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鸟的书评 (154)

奥利弗石木 2017-06-14 09:02:17

一代美国知识分子的自传

《囚鸟》是冯内古特为美国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勾勒的自画像,也是他对于酿成“水门事件”的历史社会条件的反思。是什么让上世纪初期这些在社会改革中扮演积极角色的知识分子走向保守,并最终沦为“水门事件”这场政治丑闻中的无名小丑? 首先,来看看这个故事的两条时间线。一...  (展开)
春眼秋手 2017-06-27 15:13:48

同情多过嘲讽——谁又能真正逃离“时代”这个囚笼?!

文中引号部分引自《囚鸟》原文 在看冯内古特的《囚鸟》一书时,总有个画面浮现眼前——冯内古特,一个留着蓬松胡子的和善老人,一边转动万花筒,一边朝你挤着眼睛! 是的,《囚鸟》就是冯内古特的万花筒。主人公瓦尔特·斯代布克就是万花筒里的镜子,他负责折射出周遭千奇百怪...  (展开)
固态蒸汽 2017-07-19 14:39:35

风暴中吹过的胖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到现在为止,我已经活过了四个二十外加两个年头了。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我本该死了。”冯内古特曾经这样写道。或许因为本人的经历就充满着上帝扔骰子的奇幻感,冯内古特的作品总是虚幻和自传的混合体,而他笔下的主人公也总是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的弱者,在一次次荒诞的悲...  (展开)
威尼斯男人 2024-01-17 09:39:24 北京日报出版社2023版

无论哪里,都是囚笼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上个世纪的美国文坛,很少有像库尔特·冯古内特这样特立独行的作家,把黑色幽默和对美国社会的洞察把玩得这样独特和深刻。冯内古特的一生也很像是一本长篇小说,充满曲折与荒诞,而这些特质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譬如这本《囚鸟》。 《囚鸟》见证了美国历史的另一...  (展开)
黑桥 2018-03-07 21:05:56

冯内古特《囚鸟》:平庸的良心及其落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地下室里的平庸者 在陀的小说里,地下室是一种颠覆,对地上世界的反叛力量,狂躁的思考者在地下室里喋喋不休。 而在冯内古特,地下室只是,地下室。宏伟的建筑中不为人知的角落,人类微小的尾椎,是熄灭了可能性的场域(冯内古特的世界没有陀的不稳定感,他讲述的是秩序内的...  (展开)
南尹 2017-08-09 12:19:39

从反抗到屈从,美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若要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作出取舍,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更可能选择后者。其创作的《囚鸟》一书中,拥有权力,资产的资本家不断被讽刺,成为笑柄,而身处工人阶级的平民则得到可怜和同情。同时,《囚鸟》还通过构造荒诞的情节,将美国20世纪不光彩的历史事件勾连起来...  (展开)
桃花潭水 2017-06-22 09:49:38

要心平气和

坦白说,第一遍我没有完全读懂,我想,这里面大概有很多还可以挖掘的地方,特别是中间有些次要人物,写起了科幻小说,我想,作者冯内古特不会没有什么用意的。 我决定一边读第二遍,一边写点东西,以做记录。 本书结尾的时候,也就是尾声,作者写道: 国会尼克松问我,既然我是...  (展开)
磬夏 2024-03-11 12:04:55 北京日报出版社2023版

飞不出的鸟儿

相比《五号屠场》的文笔,这本书的整体阅读难度要大的多。想要理解冯内古特所写的内容,你必须要有相应的时代背景和知识储备,如果没有那么你在阅读时候就会搞不清楚冯内古特究竟想表达什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脸懵逼的看完。 你在阅读冯内古特作品时所需要花费的脑力,可能...  (展开)
AMMO 2024-01-16 15:39:17 北京日报出版社2023版

对于冯古内特来说,没有什么大实话是不敢说的

冯古内特的独特风格,就是喜欢的人肯定会特别喜欢,《囚鸟》也正是这位“地狱笑话大师”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将黑色幽默和辛辣讽刺发挥到了极致,充分揭露了,这个世界就是个巨大的囚牢,每个人都是惯犯和囚徒。 《囚鸟》整体是讲述了66岁的老斯塔巴克再次入狱的故事,但这之间夹...  (展开)
坚定坚定呀 2017-08-16 16:06:24

读起来很燥涩的《囚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实在的,我并未完全看懂《囚鸟》表达的是什么。故事简介:作者库尔特.冯内古特虚构了一个叫瓦尔特的人,生于20世纪初美国的一个工人家庭,在父母亲雇主的帮助下在哈佛上过学。后来任职于政府部门,却因“水门事件”入狱。出狱后在旧情人的帮助下当了一个商业集团的副总裁,而...  (展开)
tiiiiin 2017-08-10 21:52:37

