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寺地遵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译者: 刘静贞 / 李今芸
出版年: 2016-4
页数: 410
定价: 6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日本学者古代中国研究丛刊
ISBN: 9787309115109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译者: 刘静贞 / 李今芸
出版年: 2016-4
页数: 410
定价: 6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日本学者古代中国研究丛刊
ISBN: 9787309115109
内容简介 · · · · · ·
北宋政权崩解后,继起的南宋高宗政权既需要快速有效地清理内部诸政治势力,重建朝廷威权,也必须思考如何应对敌国金压境的威胁。本书作者寺地遵教授引入政治学的“政治过程论”作为研究方法,细腻地描述了建炎元年(1127)至乾道元年(1165)间诸政治势力为掌握国家权力所进行的斗争,以及国家政策如何因应外在情势而调整,同时综合考察了各政治势力的社会背景。全书以绍兴十二年(1142)宋金和议形成分为前后两部,论述南宋政权自成立以来的运作与变化。讨论的时空虽在南宋初期,然自北方避敌南下的高宗皇帝以至文武官僚为巩固自身权、利,彼此纵横捭阖间对南宋政权性质所造成的影响,恰为理解传统中国政权体制内的权力冲突、抗争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观察视角。
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的创作者
· · · · · ·
-
刘静贞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寺地遵,1937年生于广岛市,1961年广岛大学文学部史学科毕业,1966年广岛大学文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课程结业,1988—2000年任广岛大学文学部中国史学教授。1988年10月以《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一书获文学博士。
目录 · · · · · ·
目录
序章 宋代政治史研究的轨迹与问题意识
一、宋代政治史研究现况与研究角度
(一)政治史的对象
(二)宋代政治史研究现况
(三)宋代政治史研究的角度与问题意识
1.关于唐宋变革论
2.关于南北民族抗争论
二、南宋政治史研究现况及本书的立场
(一)南宋政治史研究的贫乏性
(二)“南宋政权移转”的研究角度与问题意识
(三)本书的记述对象及其意义
第一部 南宋政权的确立
──绍兴十二年体制的前奏
第一章 南宋政权确立时期的政治课题与政治主体
一、南宋政权确立时期的政治课题
(一)南宋政权面对的政治课题
(二)南宋政权的确立与对金关系
(三)南宋政权的确立与收兵权
(四)南宋政权的确立与其他政治课题
二、北宋的政治势力及其变动
(一)南宋初期政治史与政治主体
(二)北宋时期的政治主体
1.在地土豪
2.地主出身的官僚阶层
3.北宋末年的权门
第二章 与宋政权重建构想有关的政治斗争
一、建炎初年的政治状况
二、李纲之见用
三、拥立高宗集团
四、李纲的藩镇政策
五、拥立高宗集团(黄潜善、汪伯彦)的政治方针
六、皇帝驻跸地之争执与李纲的失势
第三章 江南政权──南宋之中兴
一、禁军叛乱事件与吕颐浩之得势
二、“防淮论”与“吴越之行”──皇帝驻跸地问题
三、范宗尹的藩镇策
四、吕颐浩路线的特色
五、吕颐浩、秦桧的权力斗争
六、吕颐浩路线的界限
七、江南系士人之参政与元祐系士人之复权
第四章 赵鼎集团的形成与张浚路线的失败
一、绍兴四年至七年的政治状况
二、赵鼎上台
三、赵鼎集团的特质
四、张浚与对金强硬论
五、淮西兵变──张浚强硬路线的破绽
六、赵鼎之起复与新赵鼎路线
第五章 第一次宋金和议之进行
一、淮西兵变后遗症——收兵权之尝试
二、徽宗死讯与宋金和议之始
三、高宗主导下之和议与赵鼎集团的崩溃
四、绍兴八年第一次宋金和议
五、绍兴八年和议的正当性与反对论
第六章 南宋政权与江南地主阶层
──李光之出任参知政事
一、李光的基本立场
二、江南民力涵养论
三、李光任参知政事
