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近代中国史纲》从公元3世纪的中外交通谈起,简述数千年来的局势变化,归结于世变前的中西情势。进而历述近代中国的震荡、动乱与嬗变。书中详述了西力东渐之后中国政局变化全程,为读者提供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完整图景。内容包括:世变前的中国与西方、西力冲击、忧患中的自强运动、甲午惨败与中国分割、改制维新与排外、清倾覆前夕的内外情势、辛亥革命、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军阀恣睢、再革命、两种内战、安内攘外、八年抗日战争及中国大陆政权的改变等。书内附有精美地图24幅,书后并有补充阅读书目。本书不是史实的堆积,章节编纂都有作者匠心苦心在内。作者以冷峻的视角看纷繁复杂的历史,寥寥数语即能将历史的发展、影响交代得清晰明了。
作者简介 · · · · · ·
郭廷以(1904-1975),字量宇,河南舞阳人。毕业于东南大学历史系。1949年前任教于清华大学、河南大学、中央正直学校、中央大学。1949年赴台,任教于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后创建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料究所,任所长。毕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研究。曾赴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访学,并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高级研究员。代表作有《太平天国历法考订》《中国近代史》《郭嵩焘先生年谱》《太平天国史事日志》《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等。该书为郭先生1969年赴美访学时撰写,历时四年完成初稿,其后多次修订,逝世前仍增补多处。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世变前的中国与西方
第一节 中国大势的推移
一、闳放昂扬之世
二、敛抑沉滞之世
三、清的统治
四、清的衰乱
第二节 西方的海陆环伺
一、欧人东来
二、海疆扰攘——先驱者葡萄牙与西班牙
三、海疆扰攘——继起的荷兰与英国
四、中俄陆上的和战
第三节 西教西学的传入与中阻
一、耶稣会士的贡献
二、西学西教的发展
三、教士内讧
四、西教被禁与西学之衰
第四节 中西通商与英国的地位
一、广州互市
二、口岸限定与夷人防范
三、马戛尔尼奉使的无成
四、纠纷不已
第二章 西力冲击(上)(1830-1850)
第一节 中英争端的扩大
一、英国的新举措
二、平行往来与旧章遵守
三、鸦片与银漏
四、禁烟问题
第二节 林则徐的禁烟
一、道光的决策
二、强制缴烟
三、坚持具结与交凶
四、西情探求与外交运用
五、对英封港
第三节 英国的炮舰政策
一、决定用兵
二、战争初起
三、无结果的和谈
四、战事继续
第四节 中国境遇的初变
一、南京条约
二、美法效尤
三、五口通商
四、教士的活动
五、西事研究
六、造船制炮与抚绥
七、粤民反英
第三章 内部动乱(上)(1850-1860)
第一节 太平军的兴起
一、鸦片战争与内溃的加剧
二、洪秀全的反清运动
三、新王朝的创建
四、直前北伐与回师西征
五、对外接触
六、北捻与南会
第二节 极权统治
一、信仰统制
二、兵民合一
三、官制与政事
四、圣库与田亩制度
五、妇女地位与札俗
第三节 传统势力的对抗
一、曾国藩的领导
二、湘军东征
三、天京内变
四、太平军的重振
五、曾国藩总制东南
第四章 西力冲击(下)(1850-1860)
第一节 西方国家的携手
一、咸丰的对外动态
二、英美法欲壑的增长
三、修约交涉
四、二次战争的导火线
第二节 英法联军与俄国的机会
一、英法的军事合作与美俄外交追随
二、夺据广州
三、进攻大沽
四、天津要盟
五、上海改约交涉与鸦片开禁
六、俄国的再度东侵
第三节 中国境遇的再变
一、战火重燃
二、英法大举进兵
三、北京陷落
四、列强的共同收获
五、俄国的独得
……
第五章 内部动乱(下)(1860-1877)
第六章 忧患中的自强运动(上)(1860-1885)
第七章 忧患中的自强运动(下)(1874-1893)
第八章 甲午惨败与中国分割(1885-1900)
第九章 改制维新与排外(1885-1901)
第十章 满清倾覆前夕的内外情势(1901-1911)
第十一章 辛亥革命(1911-1912)
第十二章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1912-1916)
第十三章 军阀恣雎(1916-1924)
第十四章 再革命(上)(1915-1924)
第十五章 再革命(下)(1925-1928)
第十六章 两种内战(1929-1931)
第十七章 安内与攘外(1928-1936)
第十八章 八年抗日战争(1937-1945)
第十九章 中国大陆政权的改变(1945-1950)
