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读客
原作名: DUNE
译者: 潘振华
出版年: 2017-2-1
页数: 632
定价: 6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读客外国小说文库:《沙丘》系列
ISBN: 9787539967363
内容简介 · · · · · ·
人类每次正视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进步。
——————————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我们才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哈勃用望远镜揭开了河外星系的神秘面纱,我们才知道宇宙中还有千亿个银河系。
“自由号”发现了黑洞的存在,我们才知道也许宇宙之外还有宇宙,我 们只是永恒中一颗微小的沙粒。
-
一切会思考的机器都被摧毁后,宇宙的焦点重回人类之间的争夺。行星厄拉科斯——人类梦寐以求、竞相抢夺的“香料”的唯一产地,在这里上演着权术与背叛、恐惧与仇恨、希望与梦想的太空歌剧。人们常常用另一个名字称呼这颗干旱的星球——沙丘。
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少年保罗在这里抗争着他的宿命。在命运面前,他是如此的渺小,却又如此的强大……
——————————
◆《沙丘》是伟大的科幻作家弗兰克•赫伯特的传奇代表作。
-
◆每个“一生必读”的书单上都有《沙丘》
-
◆美...
人类每次正视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进步。
——————————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我们才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哈勃用望远镜揭开了河外星系的神秘面纱,我们才知道宇宙中还有千亿个银河系。
“自由号”发现了黑洞的存在,我们才知道也许宇宙之外还有宇宙,我 们只是永恒中一颗微小的沙粒。
-
一切会思考的机器都被摧毁后,宇宙的焦点重回人类之间的争夺。行星厄拉科斯——人类梦寐以求、竞相抢夺的“香料”的唯一产地,在这里上演着权术与背叛、恐惧与仇恨、希望与梦想的太空歌剧。人们常常用另一个名字称呼这颗干旱的星球——沙丘。
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少年保罗在这里抗争着他的宿命。在命运面前,他是如此的渺小,却又如此的强大……
——————————
◆《沙丘》是伟大的科幻作家弗兰克•赫伯特的传奇代表作。
-
◆每个“一生必读”的书单上都有《沙丘》
-
◆美国亚马逊“一生必读的100本书”
-
◆BBC“英国最受欢迎的100本书”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科幻•奇幻小说TOP100”
-
◆摘得《轨迹》杂志“20世纪最佳科幻小说”桂冠
-
◆首部同时获得雨果奖与星云奖的作品,科幻小说史上的必读经典。
-
◆人类每次正视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进步。
-
◆《沙丘》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就如同《魔戒》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
-
◆风靡全球半个多世纪,全球销量已突破1200万册。
-
◆《沙丘》被改编成红遍全球的即时战略游戏的鼻祖《沙丘魔堡》,由此衍生出的《红色警戒》《星际争霸》几乎成为每台电脑上的必装品。
-
◆催生了《星球大战》《阿凡达》等经典科幻电影。
——————————
媒体及名人推荐
《沙丘》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就如同《魔戒》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 ——《图书馆杂志》
-
科幻小说史上的里程碑。 ——《芝加哥论坛报》
-
这部作品所描绘的外星星球比其他科幻作家所描绘的更完整、更细腻,完美地平衡了技术描写和心理描写。 ——《华盛顿邮报》
-
随着气候变化、中东局势、能源危机层出不穷,《沙丘》比50年前更具现实意义。如果你还没看过,的确该找来读读。 ——《纽约时报》
-
赫伯特对于这个星球的创造,包含了复杂的情节发展,以及对生态、宗教、政治和哲学,是科幻史上一个伟大而又影响深远的成就——《路易斯维尔时报》