四、李光罢参知政事
第七章 绍兴十年至十二年之政治发展(上)
——金之重占河南与南宋之收兵权
一、金之政变与第一次宋金和议
二、宋的对应之道
三、宋之对金宣战与战争指导原则
四、收兵权之过程
(一)绍兴四年至六年家军联合体制的形成
(二)绍兴十一年禁军的编制
第八章 绍兴十年至十二年之政治发展(下)
——第二次宋金和议与江南民力涵养论之放弃
一、绍兴十一年和议缔结经纬
二、绍兴十一年宋金和约与绍兴十二年秋韦太后还朝的意义
三、第二次宋金和议时之政治势力动向与岳飞之死
四、历来对收兵权暨绍兴十一年和议的看法
五、战时财政与江南民力涵养论的放弃
第九章 南宋政权的基本特质
第二部 秦桧专制体制的建立与变迁
──维持绍兴十二年体制的政治结构
第十章 秦桧研究的各有关问题
一、研究秦桧的困难所在
二、王船山笔下的秦桧
三、秦桧与秦桧集团研究回顾
四、秦桧专制期的设定与分析角度
第十一章 秦桧专制的实行过程
一、绍兴十二年、十三年的政治取向与秦桧专制的开始
二、秦桧专制的形态──就吕中所论而言
三、秦桧专制的各阶段
(一)绍兴十四年时期──宰执制的空洞化
(二)绍兴十八年时期──掌握皇帝周边人士
(三)绍兴二十年时期──江南枢要地区的统治
第十二章 秦桧专制体制的构造
一、宰执(大臣)
二、侍从(实务官僚)
(一)秦桧专制下的侍从角色
(二)六部尚书、侍郎
(三)吏部尚书、侍郎
(四)户部尚书、侍郎
(五)刑部尚书、侍郎
三、秦桧的社会、政治立场及其对皇帝周边的掌握
(一)秦桧对郑亿年问题的态度
(二)与王继先等富商层之勾连
四、秦桧亲友在江南统治上的角色
第十三章 秦桧专制体制的界限
一、秦桧集团的特质
二、秦桧专制体制的界限
三、秦桧专制时期江南知县的动向
第十四章 秦桧专制体制与国家的一般政策──经界法
一、经界法在秦桧专制中的位置
二、经界法实施前的各种情况
三、李椿年的经界法
四、王鈇、李朝正的经界法
五、李椿年的复职与罢职
六、经界法的终结与秦桧专制体制的变质
终章 绍兴十二年体制之结束与乾道、淳熙体制之形成
一、秦桧死后的政治发展——沈该、汤思退政权及其特质
二、反秦桧势力的复权与得势
三、第三次宋金战争与高宗退位
四、符离之败与汤思退之复起
五、隆兴和议引发之政治斗争
六、后秦桧政治过程的历史意义
跋
编者后记
· · · · · · (收起)
序章 宋代政治史研究的轨迹与问题意识
一、宋代政治史研究现况与研究角度
(一)政治史的对象
(二)宋代政治史研究现况
(三)宋代政治史研究的角度与问题意识
1.关于唐宋变革论
2.关于南北民族抗争论
二、南宋政治史研究现况及本书的立场
(一)南宋政治史研究的贫乏性
(二)“南宋政权移转”的研究角度与问题意识
(三)本书的记述对象及其意义
第一部 南宋政权的确立
──绍兴十二年体制的前奏
第一章 南宋政权确立时期的政治课题与政治主体
一、南宋政权确立时期的政治课题
(一)南宋政权面对的政治课题
(二)南宋政权的确立与对金关系
(三)南宋政权的确立与收兵权
(四)南宋政权的确立与其他政治课题
二、北宋的政治势力及其变动
(一)南宋初期政治史与政治主体
(二)北宋时期的政治主体
1.在地土豪
2.地主出身的官僚阶层
3.北宋末年的权门
第二章 与宋政权重建构想有关的政治斗争
一、建炎初年的政治状况
二、李纲之见用
三、拥立高宗集团
四、李纲的藩镇政策
五、拥立高宗集团(黄潜善、汪伯彦)的政治方针
六、皇帝驻跸地之争执与李纲的失势
第三章 江南政权──南宋之中兴
一、禁军叛乱事件与吕颐浩之得势
二、“防淮论”与“吴越之行”──皇帝驻跸地问题
三、范宗尹的藩镇策
四、吕颐浩路线的特色
五、吕颐浩、秦桧的权力斗争
六、吕颐浩路线的界限
七、江南系士人之参政与元祐系士人之复权
第四章 赵鼎集团的形成与张浚路线的失败
一、绍兴四年至七年的政治状况
二、赵鼎上台
三、赵鼎集团的特质
四、张浚与对金强硬论
五、淮西兵变──张浚强硬路线的破绽
六、赵鼎之起复与新赵鼎路线
第五章 第一次宋金和议之进行
一、淮西兵变后遗症——收兵权之尝试
二、徽宗死讯与宋金和议之始
三、高宗主导下之和议与赵鼎集团的崩溃
四、绍兴八年第一次宋金和议
五、绍兴八年和议的正当性与反对论
第六章 南宋政权与江南地主阶层
──李光之出任参知政事
一、李光的基本立场
二、江南民力涵养论
三、李光任参知政事
四、李光罢参知政事
第七章 绍兴十年至十二年之政治发展(上)
——金之重占河南与南宋之收兵权
一、金之政变与第一次宋金和议
二、宋的对应之道
三、宋之对金宣战与战争指导原则
四、收兵权之过程
(一)绍兴四年至六年家军联合体制的形成
(二)绍兴十一年禁军的编制
