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史学革命的书评 (17)

daring 2011-02-14 01:38:4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我所了解的年鉴学派

何为年鉴学派 ——《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读后 一、何为年鉴学派? (Annales School) 20世纪30年代开始萌芽、4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一个法国史学流派,60年代时开始有世界性影响。年鉴派创始之前,其创始人的思想不过是倡导反对兰克模式的“新史学”思想...  (展开)
蔚云朔 2009-01-09 10:28:16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以“年鉴学派”为典范

以“年鉴学派”为典范 ——透过《法国史学革命: 年鉴学派,1929-1989》看年鉴学派 对于彼得•伯克,我想无须多费笔墨介绍他的成就与著述。老实说,这本《法国史学革命》是不能称其为扛鼎之作的,但作为一部介绍性的著作其特点和定位还是恰如其分的,正如伯克所说“本书的...  (展开)
Sarcophagus 2013-01-30 22:42:41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出色的小册子……而已

非常出色的学派综述,非常好用的入门导引,秉承伯克的一贯风格,择选精当,叙议相宜,罗列各式名家和要著之余,也不时点缀几段生动形象的具体文字,面目不至于像国内标准教材或史论那样刻板甚或可憎。对国内学界熟悉的名作有扼要述评,可以迅速掌握大局。 书后所附年鉴学派重要...  (展开)
Roger 2020-12-01 14:20:0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摘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英〉彼得·伯克著,刘永华译,《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刘序是梳理学术史的范文,围绕八十年代末三位年鉴派史家对史学危机的回应和年鉴派传统学术范式的反思,把彼时年鉴派的过去与未来勾连起来。 第一版 刘永华代译序《费雷、夏蒂...  (展开)
ddddultra 2012-10-27 23:25:41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一些摘录】

布罗代尔认为人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囚徒”,而且是心智框架的“囚徒”。 《地中海》让人意识到空间的重要性,她的主角不是某个国王或帝国,而是大海本身。并且,他将历史时间区分为地理时间,社会时间与个人时间。 布罗代尔讨论文明的方法,本质上是地理主义的,比如,他会讨...  (展开)
S.T 2024-06-10 15:20:38

介绍法国年鉴学派简洁有力的著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法国史学革命》是介绍法国年鉴学派简洁有力的著作,彼得·伯克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年鉴运动四代学人的发展脉络。略读的话一两天就可读完,但要深入了解年鉴学派,还需要顺着作者的线索搜一些背景资料或者论文。 年鉴学派是20世纪西方史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史学流派,若将年鉴...  (展开)
倦舫 2019-06-21 16:54:12

病中谰言

病中读完。之前对年鉴学派和西方史学史接触不多,尽管有意识地放慢了阅读的速度,但对于某些概念以及年鉴学派史学家的一些具体实践尚不能有更深入的体会,日后当多翻翻年鉴学人的著作才好(只在大一接触过布洛赫的《封建社会》和布罗代尔的《地中海》)。不过,但就阅读的感受...  (展开)
天天 2017-11-07 12:45:50

法国史学革命

讲述年鉴学派对法国史学的革命性意义。第一代马克布洛赫《国王的触摸》《法国乡村史》《封建社会》费弗尔《马丁·路德》《不信教问题》引入问题导向的史学,三个时段的划分,与地理学的结合,和心态史的创新等 第二代布罗代尔《地中海》引进整体史的框架,将传统史学政治史边缘...  (展开)
赫云脉 2013-11-24 09:41:4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法国史学革命--新史学,对象和方法

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 ——新史学,对象和方法 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就像进入一片陌生的土地,那些从未见过的人名就像分不清楚的方向,茫然之外又仿佛被什么东西吸引着,努力用自己贫乏的背景知识理解书中的论证。这本关于法国史学革命的书便是如此。 该书较为详...  (展开)
Janus 2008-02-19 17:18:45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literature review也有re得好的

伯克的行文还是蛮通俗的,基本上是从文本到文本能做到这样还算是大师所为。总之起到了绍介的作用,使得俺对年鉴派的认知革新了一大下。 相比之下刘永华的代译序只回顾三篇文章但看了半天让人摸不着头脑。俺推荐看完正文再看这篇序,也许还能少点雾水。 不过俺正文看的是江政...  (展开)
诚明 2020-04-11 21:32:02

彼得·伯克:《法国史学革命》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彼得·伯克把《年鉴》背后的主导理念概括如下:“首先,是以问题导向的分析史学,取代传统的事件叙述。其次,是以人类活动整体的历史,取代已政治为主体的历史。再次,为达成上述两个目标,与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语言学、社会人类学等其他学科进行合作。”【彼得...  (展开)
西哈一札 2020-04-05 17:02:26

懒得想标题的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史观能够席卷全球,和它对经济史、社会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这在上世纪算作一个史学风潮。而在法国史学界却很少受到马克思的影响(相对来说),一个原因是年鉴学派替它完成了这一任务。从这里即可看出马克思主义和年鉴学派的纠葛,一方面双方同是反对政治事件史的盟...  (展开)
东辛 2007-12-15 19:42:42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导论而已

作为年鉴学派的一个索引还过得去。导论而已,泛而不精。索引下来布洛赫的《国王的触摸》应该很有意思~~~ 不高兴看全书的看个代译序就可以了,后面也没说个啥  (展开)
historiographie 2008-03-04 21:14:19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一般般的著作,一般般的譯文

介紹性的。不過,英文還更容易懂。伯克的寫作就是這樣,明白清楚。這也决定了他在史學界的大衆性。就我所知,譯者專攻是中國史,博士論文寫的是閩西的宗族(似乎如此,待查),可見他最近發表于《歷史研究》的文章。所以對于年鑒來說,應該相對算外行。序言不知所云也是有來頭的。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Mithrandir 2016-08-29 22:00:58

读《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

彼得·伯克以编年体书写年鉴学派的历史具有一定“反讽”意味,但与传统编年体不同,时间在伯克笔下并非叙事的主要逻辑依据,时间服务于结构与问题意识,这多少与年鉴学派的主张有共通之处。 全书分五章,中间三章依次描述、分析和评价了年鉴学派的创建者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  (展开)

订阅法国史学革命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