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你是否:无法长时间专注地做一件事?喜欢的物品总是念念不忘,立马就要买到手?无法控制自己的不安情绪,让珍视的伴侣濒临崩溃?减肥遥远无望,摆脱不了眼前一顿美食的诱惑?工作严重拖延,还在沉溺于社交网络和在线游戏?快买快卖导致投资频频失利?本书告诉你:自控不仅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更是你自己的选择。看到第二颗棉花糖,自控便无须努力。
自控力与意志力的热论都源于50年前开始的棉花糖实验,实验结论一经报道便获得广泛关注,然而这场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实验却遭到了极大的误读。《棉花糖实验》是实验设计者、自控力之父沃尔特·米歇尔对实验来龙去脉的溯本清源,在破除大众对棉花糖实验的普遍误解的同时,还给出了对从孩子的养育、雇佣新职员,到避免糟糕的交易和个人决定的最明智建议。
作者简介 · · · · · ·
沃尔特·米歇尔
美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在人格的结构、过程和发展以及自我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十分著名。
自1962年起,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担任教授并主持讲座长达21年,“棉花糖实验”便始于斯坦福大学附属的一所幼儿园。实验以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预测出参与实验的儿童日后生活幸福与成功的相关性,使得米歇尔成为延迟满足和自我控制研究的鼻祖。
近半个世纪,在棉花糖实验上延伸出了无数有关自我控制的研究和书籍。米歇尔因对自控力、延迟满足、意志力的研究,于1978年获颁美国心理协会临床心理学组“杰出科学贡献奖”,该奖项于1982年再度颁发给米歇尔。1983年,他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并担任罗伯特·约翰逊·尼文教授一职。
目录 · · · · · ·
推荐序 棉花糖决定未来的奥秘
引 言 棉花糖实验50年
第一部分 源起:孩子们如何实现自我控制
01 初衷
你知道的棉花糖实验只是冰山一角
02 选择
自控不是硬扛,而是运用策略抵抗诱惑
03 大脑
激活理性的冷系统,抑制冲动的热系统
04 家庭
妈妈越强势,孩子越难等待
05 习惯
运用“如果-那么”计划,让自控不再是“受控”
06 信任
相信还会有第二颗棉花糖,等待才有意义
07 培养
自控力来自基因,但它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锻炼增强
第二部分 拓展:自控力如何成就更成功的人生
08 掌控
成功的自我控制,源于一种“我就是能”的信念
09 自我
想象未来的自己,让决策更关注结果
10 时间
转变时间观,对未来充满期许的人自控力更强
11距离
以墙上一只苍蝇的视角看待一切,冷却诱惑的热刺激
12 人际
敏感的心更易受伤害,高自控者拥有更满意的人际关系
13 情绪
抑郁源于过分考虑未来后果,快乐的人自控力更强
14 动机
自控并非无处不在,聪明人也会做出愚蠢的行为
15 社交
自控能冷却孩子的攻击倾向,成为社交关系中的润滑剂
16 恐惧
克服恐惧,需要重获自控力
17 热爱
意志力会疲劳,但热爱让你持续抵抗各种诱惑
第三部分 实施:棉花糖实验如何启发更好的学校与父母
18 学校
培养自控应从娃娃抓起,学校教育是最佳手段
19 父母
自主的孩子更有优势,父母是最好的榜样
结 语 “我思,故我可以自控”
致 谢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引 言 棉花糖实验50年
第一部分 源起:孩子们如何实现自我控制
01 初衷
你知道的棉花糖实验只是冰山一角
02 选择
自控不是硬扛,而是运用策略抵抗诱惑
03 大脑
激活理性的冷系统,抑制冲动的热系统
04 家庭
妈妈越强势,孩子越难等待
05 习惯
运用“如果-那么”计划,让自控不再是“受控”
06 信任
相信还会有第二颗棉花糖,等待才有意义
07 培养
自控力来自基因,但它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锻炼增强
第二部分 拓展:自控力如何成就更成功的人生
08 掌控
成功的自我控制,源于一种“我就是能”的信念
09 自我
想象未来的自己,让决策更关注结果
10 时间
转变时间观,对未来充满期许的人自控力更强
11距离
以墙上一只苍蝇的视角看待一切,冷却诱惑的热刺激
12 人际
敏感的心更易受伤害,高自控者拥有更满意的人际关系
13 情绪
抑郁源于过分考虑未来后果,快乐的人自控力更强
14 动机
自控并非无处不在,聪明人也会做出愚蠢的行为
15 社交
自控能冷却孩子的攻击倾向,成为社交关系中的润滑剂
16 恐惧
克服恐惧,需要重获自控力
17 热爱
意志力会疲劳,但热爱让你持续抵抗各种诱惑
第三部分 实施:棉花糖实验如何启发更好的学校与父母
18 学校
培养自控应从娃娃抓起,学校教育是最佳手段
19 父母
自主的孩子更有优势,父母是最好的榜样
结 语 “我思,故我可以自控”
致 谢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热情绪系统不仅仅服务于性欲与攻击性的冲动,它还能自动快速地出发消费性行为,觉醒以及冲动行为,它情绪化,简单,也是条件反射性的。 长久的压力会损害前额叶皮层,而前额叶皮层不仅对棉花糖试验中的等待十分必要,对以后顺利高考,工作稳定,追求高等学历,洞察办公室政治,避免消极情绪,维系人际关系也很必要,它还能帮助人们避免做些凭直觉,缺乏考虑和愚蠢之极的决定。 即使是非常轻微的急性不可控压力,也可能导致人快速并戏剧性地失去前额叶皮层的认知能力。压力持续的时间越长,认知能力受伤害就会越严重,伤害也越持久,并最终导致精神和身体上的疾病。 短暂避开热情绪系统的方法是,想象其他人会怎么做。因为在替别人用热情绪选择时,自己往往会更容易用到冷认知系统。 遗传的天赋是行为的一个重要决定性因素,然而同样重要的是早年在母亲身边的环境,它对基因的作用有强大的冲击。 发展良好的执行功能可以帮助人们约束消极情绪和减少压力。 孩子们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力量感会成为他们成功的基础,并形成了基于现实的乐观期盼,就这样,每一次成功都增加着下一次成功的概率。 