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e in 'China' I Dwell的书评 (74)

icarus 2012-03-20 13:27:02 中华书局2011版

简单的道理,也应一读。

这是一本聪明人写的书。书中基本上都是利用二手资料或他人研究的讨论和再讨论,原创不足而空疏难免。但是,它的长处不在于深入细致、探微发覆,而在于指出了一个虽浅显却重要,并且常常让人惑于其中而不自知的问题:作为一个中国的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者,应该如何理解中国...  (展开)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3-03-12 11:08:05 中华书局2011版

葛兆光:在“东风”与“西潮”中追寻中国

葛兆光也许是中国史学界最有反思和自我挑战意识的人。从早年《中国思想史》对所谓经典知识的质疑,对思想的知识背景的解构,再到近十年来所致力的“从周边看中国”,葛兆光从不致力于给予读者和学界一个掷地有声的答案,而是希望用研究给予一种悠游于学术史和现实之间的新的视...  (展开)
澈之 2011-11-27 21:53:39 中华书局2011版

评《宅兹中国》——以国族正统论的维度追述有关“中国”的历史叙述

《宅兹中国》书评 ——以国族正统论的维度追述有关“中国”的历史叙述 一 关于“中国”的历史叙述——《宅兹中国》的论述体系 当如今的我们习惯的称自己为“中国人”并把自己的国家成为“中国”,当我们经常在人们的口中听到“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对比之时,很显然...  (展开)
诚明 2021-01-20 16:22:51 中华书局2011版

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自序 【解题】书名“宅兹中国”用的是1963年在陕西宝鸡发现的西周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一句话。何尊铭文说的是周武王灭商后营建东都之事,“宅兹中国”的“中国”可能指的是常被称为“天之中”的洛阳。我只是借它来作为象征,不仅因为“中国”一词最早在这里出现,而且也因为“宅”...  (展开)
雨来 2011-12-07 12:50:08 中华书局2011版

日本“东洋学”之兴起及对“现代中国”之影响——《宅兹中国》札记之一

   本札所记大体出自于《宅兹中国》第七章“边关何处?——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日本‘满蒙回藏鲜’之学的背景说起”。而本章之旨据本书作者葛兆光篇前交代:将从19、20世纪之交,即中国的晚清民初,也就是日本的明治大正之间中国、日本的学术史,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  (展开)
晏渐罄 2019-06-18 15:09:31 中华书局2011版

“从周边看中国”

在二十世纪初,一是因为日本自身的崛起、一是由于地理位置处在亚洲与欧美文化圈的边缘,日本学界兴起了超越中国并突显日本的亚洲主义思潮。由它指导的研究一方面构建了一个“亚洲”共同体以此与西方相对立,一方面又把日本当做亚洲的现代化领袖,以此来强化日本的自信并为帝国...  (展开)
小郡主 2012-02-04 14:17:26 中华书局2011版

未完成的預流之書---關於《宅茲中國》的閱讀筆記和思考

《宅茲中國》是一部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的預流之書,提出中國民族國家認同的諸多新材料與新問題,指出當務之急不是“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而是“在歷史中理解民族國家”,即在中國歷史脈絡中理解歷史中國(34-35)。讀罷《宅茲中國》,作者廣博通達的學識,深遠...  (展开)
理一分殊 2019-10-15 00:23:54

葛兆光对话《宅兹中国》英译者︱今天我们为什么谈论中国?

