时候,你耗尽了全部的力气后只感到一阵愉悦,而其他的一切都是无所谓的。他们怎么忍受得了你们这样闹,他们要的是你们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精神饱满。换句话说,我们平时熟视无睹的那些游行示威、摇旗欢呼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发泄性压抑的方式而已。如果你的内心是快乐的,还会有心思去搭理老大哥这种所谓的三年计划、两分钟仇恨会和其他那些破玩意吗?」
2018-11-15 21:36
-
而且,如果所有人都接受党施加的谎言如果所有记载都是相同的说法—那么谎言就会载入历史,成为真理。党的一句口号说:“控制过去就能控制未来,控制现在就能控制过去。”可是历史虽然本质上可以更改,却从未更改过。眼前的真理就是永远的真理。很简单。所需的只是不断战胜自己的记忆而已。他们称它为“现实控制”,用新话说就是“双重思想”。
2017-07-28 15:05
-
电子版有售 · · · · · ·
在哪儿买这本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6 )
- 上海译文出版社版 2009-7 / 11957人读过 / 有售
- 上海译文出版社版 2006-8 / 33730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版 2010-4-1 / 77526人读过
- 万卷出版公司版 2010-10 / 21320人读过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新书速递 (豆瓣读书)
- 读书即生活GREAT BOOK TEAM (赵铁柱)
- 独立书店 (乔帮主)
- 我的爱读书 (客心洗流水)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1984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七七十一 2017-03-12
谁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 谁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开头看了一点就暗暗拍腿叫绝,多讽刺的故事,他们不需要杀死你,只需要你像行尸走肉般活着
1 有用 为生歌唱 2016-05-29
想读
0 有用 纯 2017-09-14
迫害的目的就是为了迫害,拷打的目的就是拷打,权力的目的就是权力。你现在懂我说的了吗。?
8 有用 盲鹿 2017-10-21
然而讽刺的是,我要标记这本书的时候,豆瓣跳出提示要我绑定手机实名才能发言
1 有用 Khef 2017-09-28
读完才发现,人们从《1984》里抄写现代史。由于工作原因,久坐且缺乏运动,对静脉曲张甚是敏感,难以言表的痛。
0 有用 nomeans 2019-02-15
看到后面那里,温斯顿还坚守最后一点人性光辉的时候流泪了。感受是真实的,爱情是真实的,但在更真实更具体的痛苦前,一切人性将会被彻底粉碎。最终还是背叛了爱情,其实是背叛了人性,从此成为一个行尸走肉。但你没办法责怪他。没遭遇这样的极端前,每个人都相信朴素的共同情感会战胜痛苦和恐惧,事实却是,不可能的。
0 有用 我偏要这样啊 2019-02-15
老大哥is watching you
0 有用 诗寒无凡事 2019-02-15
1949的书,读来总觉得在影射当今社会。“刚刚那瞬间,几百人的喉咙里一起发出几乎让人可怕的力量来,可那些真正值得如此呼叫的事情,他们为什么从来就没喊起来过呢?”
0 有用 岘爷www 2019-02-06
原来真的可以自己给自己开枪 输得明明白白
0 有用 暮散 2019-02-05
“对于无产者而言,不需要很强的政治感觉,他们需要的是一种纯粹的爱国之心。让他们心甘情愿接受加班和减少定量供应。” “如果有希望,就在无产者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