-
极强的感染力,情节令人信服,绝对天才的创意。——《星船伞兵》作者罗伯特•A•海因莱因
-
《沙丘》在故事的生动复杂方面,《沙丘》同金庸的小说有的一比。《沙丘》又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这里面有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生态学,未来学等等,更把人性、人的本质、人的目的放在一个宇宙的尺度上进行终极思考,这个规模恐怕又是金庸所不及的了。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
-
独一无二。只有《指环王》可以与之媲美。 ——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
-
如果你只读过这部杰作的外延或改编作品,你都不算真的了解《沙丘》是怎么回事。这是一次“必须通过阅读才能完全领略的全沉浸式的体验”。——《合成人》作者帕特•卡蒂根
-
现代科幻史上的标杆之一,想象力创造上的丰碑。 ——美国科幻作家P•斯凯勒•米勒
-
在16岁那年,我第一次被《沙丘》打动,它成了我心目中的神作。八年来,很少有书能撼动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包括《权力的游戏》、《基地》、《安德的游戏》和《指环王》。于是,我又重读了一遍《沙丘》,发现16岁那年的感动历久弥新。真的有那么棒吗?当然了! ——读者评论
-
我经常默念书中的“恐惧是思维杀手”这句话。恐惧——通常是对失败的恐惧——是我们思维清晰、专注的最大障碍。默念这句话并不能消除恐惧,而是让我意识到恐惧并直视它。 ——读者评论
作者简介 · · · · · ·
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1920-1986)
美国科幻小说家,作家。1920年10月08日生于华盛顿州。赫伯特是美国极具影响力的科幻巨匠,是与阿西莫夫并肩的大师。他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如同托尔金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一样,无人可以动摇。他更是首位普及“生态 学”和“系统思想”的科幻作家,他教会了科幻作家如何赋予科幻小说以思想。
赫伯特一生共创作了二十三部长篇小说和五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尤为成功的便是沙丘系列小说。该系列的前三部长篇《沙丘》《沙丘救世主》和《沙丘之子》构成的“伟大沙丘三部曲”曾被翻拍成电影并引起巨大轰动。
目录 · · · · · ·
第二章 穆阿迪布
第三章 先知
"沙丘"试读 · · · · · ·
凡事起始之时,必细斟细酌,以保平衡之道准确无误。贝尼•杰瑟里特的每位姐妹都深知这一箴言戒律。既如此,如果你即将开始研究穆阿迪布的一生,请注意,你首先应正确地将他置于他所在的那个时代:他出生于帕迪沙皇帝沙达姆四世在位的第57年。此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你应正确地找到穆阿迪布活跃的地盘:厄拉科斯星。虽然他生于卡拉丹,且十五岁之前一直生活在那里,但千万不要..
丛书信息
喜欢读"沙丘"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沙丘"的人也喜欢 · · · · · ·
沙丘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沙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42 条 )
-
KARAS (言之命至,人随己愿。)
P159,任何幼小的生命,面临的最残酷的竞争都来自它的同类。 P221,与人分别才令人伤心,而地方只不过是一个地方。 P269,恐惧是思维杀手。恐惧是引向彻底毁灭的小小死神。我将正视恐惧,任它通过我的躯体。当恐惧逝去,我会打开心眼,看清它的轨迹。恐惧所过之处,不留一物,唯我独存。 P325,只有意外和错误,才是宇宙最恒定不变的原则。 P506,多少次,人们的愤怒让他们听不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P516,一个孩子一生中最可怕的...2017-04-08 14:38 11人喜欢
P159,任何幼小的生命,面临的最残酷的竞争都来自它的同类。
P221,与人分别才令人伤心,而地方只不过是一个地方。
P269,恐惧是思维杀手。恐惧是引向彻底毁灭的小小死神。我将正视恐惧,任它通过我的躯体。当恐惧逝去,我会打开心眼,看清它的轨迹。恐惧所过之处,不留一物,唯我独存。