对谈︱葛兆光、Jesse Field、秦方 2017年4月,Brill出版社出版了葛兆光著、Jesse Field和秦方翻译的《宅兹中国》(Here in ‘China’ I Dwell:Reconstructing Historical Discourses of China for Our Time)。6月12日,作者和译者在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围绕着“今天我们为什么...  (展开)
理一分殊 2021-04-23 17:30:13 东方书店2020版

羽田正评《宅兹中国》日译本|中国与伊斯兰世界

文︱[日]羽田正 译︱张厚泉 葛兆光教授曾于2020年1月起连续八个月担任东京国际高等研究所东京学院的特任教授。日前,葛教授的《中国は“中国”なのか:「宅茲中国」のイメージと現実》由东方书店出版发行,这是2011年出版的中文著作《宅兹中国》(中华书局、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展开)
徂来新甫 2019-08-14 22:17:35 中华书局2011版

《宅兹中国》简述

葛兆光认为,与欧洲历史不同的中国历史的特殊性,是决定后现代历史学关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思路与论据不适用于中国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研究的根本原因。与欧洲不同,中国政治疆域和文化空间的历史趋向是从中心向边缘;由于强大的异族国家的挤压,中国近世民族国家形成于宋代,与近代...  (展开)
雨来 2012-01-21 12:46:23 中华书局2011版

日本(人)、韩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宅兹中国》札记之二

几年前,曾有韩国率先将端午传统节庆及祭祀屈原相关仪礼打包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旧闻,虽不知后事如何,犹记得消息甫一传出,国人惊愤之心如烈火烹油沸反盈天,嘲骂之声甚嚣尘上充塞于途,大有以唾沫星子将此“悖逆”之国淹亡而后已之势。只是,恰如鲁迅先生预见的...  (展开)
情兽 2011-11-13 17:32:35 中华书局2011版

几点随感

1国家民族的心理学: 书中说到唐代的书籍出境,确实有种令人怀念的王者气象,唐对于当时周围国家遣唐使、留学生、僧人回国时带走大量中国书籍毫无限制,连那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游仙窟》《素女经》《玉房秘诀》也任由他们抄去带走,并不觉得这些有辱天朝上国斯文,或者泄露国家...  (展开)
Fal Conde 2024-03-02 21:36:16 中华书局2011版

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父系单倍群:6大土著族群和4大北境族群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通常是指一万年前到4000年前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先民,其父系单倍群可以分为6大土著族群和4大北境族群,具体情况如下: 六大土著族群: O2a,华夏族,占比52.15% O1a,百越,占比11.04% O1b1,百濮,占比10.85% C2南,华夏族,占比7.88...  (展开)
避秦者言 2019-07-03 11:33:52 中华书局2011版

基于学术史的思想史

葛兆光的文字一向学究味很浓,让人很难沉浸进去。可一单进入他的思想世界之后,他的论述读起来是一种享受,让人欲罢不能。《宅兹中国》是葛兆光先生在多篇论文基础上修改成的著作,各个章节之间关键性并不很大,但通观全书,其主旨和思路却很明显。 第一编主要从思想史和知识史...  (展开)
爱笑客 2011-04-16 00:37:17 中华书局2011版

葛老师对于宋代时期“中国”意识的异变情况的眼光很是读到,但是,还是有点问题似乎没有说清楚

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宋代当时的“边界”究竟具有怎样的概念内涵,而宋代之前和宋代之后的“边界”的意义又是如何呢? 我们如今对“边界”(以及更广义上的“边疆”)的认识往往交织着历史学的视角以及西来的法学的视角,不大容易厘清。  (展开)
摸鱼是打工底线 2022-06-23 16:18:31 中华书局2011版

评《宅兹中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我在追寻身份认同问题上读的又一本书。本书的副标题叫《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但根据内容,我觉得叫《重建有关“中国学”的历史论述》更恰当些,书中讲的更多也不是对“中国”的认识,而是对“中国学”的认识。书虽名为《宅兹中国》,作者却用大量篇幅去讲日本,...  (展开)
Roger 2019-11-13 16:22:26 中华书局2011版

【读书笔记】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绪说 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从民族国家中拯救历史,还是在历史中理解民族国家? ·美籍印度后裔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直接挑战的是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在欧洲民族国家作为论述基本单位的质疑,是近代以来才构建出来的。(2) ·福柯,地图上国界内的“领...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74条)

订阅Here in 'China' I Dwell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