补充阅读书目举隅
书后小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云南变乱的原因,与贵州略同,在贵州是汉、苗不和,在云南是汉、回仇视。回民有信仰、有组织、,文化程度高,民族意识强,与汉人杂处,风俗各异,利害冲突,相互轻侮忌恨,会党复从中播弄。回民势众心齐,有清真寺公费,缓急相通;汉人亦团练自卫,各出“保家钱”、“买命钱”。法令规定回民有犯,加等科罪,牧令每遇汉、回相争,往往偏袒汉人,回民不得其平,径行寻仇报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9页 -
如将北伐后的内战,与辛亥革命后的内战作一比较,颇多相似之处。辛亥革命由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领导,实际上与之对抗的为北洋派,结果归于妥协,政权为北洋派所得。不久双方决裂,而有国民党对北洋派之战。继之而起的为北洋派内部之战,最后仍为国民党对北洋派之战,即北伐。国民党胜利的最大原因之一为北洋派的内争与相互牵制。北伐初由国民党与中共携手进行,因中途乖离,而又中共对国民党之战,即中共所指的国内革命战争。中共崛起的原因之一为国民党的内政与相互牵制。国民党初视中共的反抗为纤芥之疾,星星之火,不及二年,竟成燎原之势,中共的红军遍布大江南北、华中腹地。南京政府能战败阎锡山、冯玉祥等的数十万联合军,对于数万红军,却无如之何,穷于应付。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0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近代中国史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衰世与西法 8.5
-
- 清季的洋务新政(全二卷) 9.4
-
- 权势转移 9.0
-
- 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 8.0
-
- 西安事变新探 8.6
-
- 白银与战争 8.9
-
- 朱维铮史学史论集 8.7
-
- 汉书补注(精装) 9.7
-
-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8.8
近代中国史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转)戴海斌: 前水非后水,古今相续流——郭廷以和他的“史事日志”系列

> 更多书评 24篇
论坛 · · · · · ·
想问问看与格致出版社版的区别 | 来自挟书谤王蘑菇酱 | 25 回应 | 2023-09-06 13:41:01 |
出 | 来自多多 | 2023-04-23 20:47:41 | |
筚路蓝缕的秉笔直书之作:评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 来自名字写在水上 | 2021-07-30 15:46:4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格致出版社 (2012)9.3分 257人读过
-
格致出版社 (2009)9.2分 776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9.0分 239人读过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9)9.9分 9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37°暖书单(二) (37°暖)
- 九分以上中国文史哲著作(乱序) (司空宅星)
- 活字文化出版总目 (活字文化)
- 2018待购新书 (看闲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近代中国史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向左看,向右看 2023-12-21 16:14:47 山西
简明扼要,又有作者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读后非常有启发。
1 有用 须臾之间 2022-02-06 09:27:13
实事求是的说,1911年以前的部分写得不错。
12 有用 在宥渊默 2018-06-24 01:20:17
太舒服了,读起来完全没有瞌睡感,特别是对于历史事件持续性影响的点评很是深刻,不偏不倚,实为良史。当然,一些史实的选取是有待商榷的,比如洪秀全死因,多说为病逝,本书采纳的是服毒自尽的观点。
1 有用 林守常 2022-11-17 23:40:18 广东
史料很丰富,但是实在写得太无趣了。
0 有用 日暮酒阑 2023-01-01 09:21:51 广东
内容非常详实,可说是以“天”为单位在讲近代史,由此也可以想见郭老在这其中所付出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