P325,只有意外和错误,才是宇宙最恒定不变的原则。
P506,多少次,人们的愤怒让他们听不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P516,一个孩子一生中最可怕的时刻,就是发现他的父母只是普通的人,分享着一种他永远无从参与的爱。它既是一种损失,也是一种领悟,明白世界分为彼此,而我们总是孤身一人。
P538,对一个人的评价,不是依据你认为他会做什么,而是看他实际做了些什么。
回应 2017-04-08 14:38 -
“生存能力就是在陌生的水域中游泳” 生存能力,绝非指一个人在一个体系中混的风生水起。而是,指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成熟或者初创的体系中都可以快速地找到自己的位置,融入体系中,不必风生水起,但一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通常,一张白纸被书写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一张被书写过的纸张。所以说,涉世过深的人的生存能力是弱的,因为他或许依赖一个体系了,他在体系中的定位已经成了他生存的根基,赖以活命的保障。
2017-10-26 12:39 3人喜欢
-
“睿智会冲淡爱,不是吗?” 是! 何来睿智?睿智是一个人对其所处的体系了如指掌到可以看清正在发生的,预测出将要发生的。 何为爱?爱只是人所处的体系中自身与外在的诸多关系中的其中一种。 …… 可以阐述的太多:你认为,抛却炫耀的成分,你会对一个每次都通关的游戏钟情吗? 睿智未必会消灭爱,但一定会冲淡爱,可以在失去爱之后可以坦然的接受。
2017-10-26 13:10 2人喜欢
-
“如果买不到你所需要的服务,钱有何用?” 金钱出现的目的:只是作为一种工具,只有在被使用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人总是迷失在追求金钱的路上。 换句话说,金钱和人生意义的关系:金钱在被花出去的过程中才能体现人生意义;而攫取金钱的过程,只是人在为实现人生意义而做的牺牲。人生意义的迷失在于许多人混淆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2017-10-26 12:20 2人喜欢
-
-
路过蜻蜓 (只是路过而已)
在手机上读完了《沙丘1》,我很少在手机上阅读网络文学以外的书。所以看《沙丘》的时候,常常很难有带入感。但总算是看完了这一部科幻巨著。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沙丘》已经不算是一部让人惊艳的书了,毕竟1965年的弗兰克.赫伯特写的文字,就算当时的他脑洞开得再大,也挡不住岁月进程中人类科技的发展。很多情节经过这多年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反复炒冷饭,咀嚼起来也已经寡淡无味。难免会被加上一个“老套”的评价,而那时候...2017-10-13 11:08 1人喜欢
在手机上读完了《沙丘1》,我很少在手机上阅读网络文学以外的书。所以看《沙丘》的时候,常常很难有带入感。但总算是看完了这一部科幻巨著。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沙丘》已经不算是一部让人惊艳的书了,毕竟1965年的弗兰克.赫伯特写的文字,就算当时的他脑洞开得再大,也挡不住岁月进程中人类科技的发展。很多情节经过这多年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反复炒冷饭,咀嚼起来也已经寡淡无味。难免会被加上一个“老套”的评价,而那时候的人的思维模式下,哪怕是科幻作品,依然逃不开当时人生观与世界观的禁锢。可是,这些还是不影响《沙丘》在科幻界的地位的。科幻小说的生命的是短暂的,他们总是被岁月无情的覆盖。后来的人,总是很难再触摸到他诞生时候的璀璨光华。这是科幻小说的命,莫外如是。 然而,在读《沙丘》时还是忍不住感觉阵阵惶恐。对于人类世界未知的未来,赫伯特在几十年前做了一些幻想,这些幻想在今时今日,似乎已有迹可循。或许,书中的恐怖情景就是不就将来人类的生存状态。 地球环境日益恶劣,沙漠化严重,各种资源过度开采,水源干涸,有朝一日地球变成“沙丘”并非是幻想。那时,海洋、湖泊、江河已是传说,美丽的花朵只有照片,珍惜的动物徒留标本。那时,人类何去何从?依靠发达的科技,如沙丘中的主人公们一样转迁宇宙中其他星球?或者如地鼠一样,在漫天黄沙的世界里,依靠回收循环水苟延残喘? 《沙丘》在他诞生半个世纪之后,我们读他,也许不应该再当成科幻小说的鼻祖,也许更合适的是当成一部警示录吧!
