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孙仲旭
出版年: 2016-9
页数: 305
定价: 35.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译林纪念版
ISBN: 9787544764384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部伟大的政治寓言。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瓜分,三个国家之间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并用高科技手段监视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大洋国政府职员温斯顿心怀异见,努力探寻极权统治的秘密,追求自由的生活,最终被思想警察逮捕。在接受残酷的刑讯与思想改造后,温斯顿在对大洋国统治者“老大哥”的无限热爱中被执行了枪决。
【编辑推荐】
《一九八四》为乔治•奥威尔经典代表作,是世界文坛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深刻揭示极权政治的运作体系,是人类文明痛定思痛的自省。本书独家收录了著名社会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对《一九八四》的文评。
【名人评价及推荐】
《一九八四》这样的书对我有帮助,是帮助我解决人生中的一些疑惑。...
这是一部伟大的政治寓言。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瓜分,三个国家之间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并用高科技手段监视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大洋国政府职员温斯顿心怀异见,努力探寻极权统治的秘密,追求自由的生活,最终被思想警察逮捕。在接受残酷的刑讯与思想改造后,温斯顿在对大洋国统治者“老大哥”的无限热爱中被执行了枪决。
【编辑推荐】
《一九八四》为乔治•奥威尔经典代表作,是世界文坛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深刻揭示极权政治的运作体系,是人类文明痛定思痛的自省。本书独家收录了著名社会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对《一九八四》的文评。
【名人评价及推荐】
《一九八四》这样的书对我有帮助,是帮助我解决人生中的一些疑惑。
——王小波
《一九八四》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展现出不可磨灭的才华,令其他同类作品无法望其项背。对时代来说,它仿佛毒药瓶上的一枚标签。
——《纽约先驱论坛报》
乔治·奥威尔的遗世杰作……是了解现代历史不可或缺而又引人人胜的一本书。
——《纽约书评》
乔治·奥威尔就极权主义危险发出的警告,给他的同时代人和未来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本书的书名和其中创造的很多新词,比如“新语”,都成了现代政治中丑恶现象的代名词。
——《韦氏文学百科词典》
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奥威尔:一是“圣徒”,指这个人;一是“先知”,因为他写出了《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
——中国著名学者止庵
所有英国作家中最受爱戴的一位。
——英国作家、评论家安东尼·伯吉斯
乔治·奥威尔最后的杰作,对现代历史令人着迷而不可或缺的理解。
——英国作家、历史学家蒂莫西·加里·阿什
一九八四(纪念版)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乔治·奥威尔(1903—1950)
英国著名作家,社会评论家,英语文体家。年轻时曾赴缅甸加入帝国警察部队,后因厌倦殖民行径而返回欧洲,开始文学创作。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并在二战中积极投身反纳粹的活动,1950年死于困扰其多年的肺病。著有《一九八四》《动物庄园》等十余部作品,其中充满了社会关怀、人类理想和反极权的思想,被称为“一代人冷峻的良心”。
喜欢读"一九八四(纪念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一九八四(纪念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一九八四(纪念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67 条 )




当之无愧的反乌托邦传世之作


0 有用 砸开 2023-05-28 19:00:49 山东
浑浑噩噩
6 有用 班尼迪克蛋堡 2023-07-27 08:44:53 加拿大
每多一个人读过 就多一份自由
1 有用 也可以不睡午觉 2023-05-16 11:25:46 湖北
“在绿盖如阴的栗子树下,我背叛了你,你背叛了我”
0 有用 爱酱 2024-10-23 14:53:02 江苏
常读常新的经典
1 有用 胡小闹 2023-07-02 23:49:38 山东
不知道为什么无法给2009年出版的这本书写短评,于是我来到了这里。《1984》被划分为三个部分,那么我就用无处不在、藏身之地、没有黑暗三个词对应三个部分,用窒息、顺理成章的希望、意想不到的绝望对应阅读这三个部分时我的心理状态。奥威尔用大量精准的比喻直击人物,用我从来没接触过的表达方式展开写作。孩子们紧跟卡车是因为卡车会掉落喂牛的豆饼;禁欲的手段是让家庭中的孩子成为思想警察,家长被举报也反以为荣;他... 不知道为什么无法给2009年出版的这本书写短评,于是我来到了这里。《1984》被划分为三个部分,那么我就用无处不在、藏身之地、没有黑暗三个词对应三个部分,用窒息、顺理成章的希望、意想不到的绝望对应阅读这三个部分时我的心理状态。奥威尔用大量精准的比喻直击人物,用我从来没接触过的表达方式展开写作。孩子们紧跟卡车是因为卡车会掉落喂牛的豆饼;禁欲的手段是让家庭中的孩子成为思想警察,家长被举报也反以为荣;他爱她却还不知道她眼睛的颜色;在被理解与被爱之间人们不分敌友……我并不知道奥勃良是敌是友,也不清楚却林顿是如何成为思想警察的。因为阅读这本书的意义不在于抱怨条条框框的限制,而在于深处同质化信息网红化场景中能不被轻易裹挟,不人云亦云,从来就不容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