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像的黄昏的书评 (18)

Hier Tanze 2021-05-11 14:49:41

修正主义史学之谎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法国精神分析史学家卢迪内斯库在她2014年出版的《弗洛伊德传》后记中反思了从70年代开始盛行的反弗洛伊德主义运动。她指出,在70年代开始将弗洛伊德或精神分析历史学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股修正主义史学的思路,在琼斯的神话般的弗洛伊德形象之外,刻画出了一个无恶不作的作为...  (展开)
陈嘉映 2021-03-29 01:36:38

可供参考

并不是要向读者推荐这本书,这本书写作水平不高,立论偏颇,论证芜杂。要说它可供参考,是翁福雷把不利于弗洛伊德的材料搜集到了一起。潜意识不是弗洛伊德才刚发现的——对无意识心智活动的注意差不多和心理学的历史一样长久。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是一个神话,这个神话在很大...  (展开)
朝凪 2020-07-20 00:32:27

偶像与偶像的崩塌

在精神动荡的二十世纪,弗洛伊德的理论成为了一剂安慰剂,让人类社会中长久以来隐藏的象征、心理冲突和性压抑成为了可以分析、解决的科学样本。 自二次世界大战的间隙起,弗洛伊德的精神疾病理论及他的疗法开始成为一种“流行”。越来越多的新贵、明星坐上了精神分析师的躺椅,...  (展开)
吴情 2020-12-15 21:51:01

《一个偶像的黄昏》:弗洛伊德的神话解构

1939年,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伦敦逝世。尽管对大多数人来说,逝世往往意味着盖棺定论,不过在弗洛伊德这里情形恰好相反,逝世反而是旷日持久的争论的开端,而这场争论至今仍未结束,以至于我们很难说已经进入了“后弗洛伊德时代”。除了《梦的解析》《超越快乐原...  (展开)
草原上的咩咩羊 2020-10-23 11:48:02

阅读走下神坛的弗洛伊德

《绝望的主妇》有一幕我印象深刻:bree生活遭遇各种变故和打击,在心理医生面前她笃定地说:我不想成为弗洛伊德,把什么事儿都归咎于他妈妈。 看那部剧大约已经是十年前了,十年前的时间节点再往回溯,我第一次在大学的图书馆里翻开了《梦的解析》,几乎抱着朝圣心态,然而——...  (展开)
云影 2020-07-20 00:06:06

学术偶像的人设崩塌

0 初次接触精神分析学,是中学的时候信心满满购买了《梦的解析》,从此,每次翻阅从未超过前十页。 再次接触,是有了孩子之后,读了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了解到这本书是传承自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后面又接触了《被讨厌的勇气》,依然是阿德勒的思想在现实中的实践。于是...  (展开)
珞珞如石 2020-07-16 20:07:38

弗洛伊德的“隐秘的角落”

弗洛伊德的地位有多高?翻开任何一本心理学入门式教科书,弗洛伊德的名字,都伴随着“精神分析“”先驱/创始人“的字眼,出现在最醒目的位置。彼得沃森的《思想史》丛书,是以弗洛伊德为分界,将人类从火至互联网时代浩浩汤汤的思想分隔开来的。 潜意识、心理压抑、幼稚性欲、...  (展开)
苏科大在逃混子 2020-12-29 12:16:23

对弗洛伊德的祛魅

与其把翁福雷对弗洛伊德的批判看作是锱铢必较地讨论百年前的人物的思想,不如看成是他以此警示世人不要再次创立出类似精神分析教条的“伪科学、真宗教”。对于弗洛伊德这样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重大影响的学者,批判地继承才是正确态度。因此翁福雷警示的是不批判、光靠听名气就...  (展开)
有书共鸣 2020-10-17 08:59:14

不是书评(我没兴趣继续考证对或错)