回应 2017-10-13 11:08 -
本文严格来说不能算书评,只能称得上是一篇读后感,以及对《沙丘》系列小说主题探讨分析的一些收集整理。会有比较严重的剧透。 《沙丘》是我读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不仅是我的科幻启蒙,也是我最喜欢的科幻小说。记得当时才刚上初中,在同学处借得其中文版,阅读的时候存在不少理解上的问题,但是精彩的情节和人物塑造还是吸引我在极短的时间内读完了它。若干年过去后,小说中的情节忘得七零八落,却总是在偶然间想起遥远的银河帝...
2017-11-19 23:22
本文严格来说不能算书评,只能称得上是一篇读后感,以及对《沙丘》系列小说主题探讨分析的一些收集整理。会有比较严重的剧透。 《沙丘》是我读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不仅是我的科幻启蒙,也是我最喜欢的科幻小说。记得当时才刚上初中,在同学处借得其中文版,阅读的时候存在不少理解上的问题,但是精彩的情节和人物塑造还是吸引我在极短的时间内读完了它。若干年过去后,小说中的情节忘得七零八落,却总是在偶然间想起遥远的银河帝国,那纵横捭阖、惊心动魄的政治描写,穿梭在沙丘之中如梦似幻的巨型沙虫。初上大学期间,某次逛图书馆发现了该系列的原版,如获至宝,相当激动地全部借回寝室补完,本以为这次看会轻松得多,未想却有了更多的疑问。一篇读后感也是从大二到大三再到大四,写写删删,不知如何下笔,却又总想留个阅读纪念。最后便这样凑合而成,也算是对自己的阅读有个交代。 弗兰肯·赫伯特是科幻小说“新浪潮”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所谓科幻的“新浪潮”指的是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一些科幻小说作家意图在文学层面提升科幻小说质量,向主流文学靠拢的一次尝试和努力。 “新浪潮”像是诸多类型文学从诞生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经之路,如推理小说“黄金时代”之后出现了古典推理的困境,继而寻求新的创作模式,史诗奇幻在历经“托尔金”模式旧史诗奇幻统治数十年之后,也一度创意枯竭,创作模式僵化。科幻小说的“新浪潮”开始打破“黄金时代”的禁忌和局限,在形式、风格和审美的逻辑下对科幻小说进行再思考,比如淡化自然科学,引入社会科学;向主流文学借鉴各种创作技法;对技术乐观主义持否定态度等。代表人物包括将生态学、宗教学引入科幻小说的弗兰肯·赫伯特(代表作:《沙丘》系列)、将神话引入科幻小说的罗杰·泽拉兹尼(代表作:《光明王》)、将女性主义引入科幻的厄苏拉·勒奎恩(代表作:《黑暗的左手》)、将心理学引入科幻的菲利普·K.迪克(代表作:《艾德利治的三道印记》)。“新浪潮”曾一度取得显著的成就,在提升科幻文学作品的总体素质、文学地位以及创作样式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由于刻意回避“科技”这一主题,也就使得其容易欠缺“科幻小说”作为类型文学本应当具备的兴奋点,最终趋于没落。即便如此,上述作家的作品依然经过时间的洗涤和检验之后成为了经典,尤其是弗兰肯·赫伯特的《沙丘》,历来被欧美评论界尊为“最伟大的科幻小说”之一。 《沙丘》系列小说一共包括六部作品:《沙丘》(1965)、《沙丘救世主》(1969)、《沙丘之子》(1976)、《沙丘帝王》(1981)、《沙丘异教徒》(1984)、《沙丘圣殿》(1986)。《沙丘》是系列的开篇,简单的叙述一下小说的剧情: 在遥远的未来,整个银河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帝国,以类中世纪的政治体制运行,有着皇帝,以及皇帝之下等级森严的贵族阶级分化。小说中的主要舞台之一Arrakis星球,是一颗表面覆盖着广袤沙漠的行星,极度缺乏水源,生活相当艰难。