可怕的世界只能苦笑面对

# 一 冯内古特被人视为是“黑色幽默”代表人物之一,《囚鸟》这本书则是他的代表作。不过如果通篇读下来,会发现这本书并没有简单的看到有让人捧腹大笑的地方,最多就是会心一笑。不是说这本书名不副实,而是因为黑色幽默属于“结构性的喜剧”,而不仅仅表现在字词上的插科打诨...  (展开)
绝对阿尔法 2024-01-12 00:09:49 北京日报出版社2023版

文学里的哈佛与工人阶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被一个美国资本家当作亲生儿子一样送到哈佛大学去受教育,我为什么仍对美国经济制度这么忘恩负义。” “为什么他一个出身于这样一个好人家庭而又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会混迹于工人阶级之中?” 看到最后,冯内古特好像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又好像没有,但是可以明确的看到的他的角...  (展开)
漫歌 2020-07-24 04:13:41

从《囚鸟》看库特.冯内古特作品中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相爱相杀”

戴锦华老师在评价《美国往事》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一部电影,一部小说或者一部艺术文学作品,它迷住我们的时候,从来都不是以它们的主题迷住我们,从来不是以它们的意义迷住我们,而一定是以它的迷人的、富于质感的,建筑在特定的艺术媒介和艺术媒介所决定的语言特...  (展开)
酷威文化 2017-07-03 16:59:20

董乐山——冯内古特和他的《囚鸟》

冯内古特和他的《囚鸟》 ——标签终会脱落,作品才是丰碑 选自:《囚鸟》 作者:董乐山(著名翻译家) 冯内古特的作品介绍到国内来,《囚鸟》已不是第一部了。但是对冯内古特作品的分析,似乎还莫衷一是。 有人说他是科幻作家,有人说他是黑色幽默作家。读了《囚鸟》以后,我...  (展开)
雨中小菊 2024-01-22 18:12:34 北京日报出版社2023版

《囚鸟》:谁又不是自己的囚鸟,坐上空缺椅子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冯内古特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完美诠释了世界越荒唐,清醒的人就笑得越荒凉。作者用睿智冷然的热烈眼神,望向自己和这个世界,用一些平淡、冒着傻气的语言,描绘着怪诞的人生,内心却如岩浆炙热汹涌, 冯内古特善于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用犀利的笔锋,不拘一...  (展开)
珀卡 2024-01-16 20:26:39 北京日报出版社2023版

“雨反正是要下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79年,冯内古特出版了《囚鸟》,这是他第九本长篇作品。在这之后,他还会有五本长篇。《囚鸟》处于他创作的三分之二处,在这之前的作品,大多将注意力放在某一件事之上以及较短的时间段内,它们都与美国有关。《囚鸟》延续了对美国的批评与讽刺,以及个体的无力感,但同时,...  (展开)
透明人leon 2024-02-13 23:27:22 北京日报出版社2023版

人生在世,谁又不是个囚鸟!

我是从《五号屠场》开始知道冯内古特的。去年还一口气读了他的《猫的摇篮》《冠军早餐》,总算是见识了这位被称为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黑色幽默文学作家的魅力。 冯内古特对于社会现实的细致洞察,对于种种不公与丑陋行径的大胆批判,在文笔上的辛辣和直白,确实让读者大开眼...  (展开)
布鲁 2024-01-24 16:27:44 北京日报出版社2023版

撕碎哈佛毕业生的遮羞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阅读冯内古特先生的《囚鸟》,私以为仅有专注是不够的,了解那个时代的美国背景亦非常重要。 书中P33页提到的几个年份,我都去做了相关了解。 “一九二九年毁了美国的经济;一九三一年送我上了哈佛大学;一九三八年让我谋得了联邦政府的第一个差事;一九四六年让我娶到了妻子;...  (展开)
流星小天马 2024-01-18 10:15:30 北京日报出版社2023版

每个人都是受困于时代的"囚鸟"

冯内古特在书名里玩了一个文字梗,“Jailbird”直译即为囚鸟,是指书里每一个人身处而不自知的困境;也可以翻译成囚犯、罪犯、惯犯,隐喻主人公沃尔特·F.斯塔巴克是个囚犯,并且未来可能是个二进宫的惯犯。 就像那些在克莱斯勒大厦顶层的蓝翅黄森莺,虽然离开了牢笼,自以为得...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后页> (共154条)

订阅囚鸟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