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的书评 (28)

映心堂于玲娜 2018-12-10 20:55:36

依恋面面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自然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动物的幼崽跟随着自己的母亲:小象跟在大象后面迁徙,小鸭子跟在鸭妈妈后面划水,小猴子紧紧攀在猴妈妈身上,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小孩粘着自己的妈妈——这些现象显得那么自然,那么理所应当,以至于一般人很少会去深究其中的道理。不过...  (展开)
千红 2017-08-31 21:03:16

经典都会打人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历久弥新』,拿来形容《依恋》再适合不过了。这本书从序言到正文,没有任何一段废话,堪称字字珠玑。谈起『经典名著』,我们总会下意识的觉得它陈旧。但每次我看开经典,迎接我的从来不是发霉的陈旧味,而是啪啪啪的打脸声响。用更正经的话说——我们总能够在经典里,读出作...  (展开)
水秀乡 2017-09-19 22:14:01

有了你,我可以安心离开,我也可以放心归来

自古至今,虽然人们始终能够感受失去母亲给孩子带来的巨大痛苦,但作为科学领域的研究,却是长期的盲点。面对无数婴儿在成长中的境遇,熟视无睹,见怪不怪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惯常的思维模式。从这一点上来讲,依恋项目的发起可以说超越了科学领域本身的价值,是对人类的价值观念...  (展开)
王子妈妈 2017-08-31 09:28:30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无意中看到这本《依恋三部曲1:依恋》,一下子就吸引到我。本书的作者约翰.鲍尔比是依恋理论创始人,主要从事儿童和家庭精神病方面的医疗、教学和临床研究。这本书是《依恋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内容网上都有介绍,不一一赘述。说说对我触动比较大的两个点。 一是母婴依恋关系...  (展开)
赵客 2017-09-08 09:22:09

依恋理论的父母

依恋理论的奠基人约翰·鲍尔比1907年出生于伦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家中共有六个孩子。父亲Alfred Bowlby是准男爵,并曾经作为医务人员为英国国王服务。根据当时的教养习惯,Bowlby幼年每天只和母亲接触约一个小时。因为那个时后普遍认为对儿童表达关心和爱护会把孩子宠坏,所...  (展开)
云飞游仙 2017-09-01 21:51:28

对孩子最伟大的爱是陪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依恋这本书第一吸引我的是书封面的一段话---心里健康最基本的要素是婴幼儿体验到与母亲之间温暖,亲密和可持续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双方都感到满意和享受。 我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孩子一周五了,对父母特别依恋,借由这本书,希望对我孩子的心里有大致的了解,也为培养孩子健康...  (展开)
读影识光 2021-01-23 23:24:22

研究依恋

如果你是从事心理学相关职业,你一定听过“矛盾型依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这些关键概念,这些概念如此重要,因为一切人都存在于关系中,而一切人都必然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依恋模式,依恋问题就像潜意识问题一样重要。从客体关系方面来说,重要人际依恋模式其实...  (展开)
美国队长 2017-09-01 23:06:09

浅读依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父母与孩子初期的关系---依恋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书中的理论很广泛也很详细,我具体也就挑选一些跟自己和孩子生活相关的片段与大家一同小小分享下真本精彩书的部分内容。 孩子出生时,看着他那可爱的面容和白纸般的心灵,对孩子的到来时由衷的惊喜和莫大的欢乐。婴儿对...  (展开)
刘晨阳 2017-08-28 16:43:47

依恋三部曲第一卷依恋——做一个好的养育者

我在2011年学习发展心理学时,刚了解到依恋理论就对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着迷。一个小不点的很多情绪情感都与母亲密切相关,母亲对婴儿的关注情况以及与婴儿的分离都决定了婴儿的情绪状态。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如此依赖恐怕就只发生在婴儿身上了。等到成人后又有谁离不开谁呢?长大了...  (展开)
waug 2020-08-27 18:01:22

依恋--人生的底色

英子树读1阶#90天读完200本书# 0/禅熵:降低期望值(Zenentropy) 1/心流:关键词脑暴(Flowstorm) D8(喜欢)10/200 《依恋》 作者 (英)约翰.鲍尔比 全书字数:397千字 速标时长: 17.23分钟(23040字/分钟) 定价:75元 书摘: 就此而论,依恋的安全性衡量的是跟心理健康...  (展开)
清白 2019-10-20 17:27:34