但是这个星球上的沙虫——一种生活在沙丘之下的巨虫——能够生产一种名为melange的物质,又称“香料”,这种物质会让人上瘾,但却能够使人看到未来,这在星际领航中对于驾驶舰船的宇航员来说非常重要。香料仅出产于Arrakis的沙丘,因此这颗沙丘之星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主角Paul出生于贵族家族Atreide,母亲是秘密的女性团体Bene Gesserit的成员。这个组织有着严格的宗教信仰,历经数十代,一直进行着一项绝密的育种计划,希望能够创造出她们自己的救世主。Paul的父亲Leto公爵声望和能力都相当出众,遭到皇帝的嫉恨。于是皇帝派他们一家前往由其家族世仇Harkonnen家族所统治的沙丘行星Arrakis,接管香料开采工作,却又背地里串通Harkonnen男爵,害死了Leto公爵。Paul在母亲Jessica的带领下逃入沙漠,沙漠里的原住民Fremen收留了他。Paul向原住民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使得其相信他就是传说中的救世主Maud'Dib(仿伊斯兰教中的救世主Mahdi)。Paul在沙漠中经过诸多历练,驾驭沙虫,学习原住民的文化,最终成功地从Harkonnen手中夺回了沙丘,又带领Fremen进行起义,最终成为了皇帝。 《沙丘》同大多数主流的科幻小说的共通之处在于其对技术理性和神秘之间关系的辩证理解,和其之前的传统科幻小说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是“反技术”。先前的传统科幻小说一般都具备精彩的技术构思,而不太注重人物塑造、故事情节这些偏主流文学层面的因素。赫伯特为了着重刻画故事情节,探讨人性,以及思索人类本身和制度的变迁方式,不惜刻意抑制技术描写。在《沙丘》的银河帝国中,计算机被宗教法令所禁止,虽然具备太空飞船这样的先进技术,但是政治制度却和现实历史中的中世纪时期相仿,银河帝国的官方宗教是新教和罗马天主教的混合体,生活也是按照前工业革命时代的逻辑进行的。小说的亮点之一是对各方角色势力之前马基雅维利式的政治纵横捭阖的精彩描写,刨除类型的因素来但看也非常出色。 当然,这并不代表小说在“科幻”这一层面的欠缺。恰恰相反,《沙丘》将故事的背景搬到一个极端庞大的舞台上,加以严谨细致的设定。赫伯特相当有野心,试图以该小说元文本为载体探讨包括哲学、宗教、政治学和生态学等诸多领域的复杂问题。比如人类思维的系统性以及预见性,“生态学”和“系统思想”的引入,语言怎样影响人们的思考方式,政治、权力、宗教之间的关系等等。其中的每一个问题单独拿出来都可以大写特写一番吧,这篇小小的读后感就不做此等尝试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小说中引入了宗教意义层面上的“救世主”这一概念,但是赫伯特本人对此是持批判态度的,创作《沙丘》系列小说的最初念头之一便是始于此。赫伯特认为,超人有害于人类,基于“反救世主”这一观点,他才开始创作这样一部关于救世主变局的长篇小说,这种变局周期性的打搅人类社会,以及其带来的危害。他将救世主的来临置于一个精确描述的政治环境中,意图表明救世主冲动和法西斯主义本质上是相当接近的。这一批判贯穿整个系列小说,在《沙丘》中,救世主的危害仅仅在于招致了战争还有政治动乱,但是这种类型的“灾难”是传统的政治领袖也可以引发的。及至《沙丘帝王》一书,赫伯特对“灾难”的理解又更进一步。在《沙丘帝王》中,Paul的儿子Leto便是一只巨大的蠕虫,却仍然具备人类的意识,作为僭主统治沙丘长达一千年,既是统治者又是上帝。他的暴政远超任何极权统治的实际压迫。作为上帝,Leto对宇宙的总体知识以一种形而上学层面上的狭隘方式束缚着人类,如果要破除这一束缚的僵局,只能是Leto本身通过意志使自身死亡,将人类送往未知的银河。
回应 2017-11-19 23:22
论坛 · · · · · ·
沙丘为什么现在看不懂? | 来自andongEm | 17 回应 | 2019-01-17 |
这书是否值得一看?评分不稳定啊 | 来自null | 12 回应 | 2018-12-27 |