第八章 绍兴十年至十二年之政治发展(下)
——第二次宋金和议与江南民力涵养论之放弃
一、绍兴十一年和议缔结经纬
二、绍兴十一年宋金和约与绍兴十二年秋韦太后还朝的意义
三、第二次宋金和议时之政治势力动向与岳飞之死
四、历来对收兵权暨绍兴十一年和议的看法
五、战时财政与江南民力涵养论的放弃
第九章 南宋政权的基本特质
第二部 秦桧专制体制的建立与变迁
──维持绍兴十二年体制的政治结构
第十章 秦桧研究的各有关问题
一、研究秦桧的困难所在
二、王船山笔下的秦桧
三、秦桧与秦桧集团研究回顾
四、秦桧专制期的设定与分析角度
第十一章 秦桧专制的实行过程
一、绍兴十二年、十三年的政治取向与秦桧专制的开始
二、秦桧专制的形态──就吕中所论而言
三、秦桧专制的各阶段
(一)绍兴十四年时期──宰执制的空洞化
(二)绍兴十八年时期──掌握皇帝周边人士
(三)绍兴二十年时期──江南枢要地区的统治
第十二章 秦桧专制体制的构造
一、宰执(大臣)
二、侍从(实务官僚)
(一)秦桧专制下的侍从角色
(二)六部尚书、侍郎
(三)吏部尚书、侍郎
(四)户部尚书、侍郎
(五)刑部尚书、侍郎
三、秦桧的社会、政治立场及其对皇帝周边的掌握
(一)秦桧对郑亿年问题的态度
(二)与王继先等富商层之勾连
四、秦桧亲友在江南统治上的角色
第十三章 秦桧专制体制的界限
一、秦桧集团的特质
二、秦桧专制体制的界限
三、秦桧专制时期江南知县的动向
第十四章 秦桧专制体制与国家的一般政策──经界法
一、经界法在秦桧专制中的位置
二、经界法实施前的各种情况
三、李椿年的经界法
四、王鈇、李朝正的经界法
五、李椿年的复职与罢职
六、经界法的终结与秦桧专制体制的变质
终章 绍兴十二年体制之结束与乾道、淳熙体制之形成
一、秦桧死后的政治发展——沈该、汤思退政权及其特质
二、反秦桧势力的复权与得势
三、第三次宋金战争与高宗退位
四、符离之败与汤思退之复起
五、隆兴和议引发之政治斗争
六、后秦桧政治过程的历史意义
跋
编者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日本学者古代中国研究丛刊(共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古代中国与皇帝祭祀》《南朝贵族制研究》《唐代北方问题与国际秩序》《唐王朝的贱人制度》《汉代郡县制的展开》
等
。
喜欢读"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的人也喜欢 · · · · · ·
- 五代时期北方中国的权力结构 8.0
- 另一种士人 8.5
- 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修订本) 9.3
- 隋唐帝国形成史论 8.8
- 祖宗之法(修订版) 8.8
-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8.6
- 契丹王朝政治军事制度研究 8.5
- 经略幽燕 8.5
- 制度与政治 8.5
-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社会与国家 7.8
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所以岳飞到底算什么? | 来自Sumwood | 2019-03-10 22:45:3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稻禾出版社 (1995)8.5分 112人读过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7.6分 29人读过
-
渓水社 (1988)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日本學者中國史譯著 (sopher)
-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历史 (eremit)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种瓜得瓜 2017-01-30 00:46:27
简单而言,可以归结在岳飞与秦桧两个在此时期极为惹眼的历史人物,捋清了南宋初期政治史的脉络,作者以论据说话,不能算翻案,尽力还原了当时复杂的政治生态。读此一本,对南宋初期史的掌握已经足够。
0 有用 丁丁虫 2018-09-19 01:50:28
非常漂亮