如果想要断定一件事将会如何,你也许应该假象自己正在做这件事,通过实质性语言,尽量生动,充满细节地模仿这件事。 无论是面对医疗上还是社会上的压力,“监控者”一般在了解到更多信息的情况下会做得更好。但“迟钝者”知道得越少表现越好。与个人偏好匹配的信息会减少压力。如同所有个体差异测量工具现实的,有些人会落入幅度极限的两端,而大多数人都处于中间范畴,因为客观情况是你无法控制的,如果你不能做些什么来减少压力,对大多数人的一个普遍规律是,“监控者”通常会增加焦虑和压力,而“迟钝者”倾向于更多的适应性和自我保护。 使热系统冷却下来,让冷系统开始运作。完成以上两种行为都需要以下两个机制发挥作用:心理疏离和认知重评。(阿德勒:课题分离) 跨情境人格。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采用严格的自我...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其显著差异可能就在于主动性和自控力两个指标。也就是说,主动性和自控力两颗种子都发达的孩子,其人格健全、发展顺利;主动性和自控力两颗种子不发达的孩子,其人格存在问题、发展困难。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教授率领科研团队,对200个孩子从2岁起跟踪研究20年,得出上述结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湛庐文化·心视界(共112册),
这套丛书还有
《哇!救命书》《积极情绪的力量》《看不见的大猩猩》《最好的告别》《夫妇的格式》
等
。
喜欢读"棉花糖实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棉花糖实验"的人也喜欢 · · · · · ·
棉花糖实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1 条 )
合适的等待真的能助我们拥有更好的生活吗?
合适的等待真的能助我们拥有更好的生活吗? ——读《延迟满足》 负面情绪可以产生巨大的冲击波,不仅会扭曲我们当时的感受,还会波及我们对于未来的期望和我们的自我评价。——《延迟满足》 01 耐得住享乐,才会拥有更大的幸福 如果你通读这本书,就会发现这本书在研究关于延迟...
(展开)
延迟满足:原来棉花糖实验并非只针对小孩子,所有人都用得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很欣赏这段话: 对人们来说,最大的挑战是知道什么时候为更多的棉花糖而等待,什么时候该按响铃铛并享受美食。 这是对人性的考验。 《延迟满足》作者专业而权威的揭示了这一点。 作者沃尔特•米歇尔号称棉花糖之父。 他在过去半个世纪里,通过棉花糖实验预测儿童在实验... (展开)学会延迟满足——长期主义者必备技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多人都听过那个经典的棉花糖实验。知名综艺《爸爸去哪儿》中,也出现过这个实验——孩子们被给予一块棉花糖,并告知如果他们能等待一段时间而不吃掉它,他们就可以得到两块棉花糖。沃尔特·米歇尔的《延迟满足》一书,深入剖析了这一现象,并指出延迟满足不仅仅是学会等待或... (展开)《延迟满足》: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世纪60年代,沃尔特·米歇尔教授在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宾幼儿园开展了一项实验,这个实验后来被命名为“棉花糖实验”,参与实验的是学龄前儿童。 这个实验很简单,研究人员请孩子在立即得到一份小奖励和20分钟后得到一份大奖励中选择一个。奖励可以从自己最喜欢的零食中自由... (展开)棉花糖之父的后续讨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提高自控力的问题,估计人人都做过努力。 减肥、高效、准时、人人知道自律的人生更自由,做过几次尝试,就会失败几次,成功的蜕变永远出现在主页推荐别人的人生页面里。 说起自控力,追根溯源要到棉花糖实验上,上个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Walter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 (展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014)7.3分 39人读过
-
中信出版集团 (2023)7.4分 49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积极心理学读本 (刘建鸿)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心理学 博弈论--2 (IVAN)
- 2010-2018年度积极教养沙龙书单 (刘建鸿)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棉花糖实验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凝眉 2018-12-16 19:23:50
提高自控力的方法:如果……那么习惯养成+心理detached+时间梳理多想未来做有益于长期的事。
2 有用 乌言灰语 2017-04-19 16:09:22
理论不错,就是讲得不够深入,具体方法应用相对缺乏
3 有用 喳喳喳 2016-11-25 21:38:41
其实就前面几章有干货,后面都有赢凑之嫌。我很钦佩这个实验的点子,但不能过度解读。
35 有用 猫似Max 2017-05-26 12:20:34
用两个小时简单翻了一遍。印象比较深的有两点:1. 自控的核心是冷却现在,并加热未来。冷却现在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抽象化、冷静聚焦、if-then等策略;2. 把意志力比喻成肌肉的模型有缺陷,更好的方式是善用认知潜力:在面对一项困难任务时,相信自己的精神会自动给自己添加燃料,通过心态的变化来远离意志力疲劳。
3 有用 招风耳 2017-06-10 19:52:34
本身理论和实验很好。语言逻辑乱,废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