看完第一卷,没大明白,跟科幻有什么关系呢? | 来自尚小妮儿 | 5 回应 | 2018-11-21 |
这个译本怎样,与科幻世界版的相比 | 来自许好 | 4 回应 | 2018-10-29 |
比拉凯法 | 来自Shield | 1 回应 | 2018-08-02 |
> 浏览更多话题
电子版有售 · · · · · ·
在哪儿买这本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Ace版 1990-9-1 / 181人读过 / 有售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版 2006-01 / 4124人读过
- 漓江出版社版 2001-1 / 252人读过
- 貓頭鷹出版社版 2007 / 17人读过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知道这些书很怪但我爱的难以自拔之二 (Josephine)
- 科幻小说-入门到到精通【未来局推荐】 (未来事务管理局)
- 我的身体里有一个游荡的未来 (诗菡)
- 50年来最优秀的科幻奇幻小说名单 (火星人小浣熊)
- 所有感兴趣的都要看~~~~~~~ (qianyu)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沙丘的评论:
feed: rss 2.0
18 有用 Pekingcat 2017-01-31
外国武侠小说,进取版金庸,这真是一本盛名之下其实难负的作品
84 有用 拉拉手唱唱歌 2017-04-11
读完了全书并且打了五星的那些人,我觉得五颗星都是送给他自己耐心的,并且为了骗更多人入坑。
92 有用 低庭小玫瑰 2017-05-04
吐槽下中文的读客版——这不是一本完整的书,占全书篇幅3%的四篇附录被去掉,加了一个原著中根本不存在地图的附注,简直回路清奇——四篇附录分别解析了沙丘的生态、沙丘的宗教、贝尼·杰瑟里特的动机目的和失误以及几位贵族生平简介,是了解正文中没有详细解释的生态学、宗教、历史的重要参照,不知道读客出于什么动机竟然作出愚蠢到匪夷所思的决定。只看了前几章,翻译已经有多处让人觉得奇怪的地方了. 买的是kindle版... 吐槽下中文的读客版——这不是一本完整的书,占全书篇幅3%的四篇附录被去掉,加了一个原著中根本不存在地图的附注,简直回路清奇——四篇附录分别解析了沙丘的生态、沙丘的宗教、贝尼·杰瑟里特的动机目的和失误以及几位贵族生平简介,是了解正文中没有详细解释的生态学、宗教、历史的重要参照,不知道读客出于什么动机竟然作出愚蠢到匪夷所思的决定。只看了前几章,翻译已经有多处让人觉得奇怪的地方了. 买的是kindle版, 不仅没有二级目录,章节与章节之间连分页都没有,也没有数字小标题做区隔. 书是好书,但请不要看读客版《沙丘》. (展开)
38 有用 軍訓先進個人 2017-10-02
怎么就一生必读了,我用十几个小时的生命告诉你不必读。
49 有用 Bluegreen 2017-02-04
荡气回肠,目眩神驰
0 有用 茉莉橘子 2019-02-21
这本书告诉我们环保的重要意义,环保搞不好,小命就难保~
0 有用 Alex_MaQ 2019-02-20
看进去了之后真的不错,有一点冰火的意思:王权纷争、各种严苛训练下的“功能人物”、神奇的破坏力极强但能被利用的生物...
0 有用 狐狸晒月亮 2019-02-19
故事不错 喜欢用很多高深的词语描绘简单的事物 尤其不喜欢里面对于幻觉和贝尼杰瑟里特各种训练箴言之类的描写 故作神秘 蒸馏服很想拥有了
0 有用 巴人 2019-02-19
1、合适的火车读物,如旅行一样,漫长,然而有趣。2、尽管写作和翻译上有不少可打磨之处,但瑕不掩瑜,宏大而充满细节,这是好的科幻必备的素质。3、这是继《堂吉诃德》、《国史大纲》和《晚清七十年》后读完的又一本七百页以上的皇皇巨著。祝贺自己。
0 有用 酒醉明月 2019-02-19
科幻文学里的玄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