安全依恋在生活中时时刻刻出现,并且伴随终生

小狗在被惩罚时会更坚持跟随,小羊会有同样的情况,发现小恒河猴在面临惩罚的时候紧靠行为也会变得更强。遭受母亲严重虐待的幼猴也会表现出很强烈的依恋行为。 通过恐吓幼年个体,这些具有支配地位的雄性的行为引发了幼年个体的依恋。这就导致幼崽会寻求与成年动物的接近,而且...  (展开)
郁金香Ceci 2017-09-08 22:07:26

初为人母如何看待《依恋》情节

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院有一位著名的儿童心理专家王争艳教授曾说过,几乎所有的正常婴幼儿都会有“依恋情结”。“依恋情结”不但无害,还有助于她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学家的分析还得出,无论是“恋人”,还是恋物,依恋关系的产生都是孩子内在心理需求的表现,...  (展开)
为为 2017-09-03 13:08:16

依恋行为的表达

遗传提出建议,发展作出决定。我们大多生活在普通的家庭环境中,调节依恋行为会比较稳定的传衍下去。对于小宝宝来说,他可以区分一部分的信号,来判定他所依恋的对象是否要离开。他的依恋对象是固定的,大多时候是母亲。会想办法让这个依恋对象一直待在自己的身旁。 我...  (展开)
深海比目鱼 2017-09-01 11:37:57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与经典精神分析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许多高尚的人对话”,我对此深有同感。读鲍尔比的依恋三部曲时我也仿佛置身于精神分析学派理论探讨的一线阵地,听鲍尔比小心而笃定地辨析自己的理论与弗洛伊德观点的异同,私下里也不禁向他投去支持与赞赏的目光。 新领域的开拓者总是非常...  (展开)
鱼鱼 2017-08-31 22:45:26

科学视角下的人文温情

很偶然的因缘际会,在朋友的介绍下,有幸与本书相识。简洁的封面,舒服的色彩搭配,让人忍不住想要驻足品读。 乍看以为是一本心理学科普读物,却没想到,竟是出自John Bowlby的大作。他是依恋理论的奠基人,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开始专注于依恋领域的研究,心理学上著名的母...  (展开)
我是克里斯蒂 2017-08-31 11:39:55

儿童与母亲联结的本质

很少接触这么专业的关于心理方面的书籍。《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这本书主要阐释的是儿童与母亲联结的本质。对本能行为进行了整体的讨论,并将它概念化,书的后半部分又将这一理论推进,阐释了这个理论的发展。 本书的作者约翰.鲍尔比是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母爱...  (展开)
聪明悦读 2024-06-03 22:50:08

依恋的秘密与力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母婴关系的重要性大家都清楚,但《依恋》这本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新观点呢?读完后,我终于明白了: 在依恋理论出现之前,精神分析学家们已经意识到童年时期的母婴关系对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和亲密关系有深远的影响。但是,母婴之间如何建立情感纽带,以及这种纽带如何影响一个人的...  (展开)
จิตรภูมิศักดิ์ 2023-11-10 23:26:40

马喽解剖是人体解剖的钥匙

本书讨论的是两个部分,一是从鸟类、哺乳类动物吗喽的行为机制中类比探究儿童的行为机制,二是直接通过对儿童的试验和观察总结出一些影响儿童依恋行为的东西。这本书的试验和观测例子太多了,导致理论部分在400页的篇幅中并不多。 要区分依恋和依恋行为,依恋是儿童或者动物幼...  (展开)
小摇15 2022-05-01 00:12:15

重点内容记录

1. 依恋行为的含义和发展:任何幼年期导致接近性的行为形式也都可以被看作是依恋行为的成分;包括主动发起的接近行为和引起妈妈来接近自己的信号行为;从早期需要妈妈发起的被动性,到主动的哭泣和迎接、依附和跟随以及抗议,是越来越复杂化和精细化的依恋发展过程; 2. 依恋相...  (展开)
逛逛 2020-01-10 17:10:33

一些摘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原文 3几乎所有当代的精神分析理论都源于一种临床症候群或是一些单一的症状,并由此出发去假设哪些事件和过程会对它的发展有所影响。本文采用的视角,是以一些连续事件为出发点,来追踪其通常可能导致的心理和心理病理过程。就是从创伤性体验出发去对未来心理发展做出预判。 6...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8条)

订阅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