3 有用 狄狄 2017-03-12 14:41:31
一本很好的理解南宋政权性质的书。它从整体的、动态的角度重构了南宋初期的“政治过程”,非常细致,使我们得以从主战与主和、北方流寓地主和江南旧地主的矛盾等狭隘视角中脱身而出,比如像“收兵权”这样的事,其实早就在秦桧上台之前就已经启动了。
3 有用 隐清 2019-09-06 13:51:15
前半部建炎年间赵构南渡的政治路线的斗争写得尚可,后半部大篇幅写一个秦桧集团的政治结构实在了无生趣。
3 有用 三清喵 2022-08-21 08:42:28 上海
集团分析法+政治过程论,南宋前期政治史经典论著。北宋有南北分歧,南宋有东西对峙,有意思。🤖
0 有用 弘文館校書 2024-10-10 22:59:52 江苏
对宋史不熟,主要看了秦桧篇
0 有用 Jeanne 2024-09-09 22:04:45 浙江
经典之作也算是吧
0 有用 希夷 2024-09-08 08:15:02 广东
九妹和秦桧的权力体系架构和原有人们刻板印象中的存在有着极大出入,而其权力模式的影响贯穿着整个南宋朝廷始终
0 有用 福雷斯特冈普 2024-08-23 21:27:18 北京
非常经典的宋代政治史著作。前半本和后半本分别以收兵权的进行和秦桧专制体制的构建为核心线索,同时贯穿以三次宋金和战,呈现了南宋初期中央政治的全貌。南宋在继承北宋末年党争政治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权相政治,秦桧就是第一个代表人物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权相。但这一现象本质上又是皇权政治的外延,是皇帝和宰执之间的平衡,是一元化决策体制的发展结果,有助于维护统治的稳定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寺地遵先生的考证和分析... 非常经典的宋代政治史著作。前半本和后半本分别以收兵权的进行和秦桧专制体制的构建为核心线索,同时贯穿以三次宋金和战,呈现了南宋初期中央政治的全貌。南宋在继承北宋末年党争政治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权相政治,秦桧就是第一个代表人物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权相。但这一现象本质上又是皇权政治的外延,是皇帝和宰执之间的平衡,是一元化决策体制的发展结果,有助于维护统治的稳定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寺地遵先生的考证和分析充分展现了日本学者冷静、严谨的学术作风,值得学习。 (展开)
0 有用 戮世摩羅史仗義 2024-08-22 18:25:01 浙江
本書裡有個非常有意思的推論,作者認為,趙構之所以選擇退位是因為隨著秦檜的死,趙構喪失了一個重要的政治盟友,而完顏亮的南侵則徹底宣告了紹興十二年起的政治體係已經無法有效維繫,因此,隨著朝中秦檜派系與此前的秦檜反對派之間力量的此消彼長,對於趙構而言,退位內禪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不過這裡有一個疑問,秦檜死於紹興二十五年,而趙眘登基是在紹興三十二年,那麼期間相隔的六年多的時間裡,趙構針對后秦檜時代的政治結... 本書裡有個非常有意思的推論,作者認為,趙構之所以選擇退位是因為隨著秦檜的死,趙構喪失了一個重要的政治盟友,而完顏亮的南侵則徹底宣告了紹興十二年起的政治體係已經無法有效維繫,因此,隨著朝中秦檜派系與此前的秦檜反對派之間力量的此消彼長,對於趙構而言,退位內禪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不過這裡有一個疑問,秦檜死於紹興二十五年,而趙眘登基是在紹興三十二年,那麼期間相隔的六年多的時間裡,趙構針對后秦檜時代的政治結構做出了那些調整?儘管書裡也涉及到了秦檜死後的一些人事、政策的調整,但就秦檜體制的瓦解過程中,趙構本人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始終看不到。此書也沒回答趙構在秦檜專政時期是否反制,如何反制,總之,趙構不可能什麼也不做就坐等秦檜自然死而一切終結,而這本書又不能回答相關的問題,是以讓魔覺得美中不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