甲骨文书系 #啃骨头# 001《一个偶像的黄昏 弗洛伊德的谎言》全书看完 #抄书# 1.弗洛伊德既不喜欢哲学家也不喜欢哲学:他不相信人性本善——在《为什么有战争?》中,他在说明这点时丝毫没有拐弯抹角,我稍后会对此做出具体解释。他对任何认为人性会进步或完善的理论都抱有绝...  (展开)
学院的黄昏 2020-07-20 09:32:33

一个前所未闻的弗洛依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弗洛依德,一个被神化的名字,提起他的名字第一反应就是精神分析法,就是《梦的解析》,但到底什么是精神分析法,它是怎么诞生的,它诞生的背景又是如何,对于这些疑问多年来一直无法寻求到明确的答案。以前只是大概知道弗洛依德在西方心理学的地位其实与他的名气并不匹配,至...  (展开)
tracy果栋 2020-07-19 09:59:09

弗洛伊德的心理传记

或许你没听说过精神分析,但是很难不知道弗洛伊德。虽然弗洛伊德八十年前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虽然精神分析、心理学等等这些名词让人望而却步,但也并不影响他的大名在书本里、电影里和我们的生活里经常被人提及。我就是仅仅带着对“弗洛伊德”这个名字的认知打开了这本书。 ...  (展开)
当下 2020-07-17 12:45:31

解构弗洛伊德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正好读了《巨婴国》这本书,书中用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来进行阐述,这本书被人追捧,但是我读起来却觉得不严谨,没有很大的说服力,许多说话看似合乎事实,细思却没有依据。 读完《弗洛伊德的谎言》这本书,明白了为何觉得空洞和想当然。弗洛伊德的《梦...  (展开)
迷恋ta的夏天 2020-07-13 19:14:39

一部剧

全书587页,半砖厚度,但是作者的逻辑很清晰,读起来很是流畅。作为无任何基础的我,四天时间基本足够。 不能说是书评,只能说是读后感。按照作者对弗洛伊德解构的形容,像一支奏鸣曲、一幅画或者一出戏那样去解构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编剧并导演了一部剧,一部希望所有人参与并...  (展开)
斯拉托基 2021-07-03 09:30:47

妄加评论

有些人连弗洛伊德都没了解,弗洛伊德的著作都没读几本,就开始听信这本书的内容了。 我想说的是批判一个人的前提是你要了解他或者他的理论,我读了弗洛伊德的著作发现外界对其误解是何其大。希望你们批判他的时候了解他的理论之后再批判。 偏见的可怕性,盲目的听信,弗洛伊德...  (展开)
从容写人生 2020-07-21 01:41:05

弗洛伊德的祛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于中国读者,特别是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中国读者而言,弗洛伊德的形象是心理学大师,而且,是心理学中的达摩祖师。但正如大家对于少林武功心向往之,但不会真的有人前往少室山拜师求艺一样,对于普通中国读者来说,弗洛伊德的著作与学说的影响并不大。但对于本书的作者,法国...  (展开)
こ货围城 2020-07-20 16:06:35

推倒弗洛伊德的雕像(从著作批判到人物研究)

笔者初拿到这本书时,预期是一场来自相对立场的对话。在人人遇事皆言“潜意识分析”的时代,弗洛伊德真的颇有“偶像”的意味。 事实上是一场走向极端的批判,当然这也是本书的魅力所在。他从著作内容上无情地指出弗洛伊德的思想体系与前面的哲学家的思想有何种的继承关系、强调...  (展开)
帕拉顿 2020-07-20 15:44:32

一篇对佛洛依德以及精神分析学的檄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打开本书之前,我没想到会如此的刺激。 除了前言部分,作者对佛洛依德以及精神分析学派聊表敬意之外,之后的全书,从佛洛依德的人品、精神分析学以及其忠实追随者的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妙的是,作者的论据基本都来自佛洛依德本人及其追随者撰写的日记、私人信件、论文以...  (展开)

订阅一个偶像的黄昏的书评