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岑仲勉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17-12-1
页数: 644
定价: 200
装帧: 精装
丛书: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
ISBN: 9787100151429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17-12-1
页数: 644
定价: 200
装帧: 精装
丛书: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
ISBN: 9787100151429
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由岑仲勉先生编纂,他的历史学,是中国近代以来新旧交替而又急剧变革的这一特定时代的产儿。岑先生从不蔑视革命史实的高度,来整理有关资料。该书主要由隋史和唐史两个方面组成,具体详尽地讨论了隋唐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或历代人物,例如:对黄巢大起义研究的贡献、关于陈子昂在唐文化改革中地位的卓见、关于四镇始末的通考、关于均田制与租庸调有关系的证定等,其集中反映了岑先生数十年中读唐史的心得,在隋唐史通论上亦常发前人之未发。
隋唐史的创作者
· · · · · ·
-
岑仲勉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岑仲勉先生(1886-1961)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在隋唐史、先秦史、古代文献学、中西交通和民族关系、史地考证等方面卓有成就,在学界享有盛誉。岑先生一生著述丰富,已刊专著近20种,发表论文近200篇。
目录 · · · · · ·
编撰简言
隋史
第一节 隋杨之先世及其统
第二节 改地方三级制为变通的两级制——中央
集权之中心工作
第三节 国防设备之概况
第四节 突厥之起源及为患中国
第五节 突厥与东罗马之发生关系——丝绢贸易
第六节 突厥之内争、分裂及南附
第七节 突厥文化、风俗与我国之比较
第八节 平陈
第九节 隋代三大工程——建筑与水利
第十节 杨氏家庭之变——专制之毒
第十一节 炀帝之穷奢极欲
第十二节 疆域之开拓
第十三节 隋对西北之交通
第十四节 对北方交通及所谓“铁勒”
第十五节 印刷术发明
第十六节 西乐输入
第十七节 三伐高丽
第十八节 隋代经济发展之概况
第十九节 义师蜂起
附录一 试用辩证法解说隋史之一节
附录二 论陈亡之必然性
唐史
第一节 李唐之先世及其统
第二节 太宗克定突厥及漠北
第三节 太宗平服西域
第四节 贞观之治
第五节 宰相制度之屡变
第六节 门第之见与郡望
第七节 高宗继成大业
第八节 新罗、渤海及日本之汉化
第九节 昭、乾二陵及其特点
第十节 高、玄二宗频幸东都及武后长期留居之问题
第十一节 隋、唐之漕运
第十二节 唐之中衰
第十三节 武则天之为人
第十四节 隋及初唐佛教之盛况佛道之争
第十五节 佛教在唐之宗派、信仰及宣传方法
第十六节 佛徒撰译之文艺价值
第十七节 文字由骈俪变为散体
后记
参考书目
岑仲勉先生学术年表
岑仲勉及其学术成就
附图
· · · · · · (收起)
隋史
第一节 隋杨之先世及其统
第二节 改地方三级制为变通的两级制——中央
集权之中心工作
第三节 国防设备之概况
第四节 突厥之起源及为患中国
第五节 突厥与东罗马之发生关系——丝绢贸易
第六节 突厥之内争、分裂及南附
第七节 突厥文化、风俗与我国之比较
第八节 平陈
第九节 隋代三大工程——建筑与水利
第十节 杨氏家庭之变——专制之毒
第十一节 炀帝之穷奢极欲
第十二节 疆域之开拓
第十三节 隋对西北之交通
第十四节 对北方交通及所谓“铁勒”
第十五节 印刷术发明
第十六节 西乐输入
第十七节 三伐高丽
第十八节 隋代经济发展之概况
第十九节 义师蜂起
附录一 试用辩证法解说隋史之一节
附录二 论陈亡之必然性
唐史
第一节 李唐之先世及其统
第二节 太宗克定突厥及漠北
第三节 太宗平服西域
第四节 贞观之治
第五节 宰相制度之屡变
第六节 门第之见与郡望
第七节 高宗继成大业
第八节 新罗、渤海及日本之汉化
第九节 昭、乾二陵及其特点
第十节 高、玄二宗频幸东都及武后长期留居之问题
第十一节 隋、唐之漕运
第十二节 唐之中衰
第十三节 武则天之为人
第十四节 隋及初唐佛教之盛况佛道之争
第十五节 佛教在唐之宗派、信仰及宣传方法
第十六节 佛徒撰译之文艺价值
第十七节 文字由骈俪变为散体
后记
参考书目
岑仲勉先生学术年表
岑仲勉及其学术成就
附图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苏轼称韩文起八代之衰,此以名家之言而漫不加察者也。由骈文转为散文,高、武间陈子昂实开其先,唐人具有定论,继陈而起之散文作家,实繁有徒,下逮韩、柳,完全踏入锻炼之途,唐文至此,已登峰造极。稍后,即转入樊宗师之涩体,终唐之世,无复有抗衡者。欧阳修作文重简(如《新唐书》)、炼(如《醉翁亭记》),故盛推韩,由今观之,韩可谓为“散文之古文”,去古愈远,然可信当时一般人读之,亦非明白易晓者。故推究唐文改革,分应附于高、武之间,以纠正九百年来之错觉,此又历史时间性不可抹煞之一例。 历朝制度、名物,每更一姓,虽必有所易,然易者其名,不易者其实。甚至外族侵入,仍有相联之迹(如唐府兵与元怯薛,特勤与台吉,莫离与贝勒等),故每论到典章、文物,非徒略溯其始,抑且终论其变,求类乎通史之“通”,不锢于断代史之“断”。 (编纂简言) (查看原文) -
独孤氏出自鲜卑。鲜卑或云东胡种。缪凤林因谓文献后为汉胡之混合种(母崔氏),炀帝为汉人与混合种之后裔。此种断定,其意向实注重在“北方之汉族,因与杂种混合,再造其新生命”之推论,因名隋、唐两代为“汉胡混合之北统”。但对于手创统一事业之杨坚,并未觅出混合种的凭据,仍是立论不完。如果吾人能向上古追寻汉族的起源(春秋时晋有狄,燕有山戎,王畿有伊雒之戎,例不胜举),则杨、李之为混合,譬诸沧海一粟而已。 坚以父忠封随国公,因改朝号曰随,又恶“随”字带“走”,故去走为隋。清代金石家见初唐石刻常作“随”,遂疑旧说之误。近年石刻大出,则隋石刻无不作“隋”。往日新朝,往往反胜朝之所为,初唐间作“随”,实因此之故。然初唐以后,又作隋者多,作“随”者甚少,苟非杨坚先曾改定,则无以解此等异同之迹也。 (第一节 隋杨之先世及其统一)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共57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校订版 120年纪念版)》《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陈康》《中国哲学史大纲(精装本)》《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等
。
隋唐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转】项念东:岑仲勉对陈寅恪之学术批评及其内在问题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3期 内容提要:20世纪学术史上,岑仲勉与陈寅恪同被称为中古史研究的两位大师,然岑仲勉对陈寅恪之学术却有一番激烈批评。辨析二者的研究思路和学术方法可以发现,此番批评标志现代文史考据之学内部文献考据与历史考据两条进路的分野。时人以...
(展开)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8.8分 228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5)9.0分 235人读过
-
中华书局 (1982)9.4分 189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9.2分 10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商务红布120-中国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已收齐 (陈公子)
- 断代史 (清-旻-)
-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LAST STARDUST)
- 中国史 (chaoslake)
- 史 (authentic)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隋唐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iridescent 2022-04-09 11:14:08
2022.3.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